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香合欢自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百色地区6个居群香合欢种子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讨论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合欢种子的5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局群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在10.68%~49.30%之间,各性状在居群间、居群内个体间均达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7.36%,居群间(31.67%)变异略大于居群内(28.67%)变异,说明二者均是香合欢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子性状均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香合欢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对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香合欢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四川省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农家类型的坚果为样本,研究其表型丰富度和变异特点,为其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核桃和泡核桃居群的330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利用18个坚果表型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46%59.47%,平均为35.26%,单果质量极大(20.0 g)和极小(5.0 g)的资源均占一定比例;该地区坚果资源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中所描述坚果表型性状的基础上,新增了3个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和1个核仁皮色特征;居群遗传性状Simpson指数为0.201 0.855,Shannon-Wiener指数为0.649 2.873,说明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2)18个坚果表型性状的居群内变异均大于居群间,居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6.03%,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凉山州坚果表型多样性的主要来源。(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州坚果表型性状Manhattan距离表现出与地理距离或气候条件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结论]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资源坚果表型丰富度高,是重要的核桃资源多样性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分布的7个核桃群体的6个坚果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以及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云南核桃的表型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2.22%),保山群体的单果重和出仁率的表型变异系数最大(50.53%和10.43%),而蛋白质含量最低(13.4%),表型变异系数也最大(13.45%),遗传资源最为丰富,保山群体的三径均值最大(3.8 cm),壳厚最小(0.75 mm);鲁甸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为70.79%)。单果重与三径均值及壳厚存在显著正相关(0.836),而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395),壳厚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0.514),出仁率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271),丽江群体和昭阳群体表型性状最为相似,红河群体与其它群体表型相差较大,经度分布对核桃坚果表型相关性最大,其次气候因子是影响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尤其是7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5.
以大理州5个核桃主产区39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坚果表型性状特征进行变异性、聚类性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大理核桃坚果表型特征丰富多样性状况,为该地区核桃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数量性状以单果重、核壳厚、出仁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26.61%、27.91%、16.54%,单果重和出仁率上分别占参试样本总数41.03%和25.6%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质量性状以露仁情况、取仁难易、核仁饱满度和果形均匀度4个表型特征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18.27~38.29%。对12个坚果表型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其Simp-son指数为0.077~0.826,Shannon-Wiener指数为0.122~1.854,其中以果形性状的两项指数最高,分别为0.825和1.854;缝合线性状的两项指数最低,说明循化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以漾濞产区的表型变异程度最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5个核桃主产区的39份核桃资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并可按坚果形状进行区分,这充分说明了按果形划分核桃种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即将YB(漾濞群体)、YP(永平群体)、YN(云龙群体)和WS(巍山群体)4个聚为1类,EY(洱源群体)单独聚为1类,这充分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自然气候与降雨量直接影响了核桃表型变异程度和遗传资源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省炉霍县和道孚县鲜水河流域调查了花叶海棠6个居群共60个单株,分析比较了树叶和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运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研究了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叶海棠地径、树高、冠高、冠幅、结实量的居群内方差分量>80%.居群间差异的影响<20%。果实的纵径、横径、重量、果色、果形的变异也主要是由居群内差异引起的,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反映果色是以居群间变异占相对优势,纵径在居群间的变异略高于居群内的变异,而横径、果重和果形都是以居群内变异为主。果实维C含量的居群间差异很大,变异系数高达69.04。探讨了花叶海棠的遗传改良策略和资源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楚雄地区海拔1346~2200 m区域栽培的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其感官性状:核桃取仁容易,仁色以黄白色或黄色为主,食味香甜或香纯,无涩或微涩;经济性状:坚果三径均值为3.32~3.51 cm,果形指数为1.14~1.20,果壳为1.27~1.37 mm,单果质量为1.27~1.37 g,出仁率为46.21%~51%,单果质量、果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26、8.35,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低,为4.19。在不同海区间段三径均值、果形指数、果壳厚差异极显著,单果质量及出仁率差异不显著。海拔与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单果质量与出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出仁率与果壳厚、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海拔1800~2100 m区域果实性状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8.
对大别山山核桃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生长状况、立地条件、经济性状等作了全面调查研究 ,认为大别山山核桃具有果大、壳簿、出仁率高、营养丰富、产量高、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 ,是山核桃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尾巨桉杂种F1抗风性状分析及选优,为今后桉树抗风良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方法]对36个尾叶桉×巨桉杂种F1代的抗风值、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材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并根据育种目标分别采用独立淘汰法与主成分分析进行选优。[结果]尾叶桉×巨桉杂种的抗风性优于母本对照;抗风值、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以及材质性状中的纤维宽在杂种组合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区组间均差异不显著。单株材积与材质性状均呈不显著遗传相关,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宽、纤维长宽比以及木质素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表型正相关;杂种抗风值与生长性状呈不显著遗传负相关及呈极显著表型负相关;抗风值与纤维长、纤维宽呈显著遗传负相关,与其他材质性状呈不显著遗传相关,抗风值与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表型负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表型正相关。[结论]尾巨桉杂种的抗风性优于尾叶桉母本,且杂种的抗风值与纤维长、纤维宽呈显著遗传负相关;采用独立淘汰法选出3个优良抗风杂种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7个生长、材质、形质且抗风兼优的杂种。  相似文献   

