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黄河是多泥沙河流,河床淤积快,逐年抬高,治理难度大,工程施工建设要求高。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黄河对国家建设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黄河安全、引黄供水对沿黄地区及天津、河北两省市及青岛市和山东胶东部分地区工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的贡献,对此,黄河的防洪安全、工程安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至关重要,人民对黄河安全运行、治理及黄河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建设黄河防汛标准化防洪工程,因此,确保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防洪的安全。如何管好利用好黄河、建设好黄河是我们每一个治黄工作者的头等大事,是我们的职责和责任,确保黄河安澜、除害兴利是我们当代治黄工作的目标,特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概括了河南黄河河道工程的建设历程,提出了河南黄河河道治理的难点是由泥沙淤积引出的悬河态势加重、河道宽浅散乱问题,分析了河南段泥沙淤积的成因,提出了新环境下加强河南河道行洪能力,有效解决河道泥沙淤积问题的可行举措是对主河槽进行清淤挖深。  相似文献   

3.
1掏沙洗井清淤法掏沙管用钢板卷成或钢管制成,直径100毫米,长约1.5~2.0米的提筒,上部联接提引环或钻杆接头,底部进沙口有活门挡沙板(或挡沙圆球),构成掏沙管。清淤时先立好三角架,在滑车上穿上钢丝绳下放掏沙管,至淤积面时,提拉掏砂管反复冲击淤沙层,冲击几次,提沙出井口。反复操作,掏至井底。掏沙清淤时,应先了解井内淤积情况,井壁是否坍塌。  相似文献   

4.
<正> 滚沙驴俗称陕北小毛驴,是我国北方长城沿线风沙区广为分布的一个地方性古老畜种。 滚沙驴体型中小,体质结实紧凑,外形结构匀称,行动灵活,善走沙地,耐劳苦,耐粗饲,耐风寒,适应性强。滚沙驴能驮会挽适于骑乘,在耕地畜力不足的地区、亦可做耕畜使用。从古至今滚沙驴既是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又是家庭必须的主要畜力。  相似文献   

5.
引黄工程对灌区的经济农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黄河水中带来的大量泥沙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难题。本文对引黄灌区的泥沙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阐述了黄河泥沙在农业、能源和建筑方面的利用。笔者认为在黄河泥沙处理和利用中,应该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以黄养黄,以沙养沙"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飞播沙蒿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限后即开始大量死亡,其原因之一是钻蛀性昆虫危害.在调查的 856株沙蒿中,感虫株162株,感虫率18.93%.采集到的518头害虫样本中,沙蒿同斑螟、沙蒿刺小卷蛾、沙蒿枝小卷蛾三种共占86.10%,沙蒿圆吉丁虫占13.32%,沙蒿线角蠹蛾占0.58%.沙蒿植株感虫率与其生长年龄、植株地径密切相关.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和五年生沙蒿植株的感虫率分别为0.12%、5.61%、6.54%和6.66%.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变化可以反映土壤变化并有效指示退化土地的恢复成效。本研究以黄河源区沙化草地为对象,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无任何人工干预措施的对照样地(CK)、播草种样地(P_1)、4年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样地(P_2)和12年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样地(P3)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干预措施(沙障+播草种/播草种)和干预时间(4年/12年)对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细菌群落在CK和P_1样地聚为一组,P2和P3样地聚为另一组,真菌群落在CK、P_1和P_2样地聚为一组,P_3单独为一组;2)表层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在P_3样地中显著高于CK和P_2样地(P 0.05),而土壤铵态氮在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 0.05);3)植被盖度在P3样地中显著高于CK和P_2样地(P 0.05),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在P_3样地中显著高于CK样地(P 0.05)。研究认为,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的干预措施促进了黄河源区沙化草地表层养分的积累,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植被的定殖和生长,且随措施实施年限的延长,改善成效愈加明显,是高寒地区严重沙化土地治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植物根系沙套的生态功能及其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在干旱、沙化地区的禾本科植物的根系通常都具有沙套结构,沙套的形成是植物对干旱逆境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沙套的根-土界面对根系具有保水,防止流沙机械损伤和高温灼伤等功能,并使植物在沙化土壤不易倒伏。目前研究认为沙套形成是由黏液、根毛、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黏液的来源、组分及与土壤颗粒的结合机制和形成沙套的主导因素还存在争议,值得进一步研究探明。  相似文献   

