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鸡蛋与鸭蛋的蛋壳力学特性、超微结构和蛋壳组分的异同,为精准调控鸭蛋蛋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5周龄海兰灰蛋鸡和龙岩山麻鸭所产蛋,选取平均蛋重接近生理蛋重的鸡蛋和鸭蛋各160枚,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蛋。蛋鸡和蛋鸭均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营养水平参照国家标准配制。采用蛋壳强度仪测定蛋壳强度,数显千分尺测定蛋壳膜和钙化蛋壳的厚度,计算蛋壳比例和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的超微结构,测定蛋壳有效厚度、乳突厚度和宽度,计算总厚度、有效层和乳突层比例。观察蛋壳乳突结构,对乳突结构的变异程度进行评分。蛋壳粉碎提取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方法测定基质蛋白含量,微波消解后,参照国标方法,测定蛋壳中钙、磷、镁、锰、铜、锌含量。【结果】与鸡蛋相比,鸭蛋的蛋重和蛋壳重更大(P<0.01),蛋壳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蛋壳强度、韧性和蛋壳膜厚度更大(P <0.01),钙化层厚度(不含壳膜)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厚度和单位乳突个数均显著低于鸡蛋壳(P<0.01),乳突宽度和乳突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1);蛋壳总厚度和有效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有效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01)。乳突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密度、B型和A型乳突、乳突的霰石、袖口和凹陷结构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乳突的帽子结构、汇流程度、早期融合、晚期融合的评分及乳突结构的总评分显著低于鸡蛋壳(P<0.05),表明鸡蛋壳较鸭蛋壳有较为频繁的乳突结构变异,鸭蛋壳帽子结构上沟壑状痕迹较鸡蛋壳更为深刻清晰,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乳突层与壳膜纤维间的结合更致密。鸭蛋壳中磷、铜和锰的含量更高(P<0.05),但镁和基质蛋白含量较低(P<0.001),钙和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鸡蛋和鸭蛋具有相似的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蛋壳比例、钙化层厚度、蛋壳中钙和锌的含量无差异。与鸡蛋壳相比,鸭蛋蛋壳力学特性较好,蛋壳强度和韧性较高,主要与鸭蛋壳具有较致密的超微结构和乳突结构有关,鸭蛋壳的有效厚度高、乳突排列更平整,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相邻乳突单元间致密性更好;蛋壳组分中磷、铜和锰含量高,镁和基质蛋白含量低。可通过调控蛋壳矿物元素及基质蛋白含量,影响蛋壳形成过程尤其是乳突和栅栏层中碳酸钙的沉积,增加蛋壳有效层的厚度,改善乳突层结构,从而改善鸭蛋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2.
将同批入孵番鸭种蛋分为6组:新鲜种蛋,一照时的健胚蛋、死胚蛋,三照死胚蛋,正常出雏蛋,毛蛋(啄壳时死胚蛋),分别测定各组种蛋大端、中部和小端的气孔数、厚度及蛋壳结构,并研究它们对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照、三照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52.28、55.32和71.60个·cm-2)极显著少于一照健胚蛋(83.60个·cm-2)和正常出雏蛋(86.28个·cm-2);而在蛋壳厚度上,三照死胚蛋(0.401mm)和毛蛋(0.395mm)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新鲜种蛋、毛蛋和正常出雏蛋蛋壳结构.结果显示,新鲜种蛋壳由壳膜、乳锥层、柱状层、垂直晶体层和油质层构成,正常出雏蛋及毛蛋的乳锥层因胚胎发育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造成部分缺失;死胚蛋蛋壳厚度(0.395-0.401mm)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可见蛋壳过厚、气孔较少是影响番鸭蛋孵化后期气体交换,导致死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和规范豁眼鹅种蛋消毒技术,探讨种蛋“三步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及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合格的1000枚豁眼鹅种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0枚。对照组仅在种蛋入孵前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试验组实施“三步消毒法” 即种蛋收集后浸洗、入孵前熏蒸和孵化过程中喷洒消毒。在种蛋消毒前后检测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将处理后的种蛋放入同一台孵化机中进行孵化,统计孵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三步消毒后蛋壳表面细菌综合减少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减少率66.7%);试验组种蛋受精卵孵化率(85.1%)、健雏率(97.0%)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8.5%和7.2%,差异均极显著(P <0.01);试验组胚胎早期死亡率(4.0%),与对照组比较降低7.0%,差异极显著(P <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胚胎后期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因此,实施“三步消毒法”消毒豁眼鹅种蛋可大幅度减少种蛋保存与孵化过程中蛋壳表面的细菌数量,提高种蛋受精卵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种蛋胚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蛋壳色泽作为蛋的一种质量性状,主要依赖于色素卵嘌呤在蛋壳表面的分布状况,鸡蛋品种不同其壳色深浅不一。近几年来,在孵化生产中发现,罗斯褐壳蛋鸡所产浅色(粉白色和浅白色)壳种蛋的受精率比较低。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正确指导种蛋生产,1989年春,我们在孵化时对蛋壳色泽作了较详细的调查统计。材料与方法1、种蛋分别来自洛阳市机械化鸡场(A)和白马寺鸡场(B)。2、种蛋按壳色分为褐壳(对照组)和浅色壳(实验组)两大类。浅色壳又细分为粉白色和浅白色两种。种蛋按种类分别放在不  相似文献   

5.
