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和乙醇法及蒸馏水法超声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杜仲叶总黄酮用甲醇提取效果较好,且在浓度为60%效果最佳,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07.006 mg QuE/g DM;杜仲叶总酚用乙醇提取效果较好,其浓度为60%最佳,提取物总酚含量为38.439 mg GAE/g DM。杜仲叶的60%甲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DPPH·清除能力和最佳的ABTS+·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2.86μg DM/mL和169.55μg DM/mL。5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其IC50值为94.98μg DM/m L。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叶总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891和-0.873,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通过筛选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的方法,为杜仲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杜仲愈伤组织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活性成分,测定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杜仲愈伤组织次之,杜仲皮最低。杜仲叶中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83.738 mg QuE/g DM和285.065 mg Qu E/g DM,总酚含量分别达到59.100 mg GAE/g DM和66.720 mg GAE/g DM。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60%甲醇提取物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愈伤组织>皮,对Fe2+络合能力为愈伤组织>叶>皮。6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对Fe2+络合能力为叶>愈伤组织>皮。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总黄酮、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2,与ABTS+·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86,表明总黄酮和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Fe2+络合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4,说明总黄酮、多酚与Fe2+络合能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0.883,说明总黄酮、多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传统药用部位杜仲皮的替代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液抑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南部尖峰岭、海南省中部五指山林地,海口市郊土壤中分离了91个放线菌菌株。进行了放线菌与病原菌在培养皿内的对峙培养,筛选出3个对芒果炭疽菌、芒果褐色蒂腐病原菌拟茎点霉和芒果蒂腐病原菌链格孢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尖峰岭11、38、39。将3个拮抗放线菌株液体培养,发酵液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芽管伸长有较好抑制作用。冷冻干燥法进一步将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粗提,发现10mg/l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吸附率及比洗脱量、洗脱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桔梗茎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考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索了桔梗茎总黄酮对DPPH·、亚硝酸盐、ABTS阳离子自由基、·OH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桔梗茎总黄酮纯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桔梗茎浸提液采用石油醚脱脂,控制其总黄酮质量浓度1.1 mg/mL,桔梗茎浸提液的上柱体积与树脂质量比6∶1(mL/mg),吸附流速控制1.0 mL/min,洗脱液为70%乙醇水溶液,洗脱流速控制2.0 m L/min,洗脱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7∶1(mL/mg)。在此纯化条件下,LX-36型树脂对桔梗茎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平均为5.933 mg/g、吸附率平均为89.89%,比洗脱量平均为5.627 mg/g、洗脱率平均为94.83%,干浸膏中总黄酮含量由6.35%提高到4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桔梗茎总黄酮对DPPH·、亚硝酸盐、ABTS阳离子自由基、·OH均具有清除活性,而且均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活性均逐渐增强。该结果为桔梗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益智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考察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及液料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FRAP法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益智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甲醇浓度100%,超声时间20 min,液料比25:1(mL/g),该条件下益智总黄酮提取率达0.757%.益智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在0.851~3.188 mg/mL(相当于生药)、0.642~1.789 mg/mL(相当于生药)之间,FRAP值在0.029~0.111 mmol/L之间,总黄酮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呈显著相关(P<0.05),但与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桐花树果实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桐花树果实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作用,考察了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测定了其总还原力以及对H2O2诱导小鼠氧化溶血和对小鼠肝匀浆MDA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桐花树果实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样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01、0.05、0.1 mg/mL桐花树果实乙酸乙酯部位对H2O2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的抑制率分别为47.64%、67.09%、81.99%。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5~2.0 mg/mL桐花树果实提取物均可极显著地抑制小鼠肝匀浆自发的产生MDA(P<0.01)。可见,桐花树果实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10.
以南瓜籽为试材,测定了南瓜籽植物甾醇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植物甾醇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且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清除率为46.2%,IC50=3.715 mg/mL;对OH.清除率可达72.6%,IC50=1.560 mg/mL。对猪油的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与柠檬酸、VC和VE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其中与VE的协同增效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3.0 mg/mL时可以完全抑制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杧果蒂腐病菌潜伏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西大学杧果园的两个杧果品种果树及果实不同时期带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就有蒂腐病菌潜伏在春梢上。从各时期组织中至少分离到10种引起杧果果实腐烂的真菌,其中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et Cif.、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Diplodina sp.为主要病原菌,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 (P.Henn.) Sutton.、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 为次要病原菌,其它真菌只在一定情况下引起蒂腐病症状。D. dominicana.、B. theobromae和 P. mangiferae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潜伏侵染枝条,Diplodina sp.从幼果期侵入并潜伏至贮藏期发病,P. mangiferae从青熟果期开始潜伏侵染。  相似文献   

12.
