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红光农场畜牧公司有奶牛(混合群)近2500头。近年来,奶产量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发生率显著增长,2003年1~10月共发病37例,发病率占成母牛2.74%。1发病情况调查最早发病为产后第8d,产后30d发病牛为23头,占62%,说明该病与奶牛分娩有关。妊娠后期子宫的逐渐扩大,将瘤胃上抬,真胃逐步移向前方及左侧,到后期已处于半变位状态,分娩后子宫变空,真胃继续扩张,进而发展成为左侧移位。调查显示,奶牛2场奶牛发病头数最多,而且产后发病时间延长(最长为212d)。这是由于奶牛2场产奶量比其他场产奶量高,糟渣及精料喂量…  相似文献   

2.
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该病随着奶牛产量的逐渐增高,发病率急剧上升,并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我场兽医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1 症状及诊断该病多发生在分娩后,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废绝。部分病牛拒食精饲料,只吃少量的粗饲料。体温、呼吸正常。左侧出现“扁平”状,外观右侧腰窝下陷,粪便少而黑。听诊左侧腹部有钢管音,直肠检查右上方空虚,真胃液pH在2左右。2 病因分析真胃移位的根本原因是皱胃驰缓。奶牛摄入大量精料后,在真胃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抑制了真胃的蠕…  相似文献   

3.
红光农场畜牧公司有奶牛(混合群)近2500头。近年来,奶产量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发生率显著增长,2003年1至10月共发病37例,发病率占成母牛2.74%。1发病情况调查病牛发病情况见表1表1显示,最早发病为产后第8天,产后30天发病牛为23头占62%,说明该病与奶牛分娩有关。妊娠后期子宫的逐渐扩大,将瘤胃上抬,真胃逐步移向前方及左侧,到后期已处于半变位状态,分娩后子宫变空,真胃继续扩张,进而发展成为左侧移位。表1还可以看出,奶牛2场奶牛发病头数最多,而且产后发病时间延长(最长为212天)。这是由于奶牛2场奶量…  相似文献   

4.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中线偏右.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向前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向后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即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移到了瘤胃与网胃的左侧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6.
<正>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侧肋弓之间。前方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后方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真胃移位95%左右在左侧,其临床特征是慢性消化机能紊乱。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业的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大量饲喂精料,盲目追求高产,使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胃左方变位高于右方变位,且百分之九十发病于一、二胎次,通过手术治疗,除因腹壁  相似文献   

7.
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弓之间.向前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向后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据报道,真胃移位约85%~88%在左侧,发病率为1.22%~2.5%[1].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紊乱.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是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据报道,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左方变位时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9.
皱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指皱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和左肋弓之间,习惯上称为皱胃变位;后者是指皱胃向右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习惯上称为皱胃扭转。笔者在长泰某牛场见习时对一例乳牛皱胃左方变位施行手术治疗,现述之如下。1发病情况该发病奶牛体重550kg左右,42月龄、第2胎次,在分娩后90天左右发生以拒食精料,产奶量急剧下降(从28kg降至4kg左右),几天后病牛出现消瘦、脱水、精神沉郁等症状。2临床症状患牛病初表现食欲减少,拒食精料,…  相似文献   

10.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有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1.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病,是真胃左方移位和右方扭转两种病变的总称。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至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移位。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内,逆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前上方,位于网胃与膈肌之间,或者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12.
乳牛真胃左侧移位乃指真胃从右侧经由腹底移到左侧胁部,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又多发生在分娩后。近年来天津地区乳牛单产提高很快,重胎期精饲料饲喂过多,而粗料质差量缺,精料在日粮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引起胃内酸度  相似文献   

13.
1发病原因本病发生在以糟粕为主的养牛区,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蛋白饲料过多,精料搭配不当,习惯于以料水饲喂,造成奶牛的真胃消化紊乱,使真胃弛缓。这样弛缓的真胃就容易从网胃和瘤胃前的下部间隙,或瘤胃的底部钻入左侧造成变位。2症状与诊断真胃移位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至三周内出现病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或突然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左侧最后肋骨部隆起,粪便减少呈黑灰色,用手推动腹侧常有荡水音。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叩诊时,可听到钢管音,穿刺试验时,内容物酸臭,pH值在2~4。当右侧变位(扭转)时,食欲和反刍停止,粪便减少…  相似文献   

14.
正牛真胃变位是指牛的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是牛的常发病,特别高产乳牛发病多。左方变位,是真胃由右下腹部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其扭转程度较轻,进展较慢,临床症状较轻,不易诊断。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是真胃向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方,从而将真胃置于肝区后的右腹壁与饥窝之间(右后上方变位),或者向右前方呈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上方,从而将真胃置于网胃和膈之间(右前方  相似文献   

15.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6.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部分在右侧。其年发病率一般在1-2%左右,若饲养管理不善其年发病率还会更高,有的甚至达8-10%。治疗真胃变位的方法有很多,有口服轻泻剂、促反刍剂、抗酸药、或拟胆碱药等药物治疗方法,有针刺放气疗法,有翻滚疗  相似文献   

17.
正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是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真胃的正常位置发生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臌气、腹部疼痛等症状,这就是真胃移位。奶牛真胃移位一般发生于4~5胎次分娩前后的母牛。它与分娩前的营养缺乏、母牛体位的变化以及  相似文献   

18.
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它可以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造成真胃左方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左方变位的病例可达到右方变位的数十倍,最常发生于高产成母牛分娩后的1~3d。  相似文献   

19.
奶牛大量饲喂精饲料、高蛋白饲料、玉米青贮、软化秸杆,加之运动不足,产后过量饮喂,导致真胃迟缓,常诱发真胃移位。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妊娠后期或分娩不久,由于子宫妊娠期间不断膨大,从腹腔底部将瘤胃抬高,使真胃向前向左推移于瘤胃左下方,分娩后子宫重力解除,瘤胃突然下沉,真胃被挤压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形成真胃移位。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真胃变位发病高峰是产后30天内;肥胖高产牛多发;冬季发病率高。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奶牛真胃变位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笔者所在牛场做了6例真胃左方变位手术,成功4例,治愈率达到66%,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发病原因1.1牛场饲喂的谷物饲料包括玉米和玉米青贮,因此从瘤胃进入真胃的流动量增多,引起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高,抑制真胃的运动,真胃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由于真胃内含有大量的气体,胃大弯向上扩张,真胃就容易向上移到瘤胃前囊和网胃之间,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