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及AFLP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取黄瓜基因组DNA,并对AFLP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黄瓜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黄瓜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适合黄瓜的AFLP银染体系,得到清晰的黄瓜AFLP指纹图谱。[结果]DNA 模板的质量影响酶切以及后续的连接扩增反应,改良的CTAB 提取法可用于黄瓜AFLP 分析,形成清晰的AFLP 指纹。优化的酶切连接体系为:以37 ℃酶切连接12 h为宜,酶切连接的基因组DNA用量为200 ng,预扩增时Taq酶用量为0.5 U/20 μl体系,预扩增产物稀释4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在此优化的体系下引物E41M47扩增出清晰的条带。[结论]为黄瓜品种的分子标记和黄瓜品种间亲缘关系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阳参叶片DNA的提取与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阳参叶片12个样品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得到高质量的青阳参DNA,通过对AFLP分析过程中DNA的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电泳和银染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青阳参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得到了清晰的青阳参AFLP指纹图谱,为青阳参基因库的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古腊梅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腊梅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得到了高质量的适合于AFLP分析的DNA。同时对古腊梅AFLP分子标记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对酶切连接反应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调整,对聚丙烯酰胺凝胶和银染方法的改进,最后得到了适合古腊梅的AFLP分子标记分析体系。应用此体系对古腊梅和100多份腊梅材料进行AFLP分析,发现古腊梅与其他腊梅材料之间存在多态性条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适于AFLP分析用的桃韧皮部DNA提取方法,为冬季无法获得幼叶和其他幼嫩材料时从事桃基因组研究打下了基础。[方法]以8种野生桃冬季1年生休眠枝的韧皮部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总DNA,与其相应幼叶DNA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AFLP验证分析。[结果]从野生桃韧皮部提取的DNA除产量低于幼叶外,DNA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OD260/OD280均为1.8~2.0,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其AFLP分析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结论]该法提取的野生桃韧皮部基因组总DNA完全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AFLP技术应用到企鹅珍珠贝相关研究中,以企鹅珍珠贝为材料,采用SDS-CTAB改进法DNA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通过对AFLP双酶切体系、连接体系、预扩增体系及选择性扩增体系中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企鹅珍珠贝的AFLP反应体系.同时以3个企鹅珍珠贝地理群体为材料,采用新建立AFLP反应体系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的AFLP引物组合,说明建立的优化体系可用于企鹅珍珠贝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6.
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材料,通过对影响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因素,如提取DNA的方法、酶切与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以及电泳和染色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了经优化的适合于辣椒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采用该体系,对辣椒进行AFLP分析,能够得到清晰稳定的分子标记图谱,为今后利用AFLP技术进行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杜仲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合杜仲的AFLP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其遗传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杜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结果】模板DNA的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500 ng,酶切时间6 h,连接反应时间6 h,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30倍。同时筛选出E-AAG+M-CAA,E-AAG+M-CAT,E-AAG+M-CTA,E-AAG+M-CTG,E-ACA+M-CAA,E-ACA+M-CTA,E-ACC+M-CTG共7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结论】经重复验证,建立的AFLP反应体系适用于杜仲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柳树AFLP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柳树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以柳树为材料,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并优化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化了AFLP分析流程。首先提取高质量的柳树基因组DNA,对基因组进行酶切与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最后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450 ng,EcoRⅠ酶切2 h,MseⅠ酶切2 h,接头过夜连接,选择性扩增时dNTP浓度0.3 mmol/L,Mg 2+ 浓度1.5 mmol/L,引物浓度0.125 μmol/L,DNA聚合酶浓度0.025 U/μL,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20倍。经过重复实验,证明建立的AFLP 毛细管反应体系适用于柳树AFLP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适宜AFLP分析的昆虫基因组DNA提取提供参考,应用SDS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对鞘翅目昆虫稻水象甲的无水乙醇浸泡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高、纯度好,电泳带型清晰完整,适合于稻水象甲AFLP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影响长豇豆AFLP分析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因素,如DNA的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时间、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以及电泳和染色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一套经优化的长豇豆AFLP分析技术体系。应用该体系进行长豇豆AFLP分析,能够得到清晰的分子标记图谱,且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建立适合的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植物的9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对引物共扩增出96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31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多态性带116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5.87%,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属于同种的品种聚在一起,与表型分类基本吻合.兰属植物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16-0.606.此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可为兰属分类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燕山板栗叶片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燕山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总DNA,通过优化了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用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获得用于构建板栗AFLP体系的高质量DNA;②单独酶切和单独酶连体系比酶切酶连共体系效果更好,确定了板栗基因组DNA 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③在所分析的9种引物组合中EAAC+M-CAA、E-AAC+M-CAT和E-AGT+M-CAT 3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AGT+M-CAT引物对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得到了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   相似文献   

13.
木霉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摇床培养的木霉菌丝为材料,采用液氮研磨等方法提取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能够用于AFLP实验分析,探索和优化酶切-连接反应、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适合木霉AFLP的最佳试验体系和反应条件。利用该技术体系对不同时期保存的菌株及融合子进行AFLP指纹分析,发现不同时期保存的同一菌株指纹相同,融合子指纹兼有亲本菌株的特性。通过对木霉AFLP条件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木霉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得到的扩增多态性条带完全能够用于木霉遗传稳定性和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龙眼AFLP银染体系中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3份龙眼品种和2份龙眼近缘植物龙荔为试材,通过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影响因素(DNA提取、酶切与连接、电泳与银染)进行研究,建立起龙眼AFLP银染分析体系。[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样品DNA质量和浓度,发现提取的DNA吸光度A260/A280比值在1.8左右,A260/A230的比值大于2.0,说明所提取的DNA样品纯度较高,无蛋白质或盐类的污染。酶切与连接中采用37℃水浴5 h,然后转入65℃水浴2 h的方法能保证酶切充分,又能防止酶切过度。电泳和银染时用4℃预冷的显影液进行显影,可以降低显影速度。[结论]采用该技术体系得到的AFLP指纹式样清晰,重复性强,适宜用作龙眼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基于AFLP的拮抗链霉菌DNA模板制备方法及其扩增体系,为AFLP技术在链霉菌乃至放线菌资源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Pst I/Mse I型AFLP试剂盒及其反应体系进行扩增,采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结果。[结果]提取了10个拮抗链霉菌菌株的基因组DNA,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其主带清晰,片段大小为37.64-40.86Kb,无降解现象,亦无RNA残留;其OD260/OD280为1.625-1.833;Pst I/Mse I双酶切产物琼脂糖电泳呈弥散荧光长带,说明酶解充分;筛选出的3对引物对DNA模板的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结论]该研究建立的DNA模板制备方法及其扩增反应体系可用于链霉菌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舞姿”苹果与平邑甜茶的杂交后代个体为试材,结合工作实践及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对AFLP分析过程中模板DNA的制备、基因组DNA的酶切与连接、酶切连接产物的预扩增与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对比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标记苹果农艺性状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该体系在应用于苹果的AFLP研究时,能够得到清晰的遗传标记图谱,试验结果重复性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为材料,通过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中的酶切模板用量、扩增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厚朴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①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硅珠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适用于AFLP分析。②酶切的基因组DNA以400 ng为宜;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以30倍为宜;20.00 μL选扩反应体系中Mg2+最佳浓度为2.00 mmol·L-1,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s)最佳浓度为0.225 mmol·L-1,Taq DNA 聚合酶最佳用量为16.67 nkat时,扩增带清晰且稳定,扩增效果较好。旨在为研究厚朴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新品种选育及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等奠定理论基础。图7表1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