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通过静态、动态实验,确定最佳纯化参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原花青素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XDA-8是纯化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最优树脂,吸附率为63.41%,解吸率为78.98%。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4 BV/h、上样浓度4 mg/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4 BV/h。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纯度由5.25%提高到12.10%。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纯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138、0.3699 μg/mL,清除能力强于Vc。因此,XDA-8树脂纯化法简单、高效,可用于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纯化,且紫苏籽壳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皋茶保健茶的研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89-293
皋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但饮用时滋味苦涩。通过在皋茶中添加辅料,对其滋味进行协调,减少其苦涩味。以滋味和香气为主要考察因子,确定了皋茶保健茶的最佳配比,皋茶:绿茶:菊花:甘草最佳配比量为 1.64 g: 0.54 g: 0.27 g: 0.27 g。通过其对ABTS、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较,得出皋茶保健茶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样品浓度(0~25 μg/mL)的增加而增强,在25 μg/mL下,皋茶保健茶醇提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92.24%;皋茶保健茶醇提物、皋茶保健茶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86.22%和84.29%;在高浓度(25~800 μg/mL)下,随着皋茶保健茶样品浓度的不断增加,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旨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茉莉籽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紫茉莉籽黄酮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分析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3个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紫茉莉籽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紫茉莉籽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35(g·mL-1)、提取时间2h,在该条件下,紫茉莉籽总黄酮得率达1.736%。紫茉莉籽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结论]因此,响应面法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可靠,且该法高效、简单,可用作紫茉莉籽黄酮的提取;紫茉莉籽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红树莓花青素的微波辅助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红树莓花青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方法:花青素提取工艺采用中心试验设计响应面试验设计,抗氧化能力测定通过了清除羟自由基、ABTS和DPPH进行评判。结果:红树莓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强度600W,微波时间40S,液料比60︰1,酸化乙醇浓度的体积比为20:80,浸泡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树莓花青素的预测含量为0.055mg/g,实际测得花青素的含量为0.054mg/g。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燕麦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娇  任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229-234
本文对燕麦麸皮中总多酚进行微波提取,与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探讨溶剂、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 )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总酚得率有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是:75%乙醇,料液比(m/v)1:8,微波功率640 W,微波辐射时间15 min,此条件下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的提取得率为9.72 mg.g-1,高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多酚的得率6.67 mg.g-1。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用DPPH清除率表示,相当与同质量α-生育酚的90.4%。结论:利用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中的多酚比传统的热回流方法效率高,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executed to evaluate the phenolic content, DPPH,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nitrite scavenging rat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from in vitro cultured adventitious root extract of different Platycodon grandiflorum(PG) variety. Total polyphenol and flavonoid content showed the highest amount in adventitious root extract of tetraploid PG, and followed by green petal, double petal and diploid PG extract.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especially, the scavenging activity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mg mL-1 was higher than 80%. The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G varietie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5 mg mL-1 or more, and generally showed high scavenging activity. The nitrite scavenging activity was affected by pH, at pH of 1.2, the scavenging effect of all of the extracts tested observe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pH ranges. The cytotoxicity of PG extract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the survival rate of RAW 264.7 cell was more than 90%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0 μg mL-1 or less, and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macrophage cell showed little toxicity. After PG extract pretreatment at 50, 100, and 200 μg mL-1, LPS-treated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NO produc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dose-response trends followed quadratic regressions in all PG varieties. The PG extracts showed a considerable range of influence on cytokine secretion. The effect of adventitious root extracts of PG against inflammatory mediators TNF-α, IL-6 and IL-1β production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旨在优化商洛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商洛市天麻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40 g/mL,该条件下商洛天麻多糖含量为32.83 mg/g。天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天麻多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效果。当浓度3.5 mg/mL时,天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40.52%,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能达到36.52%。天麻多糖具有开发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甘草超声提取液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寻找安全的食品保鲜剂,本实验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半径,探究甘草超声提取液抑菌活性;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抗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效果,检测甘草超声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甘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半径在培养18 h后分别可以达到1.01±0.08 cm、0.96±0.03 cm;对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到93.1%,显著高于对照组(0.1 mg/mL维生素C);抗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效果最高可达到87.57%。甘草提取物对以上两种受试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DPPH与邻苯三酚也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