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用桑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并依这两个指标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期的新一之濑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 ;同一品种中嫩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桑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兼有抗衰老作用,在日本被誉为长寿茶,已成为大众型清凉保健饮料.茶叶中最主要的一类化合物是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通过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不同品种的桑叶,了解桑叶中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进一步探讨桑叶的保健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新疆阿克陶县引种栽培的大10、果选2号、8632、红果2号和台果72C002五个品种的桑叶中总多酚含量以及多酚单体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桑叶的总多酚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多酚单体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筛选出总多酚和多酚单体品质较优的品种8632,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71,说明8632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4.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的含量变化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从叶位、生长期二个方面探讨了桑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等物质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桑叶中三种物质的含量与叶位、生长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叶位以叶质较嫩桑叶各成分含量较高,生长期以晚秋和霜后桑叶的成分含量较高,特别是霜后桑叶,桑黄酮、桑多酚的含量为春夏秋等时期的2-3倍。  相似文献   

5.
华东蚕区5个栽培桑品种叶片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药用价值较高的桑叶原料,对华东地区的5个主栽桑品种不同采摘季节、不同叶位桑叶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等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些活性物质含量在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供试桑品种桑叶样品中的总黄酮质量比在1.94~3.34 mg/g之间;总生物碱质量比在4.23~6.85 mg/g之间,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质量比在1.89~3.06 mg/g之间。同一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存在明显梯度,即上位叶中的含量中位叶中的含量下位叶中的含量。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采摘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春季上、中位桑叶中的DNJ和总黄酮含量略高于秋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则是秋季桑叶高于春季桑叶。综合评价不同采样方式桑叶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认为,春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湖桑32号的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秋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新一之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家蚕茧层中因含有黄酮类和其它酚类物质而具有抗氧化活性,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保健织物生产的原材料。对10个彩色茧家蚕品种和4个白茧家蚕品种茧层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筛选茧层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的家蚕品种及建立快速简便的茧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层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以绿茧品种最高,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2.756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1.920 mg/g,总抗氧化活性达294.285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8.583%;白茧品种最低,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175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0.352 mg/g,总抗氧化活性仅有42.600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258%;金黄茧和红茧品种居中。不同茧色品种茧层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揭示家蚕茧层中的酚类物质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可通过测定茧层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评价不同品种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强桑1号的春季桑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工阶段桑叶茶的含水量和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桑叶茶中的黄酮在从鲜叶到揉捻叶的加工过程中含量一直减少。桑叶茶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加工过程先增加后降低,杀青叶中含量最高,干茶中含量最低。桑叶中的多酚含量比较低,桑叶茶加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序阶段多酚变化无规律,变化幅度甚微,加工过程对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代谢调节,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采用比色法测定了23个桑树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季节桑叶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叶的GABA含量差异很大,高的达10.00 mg/g干桑叶,低的仅4.92 mg/g干桑叶;其中含量达到了9.00 mg/g干桑叶以上的品种有抗青10号、云阳二号、大红皮、强兵、湖桑199等;桑叶中的GABA含量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春季桑叶GABA含量最高、夏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9.
桑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等功效。为了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采用雷氏盐比色法检测分析不同桑树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和生长部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是抗青10号,质量比达到3. 55 mg/g,其次是大10(为2. 85 mg/g),含量最低的是69(仅2. 37 mg/g); 3个桑树品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从3月份到4月份均表现为增加,4月份后开始减少,到5月份时含量降到最低,随后一直增加,在8月份时含量达到最大值,8月到10月含量略有减少; 3个桑树品种不同叶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2叶位、3~4叶位、5~6叶位、7~8叶位、9~10叶位。研究结果为桑叶食、药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桑叶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测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桑叶药用专用品种,测定了54个桑品种的桑叶中黄酮、多酚、多糖3种活性物质含量,发现不同品种间这3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较大。用隶属函数分析的结果,综合品质较好的5个桑品种依次是特优2号、道真桑、206、盛南、白玉王,特优2号可作为桑叶药用开发的专用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比较试验法 ,用青紫兰兔对地锦叶和柞树叶的消化率及氮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地锦叶的营养价值高于柞树叶。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南京地区苏牧2号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总量和木质纤维素乙醇理论产量(CEY)随生长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两品种茎和叶中纤维素(CEL)含量逐渐降低,茎中半纤维素(HMC)和酸性木质素(ADL)含量逐渐上升。不同生长阶段,两品种叶中CEL含量显著(P<0.01)高于茎,HMC含量显著(P<0.01)低于茎,象草叶中HMC含量显著(P<0.01)高于杂交狼尾草。移苗后114~173 d,象草茎中CEL含量显著(P<0.05)低于杂交狼尾草,而HMC(P<0.01)和ADL(P<0.05)含量显著高于后者。移苗后83~114 d,两品种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CEY均稳步增加;茎和叶组织之间,两品种之间的CEL和ADL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HMC主要集中在茎组织中;两品种间总CEY以及来源于叶的CEY无显著差异,但两品种来源于茎的CEY显著(P<0.01)高于叶。移苗后114~173 d,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CEY急剧增加,增加的产量更多来源于茎组织;两品种之间,HMC和ADL总量以及来源于叶的CEY均无显著差异,但杂交狼尾草纤维素总量和总CEY显著高于苏牧2号象草(P<0.01)。  相似文献   