9.
黄河尾闾现行流路已行水11年多,由于近些年来水来沙的大幅度减少和极度不均衡,加之两岸油田勘探开发对河道自然形态的影响,导致主河槽淤积萎缩,漫滩流量大幅度降低;且清8断面人工出汊点以下出现强烈坐弯现象,自该断面向下近两公里长的河道呈一个大‘S’形,这也导致了汛期尾闾河段河势剧烈游荡,滩区油田安全严重受威胁等突出问题。鉴于目前黄河尾闾两岸滩区已成为胜利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阵地,尾闾河段的安全度汛已成为关系到胜利油田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一方面采取工程措施稳定现行流路,尽可能延长现行流路使用年限;同时还要提前做好准备,有计划地实施人工出汊摆动,以保持流域的整体稳定。黄河尾闾河道治理是当前治黄工作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确定湘沙猪配套系最佳配套组合,本试验选择体重30 kg左右、生长发育正常的配套系亲本大约克、巴克夏、沙子岭猪及杂交组合巴大沙、大巴沙猪共122头,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大巴沙组合全期日增重(816.30 g)高于巴大沙组合(747.11 g);料重比(3.01:1)低于巴大沙组合(3.18:1)。大巴沙组合屠宰率(71.13%)高于巴大沙组合(70.48%),瘦肉率(61.55%)高于巴大沙组合(52.50%)。从各性状杂交配合力分析,大巴沙组合日增重的杂交优势率为10.56%,高于巴大沙6.4个百分点;大巴沙组合料重比杂交优势率为-0.90%,优于巴大沙(2.08%);平均背膘厚,大巴沙组合有较强的负向杂交优势(-13.52%),而巴大沙有较强的正向杂交优势(16.57%);肋骨对数,巴大沙和大巴沙的杂交优势均为1.69%;瘦肉率,大巴沙杂交优势率为4.95%,而巴大沙为-7.53%。肉质性状的杂交优势率除失水率(-1.67%~-5.27%)、肌内脂肪(1.51%~6.11%)和肌肉嫩度(29.84%~60.77%)3个指标,大巴沙和巴大沙杂交优势表现较明显外,其他如肉色、大理石纹、pH1、pH24、滴水损失、系水力等指标,大巴沙和巴大沙的杂交优势率均很少(-0.3%~3.59%)。综上所述,在本次测定中,大巴沙组合配合力优于巴大沙。与巴大沙组合相比,大巴沙组合主要肥育和胴体性状杂交优势明显,且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背膘薄、瘦肉率高、肉质佳等特点,是培育湘沙猪配套系的最佳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的生态经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珍 《草业科学》1996,13(3):13-15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现状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的9项生态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2.
飞播沙蒿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限后既开始大量死亡,其原因之一是钻蛀性昆虫危害,在调查的856株沙蒿中,感虫株162株,感虫率18.93%,采集到的518头害虫样本中,沙蒿同斑螟,沙蒿刺小卷蛾,沙蒿枝小卷蛾三种共占86.10%,沙蒿圆吉丁虫占13.32%,沙蒿线角蠹蛾占0.58%,沙蒿植株感虫率与其生长年龄,植株地径密切相关,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和五年生沙蒿植株的感虫率分别为0.12%,5.61%,6.  相似文献   

13.
油蒿与沙蒿枝构件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长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油蒿与沙蒿两种固沙半灌木植物的枝构件特征。结果表明:油蒿与沙蒿大部分枝条分枝角度较大,为中等分枝角度类型(分枝角度50°~70°);油蒿与沙蒿枝条的伸展从3级枝到1级枝呈现减弱的趋势,即3级枝到1级枝的长度是逐渐变短的,且油蒿各级枝条长度均大于沙蒿的对应枝级的枝条长度;油蒿与沙蒿的枝径比和逐步分枝率均呈增加的趋势,油蒿的各级枝径比高于沙蒿,而逐步分枝率却比沙蒿的低。  相似文献   

