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在喹诺酮类药物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作用机理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指一族人工合成的具有6-氟-4-喹诺酮环基结构的杀菌性抗菌剂。主要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作用,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或正开发应用于禽病临床的包括诺...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喹诺酮类药物(FQNs)是一类化学合成的具有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杀菌性抗菌药,现共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二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窄,内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已基本淘汰。第三代又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喹诺酮环上加入氟原子增强了抗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少。近年来研究发现,氟喹诺酮也出现了抗药性,为降低抗药性风险,6,7位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加雷沙星、奈诺沙星等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株有效且不良反  相似文献   

4.
鸡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鸡支原体疾病治疗方面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鸡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鸡支原体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耐药现象的产生,有必要制定鸡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标准。本文以耐药判定标准为中心,介绍了其定义和制定流程;阐述了国内外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判定标准的相关研究,包括野生型临界值、药效学临界值和临床临界值的相关研究。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以期为减缓鸡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台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痫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了解北京地区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提供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制鱼类疾病上合理规范使用的依据。从北京地区具有典型症状的病鱼脏器或病灶分离出16株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对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运用PCR法分析病原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qnrA和qnrS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耐药表型检出率,可能耐药基因检测比耐药表型检测更能推测病原菌的耐药现状。50%的病原菌至少耐受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87.5%的病原菌至少携带1种喹诺酮耐药基因,显示北京地区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已在基因水平呈现出严重的耐药,有必要严格控制此类药物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动物性产品中存在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且影响人类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作者就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及其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理化检测法、免疫分析法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和开发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它可以对氟喹诺酮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NorA蛋白介导的药物主动外排成为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利血平等作为NorA外排蛋白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其耐药性的产生。CCCP等能量抑制剂可加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摄取量。文章从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耐药抑制剂作用途径和能量抑制剂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宠物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方法 :采用荧光测定法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在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敏感株及多重耐药株菌体内的蓄积量及葡萄糖与能量抑制剂氰氯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菌体内的影响。结果:能量依赖性是大肠杆菌敏感菌株与多重耐药菌株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浓度主要是通过能量依赖性进行降低,其中主要是多重耐药株菌浓度下降较快。结论:能力以来主要是大肠杆菌耐药原因之一,积蓄量减少将会导致耐药菌株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中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徐锡太(山东省五莲县兽医站·261000)自从1962年第一次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后,于1974年制成第二代吡哌酸,1979年合成了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1993年又合成了恩诺沙星。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  相似文献   

11.
(续上期)5.喹诺酮类是指一类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该类药物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我国新开发成功的有氟甲喹、达氟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麻保沙星,国外上市的还有奥比沙星。其中氟甲喹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解。(1)药理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杀菌性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例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敏感。对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牛奶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该类药物常有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的情况发生,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规测定方法主要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薄层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方法:在鸡蛋中添加10、20、30ng/g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利用ELISA法测定回收率。结果:结果显示,在0~8.1ng/g范围内,氟喹诺酮类药物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相关系数r为0.997 6,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06~0.351ng/g;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回收率在90.0%~102.0%之间,精密度在4.4%~10.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3.2ng/g。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相对可靠、稳定,能够满足初检筛选要求,值得在基层检测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广东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单位,从鸡场病死鸡分离细菌,选取经生化和动物试验证明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共115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72.2 %的试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严重,恩诺沙星与氟罗沙星交叉耐药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也是目前兽医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对这类药物的母核(4-喹诺酮环)进行化学结构的改造,获得了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穿透力强、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氟喹诺酮药物。在剂型上,通过多年的研究,也被开发制成多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本文将近年来该类药物的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的综述。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及兽医临床应用药物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发明先后及抗菌活性的差异,一般把这类药物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代、第四代。第一…  相似文献   

16.
超高效液相法检测鸡蛋中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样品经1%甲酸乙腈提取后,荧光检测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添加浓度为10、100、200μg/kg和达氟沙星添加浓度为2、20、40μg/kg的情况下,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回收率为73.4%~99.1%,各药物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适用于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氟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制备了氟喹诺酮类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检测限为20g/L。对依诺沙星、恶喹酸检测限为40g/L,检测时间5min,与三聚氰胺、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在500g/L浓度时,不发生交叉反应。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较好,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所以该研究制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8.
论述长效氟喹诺酮类药物氟罗沙星和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副作用、体内外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氟罗沙星和洛美沙星对G^+菌和G^-菌具有广谱强效抗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长、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牛支原体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靶位的突变情况,对分离自我国多个省份的牛支原体进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和耐药株筛选,通过对临床分离敏感株、耐药株及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中有19%(6/32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QRDR中均存在gyr A(Ser83Phe)或par C(Ser80Ile)的氨基酸突变;但在体外诱导的高度耐药株中QRDR突变类型则以gyr A(Ser83Phe/Tyr或Glu87Lys)和par C(Ser80Ile或Asp84Asn/Tyr)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为主,以上靶位突变在介导牛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水平方面是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20.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氟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制备了氟喹诺酮类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检测,检测限为20μg/L;对依诺沙星、恶喹酸检测,检测限为40μg/L.检测时间为5min.与三聚氰胺、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在500μg/L浓度时,不发生交叉反应.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较好,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本研究制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