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形势复杂:我国周边地区呈频发态势;我国境内呈点状发生,未见区域性暴发流行。天津地区通过应用新型禽流感疫苗、指导养殖场优化免疫程序、定期评估免疫效果等,有效控制了禽流感在该地区的发生与流行。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及防控要点、2019—2022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变更情况、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在天津市的应用情况及免疫效果,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禽流感流行 1.世界情况。禽流感在世界上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还呈现地方性流行,尤其是埃及、印尼等地,我国周边国家的禽流感也时有发生,对我国造成威胁。今年我国的禽流感也比去年发生的多,辽宁幼儿园里养的几只鸡发生了禽流感,宁夏扑杀了600万只鸡,台湾也发生了禽流感,广东、贵州主要是人感染禽流感。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发生的流行病学分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阐述了禽流感病毒的特性以及禽流感流行的主客观规律,作者认为对禽类缺少检疫和监测,人、畜、禽间密切接触,候鸟迁徙等因素会造成禽流感爆发流行,并对如何有效防控禽流感提出了具体措施,指出对禽流感建立主动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病原特征、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人和禽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技术要点,以期为有效预防禽流感,控制其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9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多次暴发H5亚型禽流感疫情,病原包括H5N2、H5N5、H7N7等亚型禽流感病毒。为了解台湾地区流行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特点,下载GenBank Influenza Virus Database和GISAID中公布的台湾地区所有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序列,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台湾地区流行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与大陆地区流行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台湾地区同时存在欧亚谱系和美洲谱系两个分支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而大陆地区流行的H5亚型病毒都是欧亚谱系。欧亚谱系中,台湾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第2.3.4.4a分支病毒,而大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2.3.4.4d分支病毒,两个地区流行的H5病毒谱系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台湾地区的禽流感生态系统与大陆地区南方相似,因此台湾地区流行的美洲谱系H5亚型禽流感病毒有通过野鸟传播传入大陆地区的潜在风险,应提高警惕,加强禽流感调查监测,严厉查处非法走私禽类及其产品的活动。本研究为我国H5亚型禽流感防控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病原特征、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人和禽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技术要点,以期为有效预防禽流感,控制其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去年底今年初,韩国、越南、日本、泰国、老挝、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十几个省份相继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大批家禽被紧急销毁。我国政府为控制禽流感的流行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禽流感的流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禽流感在短时间内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十几个省份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拉萨市禽流感流行情况,2017年11月—2018年3月,在拉萨市6个养殖场和11个活禽交易市场,随机采集1 394份棉试子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和分型鉴定。结果显示: 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87%,未检出H3、H5、H6、H7等其他亚型病毒;活禽市场H9亚型阳性率(4.64%)显著高于养殖场阳性率(0.35%,P<0.01)。结果表明,拉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风险较小,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以H9亚型为主,且流行率不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养殖环节的防疫、检疫,以及活禽市场的清洗、消毒等工作,防止禽流感传入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2003年底至2004年初,韩国、越南、日本、泰国、老挝、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十几个省份相继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大批家禽被紧急销毁。我国政府为控制禽流感的流行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禽流感的流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禽流感在短时间内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十几个省份发生和流行,充分暴露了我国在动物疫病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防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日从香港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笔者就禽流感的流行历史、分型、我国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遗传变异、诊断、防制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14年全球禽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流行特点。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东南亚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首次在日韩以及德荷英等国家出现,引发全球广泛关注;H5N2、H5N3和H5N6等3种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也对发病国家造成巨大损失;H5N2、H7N1等多种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共存,对禽流感防控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Avian Influence,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以禽类感染为主的疾病综合征。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家禽高发病率及死亡率,而低致病性禽流感则导致家禽出现呼吸道症状、生长发育受阻及产蛋下降等,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现世界各地都有特定的毒株引起的禽流感暴发和流行,目前我国禽流感的流行以低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一、禽流感流行1.世界情况。禽流感在世界上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还呈现地方性流行,尤其是埃及、印尼等地,我国周边国家的禽流感也时有发生,对我国造成威胁。今年我国的禽流感也比去年发生的多,辽宁幼儿园里养的几只鸡发生了禽流感,宁夏扑杀了600万只鸡,台湾也发生了禽流感,广东、贵州主要是人感染禽流感。从2003年到2012年8月的统计数字显示,有607人发病,358人死亡,在禽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包括埃及、印尼、越南等,人的感染发病死亡也是较多的,所以人发病也是和禽有一定关系。兽医工作者是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做好必要的防护是十分必要的,哪怕是简单的手套、口罩等。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禽流感的流行总体形势平稳,家禽中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突发重大疫情,但由于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禽自然发病、多亚型病毒共存、H9N2亚型流行普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禽流感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本文在分析禽流感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禽流感的防控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防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当前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新动态 1.1 仍为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型 H9N2亚型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传染源的存在及疫源地的根除十分不易,疫情隐患长期存在;市场开放、流通频繁、检疫工作滞后等给流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不免疫或不按免疫程序免疫;疫苗保护力达不到理想效果;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的回顾与流行病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历史上及美国发生的禽流感、病原体亚型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了回顾,阐述了本次亚洲禽流感暴发,并对禽流感的易感动物、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病毒的抵抗力及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78年意大利鸡群暴发了一种严重疾病,当时称为欧洲鸡瘟。现已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此后到20世纪30年代,禽流感在意大利一直流行。德国1890年首次报道了禽流感。文献记载表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欧洲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在东亚如中国、日本;在美洲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都有流行。如美国在1924—1925年发生了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疫情遍及到美国的东海岸9个州,1929年再次暴发。此后禽流感在非洲、亚洲、东欧时有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是一种高致死性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本文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历史、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表现和预防与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全球乃至我国现阶段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过程中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对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禽禽流感防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前水禽禽流感发生情况 自1878年在意大利鸡群爆发A型禽流感已有126年历史,在近45年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有20余次爆发流行。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这次流行除H5N1亚型毒株外,还有H5N2、H2N2、H7N2、N7H7等亚型毒株流行,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禽流感每次爆发流行对鸡和火鸡等养禽业,均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的冬春季节是家禽禽流感等病毒性疫病的多发季节,随着我国近年来家禽养殖业普遍推行禽流感疫苗的强制免疫以及家禽自身内在抗体的产生,其家禽禽流感疫情的流行则逐渐转向了以低致病性禽流感(又称之为温和型禽流感)的流行为主。而在家禽养殖生产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则可见家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之后,发病家禽的病势日趋缓和。病情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