14.
沙芦草又称蒙古冰草,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耐盐碱等优良性状,是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带沙地主要植被之一。沙芦草种子存在发芽率低、发芽持续时间长等野生特性,这对沙芦草人工种子繁育和生产利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探究沙芦草种子休眠机制,试验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甲醇、丙酮等5种有机溶剂和纯水对沙芦草种子稃壳进行浸提,利用白菜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各提取相的抑制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5种有机溶剂浸提液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浸提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结果表明:沙芦草种子稃壳的各相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及苗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相,其次是乙酸乙酯相和甲醇相;通过GC-MS检测,发现沙芦草种子稃壳中存在烷类、醇类、酯类、酮类、苯类、酰胺、缩醛、酸类和酚类等9类3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醇类、酮类和烷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大部分为水溶性物质。因此,沙芦草种子稃壳中存在的醇类、酮类和烷类等可溶性物质是引起沙芦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可为寻找沙芦草种子休眠破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闽 《草业科学》2004,21(4):34-34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透露 ,我国正投巨资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绿化”黄河计划 ,范围涵盖从三江源头到黄河入海口的整个黄河流域。海外企业、当地民营企业也将首次参与这一工程。千百年来 ,黄河水患肆虐 ,灾难深重 ,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泥沙淤积使下游出现危险的“地上悬河”。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介绍 ,为治理流域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仅在黄河入海口一带 ,中央和山东省政府今后几年将投资 1 0 0亿元 ,建设中国迄今最大的人造草原 ,面积达 5 0万hm2 。目前 ,国家还计划投资 2 0 0多亿元 ,在黄河下游大堤两侧同时兴建 1 5 0m宽的…  相似文献   

16.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方格沙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超  李宁  刘昌华 《草业科学》2013,30(5):699-702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引水工程沿线草方格沙障设置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铺设年限草方格沙障对表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草方格沙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其中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最显著(P<0.05),但对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土壤养分含量随草方格沙障铺设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阶段后趋于平缓。本研究结果说明,草方格沙障对土壤定向培育呈现为正向反馈,为采用草方格促进工程沿线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的大汉沙、长汉沙和大巴沙三个杂交组合仔猪各10头(6公4母,公猪去势,平均体重25.5 kg)进行为期125天的育肥试验,大汉沙、长汉沙和大巴沙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大巴沙组合全期日增重为612.88 g(中等),全期料重比最低为3.15、屠宰率最高为73.17%,瘦肉率达58.73%(适度)、肉色评分为3.10、大理石纹评分为3.30,主要指标较理想,说明大巴沙是培育湘沙猪配套系一个较为理想的配套杂交组合,且大巴沙组合被毛为白色,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优质猪肉。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对大沙二元杂交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35 kg左右的大沙二元杂种猪45头,随机分成3个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每组15头,公母比例一致,进行为期146 d饲养试验。试验分前后2期,对照组全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前期和后期日粮中分别添加15%和30%灵芝和猴头菇菌糠,试验2组日粮在试验前后2期另外还分别添加了1%、1.5%的益生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抽取4头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沙二元杂种猪日粮添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糠"或再额外添加益生菌明显降低了肌肉的失水率(P0.05);显著提了高肌肉中谷氨酸、蛋氨酸、α-亚麻酸含量(P0.05);同时还显著降低了肌肉中金重属汞的含量(P0.05)。表明大沙二元杂交猪日粮中添加芝和猴头菇菌糠能有效改善猪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限制了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覆沙并在覆沙层种植作物是盐碱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途径。为此在松嫩平原盐碱裸地上进行不同厚度覆沙(10、20、30、40 cm),并连续2年分别种植玉米(Zea mays)、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大麦(Hordeum vulgare)及苜蓿(Medicago sativa)(第2年补播),探究不同厚度覆沙4种作物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覆沙后第1年种植4种作物均能生长,但长势较弱,第2年长势较强。覆沙40 cm玉米产量为5621 kg·hm?2,是覆沙10 cm的3.27倍(P<0.05),但与覆沙20、30 cm差异不显著(P>0.05)。覆沙30 cm苜蓿的干草产量和根干重高于其他覆沙厚度,分别达8597和3367 kg·hm?2,且分别是覆沙10 cm的3.00倍(P<0.05)和1.29倍(P<0.05)。覆沙40 cm向日葵和大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覆沙10 cm,分别提高33.4%和269.5%,而覆沙20、30 cm与覆沙10 c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覆沙后种植玉米和苜蓿分别推荐覆沙20 cm以上和覆沙30 cm;种植向日葵和大麦推荐覆沙40 cm。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裸地上覆沙可成功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20.
鸵鸟的胃肠积沙能引起成鸵、幼鸵的死亡。笔者查阅过的资料都认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取出积沙。 在工作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单纯的鸵鸟胃肠积沙,而不是前胃嵌塞综合症,不做手术也可以治愈鸵鸟的胃肠积沙。为在技术上相互交流,现把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胃肠积沙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1996年6月份,大连园林有限公司鸵鸟场从美国加洲引进了30只非洲黑颈鸵鸟(10只♂、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