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尔山羊育肥期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精选 1 35只 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公羔分成 3组 ,每组 45只 ,每组设 3个重复。设计Ⅰ、Ⅱ、Ⅲ组试验日粮的波尔山羊目标增重水平分别为 2 50 ,2 0 0和 1 50 g/d。结果 3组日增重分别达 2 2 3 ,1 79和 1 50g/d。根据Ⅰ、Ⅱ、Ⅲ组试验数据得出波尔山羊干物质采食量 (DMI,g/d)、粗蛋白质采食量 (CPI,g/d)、瘤胃降解蛋白 (RDP ,g/d)、瘤胃非降解蛋白 (UDP ,g/d)及消化能采食量 (DEI ,KJ/d)与羔羊日增重 (ΔW ,g/d)的回归关系 ,并根据回归方程求出波尔山羊育肥期 (3~ 5月龄 ) 0~ 2 50 g日增重的能量和蛋白营养需要量 ,为制订我国的波尔山羊饲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患疥螨病的新西兰兔100只,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20只,A组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间隔10d重复1次;B组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在患病部位,1日1次,连用3d;C组先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D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对患部涂擦,每天2次,连用3 d;E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涂擦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结果表明,5组治愈率分别为85%、90%、100%、75%、100%。A组增重14.3%,B组增重18.9%,C组增重20.3%,D组增重11.1%,E组增重20.0%。经方差分析,C组、E组分别与A组、B组、D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与E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得出以伊维菌素+浇泼剂组和伊维菌素+敌百虫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经产母兔同期产仔90窝,每窝选留仔兔6只,随机分为3组,进行3个时期不同哺乳次数试验。结果表明:睡眠期,每天哺乳1次与2次的窝重、窝增重和死亡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开眼期,每天哺乳2次。Ⅰ、Ⅲ组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哺乳1次的Ⅱ组(P〈O.05),各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追乳期、每天哺乳2次与1次,窝增重和仔兔死亡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每天哺乳2次的断奶窝重,Ⅰ、Ⅲ组显著高于每天哺乳1次的Ⅱ组(P〈O.05),Ⅰ、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成活率虽高于Ⅱ、Ⅲ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仔兔阶段3个时期的哺乳次数以“1,2,1”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将患疥螨病的新西兰兔100只,随机分成A、B、C、D、E 5个组,每组20只,A组用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mg伊维菌素治疗,间隔10d重复1次;B组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在患病部位,每日1次,连用3d;C组先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2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mg伊维菌素治疗1次;D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对患病兔患部涂搽,每日2次,连用3d;E组用2%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涂搽2天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mg伊维菌素治疗1次。其结果各组治愈率分别为85%、90%、100%、75%、100%。A组增重14.3%,B组增重18.9%,C组增重20.3%,D组增重11.1%,E组增重20.0%。经检验,C组、E组分别与A组、B组、D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C组与E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得出以伊维菌素+浇泼剂组和伊维菌素+敌百虫组效果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选用21日龄樱桃谷肉鸭93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1只。I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组分别用麦饭石取代2.5%和5.0%的基础饲粮,饲喂28天,结果表明:Ⅱ组和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I组提高5.3%和6.2%(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40%和2.3%;平均日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9.2%和6.2%。各组鸭组织器官和肌肉有机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等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缩料(Ⅰ、Ⅱ、Ⅲ)对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羊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27只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羊,分为2个育肥阶段(27~37 kg、38~45 kg),饲喂不同浓缩料配方日粮,育肥期120 d。结果表明:2个阶段的末重、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Ⅱ组Ⅰ组Ⅲ组。第1阶段,Ⅱ组、Ⅲ组的末重差异显著(P0.05),Ⅱ组显著高于Ⅲ组3.93 kg;Ⅰ组、Ⅱ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第2阶段,Ⅱ组末重最大,为46.36 kg,且极显著高于Ⅲ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多1.28 kg、1.51 kg和21.38 g、25.09 g。全阶段,Ⅱ组与Ⅲ组末重、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和Ⅲ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总的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Ⅱ组日粮组成最适合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公羊的生长发育,其平均增重、日增重、增重利润等育肥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冷季羊只体重下降乃至乏弱死亡是困扰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用不同颗粒精料补充料对高寒牧区藏羊进行90d的保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Ⅱ组羊在90d试验期中总增重分别为2.04kg、2.93kg,比Ⅲ组掉膘1.24kg分别提高3.28kg,4.17kg;Ⅱ组又较Ⅰ组提高0.89kg。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34g、48.83g,Ⅲ组日掉膘20.67g。Ⅰ、Ⅱ组增重率分别为5.29%、8.41%,比Ⅲ组分别提高8.51、11.63个百分点;Ⅰ、Ⅱ组羊比Ⅲ组增重效果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其中Ⅱ组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家兔生长性能、行为方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943.86±51.13)g,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即Ⅰ组每个重复(笼)2只(5只/m2)、Ⅱ组每个重复(笼)4只(10只/m2)、Ⅲ组每个重复(笼)6只(15只/m2)、Ⅳ组每个重复(笼)8只(20只/m2)。预饲期5 d,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Ⅰ组和Ⅱ组家兔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1)。在趴卧行为发生率方面,家兔的趴卧行为Ⅰ组和Ⅱ组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Ⅰ组和Ⅱ组的运动和站立行为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9.