10.
对大别山山核桃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生长状况、立地条件、经济性状等作了全面调查研究,认为大别山山核桃县具有果大、壳薄、出仁率高、营养丰富、产量高、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山核桃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引种的46株元宝枫的果实为研究材料,对其果实的9个性状变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果实性状的株间变异较株内变异显著;(2)果实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空壳比率、果实厚度、种子千粒重、果实千粒重、着生痕长度、种子厚度、果实宽度、带翅果实长度、果实长度;(3)果实千粒重与种子千粒重呈高度正相关,与果实宽度、种子厚度、果实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带翅果实长度、着生痕长度及果实长度呈低度正相关。种子千粒重除了与果实千粒重呈高度正相关外,还和带翅果实长度、种子厚度、果实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和果实宽度呈低度正相关。以此评选出引种地果实性状优良、产量高的元宝枫单株。  相似文献   

12.
对攀枝花市现有的部分本地鲜食核桃单株坚果大小、壳厚、单果重、出仁率、种仁特征、壳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记录。结果表明:本地鲜实核桃单株坚果性状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径平均2.87cm~3.89 cm、壳厚0.92 mm~1.84 mm、干果重6.70 g~15.65 g、出仁率39.0%~60.5%。同时在种仁特征、取仁难易和壳面特征也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同一区域不同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对来自河北省灵寿县五岳寨地区3个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进行单果质量、单果皮质量、果长、果宽、果厚、果实长宽比、单种质量、种长、种宽、种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千粒质量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同一区...  相似文献   

14.
正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属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有柄组落叶灌木,又名野樱桃、毛樱桃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陕西北部的山坡或沙地[1-2],具有抗寒[3]、抗旱[4]、耐盐和耐贫瘠[5]等特性。长柄扁桃种仁富含油脂和蛋白,种仁含油率达55%[6]以上,蛋白质达15%30%[7]。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脂溶性维生素含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翅果油树天然群体果实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平陆县三门镇、乡宁县西坡镇和崖下镇、翼城县甘泉镇4个代表性区域内的翅果油树为研究对象,对翅果油树的树高、地径、冠幅、果实和种子的长、宽、出仁率、出种率等经济性状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翅果油树果实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5%,且变幅表现为果长(12.0%)果宽(10.8%),种长(12.1%)种宽(10.0%);崖下镇果实的果长、种长、种长/种宽明显高于其他3个分布区的;各分布区翅果油树的不同表型分化系数变化范围为0.00%~29.52%,群体间方差分量最大、最小的2个值分别是种长/种宽、果宽,群体内方差分量最大、最小的2个值分别是种宽、果长/果宽,变异来源于群体内单株间和单株内。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调查并分析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种质果实、花和叶片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16~2.137之间,表明江西省油茶农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选择潜力。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花冠直径、单果重3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性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4个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果实优先评价项目,而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4个数量性状可作为叶片优先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皂荚种子及荚果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皂荚北方自然分布区7个产地采集的皂荚种子及部分荚果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荚果及种子10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不同群体间,除荚果宽、种子长、荚果长宽比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与分布地点的海拔高度、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华中五味子果实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穗长、穗粗、柄长、粒纵、粒横、每穗粒数、单穗质量、穗轴质量、千粒质量、千粒果皮质量等10个果实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F值依次分别为42.735、39.675、72.310、39.584、255.988、255.193、39.616、14.487、11.463和81.467,在20个预选无性系中有进一步选择的必要;综合不同无性系的果穗性状和果粒性状可以看出,9903、9919两个无性系的果实性状最优,可以作为高产无性系的备选;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果实入药率差异不大,均在92%~94%,其中预选品系9929果穗入药率最高,为94.12%显著.对华中五味子果实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穗质量与穗粗、粒纵、穗轴质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和穗柄的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辽榛7号的开花习性、生长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田间观察和经济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榛7号的雌花、雄花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放,维持10 d^13 d左右;在4月上旬芽开始萌动。辽榛7号在山西省晋北、晋西北风沙和高寒地区及吕梁山、太行山海拔较高区域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果实成熟时间较达维早10 d左右;平均单株产量略高于对照品种达维。辽榛7号和对照品种达维抽条率、抽条长度、抽梢比例相差不大,虽有少量抽梢,但不影响正常生长结实。辽榛7号榛子果大壳薄,坚果3径均值17.23 nnn,单果重2.65 g,果壳厚度1.4 mm,商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