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不同浓度蝉蜕水提取物对小鼠D-氨基半乳糖(D-GalN)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GalN模型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蝉蜕水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共6组。每组小鼠均按每千克体重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3 d,末次给药12 h后,按600 mg/kg腹腔注射10%D-GalN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计算小鼠肝指数,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心肌组织、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活性升高(P0.01),肝脏、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P0.01),肝组织炎症坏死广泛。与模型组比较,蝉蜕水提取物的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活性降低(P0.01或P0.05),肝脏、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肝组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蝉蜕水提取物对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根提取物抗氧化及保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猕猴桃根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CCl4肝损伤小鼠血浆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FTC法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并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不同的提取物和阳性对照药甘草酸二铵灌胃治疗,测定小鼠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结果]猕猴桃根经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用量为60 mg/kg时,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ALT、AST活性升高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结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硫酸酯化牡蛎多糖(SCG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得到SCGP,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不同剂量(200、400、800 mg/kg)的SCGP,并设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和药物组(灌胃联苯双酯,200 mg/kg),各组连续灌胃14 d,然后给模型组、药物组和SCGP组腹腔注射CCl_4致病,18 h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形态学变化和SCGP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肝组织切片在倒置显微镜下显示,SCGP灌胃组和药物组肝细胞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少;SCGP高剂量组(800 mg/kg)能显著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脏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小鼠肝脏的SOD活性(P0.05)。研究表明,SCGP对经腹腔注射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杠板归总黄酮的保肝药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杠板归的深入研究提供活性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组(150 mg/kg)及杠板归黄酮高剂量组(600 mg/kg)、中剂量组(400 mg/kg)、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16 mL/kg剂量灌胃56%vol白酒,1h后各用药组按20 mL/kg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d,然后通过计算肝脏指数(LI)、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生化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探究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各杠板归总黄酮剂量组可有效降低因酒精性肝损伤引起小鼠升高的LI,并升高SI和TI;又能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还可降低酒精性损伤肝组织中的IL-4、IL-6和TNF-α含量,且对小鼠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和变性及炎细胞浸润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尤其以杠板归总黄酮高、中剂量组的效果最明显.[结论]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来实现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岩藻黄素、灵芝孢子粉和黑枸杞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建立NIAAA小鼠酒精肝模型。将10周龄C57BL/6小鼠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喂食正常液体饲料,模型组和试验组喂食5%酒精液体饲料,试验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0 mg/(kg·d)岩藻黄素、500 mg/(kg·d)灵芝孢子粉和500 mg/(kg·d)黑枸杞。取肝脏组织称重,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系数,取部分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形态,采用商业试剂盒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肝脏中TG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岩藻黄素抑制了酒精造成的脂肪变性,降低了血清中ALT、AST、TG和肝脏中TG含量;灵芝孢子粉有效地缓解了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升高,但没有有效抑制酒精造成的脂肪变性;而黑枸杞减轻了酒精造成的脂肪变性,但没有显著缓解血清中ALT、AST的升高。[结论]相较于灵芝孢子粉和黑枸杞,岩藻黄素可以对酒精造成的肝损伤和脂肪变性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紫薯醋为受试物对小鼠进行动物试验,研究紫薯醋的减肥降脂作用及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以基础饲料喂养的空白对照组、仅以高脂饲料喂养的高脂模型组和以高脂饲料与0.01mL/g紫薯醋喂养的紫薯醋试验组。连续喂养30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脂肪质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另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以等量纯净水灌胃的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灌胃的模型组、以100mg/(kg·d)联苯双酯悬浮液灌胃的阳性对照组和0.01mL/g紫薯醋灌胃的紫薯醋试验组。连续喂养3周,最后1d给药1h后,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10mL/kg花生油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含2g/L CCl4花生油10mL/kg,禁食不禁水16h,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浓度。取小鼠肝脏制成0.1g/mL匀浆,测定小鼠肝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紫薯醋可显著降低小鼠的体质量和脂肪系数,说明紫薯醋可预防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紫薯醋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浓度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肝组织匀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发现紫薯醋可降低肝组织的MDA质量摩尔浓度,减轻肝脏的损伤程度,提高小鼠肝脏的GSH-Px活性,说明紫薯醋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显著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cetyl-p-Aminophenol, APAP)肝损伤模型,探讨免疫细胞在APAP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70只C57BL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向模型组腹膜内注射APAP溶液(200 mg/kg),引起急性肝损伤,在不同时间点从对照组,模型组各取5只小鼠,眼球收集血液并解剖肝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IL-1β、TNF-α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动态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APAP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并测定了肝损伤小鼠生化及免疫细胞变化。结论:过量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血清中ALT、AST水平升高,坏死的肝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β、TNF,在肝损伤修复期处于较高状态;同时固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树突细胞在损伤时相升高,修复再生时相降低至正常水平;T细胞发生动态变化,在损伤时相和修复再生时相处于升高状态,14 d后降低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及其组方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为动物维生素A急性中毒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而促进伴侣动物医疗的健康发展.[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A(按1500 mg/kg计)建立维生素A中毒致骨骼发育不良综合症小鼠模型,4周后采集血液测定生化指标.将维生素A急性中毒小鼠随机分成6组(T1~T6)进行治疗:T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T2组为10.0 mL/kg赶黄草水粗提物;T3组为1.0 mL/kg波棱瓜子粗提油;T4组为5.0 mL/kg赶黄草水粗提物+0.5 mL/kg波棱瓜子粗提油;T5组为5.0 mL/kg赶黄草水粗提物+0.5 mL/kg波棱瓜子粗提油+1.0 g/kg黄芪多糖;T6组为阳性对照,安宫牛黄丸(1/3粒,约1 g).各给药处理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 d.在开始给药的第2、4、6和8 d分别采集小鼠静脉血制备血清,用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和甲状旁腺素(PTH)等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除T1组外,各给药处理组维生素A急性中毒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ALT、AST和ALP活性及Ca和P含量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PTH含量则呈上升趋势.综合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可确定T5组的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治疗效果最佳,至给药第8 d,维生素A急性中毒小鼠血清ALT活性降至3.78 ng/mL,AST活性降至628.14 pg/mL,ALP活性降至2.35 ng/mL,Ca含量降至3.29 mmol/L,P含量降至1.62 mmol/L,而PTH含量升高到337.95 pg/mL.[结论]赶黄草水粗提物和波棱瓜子粗提油均能有效治疗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两者联用效果更佳,尤其是与黄芪多糖配伍组合,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修复肝功能及骨组织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H2O2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体外损伤模型,小鼠灌胃含复方茵芩制剂药物血清后,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培养上清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低于药物血清组(P<0.01);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药物血清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T和ALT活性高(P<0.01),而药物血清组变化不明显.在损伤的肝细胞中添加药物血清的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药物血清组AST活性在第3-5天均较低(P<0.01),第6天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在第3-6天均较低(P<0.01).可见,含药的血清可减轻H2O2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10.
