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尾巨桉引种造林与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首次引种尾巨桉,经5年造林与施肥试验表明,尾巨桉无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病虫害,达到原定引种目标。施肥效果分析表明,施用磷肥效果显著,而氮、钾肥不显著,最佳施肥配比组合N、P、K分别为100、100和50 kg.hm-2,5年后林分生长较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10.3 m、9.7 cm、0.037 1 m3。  相似文献   

2.
栽培密度与施肥对尾巨桉中大径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广西东门林场13年生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中大径材密度与施肥试验进行研究,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密度对尾巨桉生长影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早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巨桉后期生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以883株/hm2和667株/hm2两种栽培密度是比较适合尾巨桉中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1999年从澳大利亚引种巨桉,种植于西江林业局平岗林场,5年生时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5 年生的巨桉平均树高达18.4 m,平均胸径15.2 cm,平均单株材积0.161 1 m3,最大胸径达24.1 cm,最高树高28.0 m,最大单株材积0.497 7 m3,平均蓄积量145.0 m3/hm2,与同时引种的立地基本相同的尾巨桉比较,优势较明显。平岗林场巨桉的引种取得良好的效果,适宜在广东西江两岸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尾巨桉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尾巨桉C9无性系林分进行幼龄期和中期施肥试验.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施肥对尾巨桉林分的生长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而中期施肥对材积生长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胸径、树高影响不显著.通过对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后林分的生长量分析表明,处理5(即每株施加磷酸二铵350 g+尿素100g+复合100g)可极显著提高尾巨桉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认为处理5为尾巨桉幼龄林的最佳施肥方案;中期施肥处理Ⅱ-1(即美国磷酸二胺500g/株)能显著提高尾巨桉村积生长量,是中期施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尾巨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安市沿海低海拔山地引种栽培尾巨桉,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出速生性状,具一定的抗逆性。同时,尾巨桉对施肥比较敏感,施用肥料以复合肥为佳,每年追肥1次,宜在7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6.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巨尾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的生长造成极显著的差异,其中,P肥对巨尾桉生长极端重要,N肥次之,最佳施肥配方是N200P150K0(kg·hm-2),即每1hm2林地施N肥200kg、P肥150kg,不施K肥。  相似文献   

7.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南山地引种的19个不同桉树种/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5.3-53.3m^.hm^-2,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 造林的首选树种,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8.
漳州市天马国有林场于1997年引种巨尾桉。三年生巨尾桉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18.7m,蓄积量185.5m^3/hm^2。通过阐述引种巨尾桉的营林技术,生长状况,并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后认为:国有林场发展巨尾桉,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特点,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巨尾桉冻害后施肥与恢复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上杭县溪口林业采育场开展的巨尾桉受冻后施肥试验表明;巨尾桉冻害后,合理施肥能显著促进巨尾桉恢复生长,不同肥种施肥效果差异较大,磷肥对恢复生长最有效,氮肥能显著促进恢复生长,钾肥的施肥效果不明显,最佳施肥配比是每株施30g尿素和100g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10.
桂西北引种巨尾桉生长状况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桂西北河池市拔贡镇引种巨尾桉67hm2,并与桂南杂交桉生长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种区对巨尾桉径高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其中受到威胁最大的是下雪(低温)的危害,受害的坡位效应显示上坡>中坡>下坡的规律.因此,如何选育抗寒品种以及选择小地形环境进行营造是引种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在福安市进行尾巨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在福安市沿海低海拔山地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且表现出速生性状。同时,尾巨桉的生长对施肥比较敏感,施用肥料以复合肥为佳,每株施肥量为1.00kg,每年追肥1次,以7月份为佳。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宁明县相似立地条件下1年生尾巨桉(DH32-29)和雷林1号桉幼林的生物量和5种营养元素(N、P、K、Ca 和 Mg)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和雷林1号人工幼林林分生物量分别为13.70和12.06 t·hm–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以树干最大,树叶或树根最小。两种桉树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林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 N 最高,其次是 K 和 Ca,Mg 和 P最低。1年生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24.84 kg·hm–2,略低于雷林1号桉幼林(132.76 kg·hm–2),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尾巨桉人工林的分配为树叶>树枝>干皮>干材>树根,在雷林1号桉的分配为树枝>树叶>干材>干皮>树根。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略高于雷林1号桉幼林。  相似文献   

