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中的几种功能成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果实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本文重点介绍了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辣椒籽油等的应用,为企业对辣椒深加工、延长辣椒产业链、提高辣椒生产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辣椒的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介绍了辣椒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以及辣椒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和辣椒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持续发展我国辣椒产业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猛发展的辣椒产业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即利用现有较好的产业布局与规模以及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目前我国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完善区域化、基地化布局,努力打造企业、产品名牌,加强科技创新,培育综合深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市场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入世与重庆加工型辣椒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加工型辣椒,是指以采收老熟红椒、酱红椒,口感辛辣或半辛辣的辣椒品种类型。由于加工型辣椒除直接作为鲜食外,更多是经加工干制、酱制、泡制等做成各种辣椒制品及许多农产品的调配料,是人们膳食中最受欢迎的菜品;并且经过深加工可从中提取出辣椒红色素、辣味素,是化妆品生产与食品生产中最理想的天然原料。因此,加工型辣椒具有很大的内销与外销市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辣椒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辣椒红色素、辣椒碱、辣椒粉、辣椒酱、辣椒丁、辣椒沙司、辣椒油等辣椒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辣椒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色素辣椒的需求逐年增加,色素辣椒的种植规模也呈逐年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辣椒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辣椒红色素、辣椒碱、辣椒粉、辣椒酱、辣椒丁、辣椒沙司、辣椒油等辣椒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辣椒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色素辣椒的需求逐年增加,色素辣椒的种植规模也呈逐年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7.
世界辣椒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辣椒是世界最重要的蔬菜作物、调味料作物以及工业原料作物之一。回顾世界辣椒生产、加工、贸易、需求发展情况,对明确我国辣椒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我国要借鉴各国经验,扬长补短;通过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稳步发展我国辣椒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近年产量下降等问题,适当调高生产总量和出口、加工专用品种生产比重;发展深加工制品生产和出口,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我国成为辣椒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强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德州市辣椒种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研究德州市辣椒种子供给现状、品种品质、品种效益和与企业对接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总结提出辣椒品种现阶段存在种企体量小、市场管理混乱和缺乏辣椒种子保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种企扶持力度、加强辣椒品种品牌建设、加强市场管理和建立辣椒种子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辣椒精深加工项目的探讨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辣椒生产大国,但在辣椒精深加工及开发新产品方面却亟待加强。我国辣椒加工不仅与经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一些地方还落后于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辣椒深加工滞后限制着辣椒附加值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也阻遏了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成名扬  单忠 《辣椒杂志》2004,2(1):34-34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最大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缺点:(1)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2)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的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使产品便于保存,探讨辣椒深加工的新方法十分必要。辣椒精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辣椒霉变的问题。提取辣椒精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提取其他物质或合成饲料,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辣椒育种动态及市场品种分布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产量情况,主产区辣椒品种类型,及主导我国辣椒主产区的国内、外品种市场分布状况。详细分析了我国辣椒育种现状及与国外发达国家育种差距和原因,并且针对我国干椒育种如何满足干椒加工企业需要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我国辣椒育种科研人员在今后的育种中如何与市场对接、提升国产品种市场占有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重庆“两翼”山区发展加工型辣椒的优势,指出加工型辣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加工型辣椒的建议:加速加工型辣椒品种的示范推广;加速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改变净作模式,开展辣椒生物多样栽培;发展初级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鼓励企业建基地、基地建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重庆辣椒交易平台,规避市场风险;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辣椒营销队伍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13.
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在辣椒苗期易造成幼苗猝倒、成株期易造成根茎腐烂和叶果青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我市清浦区黄码乡辣椒生产已发展为当地主导产业,辣椒保护地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使辣椒  相似文献   

14.
益都红辣椒、丰满辣椒两个品种高产、优质,在国际市场上又以皮厚、辣椒红色素含量高,辣度适中而排在所有辣椒品种前列,是很好的深加工和出口品种。我们引进品种在辽宁省辽中县种植13.3hm^2获得成功,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很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就两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全镇天鹰椒种植面积达2000hm^2(3万亩),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并带动了全市及周边县市的辣椒种植,形成了以周村镇为核心的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建立了年交易额近3亿元的辣椒专业市场,建成了奇力食品公司、周村美味酿造厂等辣椒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辣椒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在千元以上。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周村镇党委、政府深入的市场调研、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的科技创新,以及高水准的专业市场和行业协会对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辣椒(Capsicum annuum)属茄科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辣椒在我国蔬菜产业中为第一大产业,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2,3]。其中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已成为我国辣椒栽培面积较大的省份[4]。近年来,河南省辣椒品种更新速度较慢,病虫害及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影响了辣椒品种的产量及效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随着辣椒市场的不断发展,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辣椒新品种已成为辣椒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成明扬  单忠 《蔬菜》2004,(1):31-31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最大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缺点:1.即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2.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的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使产品便于保存,探讨辣椒深加工的新方法十分必要。辣椒精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辣椒霉变的问题。提取辣椒精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提取其他物质或合成饲料,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辣椒茶黄螨和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辣椒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大大增加了对辣椒的需求量,辣椒的经济价值也随之逐年提高。这种情况刺激了农民栽培辣椒的积极性,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有的地方,辣椒甚至已成为当地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因此辣椒生产中也暴露出一些极待解决的问题,茶黄螨和辣椒病毒病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国国际首届辣椒产业博览会,由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农业厅联合主办,于6月15-17日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有来自美国、印度、韩国的15家海外参展商,以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家参展商同台展示,展品多姿多彩,十分丰富,包含了辣椒育种、栽培、加工、销售、研发和关联机械、设备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特别是辣椒加工制品、加工机械等展品比重较大,展出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精加工、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全镇天鹰椒种植面积达2000hm2(3万亩),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并带动了全市及周边县市的辣椒种植,形成了以周村镇为核心的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建立了年交易额近3亿元的辣椒专业市场,建成了奇力食品公司、周村美味酿造厂等辣椒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辣椒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在千元以上.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周村镇党委、政府深入的市场调研、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的科技创新,以及高水准的专业市场和行业协会对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