用提取的天然囊素(10ug/mL)和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协同免疫45日龄仔猪,研究了其对。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及仔猪增重的影响。将32头健康4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组,0.5mL疫苗+囊素免疫2次(Ⅰ)组、1、0mL疫苗+囊素免疫2次(Ⅱ)组、1.0mL疫苗+囊素免疫1次(Ⅲ)组和1.0mL疫苗免疫2次(Ⅳ)组(疫苗对照组),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B—ELISA)检测各组猪免疫前及一免后第14、28、42、60、74、88、102d的口蹄疫血清抗体效价并称重。结果。Ⅱ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Ⅳ组(P〈0.01),Ⅰ组、Ⅲ组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一免后第60~110d仔猪平均日增重囊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囊素可以提高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猪增重,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嗜酸乳杆菌分离成分对中华田园犬体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选择24只初始体重为(4.80±0.91) kg的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采食基础饲粮后,4组犬分别经口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Ⅰ组,对照组)、嗜酸乳杆菌菌体(Ⅱ组)、嗜酸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S)(Ⅲ组)和嗜酸乳杆菌菌液(Ⅳ组)。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各组犬各阶段体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平均日增重、增重率和总增重最高,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Ⅱ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且其他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Ⅲ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Ⅳ组血清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粪便中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和Ⅳ组粪...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90日龄土鸡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第1组笼养,按饲料标准喂1号料;第2组按农村土法散养,每日喂2次2号料:第3组放养,日喂2次3号料。3组均为自由采食,舍内架设栖架,安放水槽和饲槽,舍外有围栏,内放垫料。每周轮流翻挖1次垫料.适时消毒和换垫料,试验期为90d。结果表明,第1组比第2组多增重1.52kg,差异极显著;第1组比第3组多增重0.24kg,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精料对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合理的日粮配方。选择15月龄的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F1代去势公牛42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对应的精料综合净能(NEmf)分别是6.43、6.90和7.50 MJ/kg,试验期为90 d。试验期间,每30 d测定1次体重,试验开始和结束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①试验期Ⅰ、Ⅱ、Ⅲ组试验牛总增重分别为77.43、93.71和84.29 kg,Ⅱ组增重效果明显,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6、1.04和0.94 kg/d,Ⅲ组较Ⅰ组提高9.3%(P>0.05),Ⅱ组较Ⅰ、Ⅲ组分别提高20.9% (P<0.05)、10.6%(P>0.05)。②试验90 d后,Ⅰ、Ⅱ、Ⅲ组试验牛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比试验第1天高。③试验期Ⅰ、Ⅱ、Ⅲ组肉牛每天饲养成本分别为13.440、14.000和14.685元/头;单位增重成本分别是15.63、13.46和15.68元/头。结果提示,综合净能为6.90 MJ/kg的精料增重效果最好,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选择宁都三黄鸡初生雏99只,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各组初生重差异不显著,相对应分别饲喂高能高蛋白,中能中蛋白,低能低蛋白三种日粮。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发现在0-30日龄段,Ⅰ,Ⅱ间增重差异不显著,Ⅰ,Ⅱ组均与Ⅲ组差异极显著,31-60日龄段各组增重增重差异均不显著,61-90日龄段Ⅰ,Ⅱ间增重差异不显著,Ⅰ,Ⅱ组与Ⅲ组增重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宁都三黄鸡在中等能量蛋白质水下下饲养可获得较好的日增重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氟苯哒唑控释药丸对山羊线虫的驱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给山羊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观察药丸对山羊寄生线虫的驱除效果。I组为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组,投药后第5-10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100%;II组为胃管一次给药组,给药后第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96.9%,30d后虫卵数回升。试验结束时,I组山羊平均增重比II组和不给药对照组(Ⅲ组)的平均增重分别多2.1kg和4.1kg。结果表明,控释药丸不仅比胃管一次给药的驱虫效果好,且药效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21日龄雌性临武鸭300羽,分别设3、4、5、6、7只/m~2 5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网床面积为2m~2),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不同饲养密度组间试鸭平均采食量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7只/m~2组试验鸭末重和日均增重均显著低于3、4、5只/m~2组(P0.05);而料重比以7只/m~2组最高,显著高于3只/m~2组(P0.05);3、4、5和6只/m~2 4个饲养密度组间试验鸭末重、日均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试验鸭末重、日均增重和料重比项指标均表现出以下规律:3只/m~2组最好,其次为5、4和6只/m2,7只/m2组最差。