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含杜仲叶、迷迭香叶、枇杷叶和柿子叶)提取物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指标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9.82±0.83) kg]相近的健康雌性湘东黑山羊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的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湘东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湘东黑山羊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且具有提高血浆总胆汁酸(TBA)含量的趋势(0.05P0.10);但对血浆中葡萄糖(GLU)和丙二醛(MDA)含量具有降低趋势(0.05P0.10);对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湘东黑山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0.15%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湘东黑山羊的生长性能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山羊的抗氧化性能和血浆TG的含量以及具有降低血浆GLU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渣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内脏器官发育、肉品质及脂肪酸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相近的湘东黑山羊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Ⅰ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Ⅱ组)、6%(Ⅲ组)和9%(Ⅳ组)的中草药渣。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试验组湘东黑山羊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Ⅳ组瘤胃和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网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中草药渣可以提高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对肌肉品质无不良影响,建议中草药渣添加比例为6%。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内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吡啶羧酸铬对其的调控作用。选用体重相近[(20.75±1.88)kg]的波尔山羊4只,采用自身对照,分3期试验,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对照组山羊在空调房中饲喂,温湿指数(THI)在70以下,处于非热应激状态;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山羊在室温动物房中饲喂,2组THI无显著差异(P>0.05),达79以上,处在相似的热应激状态。加铬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铬含量为0.2 mg/kg饲粮)。每期试验14 d,在试验的第13天采集瘤胃液,测定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奶山羊瘤胃内pH(P<0.05),显著提高瘤胃内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乙酸/丙酸(P<0.05)。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后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奶山羊瘤胃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瘤胃丙酸浓度(P<0.05),对瘤胃pH、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使瘤胃pH显著降低,显著增加了VFA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饲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调节瘤胃VFA浓度,对热应激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单宁和高单宁饲粮条件下添加聚乙二醇(PEG)对绵羊和山羊瘤胃总细菌、总厌氧真菌、原虫数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5~2.0岁、体重45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和绒山羊各4只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共分4期进行,第1期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对照组),第2、3、4期除饲喂基础饲粮外再分别添加占采食量2%单宁(Ⅱ组)、6%单宁(Ⅲ组)、6%单宁+12%PEG(Ⅳ组);每期试验30d,其中预试期12 d,正试期18 d。结果表明:1)山羊Ⅲ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Ⅳ组干物质(DM)、OM、C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绵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晨饲前(0 h)山羊Ⅲ、Ⅳ组,6 h绵羊和山羊Ⅳ组瘤胃原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h绵羊和山羊试验组瘤胃总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hⅡ、Ⅲ组山羊瘤胃总厌氧真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单宁会降低瘤胃总细菌和总厌氧真菌数量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EG可削弱单宁对瘤胃总细菌生长的影响;山羊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受单宁的影响程度比绵羊更大。  相似文献   

6.
单宁和聚乙二醇对绵羊和山羊瘤胃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单宁和高单宁饲粮条件下添加聚乙二醇( PEG )对绵羊和山羊瘤胃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5岁、体重约45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和绒山羊各4只,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4期进行。第1期饲喂基础饲粮(Ⅰ组),第2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单宁(Ⅱ组),第3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的单宁(Ⅲ组),第4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单宁+12% PEG(Ⅳ组)。每期试验30 d,其中预试期12 d,正试期18 d。每个正试期第1天,采集绵羊和山羊瘤胃内容物,测定瘤胃液pH、氨态氮( NH3-N)和菌体蛋白( MCP)浓度;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固相、液相及全食糜中所附着的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拟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绵羊瘤胃液MCP浓度( P<0.05)。添加6%单宁+12% PEG后,这2个指标恢复至与Ⅰ组相当的水平。2)与Ⅰ组相比,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固相、绵羊瘤胃液相白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2%和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固相黄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液相黄色瘤胃球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显著降低了绵羊和山羊瘤胃固相、绵羊全食糜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 P<0.05)。添加6%单宁+12% PEG后,绵羊和山羊瘤胃这3株纤维降解菌数量恢复至Ⅰ组水平或高于Ⅰ组。由此可见,饲粮单宁添加量达到6%时降低了瘤胃液NH3-N的浓度,影响MCP的合成,抑制瘤胃固相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添加PEG可以削弱单宁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生长的负面影响,促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果寡糖(FOS)对山羊瘤胃发酵及柠条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在1岁左右、体重相近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山羊作为供试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水平上添加0.6%、1.0%及1.4%FOS(以有效含量计)。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预饲期14 d,正式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1)添加FOS组瘤胃内pH值在采食后各个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P0.05);在山羊采食后2 h,添加FOS对瘤胃内NH3-N浓度没有影响,从采食后4 h至10 h,添加FOS降低瘤胃内NH3-N浓度,尤其是1.0%FOS组和1.4%FOS组比较明显(P0.05)。(2)添加FOS显著提高瘤胃β-葡萄糖苷酶、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P0.05),且以1.0%FOS组活性最高。(3)添加FOS显著提高柠条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粗蛋白(CP)瘤胃降解率(P0.05),且以1.0%FOS组降解率最高;添加1.0%FOS显著提高柠条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FOS可改善瘤胃发酵内环境,显著提高瘤胃纤维素酶活性及柠条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且以添加1.0%FOS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替代部分常规原料制成TMR颗粒饲粮对浏阳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15只3~4月龄、体重约17 kg的育肥浏阳黑山羊,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15 MLP组)、20%(20 MLP组)桑叶粉的TMR颗粒饲粮。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5 MLP组、20 MLP组料重比显著降低8.64%、5.39%(P <0.05);(2)15 MLP组、20 MLP组眼肌面积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9.19%、45.95%(P <0.01);(3)添加桑叶粉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4)只考虑饲料成本投入条件下,15 MLP组和20 MLP组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2.66元和5.12元。结果表明,在TMR颗粒饲粮中添加15%~20%的桑叶粉对浏阳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积极影响,综合经济效益认为,桑叶粉适宜添加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9.
