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这是2004年10月22日再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的规定。物权法草案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占有、使用和收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的物权法草案确立了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制度,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功能有多种学说,居于通说地位的法律秩序维护所以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所以还应从作为现代占有制度起源的罗马法的占有诉权制度和日耳曼法上的占有制度来反思占有保护请求权所具有的功能。新的物权法草案在一些方面反映了占有的秩序维护功能和本权保护功能,在另一些方面则还须改进。  相似文献   

3.
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区分问题。我国一直未明确承认这一理论。实务中许多案件又必须依赖物权行为理论的逻辑思维予以解释。本文旨联系案例分析我国法律目前对物权区分原则的模糊态度。说明了目前物权立法变动模式的混乱状态。通过对物权法草案的评析来说明我国物权法所应采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这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这是10月22日再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解读物权法草案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 《甘肃农业》2006,(7):112-113
物权法草案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并且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议。本文从草案的规定出发,分析了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同时认为该规定具有局限性,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徐国栋先生的“两种诚信说”把民法学对诚信的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物权法草案对善意取得的具体规定是物权法理论实践发展完善的重要表现。本文从诚实信用原则为切入点,对这个制度与诚信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就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民法典中统一的问题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8.
读者服务台     
严永 《湖南农业》2008,(2):29-29
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就是《物权法》规定的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这是2004年春天,“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被庄严写入《宪法》后我国首次明确将保护私有财产写进法律,将其和保护公有财产并列,是《物权法》最大突破之一。《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1.审议物权法草案:确立中国物权制度。物权立法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极高。有鉴于此,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物权法草案,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一件物品应该属于谁?拥有者可怎样处置这件物品?别人侵占了这件物品,拥有者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作为民法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权法就是一部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随着这部法律草案全文7月10日向社会布,“物权”和“物权法”这些过去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陌生”词汇,必将逐渐为社会熟知;而物权法律制度的最终确立,必将调动起亿万民众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草案)明确规定征地和拆迁的补偿标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因,禁止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卖酒,七成百姓赞成为爆竹“松绑”,农民征地矛盾有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渔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产领域。这些年渔业生产连续增长,已占到我国农业生产的10%以上。目前我国渔业乡镇有811个,渔业村有20530个,从事渔业的劳动力有1374万人,渔业人口将近2000万。物权法二审稿有一章是渔业权,新的审议稿将这一章删除了。渔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渔业权能否视为物权进行保护,成为这次审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舒惠国委员说,水域、滩涂是我国渔民的基本生产资料,长期以来中央把渔民视同农民,渔业范畴的水域视同耕地,一直高度重视渔民权益的保护,并赋予渔民水域、滩涂的长期使用权,这是一项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建议在物权法的“用益物权”编中明确渔民对渔业水域、滩涂的使用权。王太岚委员认为,渔业权是渔民使用特定的渔业水域、滩涂从事渔业生产并获得收益的权利,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原使用权类似,具有用益物权的特征。他建议在物权法草案“用益物权”编中增设“渔业权”一章,明确规定渔业权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国正在制定物权法,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在来看,不动产物权的立法始终占据着整个物权法的重要地位。而在不动产物权中,土地物权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关于农村土地物权的立法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仅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性质及权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新技术》2007,(7):49-50
编者按:《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草案从提请审议伊始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标志着中国财产支配领域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是这部法律的最大受益者.本栏目将选取农民读者关注的"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篇章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15.
垄断立法     
毕舸 《百姓》2006,(8):7-7
《反垄断法》(草案)确定不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二次会议的正式议程之内。“具体原因很难讲,有议程的原因,但总的来说还是争议比较大,委员长会议认为尚不成熟,不符合审议的条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如此解释。这是继《物权法》、《破产法》之后,又一部在审议前夕被突然撤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国内外的优先权相关制度从历史的角度,对比分析比较了其中的异同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在现在有不少学者提出要将优先权制度纳入我国物权法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优先权”制度,尚不合时宜纳入我国的物权法,在我国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不在物权法中规定优先权,以保障法律的稳定性,民法典体系的和谐形式的完美。  相似文献   

17.
邹德萍 《百姓》2005,(9):26-27
2005年7月10日,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由于物权法是一部关系每一位公民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草案提请审议伊始,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几次"全民立法"之一,此前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1 954年制订宪法时的全民讨论.从近期各种传媒上的讨论情况来看,多数讨论从宏观层面上讲的多,涉及老百姓个人具体利益的内容说的少.对此,老百姓对物权法有许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18.
传统物权理论认为,法定的物权公示方法当然的具有公信力,公信原则是我国《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不动产领域还是在动产领域,所谓公信原则的一般法理在我国《物权法》中都是不存在的。登记、占有和交付无疑是物权的公示方法,但是它们是否有公信力完全由立法者的选择使然,而非公示的必然结果。我国《物权法》没有确立公信原则,是充分考量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杨峰 《农村百事通》2007,(10):18-19
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历经13年酝酿和广泛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获得高票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财产支配领域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健全,毫无疑问,广大人民群众将是《物权法》的最大受益者。那么,《物权法》有哪些条文是保护我们农民权益的?它的实施将在哪些领域对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呢?本期焦点栏目将为您详细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七、征地、拆迁应给予台理补偿为确保征地、拆迁中补偿到位,物权法草案增加了一些条款,细化了相关规定,以确保百姓利益不受损害。草案规定,国家保护私人的所有权。拆迁、征收私人的不动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没有国家规定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并保证被拆迁人、被征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迁、征收等名义非法改变私人财产的权属关系。违法拆迁、征收,造成私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八、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房城镇居民可否在农村购置宅基地?这一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