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只海捕亲蟹,在1000m^3育苗水体中,采取充气,吸污,换水,倒池,分池,防治病害等措施,进行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和稚蟹培育,共育出壳宽0.5~2cm的稚蟹315万只,平均1m^3水体出苗3150只,实现产值157万元,利润101万元,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和育苗总量均国居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改良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水质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兴起,微生物在水产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合细菌、玉垒菌、蜡质芽孢杆菌在河蟹育苗中已被使用来改善水质,为了进一步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改善养殖水质的作用,我们在江苏省江洋特种水产品有限公司作了以下试验: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1.池塘条件与水 选择温室河蟹幼体培育水泥池2个,2#为实验池,4#为对照池,面积均为10m2,水深为0.8m。起始水温为19℃,渐渐升至25℃,用盐卤配制水,盐度16.8‰,至大眼幼体出现后淡化。选大棚仔蟹培育池四个,1#大棚东池、西池,大棚2#东池为试…  相似文献   

3.
1996 ̄1997年,在北方地区首次利用420m^2塑料大棚土池,放养大眼幼体49.5万只,进行培育大规格幼蟹试验。采取清池肥水,布放水草,科学投饵,控制水质等措施,共出池Ⅴ期以上幼蟹16.4万只,平均成活率33.13%,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眼幼体当年养成商品蟹,存在养成规格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特点。为了提高商品蟹规格,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蟹苗三级培育试验,现小结如下。1 试验材料1.1 一级培育池 租用泰兴市水产品珍品养殖场温室大棚,为水泥池,共14只,计248平方米。1.2 二级培育池 地点在珊瑚镇东河下村,为土池,底质为沙土,东西走向,面积0.65亩,池深1米左右。用毛竹条搭成拱型大棚,单层塑料薄膜覆盖。1.3 三级养殖池 即成蟹池。与二级培育池相邻,面积10.5亩,池深1.5米,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1.4 2月18日从如…  相似文献   

5.
在6口海水土地(计1.9hm^2)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I期溲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经(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6.
在仔蟹培育池(稻田)内栽插一定密度的无霉干稻草,供蟹苗栖息活动,能显著提高仔蟹培育成活率。本省本试验以1250m^2的水稻田,投放大眼幼体7kg,培育20余日,成活率达64.5%,较对照组成活率高出50%以上。  相似文献   

7.
王武  张惠明 《内陆水产》2000,25(2):30-31
2蟹种池建设蟹种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1龄蟹种池或扣蟹池)组合而成。2.1水源水质与土质蟹种池要求水源充沛、水质为纯淡水 ,无污染。池塘排灌方便。土质为非盐碱地 ,并以壤土为最佳。稻田要求靠近水源 ,保水性能良好。2.2形状面积与水深池塘为长方形 ,东西向排列 ,面积1500~3000m2,包括2个池塘 :即一级池和二级池。一、二级池之间由一低埂相隔(埂高0.9m ,埂宽1m) ,其比例为1∶8。现以3000m2为例 ,详见下图。一级池750m2,池深1m ,水深0.4~0.8m ,池塘坡度…  相似文献   

8.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0,17(1):25-26
1池塘条件与设施 ①面积适中,一般为 3 500~6 670 m2。②长方形,东西向,坡比1:2.5~3,池水深1~1.5m,保水性强,不渗漏。③土质为粘壤土,底层淤泥不能过厚,以免妨碍河蟹打洞穴居。④环境安静,稍有惊动都将影响河蟹的摄食和蜕壳。⑤沿蟹池四周坡脚2~3m处开挖宽4~6m、深0.6~1m的环形集蟹沟,坡脚边及中间为大平台。或在蟹池中间挖集蟹沟,沟的两边为大平台。实践证明,开挖这些沟池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6)蟹池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蟹池的1/5,池底种植苦草、轮…  相似文献   

9.
1995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在河蟹育苗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亲蟹孵幼期3种升温方式对蚤状Ⅰ、期-Ⅱ期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抱卵蟹幼期间的培育阶段,以水温10℃为起点,升温方法依次为每2天升温1℃,每3天升温1℃和每4天升温1℃,排幼时的水温依次为19℃、18℃和17℃,在蚤状Ⅰ期-Ⅱ期的幼体培育阶段中,其变态成活率依次为2.8%、51.4%和81.4%。  相似文献   

