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5组不同日龄的中华蜜蜂的消化道糖转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及消化道不同部分的糖转化酶的活性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发育日龄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蜜蜂中肠酪素酶与孢子虫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蜜蜂中肠酪素酶与蜜蜂中肠围食膜的形成有关,而围食膜的致密度又决定了蜜蜂微孢子虫能否侵入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取蜜蜂中肠测定其酪素酶的活力,得知对意大利蜂而言,酶的活力越高,孢子虫病发病率越低;反之,则发病率高,且酶活力随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
太行鸡生长期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1日龄太行鸡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pH值、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段消化道的pH值随日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消化道内各酶先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酶活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十二指肠为35、35、42日龄;空肠为49、35、35日龄;盲肠内纤维素酶为42日龄。空肠内酶活性分别比十二指肠内高:淀粉酶高9.2倍;脂肪酶高5.3倍;胰蛋白酶高2倍。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7,(12):16-19
通过对5组不同日龄的中华蜜蜂工蜂以及内勤蜂和外勤蜂的唾液腺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8日龄以下日龄中华蜜蜂工蜂唾液酶活性明显低于19日龄以后的工蜂,在18日龄以内唾液酶活性随日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另外,外勤蜂唾液酶活性明显高于内勤蜂。  相似文献   

5.
选用1日龄AA肉鸡4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0LU/kg(250mg/kg)、3000LU/kg(750mg/kg)、9000LU/kg(2250mg/kg)微生物α-淀粉酶的试验日粮,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外源α-淀粉酶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和内源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曝添加淀粉酶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肉鸡肝脏、肌胃、前肠相对重量和前肠相对长度(P〉0.05);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肉鸡前肠内容物淀粉酶、总蛋白酶(P〈0.05)和胰蛋白酶(P〈0.05)活性,但未影响脂肪酶活性,而且高剂量(2250mg/kg)添加组的总蛋白酶(P〈0.05)和淀粉酶活性有下降趋势:肉鸡空肠黏膜DNA、RNA浓度及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未受低剂量淀粉酶水平影响,但高剂量降低了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1日龄AA肉鸡4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 U/kg(250 mg/kg)、3 000 U/kg(750 mg/kg)9、000 U/kg(2 250 mg/kg)微生物α-淀粉酶的试验日粮,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外源α-淀粉酶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和内源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酶能降低肉鸡21日龄肝脏、肌胃、前肠相对重量和前肠相对长度(P〉0.05),并提高了肉鸡前肠内容物淀粉酶、总蛋白酶(P〈0.05)和胰蛋白酶(P〈0.05)活性,但未影响脂肪酶活性,高剂量(2 250 mg/kg)添加组的总蛋白酶(P〈0.05)和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肉鸡空肠黏膜DNA、RNA浓度及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未受淀粉酶水平(250 mg/kg和750mg/kg)影响,但高剂量(2 250 mg/kg)降低了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24日龄断奶且断奶体重为(6.95±0.05)kg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9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试验于31日龄正式开始,59日龄结束,研究膨化、酶处理陈化早籼糙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内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31 ̄45日龄及31 ̄59日龄的饲料转化率因膨化而显著下降(P<0.01),而且膨化与外源酶的互作效应提高了全期的料肉比(P<0.05),膨化和酶处理对日增重和采食量无影响(P>0.10)。膨化显著提高45日龄十二指肠中麦芽糖酶和59日龄糖化酶的活性(P<0.05),同时膨化显著降低空肠中59日龄所有粘膜二糖酶的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空肠中59日龄琢-淀粉酶活性(P<0.01)。外源酶显著提高了胰脏中45日龄琢-淀粉酶、59日龄琢-淀粉酶和糖化酶以及45日龄回肠中海藻糖酶的活性(P<0.05)。互作效应显著影响45日龄胰脏中琢-淀粉酶和十二指肠中麦芽糖酶的活性(P<0.05),同时对59日龄十二指肠糖化酶、异麦芽糖酶,59日龄空肠乳糖酶、异麦芽糖酶和琢-淀粉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是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专性寄生单细胞真菌,对蜜蜂健康有较大影响。2011年4-5月,对4群意大利蜂群中0日龄至30日龄工蜂中肠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5日龄以下工蜂中未检出,10日龄后,工蜂的感染率为13.8%,之后逐渐增加;20日龄后感染率极显著增加(P<0.01),平均感染率约70%,并持续维持在高感染水平。20及25日龄的感染蜂中,严重感染的工蜂比例极显著高于轻度感染的比例(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复合酶(NSP复合酶和2种NSP酶+淀粉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产蛋鸡(150日龄),随机分成4个处理,其中1组为对照组(未加酶),其它3组分别加入三种不同复合酶(复合酶D、复合酶E和复合酶F)。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复合酶D和复合酶E(NSP酶活性较高),蛋鸡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添加复合酶F(淀粉酶含量较高)蛋鸡产蛋量降低、料蛋比升高。试验组蛋鸡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酶制剂后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糜粘度因消化道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但复合酶D和复合酶E组对不同部位食糜粘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复合酶F。以上结果表明,在典型蛋鸡玉米-杂粕型饲料中添加外源性NSP酶有助于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而NSP酶活性不足和淀粉酶过量添加可能导致产蛋鸡生产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15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和成年獭兔各15只,对獭兔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盲肠)pH、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乳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肠段不同,pH和酶活性不同.15日龄后獭兔各肠段pH变化不大,相同日龄pH: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随着日龄的增加,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增加,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相同日龄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回肠>十二指肠,乳糖酶活性: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盲肠pH、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低于小肠,纤维素酶在60日龄后迅速增加;盲肠各消化酶活性90日龄后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中华蜜蜂(A.c.cerana Fab.)和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 Spinola)的成年工蜂、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幼虫之间三种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的成蜂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意大利蜜蜂高于中华蜜蜂;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中华蜜蜂高于意大利蜜蜂;同一蜂种内,成年蜂中肠液内的三种酶活性,均高于大、小幼虫,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受精卵不同发育时间的耗氧量。结果显示:中、意蜂卵平均耗氧量的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都是随着卵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但中蜂平均蜂耗氧量明显高于意蜂;在26h和44h两个时间点,中、意蜂平均耗氧量出现突然下跌形成两个谷点。26h时的谷点可能是试验蜂卵"分化中心"作用结束的时间点,也就是在这时完成了胚胎的早期发育;而44h时谷点可能是胚芽已基本形成并准备进入成长的时间点。从而证明了中、意蜂卵期的呼吸代谢是受内在生理发育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6.