观察测量了巢湖鸭(又称巢湖麻鸭)青壳种蛋691枚和白壳种蛋949枚,并选择了部分种蛋进行孵化。结果显示,巢湖鸭种蛋特征:每枚蛋重青壳平均为73.42g,白壳为73.80g,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青壳为1.38,白壳为1.37,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效果:青壳与白壳蛋受精率无差异。蛋壳颜色影响巢湖鸭受精蛋孵化率,青壳受精蛋孵化率显著优于白壳受精蛋孵化率(P〈0.05)。孵化期间二者的失重率基本相同;初生雏鸭重与蛋壳颜色无相关关系,与种蛋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蛋壳颜色鸡蛋的品质性状。方法以白壳蛋、粉壳蛋、褐壳蛋、绿壳蛋为试验材料,检测鸡蛋常规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蛋清抗氧化性、蛋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褐壳蛋质量显著高于粉壳蛋和绿壳蛋(P0.05),粉壳蛋蛋壳强度和厚度均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绿壳蛋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褐壳蛋(P0.05),绿壳蛋抗氧化性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有色鸡蛋蛋壳强度和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区别。绿壳鸡蛋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和亚油酸(C18:2)含量均显著低于粉壳和白壳鸡蛋(P0.05)。褐壳鸡蛋蛋黄中的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蛋壳颜色鸡蛋(P0.05)。结论有色蛋壳鸡蛋蛋壳强度和蛋清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品质在不同颜色蛋壳鸡蛋中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改变蛋壳通透性对肉鸡种蛋失水率及出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肉鸡种蛋孵化的0d、5.5d、10.5d和15.5d用稀盐水洗蛋和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研究其对种蛋失水率及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稀盐水清洗种蛋增加蛋壳通透性不能显著提高种蛋失水率,胚胎自身具有渗透压调节作用,但对提高受精蛋孵化率有利;对出雏重、出雏重占入孵蛋重比率及孵化时间没有影响。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降低蛋壳通透性,显著降低了失水率,影响胚胎气体交换,导致受精蛋孵化率较低,出雏重增大(p>0.05)。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般在孵化前对种蛋进行消毒,我们认为,经过挑选的种蛋在入蛋库前要先消毒。这是因为鸡蛋的外部包括三层覆盖物——蛋壳、外壳膜、内壳膜。每层对外物入侵(主要是细菌)都是一种障碍。防止外物渗入以蛋壳加胶质层为最好,内壳膜次之,外壳膜最差。这三层防护物本身都没有抗菌特性,有些细菌仍能找到进入蛋内的通道。其进口显然是鸡蛋冷却时内容物收缩与蛋壳之间造成的微小空间。细菌就穿过蛋壳上的气孔与壳膜而进入蛋内。所以防止细菌渗入蛋内较好的办法是在鸡蛋刚产出、内容物尚未开始收缩时,立即消灭蛋壳上的细菌。此项工作应在鸡舍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选取100枚卢氏绿壳鸡蛋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卢氏绿壳鸡蛋的蛋重为49.15 g,蛋比重为1.09,蛋形指数为1.31,蛋壳厚度为356.8μm,蛋黄占全蛋比例为33.16%,蛋黄的粗脂肪含量为54.35%,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为14.27mg/g,全蛋胆固醇含量为197.38 mg,蛋黄的SOD含量为6.33 U/mgprot,卢氏绿壳鸡蛋不但在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相对重等方面优于普通鸡蛋,而且蛋黄粗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的鸡蛋。  相似文献   

10.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正>试验以绿壳蛋鸡,仙岛黄鸡、贵妃鸡和隐性白鸡种蛋为素材,探索蛋比重是否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出雏时间。将种蛋测定蛋比重以后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测定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出雏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鸡种的蛋比重平均级别差异显著,反映鸡种蛋比重种质特性不同;种蛋的蛋比重与种蛋的受精率相关不显著;部分鸡种的蛋比重与其孵化率及出雏时间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蛋比重对繁殖性能有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选好种蛋。孵化应选择优秀、健康的种禽所产的种蛋。