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工程教育现有实践培养环节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此,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目标,在OBE和CDIO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群教学体系-模块化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逐层递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成果表明"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创业理念,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专业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和"新文科"与传统农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产业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社会需求为指针,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复合土地流转政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理论、模拟、实训、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为目标,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针对嵌入式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展开思考并提出以下方案:制定定向特色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训实践等。该方案注重将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合理融合和综合利用,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食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农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迫切需要以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为导向,加速人才培养改革。针对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融合不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食品产业融合不足;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融合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合不足。必须进一步注重新农科与新工科交叉,探索出契合农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坚持打造"一体四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四维全贯穿"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多元化;坚持树立人才培养教师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农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中的困境,探索整合电子信息专业理论课程、结合相关科学研究课题设计可延续性实践教学案例,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实现前后续课程教学内容可延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科技实践—毕业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可延续;实现理论教学"学+做"双环节、实验教学"硬+软"双平台、教学时间"学+研"双时段;立足电子信息专业课程和农业信息化科研背景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构建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伟丽  吴韬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255-256+273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激发新型工程人才跨界创新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培养新工科人才目标的内在要求。结合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从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目标、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纸数融合的教材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等一系列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能路径,旨在推进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打造“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涉农高校工科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客观分析涉农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新挑战:乡村振兴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更加精准;新工科改革新趋势推动涉农高校人才变革;强化一流课程建设对涉农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应立足涉农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加快推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变革。研究以具体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基于异步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在明确改革总体思路基础上,从线上理论教学设计实施、线下理论教学设计实施、实践教学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考核及评价体系等层面具体探讨改革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农业机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着优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分析了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我国农科高校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在介绍"新工科理念"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新工科理念",适应新时代"三新"经济的要求,以环境—农学—生态多学科交叉为特色,贯穿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方法论主线,聚焦农业和农村源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融合"课程设置、实践环境、项目载体、导师团队和PDCA质量评价改进体系"于一体的"五位一体"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出新一代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山西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为例,总结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框架、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举措及取得的成绩,并以《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出"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及"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使得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进入快车道.基于"四新"建设中的"新工科""新农科"深度融合,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课程改革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创新活动等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工科专业尤为重要。结合"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理论教学;抓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应用能力差、部分课程设置陈旧、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农业现代化进程要求农业机械化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宽口径的知识面等能力。明确定位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环节培养以及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4个模块进行了规划与设计,着力培养出集知识、应用、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农林院校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起点高,立意新,口径宽的教改课题,本从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全新视角,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过程及成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卓越创新能力的内涵对实践教学的更高要求,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创新人才的核心概念,对实践训练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体系要素及相互关系,构建了以校内外并行双轨实训、实践互动交流平台、科创活动引领示范、双师型实践导师队伍等为特征载体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训练体系。研究为形成系统的卓越人才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载体平台,示范并引导同类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大食品产业。近20年来,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经历了从规模快速扩张到产量与质量并重、从作坊式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多年来实践人才不够、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契合各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助于行业工程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南京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团队针对专业课程特点,依托学科优势,结合发展实际,不断探索适应新工科背景的教育体系,通过创新领航计划、推动人才进企、打造优质资源、强化实践育人、组建一流师资等方式,构建了“五进五结合”育人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任亚萍  周勃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200-202,207
植物类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河南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是在工科背景下发展多年、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该文介绍了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分析了此类课程在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工科院校植物类以及相关课程的整体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思维、新方式,对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对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并以农业大学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育体系等方面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新农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学教融合为课程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农事操作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在农科专业好感度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