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苯并噻二唑(BTH)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诱导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关系。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比色法测定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BTH能诱导苹果提高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接种前6d处理时可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1.3下降到9.3。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BTH诱导抑制病菌侵染钉的形成,限制病菌向细胞内扩展;酶活测定发现,BTH诱导能提高苹果叶片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处理的果苗比对照果苗防卫反应启动的要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9%,显著高于任意单株木霉菌处理;对3株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分别属于拟康宁木霉属、哈茨木霉属和棘孢木霉属;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菌的植株发病率为10.2%,防效达66.8%,且对草莓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新型链霉菌生防菌株A02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机制,利用利迪链霉菌A02的发酵液和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植株进行诱导和接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处理前和处理后1-5 d番茄叶片组织中2种PR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接种灰霉病菌而单独诱导处理、接种灰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处理后接种灰霉病菌这3种处理,都能显著地提高番茄植株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且能提高总酚的相对含量,其中诱导处理中,酶活性和总酚相对含量提高的较为明显,酶活性峰值和总酚相对含量峰值都较高。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了利迪链霉菌A02发酵液诱发了番茄体内2种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增强了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4.
选择来自于亚蔬—世界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20个对辣椒疫病具有不同抗性的辣椒品系,采用灌根法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根据不同辣椒品系的病情指数,将20个品系划分为免疫(I)、高抗(HR)、抗(R)、中抗(MR)和感(S)5种抗病类型。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辣椒叶片6种防御酶活性和根际8种土壤酶活性,判断各项指标与辣椒抗疫病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防御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植株抗病性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活性与植株抗病性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可作为辣椒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的判断依据,与植株抗病性相关的土壤酶可以作为土壤微环境调控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研究喷施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0μg/mL丁子香酚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丁子香酚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未接种处理。说明丁子香酚可以通过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从而增强番茄对TYLC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β-1,3-葡聚糖酶与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关系,测定了大豆叶片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和对疫霉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大豆疫霉菌后48 h β-1,3-葡聚糖酶活性达到峰值,利用接种48 h提取的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进行抑菌试验,发现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 mmol·L-1核黄素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核黄素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处理。表明核黄素诱导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硅对水稻生长、白叶枯病抗性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硅对水稻生长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硅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感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L. cv. Nipponbare)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接种白叶枯病菌、施硅对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接种病菌条件下,施硅与否对水稻叶片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结果】水稻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植株地下部和地上部干物重均显著降低,但施硅处理,植株生物量及硅含量均显著升高。施硅处理水稻白叶枯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降低11.83%-52.12%,对白叶枯病的相对防御效果达16.55%-75.82%。叶片感染白叶枯病菌后,β-1, 3-葡聚糖酶活性和几丁质外切酶、内切酶活性均快速上升。β-1, 3-葡聚糖酶活性在感染白叶枯病菌的8 d内,施硅处理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接种后第8天达到最大值。整个试验过程中,加硅处理的水稻植株,叶片中几丁质外切酶、内切酶活性明显增加。【结论】施硅能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病程相关蛋白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外切酶及内切酶的活性,降低病情指数,显著缓解白叶枯病的危害,达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生物土壤添加剂应用于连作黄瓜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土传病害发生的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应用生物土壤添加剂对黄瓜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木质素、可溶性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土壤添加剂处理特别是在接菌后明显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植株根茎部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增加植株叶片木质化程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生物质热解液和农药腐霉利混配对番茄灰霉病的协同防病作用、减农药作用及机理,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测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外渗浓度、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活体植株上测防疫酶活性以及离体果实上进行了防病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和腐霉利1∶9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防效最高,在果实防病试验中,达到69.36%,混剂中减少腐霉利含量时也得到较高的防治效果;混剂处理的番茄灰霉病菌菌丝中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结果菌体的保护屏障被打破,使培养液的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上升;混剂处理的番茄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总之,生物质热解液和腐霉利混配对番茄灰霉病有协同防病作用和减农药作用,其机理为混配对病菌菌丝的破坏作用增强和番茄植株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药性标记菌株TUV-13和野生型菌株T2-16对水稻生长影响的差异,筛选出对水稻生长有更好促进作用的菌株,进一步推动木霉生防菌株在水稻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UV-13和T2-16孢子悬浮液对水稻进行人工接种(浸种处理),确定最适浸种浓度;室外盆栽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水稻各个生长势指标。