选择20只体重为18.2±2.5kg的湘东羯山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只试验羊):对照组(无添加)、试验组Ⅰ(添加Met)、试验组Ⅱ(添加Lys)、试验组Ⅲ(添加Met+Lys);研究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与赖氨酸)对山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活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屠宰率、胴体重、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间肉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蛋氨酸与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延胡索酸对妊娠后期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20只体重(36.5±2.5) kg、2~3岁、处于妊娠期90 d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基础饲粮+2%的延胡索酸(延胡索酸组)。预试期为妊娠期90~94 d,正试期为妊娠期95 d至产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延胡索酸组妊娠后期山羊营养物质采食和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采食后2.5 h瘤胃中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丙酸比例显著升高(P0.05),乙丙比显著下降(P0.05);血清丙二醛、雌二醇和雌三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催乳素、孕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母羊妊娠后期增重有升高趋势(0.05≤P0.10),羔羊初生总重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的延胡索酸,可以提高妊娠后期山羊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发酵模式向丙酸型转变,并有助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母羊妊娠后期增重和羔羊初生总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圈养对会理黑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凉山州会理县某养殖户放牧的黑山羊20只(放牧组)和某羊场圈养的黑山羊20只(圈养组),测定了瘤胃内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会理黑山羊瘤胃内主要以G-菌为主;放牧组黑山羊瘤胃内活纤毛虫数、总纤毛虫数及纤毛虫活力均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p H值显著高于圈养组(P0.05),总酸度、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丙酸、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圈养组(P0.05);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目前圈养山羊瘤胃内消化能力优于放牧山羊;圈养有利于会理黑山羊的育肥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2.
山羊尿素舔砖不同添加水平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取21头10月龄、体重26kg左右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和C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补饲尿素含量为7%和10%的尿素糖蜜舔砖,以研究尿素糖蜜舔砖对山羊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尿素糖蜜舔砖后,湘东黑山羊营养状况大大改善,增重速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补饲舔砖的B、C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0.12kg和0.15kg,比对照组分别高50%和87.5%,试验C组比试验B组高2 5%,经方差分析差异及显著(P<0.01).试验B、C组中每只羊比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34元和17.13元.从而也得出10%尿素添加比7%尿素添加的舔砖补饲山羊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平均体重为(40.83±4.11) kg的4周岁新疆细毛羊×杜泊羊杂交的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牛至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5%、0.030%和0.045%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2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 d。第1天于早餐采食后2、4、6及10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第2天利用尼龙袋法测定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油对饲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2)添加牛至油对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绵羊瘤胃液pH、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3) 0.030%和0.045%组绵羊瘤胃液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0.015%组绵羊瘤胃液0、2、6 h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 h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2 h丙酸比例显著高于除了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牛至油不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对瘤胃氮浓度也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添加0.015%牛至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取21头10月龄、体重26kg左右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和C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补饲尿素含量为7%和10%的尿素糖蜜舔砖,以研究尿素糖蜜舔砖对山羊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尿素糖蜜舔砖后,湘东黑山羊营养状况大大改善,增重速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补饲舔砖的B、C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0.12kg和0.15kg,比对照组分别高50%和87.5%,试验C组比试验B组高2 5%,经方差分析差异及显著(P<0.01)。试验B、C组中每只羊比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34元和17.13元。从而也得出10%尿素添加比7%尿素添加的舔砖补饲山羊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在4种不同精粗比(20∶80、30∶70、40∶60、50∶50)饲粮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0.4%、0.8%、1.2%、1.6%、2.0%)的MOS,制备出24种底物,以体外产气法对各底物培养3、6、9、12和24 h,对体外培养液p H、氨态氮(NH_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精粗比对培养液p H、NH_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精粗比与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升高,而p H和NH_3-N浓度降低;随着MOS水平升高,培养液NH_3-N浓度略有升高。