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用酶是饲料中的一种绿色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饲用酶的作用受到广泛好评。为此,本文简述了选择饲用酶制剂需要考虑的因素:酶的种类和活性、动物因素;酶制剂的使用方法:直接添加、制粒后添加、用于饲料调制;酶制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酶活性的检测、注意存放条件、严格启封方法、避免酶制剂活性降低,以期使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和关注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在80%以上的仔鸡饲料含有饲料用酶制剂,而十年前在饲料中根本不添加酶。尽管酶的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酶活测定问题。为了在动物的体内保持酶的活性,必须在饲料的高温加工过程中保持酶的立体构像和活性。采用液体酶“制粒”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饲料用酶仍然是用干酶颗粒进行调配和“制粒”。同样,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来测定饲料产品中酶的活力。可是,由于方法的灵敏性较差以及饲料中其他因素的干扰,至今没有很成功的酶活力测定方法。另外,由于各种商品酶制剂有…  相似文献   

3.
颗粒饲料酶制剂添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登第 《饲料工业》1999,20(6):26-27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以其使用范围广、提高饲料效率明显而成为21世纪饲料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但酶制剂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一般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高温、高湿会使酶失活或活性降低。由于这一特性,使饲料加工中酶制剂的添加成为一个难题,尤其在颗粒饲料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下,酶制剂的添加工艺对其广泛应用和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饲料加工的生产工艺,提出了较为简单实用的酶制剂添加工艺,供饲料加工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的后置添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安全是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正在逐步替代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但饲料在制粒、膨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水分的作用,使酶制剂的活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液体酶制剂后置添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加工工艺可以很好地解决由于热加工而带来的酶制剂等热敏性微量组分的损失问题。阐述了酶制剂活性在制粒、膨化过程中活性所受到的破坏,并介绍了酶制剂后置添加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酶制剂对饲料原料中有效养分利用的提高程度,调整原料营养与饲料标准参数重新优化配方,在保持动物原有生产性能情况下降低饲料成本,是酶制剂营养当量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此文首先介绍典型酶制剂营养当量模型与表示方法,建立了包含原料种类、动物种类、酶制剂种类、饲料加工工艺和酶添加工艺的五因素综合评估模型,针对常用日粮原料类型,论述酶制剂营养当量模型的实际使用方法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6.
1饲料加工温度植酸酶水解植酸或植酸盐使其中的磷酸根离子释放出来,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其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蛋白质,当温度升至70℃以上时,酶的活性会因其变性而降低,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人们考虑更多的是饲料加工工艺参数中的制粒温度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尽管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比其他酶制剂更耐高温(植酸酶的最适温度可高达60~70℃),但高温度调制过程中的活性损失是在所难免的。解决这地问题的途径有三个,一是特异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使用Aspergillusniger生产的植酸酶在90℃环境下放置30min,其活性…  相似文献   

7.
冷水制粒机     
<正> 桂林地区联合收割机厂试制成功一种不需使用蒸气的9ZLj—500型环模式制粒机。这种制粒机,采用冷水制粒工艺,只要控制好粉料的含水率,即可正常进行生产。采用冷水制粒工艺,机内温度比采用蒸气的低,一般在90℃以下,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质可免受破坏,能保持饲料原有的香味,适口性好。生产成本也相应下降,蒸气制粒的成本约为28元/吨,而冷水制粒只需16元/吨。在使用冷水制粒机时,必须控制粉料的含水率,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含水率必须控制在13%~18%。如果粉状饲料含水率<13%,机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蒸气,饲料中的淀粉、粘结剂糊化度不够,故颗粒成形率低,能量消耗大,环模与压辊轮的磨损大。同时因为饲料挤压产生的热量大,淀粉易焦化,  相似文献   

8.
酶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饲料产业的各个领域,随着全球饲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各种能量原料相对紧缩,使用酶制剂既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环境的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但是目前,酶制剂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固体酶制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制约着酶制剂的使用效果。当前,饲料企业广泛采用饲料制粒后在颗粒表面喷涂液体酶制剂的技术来避免酶蛋白受到破坏而失去生物学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因素影响了酶制剂的喷涂效果,本文即对影响液体酶制剂后喷涂效果的几个因素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制粒对饲料用微生物和酶制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林  李忠平 《饲料工业》1994,15(11):15-16
制粒对饲料用微生物和酶制剂活性的影响大丰对虾饵料厂刘亚林南京农业大学李忠平饲用微生物和酶制剂是一类活性物质,为准确评价此类产品在饲料中的生物学效能,必须考虑饲料加工特别是制粒对其活性的影响。一、微生物制剂在制粒中的稳定性制粒过程中,需要加入4%~5%...  相似文献   

10.
制粒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制粒温度对纤维素酶、细菌淀粉酶、真菌淀粉酶和戊聚糖酶的影响。试验样品为含有不同酶制剂的大麦—小麦—大豆饼型饲料,压模直径为2.5mm,制粒温度分别为60、70、80、90和100℃。酶分析通过可溶性底物试验和测定酶降低饲粮粘度的能力来进行。可溶性底物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真菌淀粉酶和戊聚糖酶在制粒温度达到80℃时仍维持其活性,而细菌淀粉酶在制粒温度高达90℃时仍维持其活性;戊聚糖酶对饲粮粘度影响很小,甚至无影响;纤维素酶在不同制粒温度下均可降低饲粮粘度。  相似文献   