种鸡缺乏维生素可导致种蛋在孵化后期胚胎大量死亡;种鸡带病,可直接传染给种蛋,导致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或雏鸡出壳后带病。胚蛋表面要干净清洁,蛋重适中,蛋形椭圆,蛋壳质地致密均匀,壳厚适度,无裂纹、钢皮、沙壳、畸形、气室不正、血斑、散黄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边缘性缺锌(-30ppm)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添加量:0、40和1000ppm)和钙(含量3.12%和4.70%)饲喂种母鸡,观测了种蛋的孵化效果和子代初生雏的表现。结果表明,当种母鸡饲粮未加锌时,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P<0.01)。高锌对种蛋孵化效果没有不良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使种蛋孵化后残壳重显著提高(P<0.05)。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1),高钙则使之更进一步降低(P<0.01)。子代初生雏血清蛋白质含量(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受试验处理的影响很小。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显著提高(P<0.01),而对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对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使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4.
孵化应选择优秀、健康的种禽所产的种蛋。种鸡缺乏维生素可导致种蛋在孵化后期胚胎大量死亡;种鸡带病,可直接传染给种蛋,导致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或雏鸡出壳后带病。胚蛋表面要干净清洁,蛋重适中,蛋形椭圆,蛋壳质地致密均匀,壳厚适度,无裂纹、钢皮、沙壳、畸形、气室不正、血斑、散黄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海兰褐蛋鸡产蛋高峰至后期(31—80周龄)鸡蛋表观指标、物理属性和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探究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的关键时期及蛋壳结构与组成的变化,为产蛋后期蛋壳品质的调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84只30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自由采食、饮水,饲养50周。分别于31、36、41、46、50、55、60、65、70、75和80周龄时,每重复每天采集3枚鸡蛋,连续采集3d。所有鸡蛋样品均检测表观指标、物理属性和力学特性。选择31、41、50、60、70和80周龄组蛋壳,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横截面和内表面的超微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仪检测蛋壳晶体结构,灼烧法检测蛋壳有机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壳总蛋白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蛋壳钙和磷含量。【结果】(1)31—80周龄蛋重、长径和蛋壳面积线性增加(P<0.01);蛋壳重、蛋壳比例、蛋壳厚度和蛋壳指数随蛋鸡周龄先增加后降低(P<0.05);50周龄后蛋壳强度和蛋壳韧性较31周龄显著降低,65—80周龄各周龄均显著低于之前各采样时间点(P<0.05)。(2)蛋壳品质主成分载荷分析中,在第一主成分(PC1)中,蛋壳强度、蛋壳比例、蛋壳韧性和蛋壳指数的载荷值高,而第二主成分(PC2)中,蛋壳重、蛋壳厚度和蛋壳面积的载荷值高;根据产蛋期蛋壳物理属性和力学特性变化,可划分为31—50和55—80周龄2个阶段,后者还可划分为55—60周龄和65—80周龄2个阶段。(3)70和80周龄蛋壳乳突厚度和比例显著低于31—60周龄各组(P<0.05);乳突密度显著低于31周龄组蛋壳(P<0.05)。(4)随蛋鸡周龄增加,蛋壳晶体大小无显著变化(P>0.05)。(5)蛋壳有机物和总蛋白含量、单位蛋壳面积含量和每枚蛋壳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每枚蛋壳钙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70和80周龄单位蛋壳面积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60、70和80周龄蛋壳磷百分含量显著低于之前各周龄组(P<0.05),而每枚蛋壳磷含量和单位蛋壳面积磷含量显著低于31周龄组(P<0.05)。(6)蛋壳力学特性与钙化层厚度、有效层厚度、乳突密度、有效层比例、单位蛋壳面积钙含量、磷百分含量、每枚蛋壳磷含量和单位蛋壳面积磷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突比例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根据蛋壳物理属性和力学特性变化,海兰褐蛋鸡产蛋期可划分为31—50周龄和55—80周龄2个阶段,65周龄后蛋壳力学特性下降尤为明显;超微结构层厚度和比例的变化可能导致了产蛋期蛋壳力学特性的下降;60—80周龄蛋壳力学特性降低可能与蛋壳磷含量下降有关,乳突层结构异常和蛋壳面积增大导致的单位蛋壳面积钙含量下降加剧了70—80周龄蛋壳力学特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鸭胚胎代用蛋壳培养,旨在提高出雏率。方法Ⅰ将新鲜种蛋的胚胎转移至代用蛋壳Ⅰ内培养,72h后转移至代用蛋壳Ⅱ内培养至出雏。方法Ⅱ将正常孵化72h后的胚胎转移至代用蛋壳Ⅱ后培养至出雏。方法Ⅰ组出雏率为19.2%(10/52);方法Ⅱ组出雏率为40.4%(21/52)。从第6天到出雏同一日龄胚胎存活率方法Ⅰ组显著低于方法Ⅱ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第16天到出雏同一日龄胚胎存活率方法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方法Ⅰ和方法Ⅱ两种方法均能获得雏鸭,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相似文献   

