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3月,陕西某县某猪场发生猪腹泻。为查明疫情波及范围、风险因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主管部门对猪场的饲养管理、发病现状进行了现场询问并对发病猪进行临床及病理诊断。调查发现,此次暴发是由气温急剧变化引起,猪的转群导致疫病扩散,通过采取停止转群、加强猪舍出入消毒、在猪舍门口增加棉质的防风帘、火炉取暖等措施,使发病情况得到迅速控制。建议寒冷季节应加强猪舍的保温,加强消毒,一旦出现疫病,要严格控制发病猪的移动。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了解该猪场的疫病感染状况,根据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笔者就本病例诊治过程做出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类似病例诊断做出一定的实践参考。1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猪约1 500头,2016年12月下旬3日龄左右哺乳仔猪约20%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1月 ,我市某猪场的生长育肥猪暴发以腹泻、排混有血液的粘液性粪便为特征的疫病。剖检大肠粘膜出血 (尤其结肠段 )、肠腔内充满纤维素性脱落物。经了解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猪痢疾。1 发病情况该猪场是 2 0 0 2年新扩建猪场 ,生产区猪舍依山而建。猪场存栏猪共计 170 0多头 ,其中生长育肥猪有 5 76头。在 2 0 0 3年 1月初 ,在生长育肥猪区发现有个别猪腹泻 ,间而呕吐 ,当时没引起重视。 1月 5日 ,冷空气南下 ,气温骤降至 0℃~5℃ ,且夹杂小雨 ,前后持续了 3d。此后疫情迅速蔓延 ,共计有 80多头猪出…  相似文献   

4.
某猪场仔猪发生了一起以呕吐、水样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为对此次疫病进行确诊,并为发病猪场提供治疗措施,本研究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综合判定为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致,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综合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病是制约规模化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规模化猪场猪的病毒性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规模化猪场存在的主要病毒性疫病,结合规模化猪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规模化猪场的选址布局、种源净化、防疫组织和制度、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严格的消毒制度、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并建立猪场疫病诊断和预警系统等综合性措施,为有效防控规模化猪场病毒性疫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永平某猪场发生以新生仔猪腹泻和运动功能失调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经采取防治措施,该病得到很好控制,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河南省郸城县一存栏 3 0 0头育肥猪的猪场在2 0 0 2年 1月 1 5日 ,肥育猪出现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后肢踉跄为特征的疫病。首次发病两头误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用血虫净肌注 ,金霉素、阿散酸拌料治疗 ,并无好转。在随后一周内 ,陆续有 46头猪出现类似症状 ,并有 2  相似文献   

8.
猪病是影响猪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猪的病毒性疾病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通过分析猪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有效控制猪场病毒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Poiine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PEDV)引細-种|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发病仔猪死亡率高。当前由PEDV主导的猪群腹泻是猪场重点防控的重要疫病之一,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及养猪业健康发展,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1971年英国首次报道PED,1977年比利时分离到病毒(经典代表毒株CV777)。  相似文献   

10.
目前,猪场病毒性腹泻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14年2月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生以仔猪发病初期呕吐、排灰色水样稀便、恶臭,大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结果显示,导致该猪场大规模发病并死亡的主要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是典型的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发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2017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8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猪病的发生与流行状况总体比较平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口蹄疫、猪瘟等主要疫病仍然影响养猪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成为猪场"常在性"疫病,猪伪狂犬病趋于平息,猪流行性腹泻成为冬春季节猪场的常态性疫病,猪瘟呈散发。本文就2017年我国主要猪病流行和发生状况以及2018年的流行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供从事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控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地区规模化猪场60~90日龄育肥猪群陆续出现腹泻、呼吸困难、耳紫、皮肤紫癜等症状,发病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率为20%,病死率接近90%.为了弄清该猪场疫病的流行状况,我们对该猪场母猪群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抗体水平检测,并对部分发病猪只进行了病理学剖检和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在该猪场的各个猪群中呈不同程度的广泛流行,猪伪狂犬病在该猪场的母猪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剖检中可见典型的猪瘟病变并存在沙门氏菌病的混合感染.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依据,为我国猪病的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博兴县某规模猪场新生仔猪发生了一起以严重腹泻、脱水、呕吐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临床诊断以及RT-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致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通过采取系列针对性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18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疫情,每天死亡100余头仔猪。70~80日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气、关节肿大,30~40日龄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为确诊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病例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且疑似存在猪链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混合感染。鉴于猪群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定期监测猪群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防止疫病暴发。  相似文献   

15.
正传染病是造成猪场经济损失的一大因素,而其中病毒病的贡献最大。猪圆环病毒目前普遍存在于猪场,是猪场疫病流行的一大诱因。猪伪狂犬病毒隐性感染普遍存在,母猪可垂直传播,育肥猪是最大的病毒储存库,目前发病主要以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发病为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仔猪和育肥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近年在我省广泛流行,流行性腹泻多发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各种年龄、各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地区2011年~2013年猪体携带病原情况,本研究对发病猪场送检的264份病料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发病猪体内主要病原及其分离率分别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43.18%,流行性腹泻病毒27.27%,猪圆环病毒31.64%,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58.33%,副猪嗜血杆菌26.42%,大肠杆菌32.85%,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3.12%,绿脓杆菌2.51%。表明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分离率较高,是导致猪场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有效并针对性地控制相关地区规模化猪场疫病提供了重要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发生腹泻疫情的某猪场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表明该疫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次腹泻疫情于2013年11月份开始暴发,2014年3月份结束,发病猪的种类具有明显的次序,育肥猪首先发生,其次是母猪,新生仔猪最后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猪的种类、日龄密切相关,育肥猪和母猪发病后仅出现腹泻症状而不死亡,仔猪发病后腹泻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下降,3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周龄仔猪死亡率降至72.73%,12日龄仔猪死亡率仅有10%。对猪场风险因素分析表明,饲料车辆直接进入猪场、卖猪车辆与饲养人员接触、粪便通道没有封闭、饲养人员流动等是影响此次腹泻疫情的高风险因素,通过降低高风险因素很好地控制了疫病。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冬季开始,河南省中部、东南部、北部地区的一些规模饲养猪场,发生了以仔猪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多数猪场虽然进入稳定生产阶段,仍有一些规模饲养猪场发病,并有向专业户猪群扩散蔓延的趋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猪常见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轮状病毒(RV),以及最新报道新发现的猪嵴病毒(PKV)和猪博卡病毒(PBoV)中一种或多种不同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猪的机体后导致的腹泻与引起消化道生理机能紊乱的疾病。这些疫病在临床上的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十分相似,病猪表现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每年冬春寒冷季节高发期,给规模化猪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主要对规模化猪场猪常见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对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猪精液在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从发病猪场和未发病猪场采集种公猪精液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检测。结果发现,发病猪场的种公猪精液中CSFV、PRRSV、PRV、PCV-2的感染率分别为30.0%、50.0%、4.0%和30.0%,而未发病猪场的感染率分别为4.0%、20.0%、0.0%和8.0%,这表明精液是多种猪病原传播的良好媒介,提示种公猪对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