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柑橘和红茶为主要原料,探究了柑橘红茶复合饮料的制作工艺。分别以醇试验、碘试验和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柑橘汁的酶解条件、红茶茶汤的浸提工艺、柑橘红茶复合饮料最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柑橘汁的最佳酶解工艺为0.2%果胶酶稀释液10%,酶解pH值3.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最佳茶汤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60 (g∶mL),浸提时间10 min,浸提温度80℃;最佳配方为红茶汁用量40 g,柑橘汁用量8 g,白砂糖用量6 g,柠檬酸添加量0.2%,蜂蜜添加量4%。  相似文献   

2.
豆渣作为大豆副产品之一,富含膳食纤维、皂苷、异黄酮等营养活性成分,但由于口感粗糙,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造成了资源浪费。以红糖和豆渣为原料,制备一种红糖豆渣食品。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基础上得出最佳工艺为蒸煮时间30 min,豆渣用量75.8 g,大豆油用量4.8 g,红糖用量19.4 g,在此条件下,得到红糖豆渣食品的咀嚼指数为49.69,感官评价达到90.06分,产品香味浓郁、口感爽滑,组织均匀细腻、甜度适中。  相似文献   

3.
以丁香花、红枣、山楂、陈皮、红糖为主要原料制作丁香花凝胶暖胃保健软糖。采用感官品质评价结合质构仪测定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制作丁香花凝胶暖胃保健软糖的最佳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影响丁香花凝胶暖胃保健软糖品质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凝胶剂添加量纤维总量柠檬酸添加量红糖添加量;其制作最佳配方为:纤维总量15 g(丁香粉∶枣粉∶山楂∶陈皮=4∶4∶2∶1)、淀粉糖浆20 g、红糖33 g、凝胶剂6 g(明胶∶卡拉胶=2∶1)、柠檬酸0.12 g;在45℃条件下干燥23~24 h得到的产品口感良好,风味浓郁,色泽适宜,硬度适中,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生姜为主原料,辅以其他配料研制出生姜果冻,并采用正交试验对生姜果冻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得到生姜果冻优化配方为蔗糖19%,姜汁10%,柠檬酸0.26%,胶凝剂1.2%。该产品营养价值高、感官性状良好、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研究制作柠檬绿茶保健果冻工艺,为保健果冻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柠檬和茶叶为主要原料,选择柠檬茶营养保健果冻加工工艺,利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柠檬汁添加量为12%,绿茶滤液添加量为20%,复合胶粉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12%.该产品具有柠檬和茶的风味,口感爽滑,色泽均匀,酸甜适度,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和感官评价来确定莲芯生姜绿茶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最佳材料配方。确定工艺参数为莲芯料液比1∶60,生姜料液比1∶10 (g∶mL),莲芯添加量70%,生姜添加量20%,绿茶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5.5%,柠檬酸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产品色泽淡绿、清澈透明,具有莲芯和绿茶香气,又有生姜淡淡的辛香,适合炎热夏季解暑饮用。  相似文献   

7.
酸橙和薄荷都是药食同源的植物,红茶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素。以魔芋胶、卡拉胶、红茶、酸橙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复合胶、薄荷粉、红茶茶水、橙汁和白砂糖的添加量,得到最佳配方:复合胶1.2%(卡拉胶和魔芋胶配比为7∶3),薄荷粉0.12%,红茶茶水30%,橙汁15%,白砂糖14%。在此条件下研制出色泽美观、酸甜可口且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果冻。  相似文献   

8.
以决明子为主料,利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决明子果冻最佳配方为:卡拉胶0.8%,明胶0.4%,白砂糖8%,最终可得到较理想的决明子保健果冻产品。  相似文献   