17.
山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鸡营养丰富 ,味鲜美 ,我国消费空间颇大 ,据有关专家预测 ,10年内难以满足市场之需求 ,故适时发展山鸡的养殖确是一项奔小康的好门路。1 种蛋选择首先种蛋要新鲜 ,一般以 10天内产收的蛋最好 ,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 ,孵化出的雏鸡健康、强壮 ,成活率高。其次 ,形状大小要合适 ,外表结构要正常 ,蛋壳表面要清洁。过大 ,过小或过圆 ,过长的蛋 ,薄壳蛋、厚壳蛋、沙皮蛋均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雏。此外 ,种蛋必须要求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 ,以免出现病症。2 雏期管理2 1 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后 2 4— 36小时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饲粮钙水平对京海黄鸡蛋品质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钙水平能显著影响京海黄鸡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壳钙率,饲粮钙水平为3.5%、4.0%处理的蛋壳强度、蛋壳重、壳重率显著好于钙水平为2.5%、3.0%处理;不同钙水平日粮对京海黄鸡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有显著影响;用钙水平为3.5%的饲粮饲喂京海黄鸡,其繁殖和孵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鸭入孵蛋质量与蛋形指数对孵化过程中种蛋质量、孵化成绩及雏鸭初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同一天收集的黑鹜鸭(H)、建昌鸭(J)和农华肉鸭P系(P)种蛋测量其入孵蛋质量、长径和短径,计算蛋形指数。将种蛋分别按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分为3组,进行同批变温孵化,从孵化第7天起每3d照蛋1次,称量并记录种蛋质量,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从孵化第26天起每天检查出雏情况,记录雏鸭初生体质量。计算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孵化期间种蛋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分析鸭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不同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的种蛋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无显著差异,且变化趋势相同。入孵蛋质量分组方面,黑鹜鸭1组(质量64.84g/枚)、建昌鸭1组(质量76.94g/枚)和农华肉鸭P系1组(质量88.03g/枚)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黑鹜鸭2组(质量64.84~76.28g/枚)、建昌鸭1组(质量76.94g/枚)和农华肉鸭P系1组(质量88.03g/枚)的入孵蛋孵化率最高;蛋形指数分组方面,黑鹜鸭3组(1.42)、建昌鸭1组(1.30)和农华肉鸭P系3组(1.39)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最高。各品种雏鸭初生体质量与入孵蛋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形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孵化过程中鸭种蛋的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与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无关,不同鸭品种的最佳入孵蛋质量与蛋形指数范围不同;雏鸭初生体质量随入孵蛋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蛋形指数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山鸡蛋由于壳厚,相对面积小,气孔封得严,直接影响着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常使得山鸡蛋孵化率低。因此,要提高山鸡蛋的孵化率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环节: 一、温度。孵化温度根据胚胎发育的情况,采取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施温方法。温度范围分别是: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