10.
利用6.86平方米的小水泥池,进行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豆蟹试验,其结果:50只大眼幼体,经过34天的精心管理,产出豆蟹6200只,育成率高达91.18%,以0.25元/只销售,产值1550元,净利润1144元。投入产出比1:3.81。  相似文献   

11.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即在整个育苗过程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至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1设施与材料1.1育苗池面积20~40m2,水深1m,每单元育苗面积560m2。育苗池上方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中间内隔30cm,可起到保温作用。1.2人工配制海水布苗前半个月开始配制人工海水,配制海水用的淡水直接从池塘中打入配水池,不用沉淀和过滤。1.3循环过滤系统由蓄水池、育苗池、排水沟、过滤池组成封闭循环系统。1.4幼体培育的饵…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河蟹养殖要适应市场变化形势,适时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现有大眼幼体孵化和蟹种培育(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成蟹养殖生产,实现大眼幼体孵化、蟹种培育(养殖)、成蟹养殖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活率(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4.
河蟹养殖一般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再经一年养成商品蟹,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为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97年4—9月份承担了市水产局等部门下达的水产课题项目──河蟹大眼幼体当年育成商品蟹的试验,现将项目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介绍如下:.一、仔蟹培育1、培育池准备:培育池为我场原有的罗非鱼越冬池,水泥结构,排水便利。每个小池25m2(深1.5米)共用3个小池。池顶为太阳能板覆盖,保温性能良好。大眼幼体投放前,池底垫土25cm,同时栽种水花生约占池面1/3,进水30cm。进苗前一星期用1ppm漂白粉消毒,离地底…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池塘养殖业中,如果购买幼蟹进行商品蟹养殖,所需成本较大;如果第1年先购河蟹大眼幼体,当年培育成幼蟹,第2年再进行商品蟹的饲养,这样资金周转期长,幼蟹经过越冬后死亡率又较高。为了克服河蟹池塘养殖的这些问题,于1998年我们利用池塘先进行45d将河...  相似文献   

16.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17.
面对螃蟹低迷价格,螃蟹养殖的出路在何方?要想获得较高效益,必须在种苗、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自行培育蟹种。自行育种不但可以使每只蟹种成本降低0.1~0.2元,而且种苗成活率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技术已基本成熟,蟹农可以到一些正规育苗场选购长江水系优质大眼幼体进行自行育种。 立足于大规格蟹养殖。尽管去年蟹价已跌至近年的最低点,但大规格蟹的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由“大养蟹”转变为“养大蟹”,应是蟹农欲获得收益的必经之路。要提高螃蟹的规格,养殖周期应改1年为2年,即改投放早繁苗当年养…  相似文献   

18.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讲 蟹种培育  对大眼幼体进行为期 5~ 8个月的饲养 ,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 2 0~ 30 d,蟹苗蜕壳 3~ 5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1万~ 2万只 ,称为早期幼 (豆、仔 )蟹培育。再饲养 30~ 4 5d,仔蟹蜕壳 6~ 7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2 0 0 0~ 4 0 0 0只 ,称为后期豆蟹培育。这两者都是蟹种培育中的一个阶段。豆蟹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次年 3~ 4月 ,大部分长至规格为每公斤 1 0 0~ 4 0 0只时才称为蟹种 ,也称扣蟹。蟹种培育从蟹苗下塘开始 ,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蟹苗放养前的蟹塘准备、蟹塘清整、水质培育、防逃设…  相似文献   

19.
幼蟹池塘培育方法今年五、六月间,我乡水产站苗种场进行了用大眼幼体(蟹苗)池塘培育幼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由于个体均匀、活力强,售价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苗种场1、2、3号培育池3口,每口面积2亩,四周用石棉瓦片沿池围拦。1994年5月8日,每口...  相似文献   

20.
首次在北部沿海进行了长江蟹人工繁殖试验,报告了亲蟹促产,越冬培育,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全套工艺流程,交配抱卵率达81%,越冬成活率84.6%,大眼幼体育成率22.5%,认为长江蟹,黄河蟹幼体培育方法一致,培养结果,育成率无显著差异,但越冬水深应保持1.5m以上,亲蟹须先进行15 ̄20天强化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