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在三种不同移栽方式及不同密度栽培条件下设立水稻移栽方式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摆栽比插秧增产13%,比抛秧增产14.1%,是高产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稻移栽密度的研究表明在密植、稀植和超稀植处理中,产量随密度减小而增加,外观品质变好,但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下降.移栽密度相同,移栽方式不同时,方形移栽方式有增产的趋势,但不利于提高米质;双行移栽方式有利于提高米质;长方形移栽方式米质趋于中间.  相似文献   

3.
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生产正向减量增效方向转型。以陆育4号为材料,研究了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移栽密度可以获得增产,并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减少10%氮肥用量、增加20%移栽密度的处理比对照增产6.37%,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5.84%;减少20%氮肥用量、增加30%移栽密度的处理比对照增产4.07%,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8.63%。  相似文献   

4.
水稻移栽密度的研究表明:在密植、稀植和超稀植处理中,产量随密度减小而增加,外观品质变好,但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下降移栽密度相同,移栽方式不同时,方形移栽方式有增产的趋势,但不利于提高米质:双行移栽方式有利于提高米质;长方形移栽方式米质趋于中间。  相似文献   

5.
经研究试验因素对产量作用效果大小是覆膜>种植方式 >品种。夏棉覆膜比常规无膜栽培 ,增产达 30 %以上 ,育苗移栽比麦垅点播可增产皮棉1 0 .5 %。选用中、早熟品种比中熟品种增产 7.96%。因此 ,关中短季棉生产应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下 ,选用陕 1 98或中棉所 1 6搞育苗移栽综合效果最好 ,其次为麦垅点播中棉所 1 6  相似文献   

6.
查楷 《江西棉花》1989,(2):24-2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有多年的历史,经多年生产实践,大面积推广已获得成功。为夺取棉油双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增产的作用。我县自1982年以来,移栽棉花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达11万亩。移栽棉花普遍表现增产,据调查,其中效益显著,增产幅度大的地块约占移栽面积的60%以上,增产幅度在20—40%的有30%左右的移栽面积,增产幅度在5—15%左右的只有10%左右的移栽面积,与直播棉花产量相等或略有减产。为什么移栽棉花比直播棉花高产呢?主要是移栽棉花有不同的生育特(?),移栽棉花表现  相似文献   

7.
棉花育苗移栽经历了3叶以下的小苗移栽,4叶左右的中苗移栽,发展到5~7叶的大壮苗移栽。据18个点的调查,大壮苗移栽增产显著,一般比中苗增产9~16%,比  相似文献   

8.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肥增密处理低于常肥常密处理;水稻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有序机抛移栽方式高于大苗机插方式,两种移栽方式下减肥增密处理高于常肥常密处理12.00%~14.00%。两种移栽方式下移栽密度为17 cm×25 cm、肥料减施24%时产量较高,比对照(常肥常密)提高4.54%~6.23%。  相似文献   

9.
棉花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简化栽培技术和农业生态建设的理论,对陕西棉区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基肥N、P的施用量进行田间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每公顷种植7.5万株,比4.5万株、6万株分别增产671.85kg、483.30kg,增产57.49%和41.36%.品种陕402(早)、陕576(中早熟),分别比中棉所19(中熟)增产16.62%和16.17%.基肥施二铵比施尿素增产126kg,每公顷施150~225kg,分别增产11.35%和10.53%.  相似文献   

10.
以川绿优642、蓉优1015、冈优725为材料,研究了西南稻区冬水田在免耕条件下施肥模式(A1,"底肥一道清";A2,平衡施肥)和移栽密度(C1,1.4万丛/667 m~2;C2,1.1万丛/667 m2;C3,0.8万丛/667 m~2)对杂交中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1处理的平均产量要比A2处理低4.76%;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呈增加趋势,以C1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2和C3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2.4%和3.5%;对不同类型品种而言,以川绿优642(多穗型)产量最高,较冈优725(大穗型)和蓉优1015(穗粒兼顾型)分别增加了8.3%~15.6%、6.3%~17.3%,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上。施肥方式对杂交中稻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品种、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显著。由此可见,选用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适当增加移栽密度,采用"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式是四川冬水田免耕水稻实现高产、省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