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DVH弱毒疫苗和DVH油乳剂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可以制备高免卵黄抗体。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疗效的试验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并且在感染DVH24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应用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弱毒疫苗和DHV油乳剂灭活苗多次免疫产蛋鸡,制备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自制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实验室试验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以上,并且在感染DHV 24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免卵黄抗体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雏鸭肝炎病毒(DHV)鸡胚化弱毒株(QL79)和鸭病毒性肝炎油剂苗免疫鸡制备了高免卵黄抗体,考察了使用高兔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疗效。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交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应应达2^8.5以上,治疗最佳时间应在DHV强毒进入鸭体后28小时内,抗体效价在2^8.5以上或过最佳时间或超过36小时,则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4.
应用雏鸭肝炎病毒(DHV)鸡胚化弱毒株(QL79)和鸭病毒性肝炎油剂苗免疫鸡制备了高免卵黄抗体。考察了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疗效。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治疗最佳时间应在DHV强毒进入鸭体后28小时内,抗体效价在28.5以下或错过最佳时间或超过36小时,则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5.
选取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分离株BZ-Ⅰ株作为疫苗株制备灭活苗,多次免疫蛋鸡制备卵黄抗体。经鸡胚中和试验法测定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为29.6;经动物试验证实卵黄抗体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雏鸭对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强毒的攻击,为雏鸭DVH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采用从淄博市分离到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免疫鸡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测定中和效价达到1:1024.经试验,用该卵黄抗体用于预防和治疗鸭病毒性肝炎,对1日龄雏鸭用于预防,总体保护率达到95.14%,对发病鸭群进行治疗,总体保护率达到94.67%.  相似文献   

7.
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鸭病毒性肝炎I型鸡胚毒免疫鸡,成功制备出安全,高效的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经实际应用于预防时,雏鸭的平均成活率为96.9%;用于发病鸭群治疗时,保护率为95%。试验表明,应用鸡制备高免卵黄抗体,不仅为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验动物,时也为异源性高免卵黄抗体在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上探讨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鸡抗鸭病毒性肝炎(DVH)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雏鸭肝炎病毒鸡胚化弱毒株和DVH油乳剂苗免疫鸡制备了高免卵黄抗体。通过实验室试验及临床应用,表明卵黄抗体治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呼效价和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并且在感染DVH24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苗三次免疫SPF蛋鸡,收取高免鸡蛋,制备成冻干高免卵黄抗体;用鸡胚中和试验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效价检测。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免疫后2周,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为1∶103.5,4、5周达到最高值1∶104.5;间接ELISA方法检测冻干前后的抗体效价结果均为阳性;对鸭坦布苏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达100%,可为鸭坦布苏病毒的防控提供一种有效的冻干高免卵黄抗体制剂。  相似文献   

10.
将鸭坦布苏病毒尿囊液浓缩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依据制定的免疫程序免疫产蛋鸡,第三次免疫后14天,抗体中和效价≥1∶256,收集高免鸡蛋制备冻干卵黄抗体,并对制备的冻干卵黄抗体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冻干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为1∶90,能有效中和鸭坦布苏病毒,对鸭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为鸭坦布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尤其是3 ̄20日龄的雏鸭发病,临床症状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笔者试用鸡作为免疫蛋源,制备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1.1高产蛋鸡的选择选择健康高产蛋鸡50只,隔离饲养,加强饲料营养,同时加喂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观察1周,表现正常时接种疫苗。1.2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由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近期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蒙阴县某疑似鸭肝炎发病鸭肝脏进行超薄片电镜观察,发现两种不同的病毒颗粒,RT-PCR鉴定,确诊发病鸭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和禽流感混合感染。用该鸭肝炎毒株接种易感雏鸭,取病死鸭肝脏,制备组织灭活苗,并加以不同的疫苗佐剂,设置蜂胶组、黄芪组及不加佐剂的对照组三组。按照免疫程序免疫高产蛋鸡,收集高免蛋。通过中和试验对三组卵黄抗体的效价进行了测定,选择效价较高的卵黄抗体将其应用于临床发病雏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某鸭场疑似鸭肝炎的病死雏鸭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中和试验、雏鸭交叉保护试验,证明该病毒是I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用I型鸭肝炎病毒和分离毒制备的高免卵黄抗体在部分养鸭场进行预防及治疗试验,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且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世界主要养鸭国家均有本病的流行[1]。国内已开展了大量的有关DVH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DVH特异性预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治疗上,多采用高免血清和高免鸡或鸭蛋黄匀浆进行被动免疫和防治,亦有用中草药治疗的报道,如邹海棠等用田基黄治疗雏鸭DVH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常有鸭肝炎并发病毒或细菌病的报道[2]。  相似文献   