褚亚芳  周萍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10,30(10):10-12
以使用多年的陈年意蜂巢脾为研究对象,采用LC/MS/MS对蜂产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类型—氯霉素、链霉素、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15种磺胺类、6种氟喹诺酮类和3种硝基咪唑类进行残留量检测。结果有9种抗生素被检测到,巢脾水提液中的环丙沙星含量超出蜂王浆的最大残留允许量(巢脾无相应标准)。巢脾的抗生素残留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分析测定蜂王与雄蜂交配的数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卡尼鄂拉蜂 (Apismelliferacarnica)和高加索蜂 (Apismelliferacaucasica)的雄蜂精液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的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 ,并利用 11个引物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析。根据RAPD标记计算工蜂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然后计算蜂王与雄蜂交配的数量。结果表明 ,RAPD标记是测定蜂王与雄蜂交配数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疆黑蜂(Xinjiang Black bee)与4个引进西方蜜蜂品种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并通过检测基因组选择信号,发掘新疆黑蜂重要种质特性相关的候选基因。【方法】 对新疆黑蜂、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欧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共5个蜂种50个蜂王个体和1个长白山中华蜜蜂蜂王(Apis cerana cera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鉴定新疆黑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以长白山中华蜜蜂为外群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以阐明新疆黑蜂的进化关系,利用SNP信息进行新疆黑蜂的主成分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采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核苷酸多样性比值(θπ)方法检测新疆黑蜂与其他西方蜜蜂群体间的选择信号,并对提取到的受选择区域候选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在新疆黑蜂中共鉴定出1 728 216个SNPs,其中18 526个非同义突变位点是后续研究新疆黑蜂遗传特性候选的SNPs位点;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黑蜂与其他蜂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与卡尼鄂拉蜂、意大利蜂、欧洲黑蜂亲缘关系较近,与高加索蜂亲缘关系较远。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在K>3时,新疆黑蜂来自一个与意大利蜂、高加索蜂、卡尼鄂拉蜂、欧洲黑蜂完全不同的独立祖先亚群。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新疆黑蜂进化过程中受选择强度较大。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黑蜂受选择基因主要富集于物质代谢、繁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富集在细胞器、核小体、染色质和膜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离子结合等,并筛选到了Cyp314A1、Trichohyalin-like、CCDC112、Sorbitol dehydrogenase、SPI-3、Fer3HCH、TNS1、Pten、ADSL、Octβ2R、AFFG1、ARHGEF17共12个候选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黑蜂受选择基因主要富集于嘌呤代谢、胞吞作用、磷酸肌醇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 利用基因组SNP标记揭示了新疆黑蜂的遗传结构和独立遗传背景,选择作用主要体现在新疆黑蜂品种形成过程中的抗寒、繁殖、生长发育、抗病等方面,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新疆黑蜂的遗传进化、资源评价及地方蜂种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重要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探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发育阶段的赖氨酸营养需要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赖氨酸实测水平为6.08(对照)、11.08、16.08、21.08和26.08 mg/g的饲粮,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于特定日龄测定工蜂幼虫化蛹率(6日龄)、虫体总蛋白含量(6日龄)、羽化率(21日龄)等生长指标以及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6日龄)。结果表明:1)11.08 mg/g赖氨酸组的工蜂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11.08~2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26.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最高。3)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6.08 mg/g时处于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11.08~21.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饲粮赖氨酸水平由21.08 mg/g升高到26.08 mg/g,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急剧下降,26.08 mg/g赖氨酸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1.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赖氨酸水平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11.08~1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防卫素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赖氨酸能够促进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促进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沉积,提高羽化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质代谢和幼虫免疫能力产生调节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推荐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11.08~16.08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