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择业渠道不够畅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表象是扩招,但深层原因与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就业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应对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严峻,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在提升。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针对就业危机,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促进该校大学生成功就业。本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育对策,希望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素养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在求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通向实现知识价值、避免"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重视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是时代发展、地情以及毕业生自身状况决定的;也是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农民有没有再就业问题 不少人认为农民有承包土地,当然不存在再就业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就业,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失业,是指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人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了劳动机会的社会现象.再就业,是指失业后重新获得就业机会.如果农民存在失业现象,那么就一定无法回避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失业现状分析得知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并提出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让青春向上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周边的“高知贫民村“也日渐受到媒体的关注,一个庞大的“毕业即失业“群体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趋向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在应届毕业生中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较为悲观,女性受调查者中89.3%的人认为就业有难度或很难就业;随着对专业和行业的深入了解,不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呈现明显差别;在高校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女性就业观念.文章指出造成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趋向的原因是政府、高校、家庭和女大学生本身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大学生、高校和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如何培养与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就业市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分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影响,一方面引起了失业,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体现在"破坏机制"和"补偿机制"两个方面。因此,在科技进步条件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权利义务范围内各司其责。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增长,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