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资源的变化及其管理备受关注。为探究三峡水库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及主要鱼类种群生态学特征, 于 2015—2016 年调查了三峡水库的鱼类资源, 分析了 12 种鱼类的年龄结构。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 89 种, 其中库首、库中和库尾分别采集到 62、62 和 85 种。鱼类群落结构呈现空间差异, 从生物量来看, 库首以鲤 (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yhys molitrix)、?属(Helmiculter spp.)等为优势类群; 库中为黄颡鱼属 (Pelteobagrus spp.)、蛇鮈属(Saurogobio spp.)和银鮈属(Squalidus spp.)、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 库尾则是吻鮈属(Rhinogobio spp.)和铜鱼属(Coreius spp.)等。基于定居类型、生活水层和摄食习性, 三个江段鱼类群落均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12 种鱼类的年龄为 1~7 龄, 以 1~3 龄为优势年龄组, 比例占到了 88.51%。研究结果表明, 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群落呈现空间梯度变化, 重要鱼类种群呈现低龄化现象, 本研究可为禁渔生态效益评估和鱼类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人工养殖蓝鳃太阳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 ,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 ,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 ,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 1987年我国的湖南、湖南、北京等省市相继从美国引进鱼苗养殖 ,均能安全越冬 ,1998年广州东莞、顺德也从美国引进养殖。由于这种鱼肉味鲜美 ,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 ,蓝鳃太阳鱼体形优美 ,色彩艳丽 ,极易上钩 ,因而成为观赏和游钓的上品鱼类。在东北高寒地区养殖蓝鳃太阳鱼尚属少见 ,更没有成规模养殖。本文欲综述蓝鳃太阳鱼…  相似文献   

3.
蓝鳃太阳鱼,即蓝鳃太阳鲈(Lepomis macrochirus),属鲈形目、太阳鲈科、太阳鲈属,它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淡水鱼类,我国于1987年首次从美国引进。该鱼肉质鲜美,许多名优鱼类不能与之相比,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观赏。蓝鳃太阳鱼体形美观,头小背高,体色艳丽,整体颜色偏蓝绿,头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红色或淡橙黄色,背部淡青灰色,间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纵纹,体型有些似尼罗罗非鱼。外观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鳃盖后缘长有一  相似文献   

4.
蓝鳃太阳鱼     
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orochirus L.)英文名Bluegill Sunfish,属于太阳鱼属的一种,亦有商品名称之为“星菲皇后”。该鱼原产于北美,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和全美国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里均大量分布。  相似文献   

5.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作为一种养殖前景广阔的温水性鱼类,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实验尚未见报道,更没有成规模养殖。通过对蓝鳃太阳鱼标本的观察与解剖,根据蓝鳃太阳鱼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在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蓝鳃太阳鱼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新立渔场的养殖试验状况,探讨了蓝鳃太阳鱼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养殖成活率较为理想(单养达85%,混养达67%),能成功越冬,在6-8月份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其在混养状态下要比单养状态下的生长速度快。本实验对养殖条件要求较为简单,易于推广。所以本文的研究为蓝鳃太阳鱼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养殖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6.
蓝鳃太阳鱼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世勋 《淡水渔业》2000,30(8):19-20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 ,隶属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 ,从加拿大的安大略 ,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 ,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该品种适宜在湖泊、水库、池塘繁殖和养殖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淡水养殖及观赏鱼养殖对象。我国于 1987年首次从美国引种 ,由于该鱼肉质鲜美 ,是许多名优鱼所不能相比的 ,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 形态特征蓝鳃太阳鱼属中小型鱼类 ,常见个体多在 5 0~ 10 0克 /尾 ,个体最大者可达 1公斤…  相似文献   

7.
蓝鳃太阳鱼Leponus macrohirus Refinesque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于北美淡水水域。1850年前,在某些大型湖泊(如伊利湖西部)中该种群曾成为商业捕捞的对象。至目前,它仍在北美的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一定地位。本世记60年代初,日本皇太子将蓝鳃太阳鱼从美国带到了日本,尔后又有人将这种鱼移养到南非(Jubb,1967)。就  相似文献   