回归分析表明,平均日增重随饲养密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关系:y日增重=-0.1464x2+1.0313x+19.777(P=0.003,R2=0.9277),求导得出饲养密度为3.53只/m~2时,试鸭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21.59g/d。结合生产实际,21~63日龄临武鸭网上平养密度以3.5~5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选择26头初配西杂育成母牛,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8头,以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期母牛体增重、产犊及犊牛初生重的影响。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定试验Ⅰ组(高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8.80 MJ/d、蛋白533.00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9.13 MJ/d、粗蛋白778.05 g/d)、试验Ⅱ组(中等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7.99 MJ/d、粗蛋白48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6.83 MJ/d、粗蛋白707.29g/d)和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6.05 MJ/d、粗蛋白463.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3.66 MJ/d、粗蛋白671.03 g/d)。试验包括2个时期,分别为:配种~妊娠6个月(180 d)、妊娠7个月~产犊(110 d),每月4次对试验牛采食量进行测定;每2~3个月对试验牛进行称重,并对母牛产犊情况及犊牛初生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妊娠6个月时与初始体重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增重85.00,84.50和84.00 kg,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3~6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4.61和13.61 kg,差异极显著(P0.01),妊娠6~8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7.93和12.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母牛所产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产犊难易比例也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整个妊娠期试验Ⅰ组饲养成本分别高于Ⅱ组、Ⅲ组103.4元和341.40元。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日粮可满足西杂母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且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液态三丁酸甘油酯,通过评估其对小鼠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明确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按照体重补饲的适宜量。选用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昆明小鼠125只,预饲3 d后,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灌胃0.2 mL/只生理盐水)、试验Ⅰ组(灌胃1.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Ⅱ组(灌胃2.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Ⅲ组(灌胃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Ⅳ组(灌胃5.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每组25只。每只小鼠每天饲喂6 g小鼠常规饲粮,每日于饲喂前称重之后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在第1、7、14、21、28天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样,记录小鼠的体重以及胸腺、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的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阶段,试验Ⅰ、Ⅱ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空白组,且试验Ⅱ组在第8~14天和第22~28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在第1~7天和第8~14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断奶体重羔羊的育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月龄左右断奶的绵羊羔羊90只,按断奶体重大小不同分为3组,在同一圈舍内育肥100d。结果表明,1,2,3组日增重分别达到(219±2.91)、(207±3.61)和(153±5.27)g,1组和2组日增重与第3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1组和2组之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育肥羔羊增收分别为78.26,71.12和34.99元/只,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精料对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合理的日粮配方。选择15月龄的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F1代去势公牛42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对应的精料综合净能(NEmf)分别是6.43、6.90和7.50 MJ/kg,试验期为90d。试验期间,每30d测定1次体重,试验开始和结束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试验期Ⅰ、Ⅱ、Ⅲ组试验牛总增重分别为77.43、93.71和84.29kg,Ⅱ组增重效果明显,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6、1.04和0.94kg/d,Ⅲ组较Ⅰ组提高9.3%(P0.05),Ⅱ组较Ⅰ、Ⅲ组分别提高20.9%(P0.05)、10.6%(P0.05)。(2)试验90d后,Ⅰ、Ⅱ、Ⅲ组试验牛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比试验第1天高。(3)试验期Ⅰ、Ⅱ、Ⅲ组肉牛每天饲养成本分别为13.440、14.000和14.685元/头;单位增重成本分别是15.63、13.46和15.68元/头。结果提示,综合净能为6.90 MJ/kg的精料增重效果最好,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阶段饲养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罗斯308肉鸡13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Ⅲ组分别采用两阶段、三阶段、六阶段饲养法。饲养42 d,测定各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全期,Ⅱ组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三阶段饲养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