11.
朱建平  程宗佳 《饲料工业》2005,26(13):60-60
1如何根据原料的组成选择酶制剂?影响酶制剂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现在市场上哪种酶制剂较适宜于高温制粒(沈阳科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王国华)?答:不同厂家生产的饲用酶制剂由于酶的种类、含量和生产技术不同,其产品质量也有一定的差异,在选择酶制剂时,应考虑①动物的种类:不同动物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量、酶活力不同,一般幼小动物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分泌量较少,为提高消化率故应注意其中相应酶的活力;②饲料日粮类型:在各种饲料原料中均含有大量动物本身不能消化吸收的不同类型的非淀粉糖,若无相应的酶,例纤维素酶、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筛选耐高温产酶菌株,利用保护、稳定的方法,使消化酶顺利通过制粒过程,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吴县太湖酶制剂厂在苏州新城饲料研究所的配合下,对太湖牌饲用复合酶在饲料制粒过程前后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检测试验。现把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饲料:由苏州新城饲料研究所提供新城401饲料。1.2复合酶:T91HH810饲用复合酶,由吴县太湖酶制剂厂生产。1.3试验料配比:按饲料90%、复合酶10%的比例配合,测定试验料制粒前、后各酶系活力。1.4测试项目:检测试验料制粒前、后滤纸酶、C_1酶、C…  相似文献   

13.
开发禽用酶预混料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其潜力将会在多年间促使家禽营养学出现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一、加酶的基本原理 在猪与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主要道理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虽然酶制剂也能改善饲养环境、家禽的质量和健康等因素,但酶制剂加到饲料中后,能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而且使质量较差的  相似文献   

14.
加酶饲料预消化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饲用酶制剂多为复合酶制剂 ,对饲料的作用效果除与饲料的温度、水分及酶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外 ,还与酶制剂中酶的组成及酶的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了温度、水分及酶作用时间等因素初步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比较了酶制剂种类与酶添加量等对加酶饲料进行体外预消化处理效果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与地点 本试验采用 2× 2因子设计。处理因素与水平包括饲用酶制剂种类 (市售复合酶和粗制酶 )与酶添加量 ( 0 5 %和 1 % )等。以加酶未处理饲料和不加酶饲料原样的合计为对照。每个处理组设 3个重复 ,共 1 2个处理样品和6…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饲料厂商竞相在猪禽饲料中添加饲料级酶制剂,以期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酶还能降低家禽肠液的粘性,而减少污损蛋。酶制剂成本也是用户所能接受的。 添加酶制剂的厂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各厂家还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表示酶的活性,因而难于比较不同酶制剂的质量。另外,酶制剂在销售时,为保证其活性,需将浓缩的酶用无活性的成分如蔗糖、淀粉等加以稀释。这样,若用不同的单位表示酶活性,就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热敏性物质主要包括维生素、酶制剂、活菌制剂及一些风味物质。为了提高这些物质在饲料中的存留率 ,近年来对这些物质主要采取两种方法加以保护。一是采用包埋、衍生化、载体吸附等手段对热敏性物质进行前处理 ,以提高这些物质的热稳定性 ;二是采用后添加技术 ,使热敏性物质避开饲料生产中湿热等不利的加工过程。从技术要求、科学性及经济性看 ,后者更为简单、合理和有效。1 热敏性成分在制粒过程中的损失1 1 维生素在制粒过程中的损失 BASF公司对调质时间为 1~ 2min、制粒温度为 77~ 88℃的饲料中维生素损失及ROCH…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添加最优的化学稳定剂提高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水剂的贮藏稳定性,并研究温度、空气、光照对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粉剂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在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水剂的贮藏稳定性研究中,通过在不同温度下优化化学稳定剂的组成,筛选出3种提高酶稳定性的化合物明胶、甘油、聚乙二醇400,最佳配比为20%甘油(v/v)、5%聚乙二醇400(v/v)、0.5%明胶(w/v),使酶制剂水剂的活力经40℃储存30 d后基本不降低;对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粉剂贮藏条件的研究发现,在4℃、真空、避光条件下,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粉剂的贮藏半衰期可达300 d,且经过模拟胃肠液处理后该酶制剂仍具有较好的降解活性。本研究为该酶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玉米赤霉烯酮污染饲料的安全脱毒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家禽消化道酶的分泌及活性受到了包括可溶性非淀粉多糖、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半胱胺、进食、单宁、环境温度、疾病和应激、微生态制剂以及饲料酶制剂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使用外源性饲料酶制剂的过程中,应有目的地促进内源性消化酶的分泌,并提高其活性,才能达到较好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饲料营养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和青睐。饲用酶制剂能够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猪的生产性能,有助于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降低饲料成本。但是不同的酶制剂产品在猪日粮中的添加效果相差很大,这主要是由于酶是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一种蛋白类生物催化剂,它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酶的种类和来源、日粮类型和营养水平、猪的生长阶段、酶的添加方式等。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影响酶在养猪业中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为科学、合理地使用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制粒生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华孝 《饲料工业》1994,15(9):7-11
制粒生产技术应用南京经济学院顾华孝制粒生产技术应用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饲料营养素的效价以及活性物质的功效,尤其是最近某些饲用微生物、酶制剂等新型激活原料的开始应用,更需要相应的制粒工艺来保证产品质量。1.制粒工艺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1.1对热敏性抗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