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探索无花果枝在食用菌栽培中的作用,为种植业农业废弃物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应用开拓新途径。通过研究无花果枝营养成分、浸出液和在培养料中的添加量分析无花果枝屑对秀珍菇和猴头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无花果枝屑会显著降低培养料的碳氮比。无花果枝屑浸出液对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无花果枝屑添加到培养料中会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添加无花果枝屑能使秀珍菇提早现蕾,延长猴头菇采收时间,增加2种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添加50%无花果枝屑栽培秀珍菇、添加28%无花果枝屑栽培猴头菇,能提高2种食用菌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猴头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结果表明:猴头菌菌丝在7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28:1~38: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38: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38:1。  相似文献   

3.
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为替代料的毛木耳菌丝培养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发酵床养猪垫料废弃资源作为毛木耳培养料的再利用技术,以毛木耳781 为试验菌种,采用试管培养的方法,探讨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以不同比例替代麦麸、木屑的培养基质配方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发酵床腐殖质代替50%木屑的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后期的持续生长力最强。试验证实,纤维含量丰富的发酵床养猪废垫料,适宜作为毛木耳菌丝培养的木屑替代料,其最大替代比例为50%,可有效促进菌丝生长速度与持续生长势;而以发酵床养猪废垫料替代部分麦麸作为培养料,则明显削弱菌丝后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宋冬灵  陈恒雷  毛培宏 《种子》2007,26(4):27-29
通过对白金针菇F3的固体培养基碳、氮源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淀粉、小麦粉、赤砂糖都是白金针菇F3固体培养基较好的碳源,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膏都是较佳的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固体培养基配方中添加蛋白胨、MgSO4·7H2O、KH2PO4、赤砂糖的最佳配比浓度分别为0.10%、0.10%、0.20%、2.0%,此时白金针菇F3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  相似文献   

5.
徐彦军  肖军  李昌俊  陈金棒 《种子》2019,(8):138-140
为筛选出适宜庆科212的三级菌种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研究各培养基对庆科212三级菌种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庆科212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2(4.26mm·d^-1)>配方4(3.62mm·d^-1)>配方1(3.51mm·d^-1)>配方3(3.48mm·d^-1),且配方2母种菌丝生长速度与其它3个配方达极显著差异;原种培养料中,庆科212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4(1.56mm·d^-1)>配方1(1.50mm·d^-1)>配方2(1.48mm·d^-1)>配方3(1.27mm·d^-1),配方4与配方1、配方2达显著差异,而与配方3达极显著差异;配方1与配方2无显著差异,配方1、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3达显著差异。菌丝满袋所需时间以配方4最短,配方3最长;栽培种培养料,庆科212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以配方2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为:配方2(1.63mm·d^-1)>配方3(1.59mm·d^-1)>配方1(1.23mm·d^-1)>配方4(1.18mm·d^-1),配方2和配方3差异不显著,配方1和配方4差异不显著,配方2、配方3分别与配方1、配方4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菌株是分离自山西省右玉县的野生种,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发现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长势缓慢且菌丝稀疏,极易老化等。结合现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菌丝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旨在对其生长及液体培养生长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菌丝长速和菌丝干质量为测量指标,结合菌丝长势情况,筛选出了适合该菌株生长的基础培养基、碳源、氮源、碳氮比和无机盐,并进一步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作物育种信息》2006,(12):21-21
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周嘉运报道。双孢蘑菇是腐生真菌,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都是从培养料中获取,它喜欢腐熟的粪草培养料,根据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类粪草培养料有着合理的碳氮比,粪肥和秸秆重量比是6:4或5:5,这样的培养料碳氮比正好在30:1—35:1之间,很适宜蘑菇的生长并达到丰产。后来由于粪肥的缺乏,使培养料中的牛粪比例越来越少,这样的培养料中碳源有余,氮源不足,人们从实践中摸索出添加含蛋白质较高的麸饼、鸡粪、猪粪、蚕粪等物质及尿素、硫酸铵等化学肥料来补充氮素的不足,也取得好的结果。蘑菇无粪栽培技术,就是用花生麸、菜籽饼、豆饼等含氮量比较高的麸饼类物质来代替所需的牛粪中所含的氮素,或者用花生藤、黄豆秆之类的含氮量比较高的物质代替,不足部分再用化肥尿素、复合肥、硫酸铵来补充,如果碳氮比调配合理,也能取得丰产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07-6215
本研究是以野外采集的一株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菌株为研究材料,对其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本试验通过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对7个母种培养基配方、6个原种培养基配方和8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菌丝生长及出菇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分子鉴定,获得的野生菌株为肺形侧耳;7个母种培养基配方中,以配方2 (马铃薯200 g,琼脂20 g,蔗糖20 g)的生长速度和菌丝密度最好;6个原种培养料中,以配方4 (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1%)为最佳配方;根据菌丝长势、出菇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栽培种培养料中以配方1 (棉籽壳88%,麦麸10%,石灰1%,石膏1%)为最佳配方。该研究结果为野生肺形侧耳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和优质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荷叶离褶伞菌株的ITS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荷叶离褶伞,本研究以1株离褶伞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经鉴定为荷叶离褶伞,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6,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本研究结果可为荷叶离褶伞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0912为材料,进行不同麸皮添加量培养料栽培试验,以筛选出最适麸皮添加量。结果表明:香菇0912采用麸皮添加量13%的配方,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菇质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禽畜粪便堆肥化过程中碳氮比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迪  赵兰坡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93-196
本文以鸡粪与牛粪两种禽畜粪便为原料,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堆肥,重点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三种不同比例的堆体碳氮比(C/N)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比例的混合堆体,经过49天的高温堆肥发酵,鸡粪:牛粪为1:0.5比例的堆肥处理,其发酵周期最短,仅用30天即可腐熟。三种比例的堆肥处理,总碳含量和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碳含量下降速度大于总氮含量。C/N变化为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三种比例的堆肥处理,鸡粪:牛粪为1:0.5的处理发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面积分类系统调查、田间自然为害试验与罩笼接蛾试验 ,对棉铃虫主要寄主潜在适合度表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寄主作物对棉铃虫的潜在适合度的表达程度都以生殖生长阶段优于营养生长阶段 ,不同生育期之间都以开花期适合度最高。影响同一寄主作物适合度的主要因素除生育期以外 ,还有品种抗性、寄主生长势、棉铃虫发生代次与种群数量、环境气候因素与作物布局等。感虫品种、寄主生长势强、棉铃虫主害代与发生基数大、环境气候适宜等 ,棉铃虫寄主适合度表达程度就高。据此 ,可进一步优化棉铃虫种群调查测报与防治决策  相似文献   