13.
施肥处理对巨尾桉人工林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巨尾桉人工林材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人工林木材密度、硬度、横弯强度、抗劈力均表现为初期施肥>初期施肥 中期施复合肥>初期施肥 中期施磷酸二铵;仅初期施肥巨尾桉人工林木材品质最有利于作为胶合板原料,其次为初期施肥 中期施复合肥。三种不同施肥处理除初期施肥与初期施肥 中期施磷酸二铵间巨尾桉人工林木材抗劈力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初期施肥与初期施肥 中期施复合肥间巨尾桉人工林木材径向抗劈力差异显著外,其余两者间其它指标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择整地、施肥、密度三个主要栽培措施作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整地、施肥、密度对巨尾桉生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度>整地>施肥。密度是巨尾桉纸浆材丰产的关键措施;在较好的立地上,巨尾桉纸浆材丰产林的栽培可采用块状整地方式,规格为50×50×50cm;每穴施基肥:滤泥2.5kg+复合肥0.665kg;造林密度为1665株/hm2。  相似文献   

15.
长泰山地巨尾桉引种造林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泰县巨尾桉山地引种造林情况调查表明:巨尾桉造林1—3年.树高年均生长量3m左右,胸径年均生长量3cm以上,年均蓄积量15m~3/hm~2以上;从全面调查看出267hm~2巨尾桉林分,96%当年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山区较高海拔山地以巨尾桉、巨桉、巨赤桉为对照,开展了邓恩桉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在海拔高度500 m以上的区域邓恩桉基本能适应,2~3年生时,年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达2.6~3.3 m、3.5~4.0 cm和8.2~23.6 m3/hm2,均超过福建省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长量指标。初步认为,邓恩桉适合在该区海拔不超过700 m、立地等级为Ⅱ类或Ⅱ类以上的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7.
邓恩桉和巨尾桉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海拔地区引种桉树的生长状况,在桂西北900-930m的地段上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分别对其生长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6年生邓恩桉和巨尾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8.53 cm和17.8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2.12m和24.03m;林分平均蓄积量为227.82 m3·hm-2和217.62 m3·hm-2;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20998元·hm-2和19980元·hm-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永安市1994年引种的11种桉属树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巨桉、巨尾桉生长最佳,进一步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阐明降雨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9.
对中亚热带黄红壤上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龄林的需肥规律、不同施肥配比对杉木径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施肥配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肥效最显著,单施N2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40.9m3/hm2;磷肥肥效较明显.单施P2O54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31.0m3/hm2;而单施钾肥肥效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明显低于N,NP,PK和NPK肥,尤以处理N2P2K,即每hm2施200kgN,200kgP2O5,200kgK2O为最优,可增加蓄积49.1m3/hm2.以经济效益而论,较好施肥方案为N1(即施肥量为100kgN/hm2),N2(200kgN/hm2),N1p1(100kgN/hm2.100kgP2O5/hm2),N1K(100kgN/hm2,200kgK2O/hm2)和P1K(100kgP2O5/hm2,200kgK2O/hm2),其内部收益率达15%以上.沟施与撤施肥效差异不大.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提高杉木大、中径材比例.  相似文献   

20.
巨尾桉纸浆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择整地,施肥,密度三个主要栽培措施作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整地,施肥,地巨尾桉生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度〉整地〉施肥。密度是巨尾桉纸浆材丰产的关键措施;在较好的立地上,巨尾桉纸浆材丰产林的栽培可采用块状整地方式,规格为50×50×50cm,每穴施基肥:泥2;5kg+复合肥0.665kg;造林密度为1665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