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松明  张光磊  肖淑华 《猪业科学》2019,36(10):138-140
近年来,种公猪的研究不再是单一的营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的问题。种公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场的效益。合理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如节约种公猪养殖成本,提高母猪的配怀率和产仔数,以及提高整个猪群的稳定性。文章对影响种公猪使用年限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余德谦 《中国猪业》2011,6(9):17-18
在养猪生产中,种公猪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猪场种公猪对猪群品质的改良起巨大作用。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就充分体现了种公猪在猪场生产中的重要性。集约化猪场每年种公猪的淘汰率为25%-30%。因此如何及时地培育优良后备公猪,保持公猪群的高繁殖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其经济价值,就需要对后备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猪场中,种公猪只占猪群的极少数,但是养好种公猪对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影响很大,俗话讲"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公猪的饲养对猪场至关重要。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使其具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配种能力,并能提供数量多、密度大、品质好的精液,使母猪产出更多生产性能优良,适合市场需求的后代,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商景峰 《中国猪业》2009,4(9):35-36
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精液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种母猪的繁殖、仔猪群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收益。精液质量也是公猪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精液质量不良是公猪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规模化猪场要想提高公猪精液质量,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种公猪养殖户,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轻者影响了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发挥,降低使用寿命,重者公猪易患繁殖障碍病。笔者曾调查我镇某猪场,公猪115头,其中65头患繁殖障碍疾病,轻重不一,占56.53%,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种公猪繁殖障碍可分为先天性、衰老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根据遗传学理论,公猪的一半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公猪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而公猪的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尤其是在目前商品肉猪饲养体系中,普遍使用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杜洛克公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生产性能。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户选择种公猪也从过去只注重外形的选择转变到注重生产性能的测定成绩。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选择优良种公猪,以指导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种猪的健康是猪群健康的源头,种公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质量,保证种公猪健康,才能有效地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一、种公猪的选择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品种和品系的公猪。通常纯种公猪多用于保种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而杂种公猪仅用于商品肉猪的生产。在配套系中,对父系公猪的选择应注重生长速度、抗病力、瘦肉率;而对母  相似文献   

10.
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种公猪的生产中,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后代的数量.质量以及生产效益.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是衡量其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饲料中的营养因素是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牵连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种公猪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养猪同仁需要了解种公猪繁殖障碍的表现,熟悉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和繁殖性能,才能充分地利用好种公猪的杂交优势。一、种公猪繁殖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种公猪生产性能不好,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产仔性能,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因此,养猪生产中必须重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通过加强饲养,完善管理,达到提高种公猪生产性能与繁殖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饲养公猪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配种的需要,营养物质是公猪产生精子、保持旺盛配种能力和维持公猪的生命活力的基础。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种公猪体质健壮,体况肥瘦适度,精力充沛,精液品质良好,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配种受胎率和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公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猪场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1.制订引种计划。猪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群更新计划,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场种猪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与自己的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育种的,则应购买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种公猪或种母猪。新建猪场应从所建猪场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和猪场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6.
种公猪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生猪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种公猪是生猪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对种公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合理引种1.1引进种公猪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本场或地方农户实际需要而引种。一般情况下,种公猪配种站引进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种公猪即可满足农户需要;猪场则要根据选种和商品杂交选育目的来确定引进什么品种的种公猪。1.2引进种公猪来源要可靠种公猪必须来自畜牧部门验收发证的原种猪场或一、二级种猪场,并附有种猪…  相似文献   

17.
管理好公猪提高其利用率对整个猪场十分重要,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种公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公猪精液品质直接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已建立的经多次验证的PCR方法,对永胜县3个规模养殖场采集的52份种公猪精液样品进行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种公猪精液携带有PCV-2和PPV,阳性率为32.69%和1.92%;未检出PRRSV、CSFV、PRV和JEV。在采集的3个猪场样品中有1个猪场同时检出了PCV-2和PPV,均为单一携带。结果提示:控制猪场疾病发生的关键,是控制PCV-2的流行趋势,有必要加强对种猪群的疫病检测,推行种猪场主要疫病的控制与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1种公猪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配种能力强,饲养种公猪是为了得到质量好的精液,因此要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壮的体质和旺盛的性欲。通过改善种猪的饲养管理,达到提高其繁殖性能的目的,为现代养猪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集约化猪场种公猪占有重要地位,其生长发育及精液质量决定了母猪受胎率及产仔数量,同时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猪场的养殖效益。因此,养殖场应该重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猪群日常营养充足,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圈舍清理与消毒工作,严格管控引种环节,切断疫病进入养殖场的途径,为种公猪的规范化养殖提供全方位保障,进而保证仔猪的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