13.
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娟  王方 《保鲜与加工》2013,13(2):21-25
以紫薯、金针菇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稳定剂,经乳酸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制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紫薯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金针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最优配方及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薯添加量10%,金针菇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接种量5%,复合稳定剂CMC-Na+海藻酸钠(1∶1)的添加量为0.2%,在42℃温度条件下发酵4 h。制得的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色泽为均匀一致的紫色,组织细腻、稳定,酸甜适口,具有紫薯和金针菇的清香和奶香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酸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棉花基质育苗的本土化应用技术问题,通过以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与河沙、草炭不同配比的配方,在田间和室内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按棉籽壳料渣、河沙和草炭的体积比为6︰3︰1的配方3,其三叶期单株干物质质量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比江西高安生产商品基质增加48.4%和73.5%;其育苗成苗率、移栽成活率和实收籽棉产量与其他基质育苗移栽无明显差异;育苗后的基质可还田作肥料,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和循环利用。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是一种取材方便、节本省工和环保的棉花育苗基质材料,在棉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金针菇、金针菇粉和干金针菇段为原料,进行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通过对产品感官评价、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金针菇面包干配方,并对其进行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鲜加和干加等多种形式,形成6个金针菇面包干新配方;通过产品感官评价确定得分较高的配方为新配方1和新配方6;综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测定结果,确定金针菇面包干最佳配方为新配方1,即:小麦面粉1000 g,酵母32 g,白砂糖140 g,食用盐12 g,酥油110 g,鸡蛋100 g,水400 mL,金针菇粉60 g,该配方制得的面包干边缘呈焦黄色,组织细密,口感酥脆且富含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腈菌唑、甲基硫菌灵及其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8和1:12两种配比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增效作用;以1:8配比最佳,对2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2.88、2.21。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增效系数均小于0.5,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采收期不同氮钾配比施肥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日光温室研究了黄瓜采收期4个不同氮、钾配比施肥处理对其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黄瓜其产量和品质明显高于不施肥对照,增施钾肥有利于黄瓜的产量提高,采收期追施肥的氮钾(N:K2O)比例以1:1.8的效果最好,表现为施肥后提高了光合速率,促进了黄瓜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并使黄瓜的营养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热量指数表示北疆棉区棉花延迟型冷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棉花试验的生育期、产量及旬气温资料,计算出棉花不同播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量指数,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棉花产量、霜前花率与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量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1)随播种期推后,棉花生长前期热量指数明显增加,而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现蕾—开花阶段的热量满足状况很好,热量指数稳定。3)分期播种的单产与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霜前花率也与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关系密切,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变化对棉花品质的影响较产量更加敏感。4)以减产幅度为标准,在棉花开花期以前热量充足的情况下,后期生长热量指数低于64为一般延迟型冷害年指标,低于61.8为严重延迟型冷害年指标。5)以霜前花率为标准,在棉花开花期以前热量充足的情况下,后期生长热量指数低于 70.9 会出现一般冷害年,低于63.2,会出现严重冷害年。  相似文献   

19.
室内测定了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和转双价基因 (Cry1 Ac+Cp TI)抗虫棉对小地老虎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均有一定的抗性 ,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对低龄幼虫的抗性好于转双价基因抗虫棉 ,而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高龄幼虫的抗性好于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 ,但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控制作用均不理想。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效应均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发育历期延长 ,虫重和蛹重减轻 ,羽化率、化蛹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 ;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明显降低 ,而相对代谢速率明显增加。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对红花山楂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花山楂分化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红花山楂分化、生根、移栽后的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此缩短植物组培生长周期,提高组培苗生长质量,为不同光质对其他科属植物的快速繁殖打开思路,也为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蓝比为7:9的光质对红花山楂分化、生根影响最大,分化时间早且分化率高达到89.7%,生根时间短且根数多且壮,生根率达到44.7%。经4天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2:1:1的穴盘内。25天观察发现红蓝7:9的红花山楂苗生长长势最好,整齐且高而壮;红蓝7:1+白光次之;红光下根长差达到最大值,说明长波光有利于植物伸长生长;蓝光下红花山楂的生长变化不大,说明短波光对红花山楂生长影响较小;综合分化、生根及移栽数据结果,得出红蓝比为7:9的光质为红花山楂生长的最适宜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