15.
将鸭坦布苏病毒浓缩后制备灭活苗,免疫试验鸡制备卵黄抗体,鸡胚中和试验表明,第3次免疫后15d,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为1:10^3.5,雏鸭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组和治疗组的保护率分别达到90%和78%,说明本试验制备的卵黄抗体对鸭坦布苏病毒病有着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17.
抗鸡新城疫卵黄抗体IgY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产蛋母鸡经新城疫灭活抗原重复免疫后,所产生的高免卵黄中,特异性抗体的HI效价可达到12log2以上。从高免卵黄中分离提纯的特异性新城疫抗体,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的中和病毒的作用,特异性病毒中和指数可达到630957以上。使用纯化后的高免卵黄抗体(IgY)安全、高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预防鸭短喙侏儒综合征,采用新型鸭细小病毒毒株(SD03株)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进行蛋黄抗体效价的测定,分析蛋黄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最佳免疫程序、收蛋时间和临床应用效价标准,并对制备的3批供试品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该抗体琼扩效价和中和效价均在三免15 d达到高峰,分别为1∶64和1∶640,由此确定高免蛋收集时间为三免15 d;基础免疫完成后,最佳加强免疫时间为每隔30 d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可使抗体效价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确定了抗体琼扩效价≥1∶32或中和效价≥1∶320为临床应用效价标准。3批供试品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安全性好,对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和紧急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疫苗免疫剂量及次数对鸭病毒性肝炎(DVH)母源抗体的影响,将2月龄体质量均等的枫叶种鸭120只平均分为3组(A1、A2、A3)。A1组在留种蛋前3周免疫DVH弱毒苗(CH60株)0.5 mL/只,A2组在留种蛋前5周和3周各免疫0.5 mL/只,A3组在留种蛋前5周和3周分别免疫0.5 mL/只和1 mL/只。雏鸭孵出后,用ELISA方法检测1日龄雏鸭的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A1、A2、A3组种鸭免疫后收获的第1周种蛋孵出的雏鸭(B1、B2、B3)抗体效价分别为0.52~0.57、0.54~0.59、0.56~0.63,雏鸭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3.3%~93.3%、86.7%~100%、90%~100%;免疫后收获的第4周种蛋孵出的雏鸭(C1、C2、C3)抗体效价分别为0.40~0.46、0.42~0.47、0.45~0.50,雏鸭攻毒保护率分别为40.0%~56.7%、50.0%~60.0%、56.7%~70.0%。结果表明:种鸭DVH疫苗的免疫次数和剂量,均可影响雏鸭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进而直接对雏鸭保护力产生影响;母源抗体会随着种鸭免疫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从而降低对雏鸭的保护力;对种鸭免疫DVH弱毒苗(CH60株)能够对孵出的雏鸭提供较高的母源抗体。本研究为通过种鸭免疫来预防雏鸭DVH发生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高免卵黄抗体防治鸭病毒性肝炎林志川国营龙海市苍坂农场368107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新发生的鸭群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笔者调查龙海市每年养鸭1500万只左右,近500万只发生鸭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