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微生态制剂对水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制剂类型,以鲤鱼养殖生产中常用的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态制剂为材料,探索其在一定时间内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硝化细菌能够快速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适合在养殖水体亚硝盐氮指标偏高的环境中使用;光合细菌能够快速提高水体溶氧、降低水体氨氮含量,适合溶解氧不足、氨氮偏高时的应急使用;乳酸菌对降低水体pH值效果较好,可在水体pH值偏高时使用;复合制剂EM菌对亚硝态氮、氨氮、溶氧和pH值均有较好的调控效果,能够长时间稳定鲤鱼养殖水质环境,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 d左右,而外源添加以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成膜时间则在20~30 d之间,略有提前.弹性生物填料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大于106的数量级,提高了千倍以上.添加外源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近10倍的菌体附着量.从弹性生物填料的长度来分析,水面下50 cm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群,菌群数量为103数量级;水面下100 cm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菌群数量同样为105数量级.从弹性生物填料的分布面积来看,15%试验组的水质修复效果略优于10%试验组,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从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效果来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100%以上,对水质TN、TP、氨氮、亚硝酸盐、COD等的去除率达11.27%~90.00%,处理效果明显(P<0.05).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可下降36.90%~57.25%,对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的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基质构建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是一种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虾源蜡样芽孢杆菌D7的生态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7的生态安全性,分别测定了蜡样芽孢杆菌D7对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浓度的影响,以及对小球藻、大型蚤、斑马鱼、凡纳滨对虾和草鱼等水生动植物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7浓度≥1×107 cfu·mL-1时,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P<0.05)。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7浓度≤1×106 cfu·mL-1时,对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影响。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7浓度在104~108 cfu·mL-1时,水中磷酸盐含量无显著变化。小球藻含量与菌体浓度呈正相关。处理96 h,对大型蚤、斑马鱼和凡纳滨对虾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以不同细菌剂量(108~1012 cfu·mL-1)灌胃草鱼,处理96 h后,未出现草鱼死亡现象。表明虾源蜡样芽孢杆菌D7生态安全性较好,对水体及养殖动物无明显危害。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的监测。结果表明,IPA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9种(属),且IPA模式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为113.55×106 ind·L-1和52.79 mg·L-1,均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78.37×106 ind·L-1和23.22 mg·L-1。IPA模式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3.80,Margalef指数(D)平均值为2.25,均高于传统池塘;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IPA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总有机碳,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总氮、总磷、总氨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等比例混合剂的应用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质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在试验池塘分别施用1 mg/L枯草芽孢杆菌、1 mg/L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0.5 mg/L)和植物乳杆菌(0.5 mg/L)的混合剂,研究其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pH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及pH没有明显影响.混合剂对养殖水体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2.37%和45.56%.其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使水体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4.60%、31.63%和14.54%、15.59%.混合剂、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和对照组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分别为3.02×105、3.09×105、3.13 × 105、3.45 × 105 cfu/ml,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混合剂不仅能有效地改良水质,而且水体总异养细菌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6.
异养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及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筛选出6株异养硝化细菌,采用乙酸钠-氯化铵培养基培养细菌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经过12 d好氧培养,6株异养硝化细菌对COD的去除率在45%以上,总氮和氨氮最终去除率在60%以上,并且具有产生NOx--N的硝化性能.采用污泥驯化手段富集好氧反硝化细菌,将得到的驯化污泥分离纯化,共得到5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f1、f2、f3、f5、f7),他们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4%、91.2%、94.6%、95.6%、97%,表现出较好的总氮去除能力.将6株异养硝化细菌和5株好氧反硝化细菌扩大培养后,建立SBR反应器进行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PCR-DGGE图谱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动态演替.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筛选的异养硝化细菌wgy5,wgy21,好氧反硝化细菌d5和Pseudomonas sp.的细菌是系统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
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及对养殖水体中残饵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养殖池塘中筛选获得了1株能有效抑制水产养殖常见致病菌的功能菌株DSY002-2011,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通过人工模拟养殖水体中残饵浓度,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分离株DSY002-2011在水温28℃、pH值7的1%饲料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对饲料蛋白质、淀粉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8.8%、62.9%,说明在养殖水体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水体残余饵料的降解是非常有效的。地衣芽孢杆菌降解蛋白质、淀粉的合适条件为pH值6~7、盐度0~1.0%。  相似文献   

