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东连栋塑料温室夏季降温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通过比较内遮荫、外遮荫、喷雾和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的降温幅度和降温效率的试验,指出适合华东地区的夏季最佳降温方式为内遮荫网上喷雾综合降温系统,它可提高该地区温室夏季的利用率。试验表明:在天气晴朗、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采用该系统可使温室内下部气温比相同高度室外气温降低2.4°~6.5℃,而内遮荫为0.2°~2.5℃,外遮荫为0.1°~1.0℃,喷雾为1.2°~4.4℃;但相对湿度增加了10%左右;降温幅度与室外干球温度呈线形相关性;降温效果受喷雾方式和天气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设施栽培降温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库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通过比较湿帘-风机、风机-外遮荫、湿帘-外遮荫、自然通风-外遮荫、强制通风-侧窗降温系统的降温幅度的试验,指出在适合三峡库区的最佳降温方式为湿帘-风机的降温系统。试验表明:在天气晴朗,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大不多的条件下,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可使温室内气温比室外降低5~13℃,降幅可达10℃左右,并且温度的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夏季降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燕  苗香雯 《农机化研究》2003,(2):46-47,52
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严重制约了室内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遮阳网上喷雾降温利用将细雾喷洒在遮阳网和拱顶之间的高温区、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未完全汽化的雾滴落在遮阳网上形成二次蒸发散热的原理,使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试验表明在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大不多的情况下,可有效地将温室内气温下降到低于室外气温0.6°~2℃,降幅可达3°~5℃左右,并且温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4.
连栋温室遮阳网上喷雾降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特点,借鉴玻璃温室喷雾-水膜降温系统技术,提出了在遮阳网上喷雾的连栋塑料温室降温方法。对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盛夏降温的试验表明:在天气晴朗少云时,该方法可使温室下部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降低1-2℃,降温幅度比单靠遮阳网时提高1-5℃,而相对湿度只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增大日光温室操作空间,设计了一种新型南北走向的大跨度温室。该温室在夏天种植作物时,室内温度较高,尤其在晴天,即便通风口全开进行自然通风,中午温室内温度亦可高达40 ℃以上。为降低大跨度温室内温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高压喷雾降温方法,高压喷雾装置由过滤器、储水箱、管道、高压泵、控制器解压阀和喷头组成。根据现有的研究理论,计算温室的喷雾量为0.27 g/(m2·s),选择锥心式喷头,喷头孔径为0.3 mm,雾滴直径为0.02~0.03 m,喷头流量为1.3~2.4 g/s,喷头安装密度为0.3个/m2。试验期间设置了60 s开300 s关、90 s开300 s关和120 s开300 s关的3种喷雾运行模式,并在夏季典型晴天开展了喷雾降温试验,选择室外环境差异小的3个典型晴天的3个时段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喷雾系统运行模式下,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相比,气温分别要低3.0、5.1和6.0 ℃,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增加10.2%、20.1%和23.8%。同等室外环境条件下,3种喷雾系统运行模式下的喷雾蒸发冷却效率分别为26.3%、39.4%和47.2%,从降温效果、空气相对湿度增加量及喷雾蒸发冷却效率结合来看,系统运行120 s关闭300 s的喷雾模式的降温效果最为理想。综合认为,该研究为北方大跨度温室夏季降温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采用天窗、外遮阳、内喷雾降温措施的试验Venlo温室内温度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以室外气候参数为边界条件,考虑作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内喷雾系统和室内环境的质热交换以源项的形式加入到控制方程中,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中的稳态方法求解控制方程,模拟Venlo型温室不同调控措施及组合下的温室内温度分布特点,分析各种调控措施的调控效果。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加入源项的方法模拟内喷雾系统和室内空气的质热交换,其模拟值和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B为0.514 4℃,最大绝对误差为0.75℃,平均相对误差为1.3%,说明所建立的CFD模型有效。3种降温措施下,以外遮阳+自然通风的降温贡献率最大(80.6%),能耗最高的喷雾系统降温贡献率仅为34.8%,较高的环境湿度影响了喷雾系统的降温效率。CFD夏季降温模型的建立为温室作物系统的环境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塑料温室中湿帘风机通风条件下降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充分了解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嘉兴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降温效果,以及温室中温度分布特征,在一个占地面积约3 072 m2,安装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8连栋塑料温室中进行了相关因素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相对湿度62%的情况下,使用湿帘风机降温时,温室内部平均温度降幅可达到4.8 ℃左右。证明湿帘风机系统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夏季也具有一定的降温能力。温室中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风机一侧与湿帘一侧的温度差为2.5 ℃,沿水平方向的温度梯度为0.063 ℃m。温室中垂直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正午前后室外高温期间,温室中心部位垂直方向2个相差2 m位置点的温度差为2.6 ℃。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温室病虫害问题,实现温室作物富碳生产,构建了一种全封闭的日光温室。由于温室的密闭性,室内空气流通速度慢,温室温度易升高,不利于室内作物的生长。