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了解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本研究从四川乐至县、金堂县和蓬溪县3个山羊养殖场无菌采集患皮下脓肿病羊脓液样本1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特异性PCR方法对其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分离病原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法共检测出病原菌19株,其中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7.9%(11/19)、26.3%(5/19)及15.8%(3/19);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分离到3种形态不同的病原菌共计1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短杆菌经鉴定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分离率57.9%(11/19),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1.1%(4/19),革兰氏阳性杆菌经鉴定为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为10.5%(2/19),PCR鉴定较细菌分离培养法灵敏度更高。3种病原菌对丁胺卡那、氟苯尼考等多种药物敏感。结果表明,伪结核棒状杆菌是引起该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隐秘杆菌同样可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特异性PCR方法较细菌分离培养更为高效、准确。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四川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综合性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陕西某羊场病羊脓包中的病原菌,以无菌采集的病羊颈部脓汁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挑取分离菌株进行协同溶血试验(cAMP)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并对序列进行分析,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用分离菌株分别接种Balb/c小鼠和奶山羊;药敏试验鉴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所述伪结核棒状杆菌特性一致;测序显示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已收录伪结核棒状杆菌相似性达97%以上;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和奶山羊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株有强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头孢唑啉、新霉素、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  相似文献   

3.
旨在对重庆地区山羊体表型淋巴结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无菌采集山羊患病部位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依据菌株16S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同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从病料中主要分离到3种病原菌,分别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化脓隐秘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化脓隐秘杆菌16SRN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从3种菌株混合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507、1 378和278bp的对应菌株特异性序列,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1;对采集的80份临床样品进行多重PCR检测,发现伪结核棒状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2.5%,伪结核棒状杆菌与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75%,三种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7.5%。成功分离到山羊淋巴结炎的3种主要病原菌,并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该病的防控及治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齐齐哈尔市某山羊养殖场疑似患有伪结核病病羊的病原及其毒力,试验从不同病羊的皮下脓包中采集脓汁病料3份,通过细菌的分离与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确定病原,并通过致病性试验对分离株的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得到3株分离株,其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菌与伪结核棒状杆菌相符,分别命名为CP045、CP073、CP969;分离株CP045、CP073、CP969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伪结核棒状杆菌参考株的相似性分别高达98.8%、100%、99.8%,进一步确定3株分离株均为伪结核棒状杆菌。注射分离株CP073的3只小鼠中有2只于注射后36~48 h陆续死亡,1只精神极度沉郁、食欲不振;注射分离株CP045、CP969的3只小鼠于注射后5 d内均未见死亡,但状态不佳。注射分离株CP045、CP073、CP969的小鼠肝脏均不同程度出血、肿大,脾脏轻微出血;注射分离株CP073的小鼠皮肤表面有黄色脓汁渗出,皮下有黄白色玉米粒大小的结核样脓肿;注射分离株CP045和CP969的小鼠皮下未见明显脓肿。说明该山羊养殖场疑似患有伪结核病的病羊感染了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从一起以皮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后期呈脓性干酪样坏死的山羊病例的脓汁中,分得一株多形态、无荚膜和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的球杆菌,该菌在马丁汤和马丁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但在鲜血琼脂或犊牛血清琼脂上生长良好,48h可长成直径在1mm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干燥、中央突起、边缘不整齐,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β型溶血的菌落。经对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PCR检测鉴定该菌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病羊进行治疗,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伪结核棒状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皮下、淋巴脓肿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经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其主要病原主要是伪结核棒状杆菌,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也是世界上公认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引起患病羊发生一处或多处脓肿,消瘦、生产性能低下,严重者发生死亡,该病一旦侵入羊群则很难彻底消除。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发展,大量从省内外引进种羊,加之商品羊的频繁流动,我省山羊群发生皮下、淋巴脓肿病较普遍,给养羊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试验在本省分离鉴定的伪结核棒状杆菌中,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山羊病料分离的5株伪结核棒状杆菌,采用圆滤纸片法,…  相似文献   

7.
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所引起的一种顽固性人兽共患病,为探究从云南省宜良县某羊场分离到的1株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利用PCR技术对FagA、FagB、FagC、FagD、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检测blaTEM、blaCMY-2、blaSHV、blaOXA、blaCTX-M、rpoB耐药基因,利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5种毒力基因,且携带介导β-内酰胺类药物的blaOXA耐药基因;对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溶解的山羊胎儿分离出一株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哲里木盟北部山区某牧户的1只呈现流产症状的孕山羊子宫内已完全溶解的胎儿溶解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病原体。通过生化反应等鉴定,确认该菌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9.
用从临床病羊病料中分离鉴定并纯化的几株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伪结核棒状杆菌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加入佐剂,制成二联灭活油苗.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田间试验,证明该苗稳定,安全,保护率高,可有效预防羊大肠埃希菌和伪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将伪结核棒状杆菌人工接种50只实验小鼠,4周后用利福平对其中存活的27只进行治疗试验,疗程为1周。然后每周解剖3只实验小鼠,检测药物在其脓肿病灶内有效杀菌作用的持续时间即残效期;同时对耐受该药物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停药后第8周病灶内不仅仍有药物残存,而且仍然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同时由4只小鼠的脓肿病灶分离到接种菌,经鉴定确认均为利福平耐受菌。表明伪结核棒状杆菌对利福平极易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