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禽类催乳素对禽类卵泡发育、卵泡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和禽类就巢的调节机理的研究进展。催乳素在其发挥生理作用的过程中 ,对禽类卵泡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与卵泡类固醇激素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并通过它们之间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调节和维持禽类的就巢。此外 ,催乳素还具有对卵泡各细胞的多种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禽类在就巢期间,卵巢和输卵管会退化,造成产蛋量下降直至休产,故改善禽类的就巢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禽类的产蛋性能。而催乳素是禽类就巢发生和维持的关键激素,催乳素在其发挥生理作用的过程中,对禽类卵泡发育有一定的抑制,能够引起、调节和维持家禽的就巢。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家禽催乳素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为控制家禽就巢、提高家禽的生产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定安鹅不同繁殖周期脑下垂体激素与催乳素分泌水平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定安鹅繁殖周期中开产期、产蛋期、就巢期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素、促卵泡激素和催乳素浓度。结果表明:在定安鹅的繁殖周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素、促卵泡激素和催乳素在不同时期均有不同变化,对鹅产蛋、就巢、开产等繁殖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催乳素对于引发、维持定安鹅的就巢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低水平的促黄体素与就巢行为有关,而就巢期长短直接影响定安鹅的产蛋期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4.
回顾近30年来国内外畜禽生殖活动的内分泌免疫调控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免疫类固醇激素和抑制素使动物提前进入初情期,促进更多的卵泡发育和提高排卵数,对公畜则提高其精子生成数量;到现在根据携带Inverdale基因母羊具有高繁殖力的原理发展的免疫BMP15或GDF9提高羊排卵数和产羔数的技术。对禽类免疫催乳素或免疫血管活性肠肽VIP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可以解决易就巢禽类的就巢性,提高其产蛋性能。而免疫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则可以抑制性腺的发育进行“免疫去势”,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报酬并改善肉质。今后内分泌免疫调控技术的研究应该开发具有更高免疫原性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简单实用的免疫程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5.
鹅的就巢行为显著影响其产蛋量,就巢行为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相关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_4),共同调控鹅的就巢行为。在就巢期,机体内PRL分泌浓度升高,能够抑制GnRH和FSH的分泌,导致大卵泡合成P_4、E_2速率下降,从而垂体分泌LH浓度降低。本文对鹅就巢期激素水平及卵巢形态变化进行阐述,以期通过调控鹅就巢行为来提高产蛋量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与哺乳动物不同,家禽的卵泡发育无明显发情周期,其卵泡发育遵循严格的等级发育体系。禽类卵泡的等级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受卵泡细胞内外的内分泌激素、自分泌/旁分泌因子的共同调节。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在调控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局部产生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superfamily,TGF-β)成员,包括抗缪勒氏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骨形态蛋白家族(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抑制素(Inhibin)和激活素(Activin)等,与促性腺激素一起协同调控卵泡的生长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等过程。文章综述了TGF-β家族成员,包括AMH、BMPs、抑制素、激活素在家禽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家禽卵泡发育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的功能涉及家禽卵泡细胞增殖分化、类固醇激素生成、促性腺激素的功能调节、卵泡选择和排卵等过程。本文综述了IGF、EGF、TGF-β及其他相关生长因子对家禽卵泡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家禽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催乳素基因转录调控及其在鸡中多态性与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催乳素作为一种多功能多肽类激素,广泛分布在各种脊椎动物中.在鸟类中,催乳素具有调节渗透压、促进嗉囔分泌嗉囔乳、调节代谢、引起就巢、抗促性腺等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在转录水平上对禽催乳素基因表达进行了一些研究[1,2],探讨了催乳素基因在不同的环境中mRNA的表达量以及在血液中的激素浓度,并证明了家禽就巢性与催乳素分泌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生殖激素能够精确地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活动,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其微妙的生殖调节作用,促进卵泡的发育.调节凋亡的因素很多,激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生殖激素在卵泡发育中对卵泡发育和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是雌性动物卵巢内重要的调节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调节卵泡细胞分化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三者组成的抑制素-活化素-卵泡抑素系统在动物各个生殖阶段均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从发现三种激素至今,多年的研究也使人们对其有了更深入了解,本文主要就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的分子结构特性、生理功能、受体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母禽产蛋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卵巢上未分化的等级前卵泡数量。家禽卵泡具有独特的等级发育特性,等级前卵泡发育到等级卵泡的过程中,将会从小黄卵泡池中选择一个卵泡,进入等级卵泡并发育成熟。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卵泡能够发育成为等级卵泡并成熟排卵。等级前和等级后卵泡在组织形态、类固醇分泌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为卵泡持续发育提供物质和功能上的准备。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抗缪勒氏激素(AMH)在等级前卵泡活性维持及等级卵泡的选择中起决定作用。通过对家禽卵泡发育特点、选择机制、FSHR和AMH在卵泡选择中的作用以及卵泡选择过程转录组测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禽类卵泡发育调控机制,为提高家禽产蛋性能和改良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泡的发育经历了早期的发育、有腔卵泡的生长、优势卵泡的选择以及卵泡成熟排卵等过程。在一个发情周期中,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发育到排卵阶段时排卵数仅占原始卵泡总数的0.1%-0.2%,绝大数与产仔率有着极大的正相关,要提高产仔率就要防止卵泡闭锁,增加排卵数。而激素调节伴随着卵泡发育的始终,其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甾体激素可促进卵母细胞的生长、卵母细胞的增殖和卵泡腔的形成,在卵泡发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促性腺激素、甾体激素和抑制素在卵泡发育中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由单基因编码23KD的多肽类激素,几乎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中,主要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的,也可由各种免疫细胞、妊娠子宫蜕膜及皮肤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禽类催乳素前体含229个氨基酸,其中包括3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199个氨基酸的PRL成熟蛋白.催乳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不仅具有调节生殖系统的重要作用,还具有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内分泌、代谢和免疫系统,引起就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进程及状况,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如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预计在禽类就巢方面的研究进展将能帮助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能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无血清培养的鸡卵泡(F3)膜细胞模型研究了催乳素(PRL)对卵泡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PRL、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分别或共同处理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了48h的鸡卵泡膜细胞,24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LH能明显刺激膜细胞合成T和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RL单独对膜细胞类固醇合成无明显作用,但可抑制LH诱导的T和E2合成,以及FSH刺激的E2合成。本研究证明PRL能作用于鸡卵泡膜细胞,并能抑制促性腺激素LH和FSH诱导的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禽蛋的主要营养都集中在蛋黄,而蛋黄在禽类体内由卵泡发育而来,形成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卵母细胞的激活以及后期的卵黄快速沉积.从卵母细胞到成熟卵泡的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卵黄蛋白原(V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营养物质,以保障卵泡的正常发育,期间主要受到性腺激素、日粮以及相关通路的调节.文章阐述了家禽...  相似文献   

19.
禽类就巢发生和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如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另外对催乳素受体和血管活性肠肽表达调控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最 终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20.
产蛋性能是蛋鸡养殖的主要指标,鸡生殖系统发育以及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直接影响产蛋性能,而调控生殖激素分泌的中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文章以HPG为主体,论述了HPG调控的生殖激素及其作用机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促卵泡素、催乳素、促黄体素、雌激素、孕酮和雄激素)、影响HPG的因素(光照和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为HPG调节鸡产蛋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