9.
以松针和绿茶为原料,以黄酮为功能因子,研制松针绿茶复合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适宜于果冻生产的松针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135 min,料液比1∶22(g∶m L);果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针提取液添加量10%,绿茶提取液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12%,复配胶添加量1.4%。该产品具有松针和绿茶的风味,口感爽滑、色泽均匀、酸甜适度,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果冻是一种西式甜食,由食用明胶或卡拉胶、水、白砂糖和果汁配制。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茶果冻制作最佳配方为卡拉胶添加量1.2 g,柠檬酸添加量0.2 g,玫瑰花茶汁添加量30 mL,白砂糖添加量14 g。此时,玫瑰花茶果冻口感细腻、弹性和韧性良好、酸甜适口,具有自然的粉红色和玫瑰花清香。经微生物检测,玫瑰花茶果冻中的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3个/mL,符合GB 19299果冻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羌活饮片为主要原料,明胶、琼脂、甜菊糖苷、山梨酸钾为辅料制备羌活果冻。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羌活果冻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羌活浓缩液制备工艺为:100.00 g羌活饮片加800 mL纯净水浸泡30 min,大火煎煮约40 min,50℃浓缩至羌活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1.1;羌活果冻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固定羌活浓缩液和饮用水总体积21 mL,羌活浓缩液添加量19.5 m L,甜菊糖苷添加量0.045 g/mL,山梨酸钾添加量0.4 mg/mL,混合凝胶(明胶与琼脂质量比为0.5∶4.5)添加量0.1 g/m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果冻产品具有致密的多孔状结构,该结构赋予了果冻产品一定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及优良的稳定性、持水性、抗氧化性,产品具有宜人的羌活清香味,口感较好,异欧前胡素含量为(0.105 8±0.001 6)mg/g,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经发酵、调配制作软枣猕猴桃酵素可吸果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感官品质评价确定软枣猕猴桃酵素果冻配方,通过测定总酚、类黄酮和VC指标,对本产品与市售猕猴桃可吸果冻、果汁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酵素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软枣猕猴桃酵素添加量35%,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6%,卡拉胶添加量0.8%。由该配方制作的可吸果冻入口细腻、酸甜适口,具有软枣猕猴桃独特果香,且营养物质(总酚、类黄酮、VC)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产品。综上所述,该产品是一款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可吸果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莲藕的腌制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莲藕品质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白醋用量、食盐用量、白砂糖用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白醋用量、食盐用量、白砂糖用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砂糖用量和白醋用量交互作用对腌制莲藕品质的影响极显著,各因素对腌制莲藕品质的影响顺序为白砂糖用量食盐用量白醋用量腌制时间。莲藕腌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莲藕50 g,水100 mL为基准,食盐用量4 g,白醋用量7.6 mL,白砂糖用量5.4 g,腌制时间7 d。按照最佳工艺条件腌制出的莲藕酸甜适宜、清脆爽口,具有莲藕本身的清香,莲藕颜色呈现出均一的乳白色,汤色清亮晶莹,没有出现浑浊变色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感官评价、质构分析、正交试验等方法对胡萝卜薏仁馒头的研制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面粉用量、薏仁粉用量、水用量、发酵温度等对胡萝卜薏仁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面粉80 g,胡萝卜泥45 g,薏仁粉45 g,水29 m L,酵母3 g;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35 min,蒸制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火龙果和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色泽美观、独特风味的低糖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果冻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指标,优化果冻生产配方,得到最优果冻工艺为火龙果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20%,复配胶添加量2%(魔芋胶∶黄原胶∶卡拉胶=1∶2∶2),柠檬酸添加量0.12%。该产品具有火龙果清香味,色泽均匀、组织形态、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6.
概述风味白姑鱼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查白姑鱼调味腌制过程中4个重要因素,即食盐用量、白砂糖用量、味精用量及辣椒用量对产品口感、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调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15 g,味精用量5 g,辣椒用量12 g,在此组合下得到的产品风味口感最佳。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干燥效果,得到最佳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4 h。  相似文献   

17.
以紫薯粉为原料,添加适量魔芋精粉、乌龙茶及其他原辅料,通过浸提、调配、煮胶等工艺,研制出性状稳定、颜色均匀、口感风味良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紫薯-魔芋-乌龙茶复合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果冻口感和风味的各个因素(乌龙茶、魔芋精粉、卡拉胶、琼脂、紫薯粉、蔗糖、柠檬酸)进行分析,确定其最佳添加量;并探讨该乌龙茶的最佳浸提条件和料液比。对复合胶煮胶采用水浴加热,确定魔芋精粉、卡拉胶、琼脂3种凝胶剂的最佳配比,记录不同添加量紫薯粉、蔗糖、柠檬酸对果冻感官品质和凝胶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果冻原辅料的最佳配方。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乌龙茶料液比(铁观音茶叶∶水)1∶333,魔芋精粉0.20%,卡拉胶0.65%,琼脂0.90%,紫薯粉0.55%,柠檬酸0.02%,蔗糖10%。  相似文献   

18.
以白芸豆粉、白砂糖和黄油为主要原料制作白芸豆饼干。以感官评定分数为判断标准,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相结合,探讨出各成分用量的最适比例,确定了此款饼干最佳配方为白芸豆粉用量50 g,黄油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9 g,全蛋液用量12 g。也研究了烘焙条件,最适烘焙温度上下火165℃,最佳焙烤时间15 min。在最佳配方和烘焙条件下制得的白芸豆饼干感官品质最好,综合感官评分最高为93分。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毛木耳的产品种类,提高其附加值,延长毛木耳产业链条,研究开发了泡椒风味的毛木耳即食食品。以干制毛木耳为原料,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调味配方。结果表明,泡椒风味毛木耳的最佳条件为干毛木耳经过40℃温水复水75 min,调味浸渍60 min;最佳工艺调味配方为主料用量25 g,米醋用量6 g,酱油用量3 g,泡椒用量5 g,85~130℃热花生油6 g。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毛木耳脆嫩爽口、辣而不燥、风味独特、品质良好,可作为毛木耳食品精深加工产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绣球菌为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绣球菌风味果冻。以复合凝胶、柠檬酸、木糖醇为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以感官评价、弹性和咀嚼性为指标,筛选制作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固形物含量0.8 g/100 m L的绣球菌液,添加量分别为复合凝胶1.06%,木糖醇12.02%,柠檬酸0.10%。在此条件下研制出的新型风味果冻感官评分为94分,弹性1.5 mm,咀嚼性2.53 m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