因此,该全封闭温室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锡锑透光隔热涂料和高压喷淋降温装置形成室内降温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作用于全封闭日光温室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室内温度高于35℃时,通过涂料涂膜和喷淋降温,温室室温可以降低到适宜作物生长的30℃以下;在冬季时,当射入温室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461W/m2,温室温度才能达到30℃以上,此时只使用喷淋降温即可降低温度。该系统在降温的同时实现了室内水分的循环利用,促进了温室作物的生长,对封闭式日光温室降温技术的实现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温室效应给夏季温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温室太阳辐射质-量调节系数降温效果的研究。研究表明,该系统能使室内气温降低7 ̄9℃,植物上层叶表面温度降低8 ̄10℃,从而可以消除温室过热现象,延长温室使用寿命,提高温室全年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朝向对进光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凌晨气温比傍晚低 ,在管理上 ,上午揭帘时间较晚 ,使得温室内下午实际日照时间比上午长。温室内下午日照时间较上午日照时间每增加 0 .2 5 h,获得最大进光量的温室朝向应相应偏西增加 1°。以沈阳地区 (41°4 6′N )为例 ,分析表明在计算条件下 ,在南偏西 5°~ 6°时 ,进光量最大 ,与正南向温室进光量相比 ,增加约 0 .3%。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分解综合的思路,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节约用水系统进行了模拟,探讨了系统的内部反馈机制,并且对城市节约用水系统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模拟的城市节水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许多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善和水利部门防洪思路的逐渐改变,对流域防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很有必要,而要进行防洪系统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防洪系统之间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说明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中;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辽河流域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资料收集的可行性,以全面而精练为准则,分别建立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防洪系统指标体系,以期对辽河流域防洪系统进行全面、客观的科学评价。该指标体系结合实际作适当修改可以应用于其他流域的防洪系统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的三个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节水灌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其健康发展,在《中国灌溉农业节水规划》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节水灌溉的三个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效益体系,供节水灌溉发展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简单可靠等优点,正逐渐应用于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从智能设备的通信规范、通讯层结构的选择、电力系统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介绍系统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邵坤荣 《湖南农机》2008,(4):123-125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领域的问题,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以此带动投资体制改革,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体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以蔬菜种植智能喷洒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智能喷洒控制系统及数据监控系统,并进行智能喷洒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对系统监控数据与系统数据库标定的各状态使用数据进行相比,结果表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系统数据与标定数据存在微小的偏差,整体运行数据相符,说明所建立的智能喷洒系统能有效地进行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欠缺的系统领域研究,首先确定农机系统的组成,并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将农机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其次,定义并描述农机子系统的自身行为及交互行为,并基于Agent理论对农机子系统的相关性质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由Agent个体进行结构拓展得到整个农机系统的Agent构架;最后,运用多Agent理论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MAS的农机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信息化是我国水利“十五”计划中 ,调整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建立实施的五大水利信息系统重点之一。根据水资源信息采集的特殊性、管理需求的实用性、资源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与水资源需求的可持续性 ,论述了水资源 MIS的可行性框架结构、支撑平台和工具技术等设计要素。可供水资源 MIS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规划和实现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改工程建设专用管道输送原水,各泵站之间“刚性”联接,这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能够提供借鉴经验的同类工程。建立在OTN通信平台上的东改工程的计算机监控子系统具有的技术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工程对可靠性的要求;分析监控子系统的结构和配置。  相似文献   

20.
陈畅东 《湖南农机》2008,(3):154-155
欧洲联盟是欧洲国家和人民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向世人展示的一个新的创举。从欧盟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及其与成员国关系上来分析,欧盟不同于一般国际组织,而多少渗进了联邦制成分,或者说是介于联邦与邦联之间的一种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