13.
凋萎病是杨梅产业的重大病害,为研究凋萎病树硼元素分配的变化和施硼对发病率的影响,本文测定病树与健康树(CK)的根、枝和叶等部位的硼含量、根际土壤速效硼含量,并且设计兑水浇施1.5、3.0、6.0、9.0 g/m2硼砂至杨梅苗圃地,0.75、1.5、3.0和4.5 g/m2成年树滴水线沟施硼砂,不施硼砂的作对照,调查施硼对凋萎病发生率。结果表明,凋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硼在杨梅树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病树上有病症嫩梢的干枯叶片、没有病症的嫩梢叶片和老龄叶片的硼含量分别比CK显著低8.11%、6.04%和7.56%,病树表现症状的嫩梢枝皮、不表现症状的嫩梢枝皮和根部皮硼含量分别比CK显著高7.94%、9.76%和11.77%,病树根际土壤的速效硼含量比CK显著高29.03%,差异显著;病树无病症嫩梢枝干和根部干硼含量低于CK。9 g/m2硼砂处理杨梅苗木发病率比对照高7.4%,1.5 g/m2硼砂处理成年杨梅树发病率比对照降低7.6%,其他苗圃地和成年树处理发病率均无显著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杨梅凋萎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10个桑树品种(组合)的种子空间飞行18 d,返回地面后使种子发芽并播种、栽培,观察与调查变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经卫星搭载的种子总体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较好的发芽势,苗期发现苗木的子叶和真叶有畸形变异现象,移栽后侧枝早发、单株侧枝数量多而壮,单株间的产叶量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青藏高原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叶、根抗寒性生理特征,本研究对返青期、草盛中期、草盛后期和枯黄期青藏高原高山嵩草叶和根中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叶片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枯黄期达到最高,而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根中丙二醛含量在植物生长后期较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后期则较高;叶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根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较强;不同物候期各生理指标叶片中含量均高于根;器官、物候期以及器官和物候期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高山嵩草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P<0.05),且不同物候期其不同器官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不同。综上所述,高山嵩草叶片和根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对不同物候期的环境变化积极响应,这可能是其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高温炭化灼烧法、酸碱法、EDTA反滴定法、钼黄比色法对河北省唐山市迁西、遵化、迁安3市(县)采集的栗树叶样品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总磷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黑麦草、玉米秸秆和羊草的营养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以研究栗树叶的饲料化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遵化、迁安、迁西3市(县)栗树叶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栗树叶中粗蛋白含量为10.81%、粗脂肪含量为5.44%、粗纤维含量为21.69%、粗灰分含量为9.86%、钙含量为1.82%、总磷含量为0.33%、无氮浸出物含量为52.20%。栗树叶的粗蛋白、粗脂肪、钙和总磷含量均高于黑麦草、玉米秸秆和羊草含量,而粗纤维含量低于黑麦草、玉米秸秆和羊草含量,因此其具有较高的饲料化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香根草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用外源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抗旱性的影响,在控温室中对香根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比较喷水以及喷ABA和6-BA处理对香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香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减少,而ABA和6-BA处理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维持较高的水平,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则维持较低的水平;在试验处理第17 d, ABA和6-BA处理的香根草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没有处理的植株, 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没有处理的植株低。表明ABA和6-BA处理提高了香根草的抗旱性,而且抗旱性的提高与抗氧化系统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柑橘苗为试材,分别对未接种植株、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的植株外施5nmol/L硝酸钙和醋酸钙,比较了三种处理下植株茎粗、株高、侵染率、根系活力和植株根系、叶片中钙和氮含量。结果表明,接种丛植菌根真菌促进植株的生长,其根系和叶片中钙元素和氮元素含量均比未接种的植株的高;施用硝酸钙的植株根系和叶片中钙、氮元素含量比施用醋酸钙的植株高。  相似文献   

19.
张军  穆莉  檀华蓉  刘朝良  夏涛 《蚕业科学》2006,32(1):142-145
探讨了不同单因子对桑叶中黄酮成分浸提效果的影响。用80%乙醇作溶剂,原料质量浓度50.00 g/L,于70℃、pH 8的条件下浸提3 h并抽提2次的提取效果较好。以毛细管电泳仪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桑叶中的芦丁、槲皮素等成分,湖桑9001叶片中的芦丁含量高,湖桑32号的槲皮素含量高,10月份采摘桑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最高。芦丁、槲皮素等成分在桑叶中的动态变化: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钠-20 mmol/L的硼砂溶液(pH 8.62)作缓冲液,在25℃,20 kV的压力下电泳,245 nm波长处检测,线性关系良好,在8 m in内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