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猪肉糜进行3种发色处理,分别添加100 mg·kg-1亚硝酸盐(A组)、添加0.5%甜菜粉和50 mg·kg-1亚硝酸盐(B组)、添加0.1%甜菜粉和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C组),测定肉糜的色泽、肌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亮度值B组>C组>A组;红度值C组>B组>A组;黄度值B组>C组>A组;氧合肌红蛋白含量C组>B组>A组,但B组、C组差异不显著。综合色泽、肌红蛋白总量等指标,添加0.1%甜菜粉和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的肉糜色泽最好。因此,从发色角度,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可以替代部分亚硝酸钠添加于肉糜制品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构树和苎麻替代象草饲喂圈养努比亚山羊的效果,试验将80只3.5月龄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用苎麻和构树按1:1混合替代青料,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用苎麻和构树替代象草比例为15%、30%、45%,测定各组生产性能,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Ⅱ日增重最高,较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Ⅲ分别增加25.1g、27.52g、21.78g,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均采食量最高是试验Ⅰ,较对照组、试验Ⅱ、试验Ⅲ分别高出17.19g、12.33g、75.34g,但各组间日均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料肉比最低,较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Ⅲ分别减少2.45、2.92、1.49,试验Ⅱ与试验Ⅰ、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Ⅲ差异不显著(P>0.05);利润最高是试验Ⅱ,比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Ⅲ分别增加841.62、930.74、699.2元,且组间差异显著,对照组、试验Ⅰ、试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说明,构树和苎麻替代象草的最佳替代量是30%。  相似文献   

3.
陈伟松 《中国畜禽种业》2022,18(10):102-104
为研究复方人参粉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头体重相近,30日龄左右的健康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饲料中分别添加1%、2%、3%的复方人参粉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仔猪末重分别提高9.3%、12.7%(P<0.05);试验Ⅱ组仔猪血清中IgG含量提高22.1%,谷胱甘肽提高47.8%,IgA提高44.2%,试验Ⅲ组仔猪血清IgA提高30.2%(P<0.05),各试验组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方人参粉制剂可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能力,且添加量以2%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将实验室自制的红叶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加入生肉糜及肉糜制品中,筛选出最佳添加量后进行复配,确定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组合。对肉糜进行色差测量和分析,结果在肉糜中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0.15%红叶甜菜+0.05%的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肥胖对非致死性肺炎全身性免疫反应的影响,将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分为Ⅰ、Ⅱ组,非肥胖小鼠分为Ⅲ、Ⅳ组,Ⅰ、Ⅲ组滴鼻40 μL含4×109 cfu大肠埃希菌菌液,Ⅱ、Ⅳ组滴鼻40 μL生理盐水,于感染后2、6、12、24、48、72、96 h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生理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结果显示,高脂饲喂8周,Ⅱ组体质量,血液WBC、GRA、MID数量,血清TNF-α、IL-6、IL-10、抵抗素浓度均显著高于Ⅳ组,脾质量及指数、胸腺质量及指数显著低于Ⅳ组(P<0.05)。感染后,Ⅰ组脾指数2~72 h显著高于Ⅱ组,2、6、48、72、96 h显著高于Ⅲ组(P<0.05),胸腺指数6、12 h显著低于Ⅱ组,72、96 h显著低于Ⅲ组(P<0.05)。Ⅰ、Ⅲ组血液WBC、GRA、MID在感染后先升高后降低最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Ⅰ组WBC、GRA、MID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感染后,Ⅰ、Ⅲ组血清TNF-α、IL-6、IL-10和抵抗素浓度于2 h显著升高(P<0.05),除Ⅲ组抵抗素外,均维持高浓度至48 h,Ⅰ组4种细胞因子2 h和6 h显著高于Ⅲ组,96 h显著低于Ⅲ组(P<0.05)。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提高,增强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益生菌发酵产物对肉鸡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将495羽1日龄实验鸡随机分5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11羽。各组饲喂不同饲粮:第Ⅰ组为正对照,基础日粮+杆菌肽锌80 mg·kg-1饲料+硫酸粘菌素20 mg·kg-1饲料+2%未发酵饲料;第Ⅱ组为负对照组,基础日粮+2%未发酵饲料;第Ⅲ组,基础日粮+1%未发酵饲料+1%发酵饲料;第Ⅳ组,基础饲粮+2%发酵饲料;第Ⅴ组,基础饲粮+2%灭菌发酵饲料。试验期70 d。试验结束时,取血清测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浓度,取回肠用于扫描电镜(SEM)检测,用无菌玻片刮取小肠黏膜用于测定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第Ⅰ组、第Ⅳ组、第Ⅴ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第Ⅴ组、第Ⅲ组绒毛比第Ⅱ组更长、更光滑,且其微绒毛长度显著高于第Ⅰ组、第Ⅳ组,但肠绒毛密度不及第Ⅰ组、第Ⅳ组。第Ⅴ组和第Ⅳ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结果表明,不仅是益生菌,其发酵代谢产物对肠道健康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湖南省主要茶叶产区的绿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和茉莉花茶中铜(Cu)、锌(Zn)、硒(Se)、钒(V)、铬(Cr)、钴(Co)、镍(Ni)、砷(As)、镉(Cd)、铅(Pb)的含量进行测定, 对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和NY/T 288-2018《绿色食品 茶叶》, 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茶叶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所测茶叶样品中Cu、Cr、As、Cd和Pb含量均在国标限量范围内, 1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为Zn(39.15 mg·kg-1)>Cu(17.75 mg·kg-1)>Ni(7.77 mg·kg-1)>Pb(0.62 mg·kg-1)>Co(0.56 mg·kg-1)>Cr(0.36 mg·kg-1)>V(0.21 mg·kg-1)>As(0.08 mg·kg-1)>Se(0.07 mg·kg-1)>Cd(0.059 mg·kg-1)。茶叶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 为0.592。