8.
对比7种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菌剂农药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表明,4种新型化学药剂及3种生物菌剂对烟草黑胫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化学药剂中30%嘧菌酯·霜霉威的防效最好,为70.2%;其次是50%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防效为68.9%;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90 g·hm-2、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60.7%、60.9%。微生物菌剂200亿芽孢·g-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600 g·hm-2及1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烟草黑胫病也有较好防效,分别为60.8%、63.1%;10亿孢子·g-1木霉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略差,为52.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200亿芽孢·g-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1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10亿孢子·g-1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是生产上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首选药剂,4种新型化学药剂可在生产上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水质处理效果较好的高效益生芽孢杆菌株,本文采集红岛虾蟹池塘养殖环境下的底泥样品进行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2株水质净化效果较好的高效菌株,分别命名为菌株SF1和XF1。分别添加菌株SF1和XF1的培养液到养殖污水,定时水体测定DO、COD、氨氮等水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SF1和XF1对水中COD、氨氮的净化具有显著作用。菌株SF1和XF1分别能在120h内将水体COD降低17.14%和20.00%,分别能在120 h内将水体氨氮降低25%和26.28%,具有较好的污水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修复养蛙池塘水体环境,根据菌株对蛙塘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NO_2~--N)的去除率及其产酶能力,从实际蛙塘水体中筛选高效去除池塘氨氮及亚硝酸盐的益生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实际养蛙池塘环境分离筛选的菌株B2能够高效去除养蛙塘水中的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其在5d内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56%和36.39%,同时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具备较好的产酶能力,符合养蛙池塘环境的实际情况。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B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2降解氨氮(NH_4~+-N)、亚硝酸盐(NO_2~--N)的最适温度为25~35℃,最适pH值为6~8。  相似文献   

11.
选取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EM菌作为试验对象,探明其短时间内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乳酸菌制剂能降低水体的亚硝态氮水平;光合细菌对提高水体溶氧水平、降解水体氨氮水平效果明显;复合制剂EM菌对溶氧、pH值、氨氮、亚硝态氮均有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4种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EM菌作为试验对象,探明其短时间内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乳酸菌制剂能降低水体的亚硝态氮水平;光合细菌对提高水体溶氧水平、降解水体氨氮水平效果明显;复合制剂EM菌对溶氧、pH值、氨氮、亚硝态氮均有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等.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草鱼的生长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同时可显著降低水体中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复合芽孢杆菌效果优于单一菌.  相似文献   

14.
评价6种生物农药和1种化学农药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对照,施用8 000 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1 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防治效果在78.8%92.3%。考虑到农药减量,以上2种生物药剂搭配250 g·L-1嘧菌酯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中后期的罗氏沼虾池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水体的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等水质指标,来评价池塘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P〈0.05);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酸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说明它有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6.
考察巨大芽孢杆菌JSSW-JD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有机磷、无机磷的降解效果,同时比较巨大芽孢杆菌JSSW-JD在3种养殖水体中对亚硝酸盐、氨氮的降解效果,研究不同浓度的巨大芽孢杆菌JSSW-JD对水体中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作用效果,并比较巨大芽孢杆菌JSSW-JD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鱼塘水中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JSSW-JD降解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能力强,用巨大芽孢杆菌分别对鱼塘水、水库水、螃蟹池塘水处理8d后,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1%、94.9%、67.8%.巨大芽孢杆菌JSSW-JD没有明显降解氨氮的作用.巨大芽孢杆菌JSSW-JD具有很强的降解有机磷、无机磷的能力,有机磷培养基、无机磷培养基经该菌处理后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5、22倍.不同浓度的巨大芽孢杆菌JSSW-JD在水体中均具有降解磷的效果.通过增氧手段能够促进巨大芽孢杆菌JSSW-JD与枯草芽孢杆菌BSK对难溶性磷的降解,且巨大芽孢杆菌JSSW-JD的解磷效果强于枯草芽孢杆菌BSK.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网袋、浮器、枯草芽胞杆菌、缓释培养基有机组合成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通过36 d的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组水体p H稳定,化学需氧量(COD)降低33.5%,氨氮降低,亚硝态氮未升高,硝态氮保持恒定;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器组池塘中异养菌总数未出现明显升高,弧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芽胞杆菌数量增加。养殖鱼类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水质效果,有效时间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以负载EM菌的天然沸石为研究对象,对比其与原始沸石去除氨氮的效果。结果表明,粒径0.5~1 mm的天然沸石吸附5 min时对100 mL含10 mg·L-1氨氮水体的去除率和吸附量达到极值,分别为4.24%和0.088 mg·g-1。在此条件下增加沸石投加量或减小氨氮初始浓度均会降低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天然沸石负载EM菌的最佳条件为天然沸石与浓度为9.6×109 mL-1的EM菌接触24 h。该条件下,负载EM菌的天然沸石对100 mL含10 mg·L-1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可达24.79%和0.502 mg·g-1,较天然沸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简介本项目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具有降解氨氮和亚硝酸氮作用的芽孢杆菌,研究了所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BFY027对动物和环境的安全性、对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的降解能力和对水体水质的调节作用,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生产)特性。项目从菌株的筛选入手,重点解决在净水芽孢杆菌生产使用过程中效果不稳定的难题。BFY027制剂使用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下降,具有较好的调节水质的作用和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解磷芽孢杆菌及其对养殖池塘水体磷组分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养殖水体磷元素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从养殖池塘中分离芽孢杆菌,测定其解磷能力,将芽孢杆菌施入模拟池塘进行试验。试验设计采用对照组、芽孢杆菌加沸石处理组和芽孢杆菌处理组,经过培养后,分析池塘底泥中有机磷组分及底泥和上覆水体中可溶性磷含量的变化,初步了解芽孢杆菌对池塘磷元素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池塘分离的芽孢杆菌有较强分解有机磷能力,芽孢杆菌迅速分解有机磷;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芽孢杆菌的上清液中可溶性磷含量逐渐减少。芽孢杆菌施入模拟池塘后,底泥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较多,池塘上覆水体中可溶性磷含量也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