赶黄草总黄酮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赶黄草总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发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及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10 mg/kg、2 mg/kg的剂量灌服;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按照5 mg/kg的剂量灌服;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观察小鼠生长状况,末次给药之后2 h,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5 mg/kg LPS,12 h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将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赶黄草总黄酮对小鼠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血清中ALT活性分别降低26.53%(P0.01)、16.74%(P0.05),AST活性分别降低12.50%(P0.05)、9.88%(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26.46%(P0.05)、21.77%(P0.05),MDA含量分别降低48.73%(P0.05)、59.80%(P0.01);小鼠肝脏指数分别降低10.36%(P0.05)、3.80%(P0.05);赶黄草总黄酮各剂量组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以上结果表明,赶黄草总黄酮对LPS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由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8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GBE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连续灌服GBE 30 d,1次/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GBE低、中、高剂量组第28天用TAA(300 mg/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肝组织中Caspase-8在mRNA水平上调表达;而GBE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中Caspase-8在mRNA水平下调表达.GBE可通过调节Caspase-8的表达抑制急性肝衰竭肝细胞调亡,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灌喂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磺胺二甲氧嘧啶钠(SMS)100、200、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尿素(UREA)等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药5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的AST、ALT、ALP、LDH和UREA均无显著性变化,按400mg/kg体质量给药组的肌酐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连续灌药10d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AST、ALT、ALP、LDH、CRE、UREA均有显著性变化。SMS可导致肝细胞核溶解或细胞溶解,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局部坏死,且浓度越高,损害越大。试验表明,100mg/kg的剂量对斑点叉尾鮰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小,在5d内使用是安全的;200mg/kg的剂量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损伤;而高剂量的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在较短时间内仍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表现在肾脏上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玉米低聚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小鼠经口灌胃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的玉米低聚肽进行肝损伤前预防, 30 d后,以10 mL/kg的剂量一次性灌胃0.5%的CCl4,16 h后测定小鼠的肝指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 伤小鼠的ALT、AST和MDA水平(P<0.05),提高SOD和GSH-px活力(P<0.05),且明显促进肝功能恢复,光镜下可见玉米低聚肽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但对 肝指数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鼠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d)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简称FLJ,利用酶解法制备),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200 mg/(kg·d)的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FLJ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FLJ各剂量均能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且中、高剂量组达到显著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由对肝细胞的病理损伤.FLJ对CCl_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51-9652
[目的]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力竭运动及恢复小鼠肝脏、股四头肌中SOD、POD、MDA和血清中AST、ALT、AKP活性的影响。[方法]取7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安静杜仲叶提取物组B、力竭运动对照组C、力竭运动杜仲叶提取物组D、力竭运动恢复对照组E和力竭运动恢复杜仲叶提取物组F,每组12只,各给药组小鼠每日按1.5 g/kg剂量以杜仲叶提取物灌胃,各对照组小鼠以蒸馏水灌胃,连续30 d后,将运动组小鼠置于水中游泳至力竭,记录力竭运动时间;C组和D组小鼠运动后即刻摘眼球采血,并取肝脏和股四头肌备用。A组和B组不作运动处理,直接摘眼球采血,并取肝脏、股四头肌备用。E组和F组小鼠恢复24 h后摘眼球采血,并取肝脏、股四头肌备用;测定小鼠肝脏、股四头肌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血清中AST、ALT和AKP活性。[结果]杜仲叶提取物可以提高力竭运动状态下小鼠肝脏和股四头肌中SOD和POD活性,减少MDA生成,并可明显降低血液中AST、ALT和AKP的活性。[结论]杜仲叶提取物对力竭运动小鼠的肝脏和骨骼肌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促进机体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地鳖肽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小鼠分溶剂组、模型组(CCl_4)、地鳖肽组、阳性药物组,灌服不同剂量地鳖肽提取液和生理盐水及保肝药,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2h后除溶剂组小鼠外都腹腔注射0.1%CCl_4,制备血清和肝组织匀浆,ELISA和PCR等方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活力,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力和MDA含量,组织中TNF-α、IL-6和iNOS含量及mRNA表达;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鳖肽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力极明显降低,肝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显著提高,但其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6和iNOS含量极显著降低及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而地鳖肽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缓解。【结论】地鳖肽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