[结果]确定TUV-13和T2-16最适浸种浓度均为1×105个/ml;用此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浸种均能提高种子活力,且TUV-13对水稻萌发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幼苗鲜重比经T2-16浸种处理增加4.85%,活力指数提高5.96%。盆栽试验显示,2个处理均能促进水稻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经TUV-13孢子悬浮液浸种的效果最显著。[结论]TUV-13对T优6135的生长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显示出TUV-13在水稻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木霉生防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霉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6株木霉菌剂处理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及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试木霉菌株均能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其株高、茎粗、根长、干物质积累均比对照增加。木霉菌株制剂均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当浓度为5×108个/g时,防效均在70%以上。不同菌株对大豆植株的促生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结论]木霉菌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和降低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赤霉素包衣对芹菜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津科润蔬菜所芹菜品种‘优文图斯’种子为材料,应用不同浓度的GA3包衣,分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对包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基本芽率较高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GA3包衣芹菜种子对发芽率没有影响,一定浓度范围内GA3包衣处理芹菜种子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有促进作用,包衣处理芹菜种子最佳GA3浓度为200mg·L-1时,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4.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在上海有2种,分别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Z0eosporioidPs)和尖孢炭疽病(C.acutatum)。本文通过叶柄接种法测定了50个不同的草莓种质材料分别对2种病原菌的抗性。结果表明,在测试的不同草莓种质资源中,对2种不同的炭疽病菌均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103、117对C.acutatum有较强的抗性,104对C.gzoeospor如i如5有较强的抗性,而76对C.acutaturn和C.gloeosporioides均表现出较强的感病性。草莓组合/品种对2种炭疽病菌的抗性水平又可分成2种不同类型:第1种类型是对2种不同的炭疽病菌的抗性表现一致,如103、99、组合89×103P14、117等对2种病原菌的抗性都很高,76对2种病原菌抗性都很低;第2种类型是对2种炭疽病菌抗性表现不一致,104对C.acutatuln抗性较低而对C.gloeoesporioides 抗性较高,组合1x103P39对Cacutalum抗性较高而对(C.gloeosporioides抗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码相机获取马铃薯冠层图像,分析不同供氮水平下马铃薯冠层图像数字化指标与土壤无机氮(Nmin)、植株氮素营养指标(叶柄硝酸盐浓度、叶绿素仪读数、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铃薯冠层图像绿光与蓝光比值G/B是最适宜作为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数字化指标;建立了评价马铃薯氮素营养丰缺的冠层图像数字化指标G/B的量化标准和氮肥推荐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初步研究干旱胁迫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个品种的叶柄长、株高、茎粗、根长、苗鲜重、苗干重、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功能叶面积以及抗旱系数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黄秋葵幼苗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其抗性逐渐减弱;2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干旱胁迫抑制了黄秋葵的光合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秋葵叶柄长、株高、茎粗、根长、苗鲜重、苗干重、最大叶宽、最大叶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与抗旱系数极显著相关,说明相关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干旱胁迫下黄秋葵幼苗的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烟草主要真菌病害生防木霉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8个木霉菌株对腐霉病(Pythium spp.)、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胶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其中以TR13拮抗作用最好。重寄生现象观察结果表明,TR13能够重寄生烟草疫霉、胶孢炭疽菌和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18.
木霉对植物促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琼  邵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77-5079
木霉是生物防治中一种重要的拮抗菌。它对植物种子的活力、幼苗根系活性、株高及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述了木霉对植物促生作用方面的机制和应用研究,就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两种荔枝上最为重要的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含毒介质的生长速率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31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线性生长的抑菌活性进行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0.01 g/mL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9种,其中黄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葛(Pueraria phaseoloides)和土牛七(Thunbergia grandiflora)4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对荔枝炭疽病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2种,其中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的抑菌率达到100%,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的抑菌率为71.35%;同时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大于50%的是地丁草(C.bungea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根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的拮抗活性以及对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zk1菌株对13个橡胶树根病菌和1个炭疽病菌具有强烈的拈抗作用,且持续接种20代后依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Czk1菌株对橡胶树炭疽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其中在发病前期先喷洒拮抗菌液的效果最好。【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褐根、紫根、白根、臭根和炭疽病菌等多种致病真菌都有强烈的拮抗作用,且有抗菌谱广、持久稳定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潜在生防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