8.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12,(12):78-79
加州鲈鱼又称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棘臀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系,为大型淡水鲈鱼.加州鲈鱼属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2℃~34℃,最适水温20℃~25℃,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以来,现已在粤、苏、浙、等地区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9.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作为一种养殖前景广阔的温水性鱼类.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实验尚未见报道,更没有成规模养殖。通过对蓝鳃太阳鱼标本的观察与解剖,根据蓝鳃太阳鱼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在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蓝鳃太阳鱼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新立渔场的养殖试验状况。探讨了蓝鳃太阳鱼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养殖成活率较为理想(单养达85%,混养达67%).能成功越冬.在6—8月份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其在混养状态下要比单养状态下的生长速度快。本实验对养殖条件要求较为简单,易于推广。所以本文的研究为蓝鳃太阳鱼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养殖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0.
蓝鳃太阳鱼     
<正>太阳鱼,隶属鲈形目,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淡水水域,种类约有30多种,个体较小,常见的多为50克/尾~100克/尾。目前江浙一带和广东部分地区(如顺德)已经开始进行太阳鱼的人工养殖。顺德养殖的太阳鱼以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居多。形态特征在形态上,蓝鳃太阳鱼的体型和尼罗罗非鱼有些相似。它的体形呈椭圆型,身扁背高,个体较小,普遍为80克/尾~150克/尾。外观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鳃盖后缘长有一深蓝  相似文献   

11.
加州鲈的池塘套养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概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noides)又名大口鲈,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ntrar chidae).原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引种现已布遍美国、加拿大水域以及其它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州鲈是一种纯淡水广温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有营养(蛋白质含量16%),易于养殖与垂钓.苏州  相似文献   

12.
蓝鳃太阳鱼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原产北美。美国将它与绿色太阳鱼 (Lepomiscyanellus)杂交 ,获得杂交一代 ,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个体较大 ,肉质细 ,味道极为鲜美 ,没有肌间刺 ,是美国养殖鱼类之一 ,既是食用鱼 ,又是观赏鱼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7年我国曾引进蓝鳃太阳鱼 ,但由于其体形偏小 ,生长速度较慢 ,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对其繁殖与苗种培育的报道不多。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报道其性成熟年龄为一冬龄 ,多次产卵类型 ,并营巢繁殖 ;罗继论报道蓝鳃太阳鱼在美国的繁…  相似文献   

13.
1 蓝鳃太阳鱼简介 蓝鳃太阳鱼原产于北美,个体较小,常见的多为50~150g/尾,大型约为2kg/尾;属广温、广盐性鱼类,能生存于1~40℃的淡水及半咸水环境中,自然越冬.最适生长温度26~31℃,pH值范围为6~9.5,最适宜7~8,耐低氧,可生存于溶氧1mg/L以上的水体环境中,最佳生长溶氧≥5mg/L以上.在我国...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仔稚鱼优势种主要是(魚銜)属和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目前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资源更新节律快的小型鱼种为主;研究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的优势种在不同月份和断面之间存在一定变化,5、6月南北两断面优势种组成不同,7月开始出现共同优势种。从鱼类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来看,近岸海域的丰度较高,5、6月鱼类浮游生物的平均丰度均为北面断面1高于南面断面2,7月反之。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在两个典型断面随月份呈现出不同特征,水深、温度和盐等海洋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着春、夏季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5.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ehius)英文名称为BluegillSunfish,属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作为食用、游钓、观赏的鱼类品种,是北美洲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我国的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早在1987年就引进鱼苗养殖,1999年国内成功进行人工繁殖。为了进一步推广该品种的成鱼养殖技术,2000年开始,广东省顺德市勒流镇新明鱼苗场进行了该品种的成鱼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的养殖技术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蓝鳃太阳鱼(Lcpomis macruius RAF—INESQUE)是鲈形目棘臀鱼科(Ccntrarchidac)的中小型鱼类,原产北美。  相似文献   

17.
杂交太阳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鱼,属鲈形目,太阳鱼属,是一种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慢,繁殖习性类似罗非鱼,在池塘中能自行繁殖,造成养殖中期密度和数量的失控,影响生长和商品率。为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我们采用蓝鳃太阳鱼和绿鳃太阳鱼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池塘养殖结果表明,杂交子一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现将有关杂交太阳鱼的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以下简称太阳鱼)为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鱼体高,侧偏,头小,尾小,鳃盖后缘一深蓝紫色形似耳状的突丐,体侧有7-10条暗黄色的彩条纹.一般个体成熟时体重200g左右,个别可达到lkg.  相似文献   

19.
<正>铜鱼属鱼类隶属于鲤形目,鮈亚科,在我国分布有3种,即分布于长江水系的铜鱼(Coreius heterokon Bleeker)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以及分布于黄河水系的北方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这三种铜鱼属鱼类均为我国特有种,都只在我国大陆地区有分布。近30年来,受过度捕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铜鱼属鱼类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杂交太阳鱼(Hybrid sunfish),又称美国太阳鱼、杂交太阳鲈,是以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rochirus)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Lepomis cganellus)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似父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温水性鱼类。其优点是:①形似鲈鱼,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②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杂,可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