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二品多元改良轮回杂交”生产父母代母猪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喻传洲  胡旭  杨华威 《猪业科学》2017,(12):110-111
<正>1为什么父母代母猪要用杂种在瘦肉型猪的生产中,当前流行的诸如杜洛克、长白、大白等都是很优秀的瘦肉型品种,为什么不用它们直接纯繁生产商品肥猪而要通过杂交配套生产商品肥猪呢?其目的就是要利用杂种优势效应。杂种优势是纯繁永远无法表现的额外效应。在养猪生产中,我们应该珍惜和利用好杂种优势这份额外效应。何谓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就是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多种性状,比如  相似文献   

2.
商品肥猪绝大多数都是杂交猪。这是因为通过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就是杂交后代在生产性能和生活力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关于杂种优势,让我们举一个很通俗的例子来加以理解:假如日增重都是700g的两个纯繁品种杂交,其后代的日增重可能达到750g。这高出的50g就是杂交优势,在纯种生产中是不可能得到的。除了日增重外,还有许多性状,特别是遗传力低的性状(如繁殖力)在杂种中表现出更高的杂种优势。要想获得理想的杂种优势,杂交亲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养猪业发达的国家,不是直接利用纯种生产商品猪,而是采用多元杂交与合成杂交,获得杂种优势,生产杂种猪作商品用。其中的四元杂交猪是广为推行的形式。所谓猪的四元杂交就是用2种不同的二元杂种公母猪进行交配以生产商品肉猪。由于商品代的父母本都是杂种,所以从理论上讲能充分利用个体、父本和母本的杂种优势。另外,四元杂交又比三元杂交能使商品代猪更好地利用互补性。这种杂交方式在商品猪生产中日益显示其优越性而被西欧、北美等广泛采用。 美国经过正反杂交试验,找出产仔多、耗料少、生长快的特优组合“杜…  相似文献   

4.
商品瘦肉猪配套杂交组合的筛选徐晓波,葛云山(江苏省在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前言当前,国外商品猪的生产一般采用三系或四系配套杂交形成全能性的综合系,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而我国所谓的商品瘦肉猪主要生产方式是地方猪种与外来猪种进行二元或部分三元杂交为...  相似文献   

5.
郭传甲 《养猪》2005,(2):11-13
猪的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间的交配,一般将品种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种猪,系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优猪。在商品猪生产中利用杂交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猪的杂交效应猪的杂交效应即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1.1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不同种群杂交所生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生产性能等方面往往优于两个亲本种群的平均值的现象。杂种优势主要利用非加性基因的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显性效应是同一基因座位上两基因的特殊组合效应,上位效应是不同基因座位上基因间的互作效应)。目前以配合力作为研究杂种优势的…  相似文献   

6.
陈红跃 《猪业科学》2021,38(12):11-11
受非洲猪瘟影响,越来越多的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场为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将轮回杂交作为主要生产模式用以生产。虽然猪轮回杂交的杂种优势存在争议,但通过掌握猪轮回杂交杂种优势的基本原理以及获得杂种优势的方法,便能在生产实践中扬长避短,将轮回杂交的缺点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前言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养猪生产力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除了利用杂交后代生长、肥育的优势外,繁殖性能方面的杂交优势近年来已逐步受到重视。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Sellier,1976;Johnson,1981;Jiang Zhihua et al,1988),繁殖性能的母本杂种优势是明显的。二花脸以繁殖力高闻名于世,而且母性好,耐粗饲,肉质优美。然而,二花脸猪甚至其二元杂种猪在生长性能以及胴体品质方面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需用二花脸杂一代作母本,再与另一外来瘦肉型猪种杂交,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相似文献   

8.
实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益的有效措施。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外采用多品种杂交的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不同性能的高产品系、综合品系间的优点,生产商品“杂优猪”。近年来,国内也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我省经过10年左右的杂交和培育杂种猪的实践,己经形  相似文献   

9.
杂交,是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中普遍采用的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国家,几乎所有的商品猪群都是杂种。猪杂交优势的利用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杂种优势和亲本杂种优势。个体杂种优势指的是杂种仔猪本身所表现的在生活力和生长势等方面的优势;亲本杂种优势又包含了母本杂  相似文献   

