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屠宰后的畜禽胴体通常称为肉,其中含有肌肉、脂肪、结缔组织和骨骼四种组织成分,包括肌肉、脂肪、骨、软骨、腱、筋膜、血管、神经、淋巴和淋巴结。各种组织的比例和各组分的品质,决定肉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畜禽肉质通常受畜禽种类、品种、年龄、性别以及饲料营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饲料对畜禽肉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类膳食中禽肉的比例逐年增长,对家禽的品质也愈来愈重视。肉鸡的品质包括味道、鲜嫩度、多汁性等肉质指标,也包括外形、色泽等胴体外观指标。肉质取决于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数量,其平均值分别为19.8%、7.5%、1.6%和l.1%。仔鸡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能够改善肉的味道和营养品质,但胴体中脂肪含量过高,会有不良影响,对消费者来说,内脏脂肪被认为是废弃物,所以要适当控制肉鸡的屠体脂肪。影响肉鸡品质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药物投放等,本文将从饲料种类、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3.
决定肉蛋奶品质好坏的首要因素是饲养畜禽时所用的饲料。肉的品质包括体脂硬度、胴体瘦肉率和肉品色泽。 不同种家畜的体脂肪构成不同。反刍家畜(牛羊)的体脂硬度不受饲料的影响而变软。但是猪饲料中脂肪的性质(饱和、不饱和)将直接影响体脂肪的硬度。过量饲喂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饲料,则体脂肪变软,易于腐败,不耐贮藏,不适于作腌肉和火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尾可以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质量与肉品质,而对动物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无显著影响,且断尾后脂肪多沉积在皮下、肌间和肾周。综述了早期断尾对动物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肌内脂肪与肉品质关系及其营养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21,(4)
猪肉品质性状中,肌内脂肪直接影响肉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对肉的整体品质有着重大影响。肌内脂肪的数量取决于肌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肌内脂肪组织的发育取决于肥育期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对肌内脂肪的发生和沉淀、肌内脂肪与肉品质的关系、肌内脂肪的营养调控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改善猪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羊肉作为人类膳食优质蛋白质来源,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肉品质包括肉色、风味、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其受营养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嫩度是感知肉类食用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剪切力评价,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状态的影响。风味也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因素,主要与肉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文章综述了影响绵羊肉嫩度和肉风味的营养因素(饲料种类、饲喂方式、饲料添加剂)与遗传因素(品种、年龄、基因),以期为生产优质羊肉绵羊的饲养管理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乔春玲 《猪业科学》2023,40(7):24-24
在传统的“玉米-豆粕”型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原料来源的脂肪是常见的做法,但脂肪的类型对猪只生长和猪胴体品质都有影响。DDGS(玉米酒糟)脂肪含量高,应用较为广泛。但玉米酒糟中的脂肪酸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猪只饲料中过量使用会影响猪只脂肪质量,形成软脂肉。在加工腌制培根的过程中,软脂肉处理困难,且可降低腹肉的切片量。  相似文献   

8.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1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不同的猪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在肉品质方面是有差别的。1.1国外品种之间比较杜洛克猪在众多的引入猪种中,氟烷基因频率低,约2%,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为4.29%,因肌内脂肪与口感…  相似文献   

9.
肉鸡的脂肪蓄积与遗传、营养、环境。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生产肉鸡不仅是为了增加体重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肉的品质。因此,高能量的饲料和  相似文献   