所采茶叶样本中, 红茶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0.648), 小于0.7, 整体来看, 所有茶叶样本均属于安全等级, 处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环磷腺苷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35只3~4月龄湖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粮每天每只分别添加0、6和12mg的环磷腺苷,分析日粮添加环磷腺苷对3~4月龄湖羊日增重、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Ⅰ组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GLU显著高于试验Ⅰ组;血清T-CHO水平随着环腺苷酸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日粮添加环腺苷酸对血清ALB、NEFA、AST、BUN和TG水平没有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每天每只添加6 mg的环磷腺苷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H. Hu)不同优选种质间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个优选种质枝条和叶片的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聚类分组表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22%~46.63%,平均变异系数为22.02%;不同种质间变异差别明显,RC17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8.79%),RC01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1.27%)。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04%,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2.61%;聚类分析结果将20份掌叶覆盆子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10份,第Ⅱ类包括9份,第Ⅲ类包括1份。Ⅰ类与Ⅱ类组间叶脉角和叶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类与Ⅲ类组间地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裂宽和叶脉角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类与Ⅲ类组间地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裂宽和叶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探讨优选种质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将为掌叶覆盆子资源保存及构建核心种质提供数据基础以及新品种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取浙江省绍兴、宁海、温岭三地,通过镉胁迫试验,研究4个水稻品种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和秀水134镉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Cd低积累的特性,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秀水134稻米Cd含量开始超标时所对应的处理中土壤Cd浓度分别为>1.41、1.41、0.91、0.52 mg·kg-1。4个水稻品种稻米中的Cd含量与土壤Cd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合。不同水稻品种安全生产的土壤Cd临界值表现为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秀水134,按土壤类型表现为黏质脱潜水稻土>涂泥渗育水稻土>涂泥潴育水稻土。试验所得水稻安全生产土壤Cd临界值略高于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相似文献   

11.
以彩叶草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e(0、0.2、0.5、1.0、1.5、2.0、2.5 mg·L-1)处理下彩叶草各器官中矿质元素(K、Ca、Na、Mg、Fe、Mn、Cu和Zn)和重金属元素(Cr、Cd、As、Pb和Se)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Se处理明显改变了根茎叶中矿质元素和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K和Ca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茎>叶>根,Fe和Mn为根>叶>茎,Zn为叶>茎>根;低浓度Se(≤0.5 mg·kg-1)处理,Na和Mg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分别是根>茎>叶和叶>根>茎;高浓度Se(≥1.0 mg·kg-1)处理,Na和Mg元素的顺序则分别为茎>根>叶和叶>茎>根。重金属元素Cr和Cd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根>茎>叶;Pb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根>叶>茎。相关性分析表明:(1)彩叶草根中Se含量与As、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或0.01),与K、Ca、Na、Mg、Fe、Mn、Cu、Zn、Cr、Cd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呈正相关与负相关元素个数相当且基本呈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2)茎中Se含量与K、Ca、Na、Mg、Fe、Mn、Cu、Zn、Cr、Cd、As、Pb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正相关元素个数多于负相关元素个数且呈2个简单网状结构;(3)叶中Se含量与C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K、Na、Mg、Fe、Mn、Cu、Zn、Cr、Cd含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正相关元素个数多于负相关元素个数且呈2个简单直线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的栽培料中培养金针菇,利用金针菇对无机硒的富集和转化功能,培植出富硒金针菇,并测定其子实体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的富硒能力较强,富硒金针菇子实体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金针菇子实体。当培养料中硒浓度≤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增加;>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年龄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对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种群进行了全面调查,绘制了多脉铁木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生境对Ⅰ龄级个体的环境筛作用较强,该龄级出现死亡高峰,Ⅱ龄级后的年龄结构基本呈纺锤形,近似于正态分布;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且动态指数>0,为增长型种群;从时间序列来看,低龄级的个体数量不足,种群面临衰退。因此,加强多脉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测定黄瓜和土壤中氟唑活化酯的方法。结果显示,当添加水平为0.02~2.0 mg·kg-1时,所建立的方法对黄瓜和土壤中氟唑活化酯的添加回收率在92.1%~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1.7%~6.1%。仪器对氟唑活化酯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2 g,该方法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1。在浙江杭州、山东淄博和湖北武汉3地开展的2 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用药量为20~30 mg·kg-1,施药5~6次,施药间隔7 d时,距末次施药3 d,黄瓜和土壤中氟唑活化酯的最终残留量均<0.02 mg·kg-1。氟唑活化酯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不易对周围环境及地下水造成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绣球菌水提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绣球菌水提物在0~6.4 mg·mL-1浓度下分别作用24和48 h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结果显示:绣球菌水提物浓度为0.4 mg·mL-1时,对人胃癌SGC-7901的抑制作用强于人肺癌A549细胞;6.4 mg·mL-1绣球菌水提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人肺癌A549>人胃癌SGC-7901>人胰腺癌PANC-1>人肝癌HepG2。  相似文献   

16.
