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永琴 《食用菌》2012,(4):45-46
试验总结出秋季栽培黑木耳栽培菌袋生产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最好,耳基发生快、产量高、病害发生减少;夏季生产的栽培菌袋室外遮阳棚(遮阳度70%)自然培养及室内通风松散摆放培养的栽培菌袋耳基发生快,秋木耳产量高;最佳的下地摆放时间是7月20日-8月9日。  相似文献   

2.
采用玉米芯和棉籽壳为主料,以京西北地区春栽最为广泛的平菇特抗650作为对照,对6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平均产量(单袋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菇黑丰90和科佳一号表现较好,建议春茬推广栽培;对照平菇特抗650产量较高,但其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一般,仍可继续作为春季主栽菌株之一;平菇灰美2号发菌快,产量较高,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较差,可少量栽培,控制出菇时间,与其他菌株交替出菇。平菇新科619和奇美969不推荐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3.
平菇栽培成本低、生长速度快、栽培规模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然而,每生产1 kg食用菌大约产生5 kg菌渣,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产生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通过介绍平菇品种、平菇栽培原料和平菇栽培方式,分析影响平菇生长及产量的因素,对菌渣利用途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平菇栽培现状及菌渣利用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袋式栽培平菇,常由于后期补水困难而影响着平菇产量.过去人们是采用浸泡菌袋或用注射器补水,前者费工费时,后者补水效果差.笔者是采用自来水补水,效果甚佳,具体方法如下:用一直径略小于自来水笼头咀的木棍,在采收两潮菇的菌袋中间打一3厘米深的洞,把自来水笼头咀  相似文献   

5.
以香菇、平菇、双孢菇和金针菇4种菌渣为试材,对菌渣进行发酵并测定其发酵后理化性质;将4种发酵菌渣分别与蛭石按2∶1的体积比混配,以草炭为对照,进行黄瓜栽培,测定了黄瓜定植后20 d的株高、产品糖度和产量,以期降低蔬菜无土栽培成本,找到适宜的草炭替代品,提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副产品菌渣的有效利用率。结果表明:4种发酵菌渣的物理性质符合无土栽培基质的要求,pH呈微碱性,EC值稍高,均在无土栽培基质要求的范围内。4种发酵菌渣基质栽培黄瓜效果较好,株高、糖度和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平菇发酵菌渣栽培效果最好,株高、糖度和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平菇栽培面广量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因而平菇销售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缩短平菇生产周期,提前占领市场则成为提高效益的关键.笔者通过对近两年新乡市郊区菇农生产技术的总结,摸索出一套打孔缩短平菇栽培袋发菌期的技术,通过试验和推广,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用中原地区常用的4种不同规格的菌袋(塑料袋),在早秋季节,进行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菌袋规格不同,菌丝满袋时间也有差别;菌袋折径由小至大,由前期产量及总产量计算出的生物学效率均呈由高到低趋势,折径22 cm的菌袋,菌丝满袋时间最短,生物学效率最高;菌袋越大,发酵培养料或平菇菌丝越易感染杂菌;不同规格的菌袋,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全光照对冬季日光温室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季日光温室中采用全光照栽培管理模式,研究了全光照对平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收获的平菇菇形紧凑,菌柄显著变短,菌盖颜色较深,含水量降低,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全光照对提高平菇品质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产量的提高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袋式立体栽培平菇是目前我国平菇栽培的主要形式,从菌袋制作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决定平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现就袋栽平菇发菌期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简述如下:1)播种后菌种萌发慢,菌丝生长缓慢、长势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①菌种退化,菌龄长。②播种量少,菌种块小且分散,菌丝损伤后愈合慢。③料内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袋内缺氧。④培养料的pH值不适。主要对策:①菌种从母种开始控制转管代数,从分离得到的母种到生产母种不能超过三代。严禁原种—原种、栽培种—栽培种的扩繁方式。栽培种满袋后存放时间不能过长,菌龄以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合理利用了蔬菜之间的"根系差、时间差、空间差、高低差",以互促互补的原理[3],通过对本地日光温室番茄套种平菇栽培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温室内的后墙空闲地进行平菇菌袋立体堆叠式和番茄小行间双层摆放式套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促进黄瓜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以平菇菇渣(培养料配方:甘蔗渣30%、干羊粪60%、麦麸10%)为基肥,进行秋茬水果黄瓜栽培,既能实现广西地区因食用菌产业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大量菇渣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可以促进黄瓜生长和提高产量。从基肥腐熟、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定植与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秋茬水果黄瓜施用菇渣基肥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高达8750kg,产值达5.25万元,每667 m2净效益达5.05万元,比常规栽培提高了215.6%,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恶性杂草大芒为主要原料设计配方,采用熟料袋栽方式栽培平菇711,以木屑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菌丝的生长速度、污染率、菌丝粗壮度、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分析,探索在海南气候条件下大芒栽培平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芒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在以大芒为主要原料的基础上添加10%~30%的木屑,适合平菇栽培,可以获得比常规木屑配方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平菇和香菇代料栽培中污染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2月 ,在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和香菇的种植户中采集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 ,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粘帚霉(Gliocladiumspp .)是平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是香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15.
矿物培养料富含矿质营养,具有比表面大、孔隙度高等优良性状。用硅藻土栽培金针菇,采收期比对照提前24d,平均生物学效率提高15.8%;用沸石栽培糙皮侧耳可增产31.2%;而珍珠岩更适于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16.
沼液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拌料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用25%、50%沼液拌料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菌丝生长势增强,污染率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5%、15.8%;用75%、100%沼液拌料也可降低污染率,平菇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8.7%,但菌丝的生长速度降低,出菇时间比对照晚4d~13d。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平菇栽培原料成本,开展了不同比例新型基质棉渣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玉米芯40%、棉籽壳20%、棉渣20%、麸皮10%、玉米粉4%、豆粕4%、石灰2%时,平菇生物学效率达93.62%,较对照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了5.10%,投入产出比为2.07,可见棉渣是平菇栽培的良好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糙皮侧耳不同栽培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比较发现,禾本科干草栽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快,长势好,污染率低,且产量、生物学效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替代主料。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配比香蕉茎叶进行平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及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4或配方3,平菇菌丝体生长最好,栽培以A配方较适合平菇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