10.
饲料成分及营养水平是影响猪肉品质的直接因素,通过限制猪日粮中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能够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和基因的表达,促进肌内脂肪合成。此外,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参与脂肪和能量代谢调节、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来减少肉的氧化和滴水损失,改善嫩度,提高肉品质。本文就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添加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生产中改善猪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肉仔鸡体脂肪蓄积过剩的现象。过剩蓄积的脂肪呈黄色,可使肝组织发生脆化(脂肪肝)。作者认为肉仔鸡脂肪蓄积的原因之一是受饲料成分的影响。本文重点谈一下前期饲料中能量和后期饲料中粗蛋白质及能量,对肉仔鸡发生脂肪肝和腹腔内脂肪蓄积有哪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营养全面、卫生安全、便于加工、味道鲜美的优质猪肉,越来越受到欢迎。影响肉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外,营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许多营养因子对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起作用:1 脂肪含量的调控一般认为,猪肉肥度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的数量,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存在于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中。肌内脂肪有利于保水,从而提高了系水力并改善了肉色。此外脂肪是猪肉香味的来源,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猪摄入的能量过多或饲料的能量蛋白比过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肉品质主要受到肌内脂肪(IMF)含量、肌纤维类型及直径等影响。其中,IMF是指沉积在肌纤维与肌束之间的脂肪,其含量不同使肌肉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大理石花纹,直接影响色泽、风味、多汁性、嫩度等肉品质指标,与肉品质紧密相关。因此,提高IMF含量而不增加皮下脂肪含量有助于提升肉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口味的双重需求,提升经济价值。本文从IMF细胞来源、IMF含量与肉品质的关系、IMF沉积与营养调控、调控IMF沉积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头进行为期4个月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糖萜素能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降低失水力、背膘厚、滴水损失、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说明糖萜素能提高育肥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猪肉总产量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猪肉品质的下降。猪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肉色、肌间脂肪(大理石纹)、嫩度、pH值、滴水损失、系水力、剪切力、多汁性、风味等等。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本文就饲料中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保证粗饲料的品质粗饲料品质不佳,影响进食量进而影响前胃微生物的酵解,这与其蛋白质、能量、常量与微量元素、维生素不平衡有关。产奶量在3000千克以上时,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对日粮营养平衡有重要影响。要特别注意饲料中脂肪水平与品质,因为奶牛每天重新摄取脂肪的65%用于形成乳。粗饲料贮存不良时,将降低亚麻油酸的含量,而亚麻油酸是前列腺素前体物,从而影响乳脂率和繁殖机能。二、精粗饲料比例与形状应适宜试验证明,饲料磨碎程度愈高,乳脂率愈低。当日粮中饲料细度指数大时,如草粉、高密度饲料砖或者多汁饲料比重大、  相似文献   

18.
脂肪作为肉类中一种重要营养成分,不仅对肉类的营养价值有重要影响,而且脂肪还可以通过其自身含有的各种脂肪酸性质而对肉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对肉品质中肉风味、口感、嫩度等方面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改变脂肪来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驴的役用功能逐渐消失,而驴肉功效的明确与开发利用则使驴产业在近几年有了迅猛发展。作者针对驴肉的营养特点及驴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如驴的品种、年龄、饲料营养、屠宰加工、驴肉质量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已有研究表明,驴肉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具有高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高不饱和脂肪酸和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三高三低特点;对不同品种及不同屠宰年龄驴肉的营养及化学组成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驴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同,不同年龄的驴肉化学组成不同,即品种和年龄对驴肉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在驴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变饲料消化率进而使肉品质得到改善;不同部位驴肉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别,通过对比蛋白质、脂肪、剪切力和熟肉率发现,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高于臀肉;通过施加电刺激可加快驴肉排酸进度,改变肌纤维结构和钙蛋白酶降解,进而改善肉嫩度;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可提高真假驴肉的辨别率。作者对驴肉肉品质及营养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旨在为制定规范的驴肉生产标准,保障驴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喂某些饲料,会影响到蛋和肉的气味.例如多喂洋白菜、葱、鱼渣和蚕蛹等饲料,会使鸡蛋带有不良气味.鱼和蚕蛹的气味不但进入蛋中,而且容易进入肉中,从而影响肉质.如果不再喂这些饲料,则经过一段时间,由饲料而进入蛋和肉中的气味便自行消失.育肥期常不使用鱼粉等饲料就是为了避免肉味不良.在人工填肥所用的饲料中,可用豆饼、花生饼等代替鱼粉充当蛋白质饲料.平时喂给肉禽、蛋禽的鱼粉都要求脂肪含量不太高,品质较为优良,喂量不得过多.蚕蛹用做饲料时也要求尽量脱脂,喂前要注意保存,防止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