综合得出,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NH_3-N浓度有显著影响,其中MOS的影响较轻微,尚未呈现剂量效应,主体起作用的仍是精粗比;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增加了绵羊体外瘤胃发酵VFA浓度,降低了p H和NH_3-N浓度。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筛选小麦低聚肽在肉羊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6只年龄、体况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0.05%、0.10%、0.15%、0.25%、0.35%和0.45%的小麦低聚肽。分别于体外发酵2、4、8、12和24 h后,测定培养液的pH、氨态氮(NH3-N)、菌体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发酵2 h时,0.25%组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12和24 h,除0.05%组外其他试验组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发酵4 h,0.25%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0.35%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25%、0.35%和0.45%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发酵2 h,0.15%、0.25%和0.45%组的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各试验组的MC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10%、0.15%和0.25%组的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发酵2和4 h,试验组的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8、12和24 h,试验组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0.25%和0.35%组乙丙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45%组乙丙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发酵12 h,0.05%、0.10%和0.15%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MFAEI由高到低排序为0.25%组0.35%组0.45%组0.15%组0.10%组0.05%组。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体外培养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可有效促进肉羊体外瘤胃发酵,且最佳添加量为0.25%。  相似文献   

17.
杨栋 《中国饲料》2021,1(14):37-4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白头翁粉对乳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将64头平均体重为(47.23±3.25)kg、泌乳期为(48.6±3.5)d的乳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其中2头带有瘤胃瘘管),开展为期28?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白头翁水平为0、15%、30%和45%的全混合日粮。结果:30%白头翁粉组干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乳山羊粗脂肪摄入量和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15%~45%白头翁粉组(P<0.05)。对照组和30%白头翁粉组乳山羊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15%和45%白头翁粉组(P<0.05)。30%白头翁组乳山羊血清氨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乳山羊瘤胃异戊酸含量最高(P<0.05),瘤胃乙酸与丙酸比例及血清磷浓度最低(P<0.05)。30%和45%白头翁组血清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白头翁粉组泌乳量和总固形物产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63%和9.48%(P<0.05)。结论:综合考虑采食量、瘤胃发酵性能及乳成分,泌乳山羊日粮中白头翁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关键词]白头翁粉|乳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乳成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贮藏过程中哈夫单位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240日龄健康产蛋期海兰灰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和第5组分别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2%、3%和4%的桑叶粉。试验为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4%的桑叶粉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及以上桑叶粉能够显著降低次品蛋率(P0.05);添加桑叶粉对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等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3%及以上桑叶粉试验组鸡蛋在贮藏1个月后其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桑叶粉能够降低次品蛋率,延缓贮藏过程中鸡蛋哈夫单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瘤胃体外发酵法研究发芽玉米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2个试验组的培养管中分别加入干物质10%和20%的发芽玉米。结果表明,添加发芽玉米均能降低瘤胃p H变化幅度,除0 h以外,各培养时间点试验1组和2组的p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4 h试验1组和2组NH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4 h试验1组和2组NH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到24 h时NH3-N质量浓度试验1组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2个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乙酸/丙酸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认为饲料里添加发芽玉米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桑叶作为替代饲料添加至獭兔的基础饲粮中,并通过调节桑叶粉添加量达到改善獭兔生产性能的目的。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 243±102)g的2月龄獭兔40只(雌、雄各1/2),随机分成5组,饲喂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的饲粮,至试验第42天对獭兔生产性能指标的调查结果是:桑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15%的饲粮组的獭兔与未添加桑叶粉饲粮组(对照)的獭兔相比较,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相当,当饲粮中桑叶粉的添加量15%则会减缓獭兔的生长速度;添加10%桑叶粉的饲粮组獭兔的料重比最低(6.22),肌肉中鲜味和甘味氨基酸的比例增加,肉质风味改善;添加15%和20%桑叶粉饲粮组,獭兔的毛皮质量与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0%桑叶粉饲粮组獭兔的半净膛率和全净堂率大于对照和其他饲粮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腿肌指数显著大于添加5%桑叶粉的饲粮组(P0.05),随着饲粮中桑叶粉添加量增加,獭兔的心脏指数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桑叶可以作为獭兔的部分替代饲料,2~3月龄獭兔饲粮中桑叶粉的添加量≤15%为宜,饲粮中添加10%的桑叶粉可改善兔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