10.
规模饲养商品肉猪出栏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经济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其出栏率呢?一、搞好种猪的杂交搞好种猪杂交可为饲养育肥猪提供杂种优势强、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的幼猪,也是提高规模饲养商品肉猪出栏率的基础。一般是用本地母猪和另一个外来的优良品种公猪(长白、约克夏、杜洛克)交配.所得到的一代杂种猪全部用来育肥。这种杂交仔猪在育肥期间抗病力强.发病率低。因此.选用长本、约本、杜本杂交仔猪育肥势在必行。二、选好幼猪对幼猪选择的原则:一是要选择瘦肉型杂交品种猪;二是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型大小一致、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杂交用母本猪数量不足,质量差,是制约我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上方面着手来解决:加大对互助猪的选育、扩群的力度,提高其生产性能;引进新猪种,通过杂交组合筛选,确定理想的母本猪种;采取品系繁育,巩固、提高现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建立、健全育种与杂交利用相结合的繁育体系,做到杂而不乱,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杂种优势。这样,才能提高我省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姜志华  郁宝平 《养猪》1990,(4):18-23
综观近十年来我国有关猪杂交试验研究的报道,对繁殖、生长、胴体等性状的杂种优势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繁殖性状夏生长性状个体杂种优势明显,而母本和父本的杂种优势仅对繁殖性状是重要的。即杂种优势以繁殖性状较大,生长性状次之,胴体性状较小。然而,在我国养猪生产提高瘦肉率的目标下,利用外来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和利用杂交母猪所带来的这方面优势应给予重视。在理论上应注重杂交试验设计,而在生产实践方面,则应加强纯繁和杂交配套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一、杂交育种的过去和现在杂交猪也叫杂优猪,是杂交品系间杂交而产生的商品肥育猪。它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种猪不同。在养猪业生产中,较长时期采用品种间杂交生产杂种猪,利用杂种优势,公认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随着育种科学技术的进展,逐步认识到,大多数品种在其培育过程中都是注意综合性状的选择,具体到每一个性状,就难以是最佳效果。品种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个体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于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蛋鸡5个纯系和纯系间5个杂交组合的一个产蛋周期的生产性能测定,研究不同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情况,以及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研究表明,极限性状受精率和孵化率在纯系水平较一般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而在纯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受极限的限制,不可能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产蛋率和开产日龄的杂种优势率较高,料蛋比、成活率和72周龄产蛋重的杂种优势略低一些,体重具有较强的杂种劣势,日耗料和蛋重的杂种优势(或劣势)率很低;遗传距离较远的品种(系)之间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可能性和程度较大,因此推荐用白来航和褐壳蛋鸡杂交生产商品蛋鸡。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国养猪界对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展开了大量的杂交配合力试验,由于杂交生产的推广,杂种优势的获得,给养猪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一杂种优势的利用,主要在商品肉猪和杂交母猪这两个方面,而对杂种公猪的杂种优势利用,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为此,我场在91至92年期间,进行了对杂种公猪生产性能的系统试验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场从1964年来,先后从外地(包括从英国)引进了长白、大约克、苏白、中约克、巴克夏、梅山、监利等7个猪种,进行选育提高工作,开展有计划地经济杂交,杂交方式有两品种、三品种、轮回、品系间等。 1964—1980年间,获得19.25万头杂交商品肥猪,占商品肥猪总数的97.5%,并先后对  相似文献   

17.
杂种优势利用与肉兔配套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群 (品种、品系和其他种用类群 )的家畜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纯繁群体,这就是所谓“杂种优势”现象。   杂种优势利用首先在玉米育种中获得成功,在玉米杂交的启示下,半个世纪来,在畜牧业中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原理生产肉鸡、蛋鸡、肉猪、肉牛、肉羊和肉兔,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肉鸡、肉猪几乎都是杂种。杂种优势利用已成为集约化畜牧业一个重要环节。 1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   杂种优势利用的完整概念,包括杂交亲本种群的优选提纯、杂交组合的选择和杂交工作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洪学 《山东饲料》2006,(5):26-26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的品种比较多.比如: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皮特兰猪、斯格猪、PIC配套系猪等,但比较理想的杂交模式是杜长大三元杂交。这是因为三元杂交充分地利用了杂种优势(二元母猪繁殖方面的优势,终端父本的瘦肉率、生长速度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进行品种和品系间杂交,广泛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猪的杂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群的生猪杂交产生的杂种,往往能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一定程度上优于纯繁群体,这就是生猪的杂交优势现象.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日益成为发展现代生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杂交优势利用方面正由"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肉猪一代杂种化"的二元杂交向"母猪一代杂种化,公猪高产品系化,商品猪三元杂交化"的三元杂交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适合猪的生产特点,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充分发挥增产潜力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