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产量、667 m2单位面积内基本苗、最高茎蘖、667 m2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由回归分析得出,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大小为667 m2单位面积内基本苗>667 m2单位面积内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最高茎蘖>株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的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安农1206、TQ1203、山农10-2、中泛7039、国新麦5号、圣麦2号、涡麦06011、益科麦3号、嘉宝1号、皖麦52、安农1106、潘农6号、丰絮5号、皖宿0603、乐麦W102070、濉1216、安农大wh2012-6、徽研77;第Ⅱ类群为园田5号、sv-8、天润3167、太麦002、潘农5号、丰麦20、泛麦5063、阜06329、谷神麦8号、中涡14、皖科102644、安1227;第Ⅲ类群为龙科1211;第Ⅳ类群为西农2000、淮师1108、未来0501、紫09122、远丰558-4。本研究结果为高产小麦的选育和杂交组配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早醉仙甜瓜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常规测试的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处理后,甜瓜干物质积累量、果实发育形态、功能叶片SPAD值、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65 mg·kg-1土)和钾肥用量(70 mg·kg-1土)一致的基础上,甜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表现为MP>HP>LP>CK。在产量品质方面,MP处理产量最高为14 553.5 kg·hm-2,较CK增产41.9%,其心糖(14.5%)和边糖(9.2%)含量均显著高于CK、LP、HP处理。这说明MP处理显著促进了甜瓜的生长、果实形态发育及产量的形成,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因此,MP处理(36 mg·kg-1土)为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供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土壤微生境对干旱区极端环境土壤甲螨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8年3、6、10、12月中旬采用样线法和Tullgren法对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县7种微生境(防护林SF、杏园AG、葡萄园VY、耕地FL、菜地VF、草地GL、苜蓿地AF)的土壤甲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捕获甲螨11 752只,隶属于34科44属,其中合若甲螨属(Zygoribatula)和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5.94%。不同微生境的土壤甲螨个体数量、类群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个体数依次为SF>AG>AF>VY>VF>GL>FL,类群数为SF>GL>AG>VY>AF>VF=FL,多样性指数为FL>VY>GL>SF>VF>AG>AF。7种微生境下,甲螨群落的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0.25~0.50)。MGP分析Ⅰ表明,甲螨群落基本上为O型;MGP分析Ⅱ表明,甲螨群落均属于P型。本研究表明土壤微生境对甲螨群落的生态分布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城市地区应用的矮生类木兰优良品种,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矮生类木兰的综合评价体系,从植株形态、花部形态和生长适应性 3个方面筛选出15个评价因子,对41个矮生类木兰品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应性和整体效果等性状指标是影响矮生类木兰应用的主要因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41个矮生类木兰划分为五级:Ⅰ级包括4个木兰品种(种);Ⅱ级包括13个木兰品种(种);Ⅲ级包括9个木兰品种(种);Ⅳ级包括12个木兰品种(种);Ⅴ级包括3个木兰品种(种)。综合评价结果,隶属Ⅰ级和Ⅱ级的乡村红二乔玉兰、红笑星玉兰和玫红星花玉兰等矮生类木兰品种(种)在上海地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王京文  王忠  楼玲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576-1578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化学肥料中总养分折纯量减少20%的条件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较3种水溶肥料在设施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水溶肥Ⅰ的处理,辣椒中维生素C(VC)、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辣椒产量均明显增加;施用水溶肥Ⅱ的处理,辣椒中VC、氨基酸含量,及辣椒产量均明显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施用水溶肥Ⅲ的处理,辣椒中VC、蛋白质含量都略有下降。综合辣椒品质及产量,基于水溶肥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提升辣椒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