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从发酵三天的肉鸡粪便中富集、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生物化学法,鉴定菌株为皱落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命名为Candida rugosa YSA.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不同温度、pH、碳氮比(C/N)以及初始氨氮浓度对菌株生长和氨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3.0~7.0,氨氮降解最佳碳源为乙酸钠,C/N为20.菌株在氨氮负荷为100~1 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氨氮降解能力,在富含高浓度氨氮养殖业粪污及其他行业污水治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8):55-58
家禽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产生了大量排泄物,这成为鸡舍内氨气的主要来源。氨气挥发前在粪便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NH4+-N,试验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从鸡粪便中筛选对氨氮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菌株,对其进行相关氨氮降解特性和体外抑制氨气试验。结果发现,C-2菌株能够高效降解氨氮,72 h时,C-2氨氮降解率为45.3%,且能够高效抑制鸡粪便氨气的释放。通过对其菌落形态、菌体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鉴定C-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本研究为以后在家禽粪便减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具有较好脱除鸡粪堆肥所产生氨气效果的菌株,采集鸡粪及鸡粪堆肥样品,将样品驯化后通过富集、分离、纯化获得一定数量的氨氮降解菌,检测不同菌株的氨氮降解率,筛选降解氨氮能力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复配试用于鸡粪堆肥。研究最终获得三株具有较强氨氮降解能力的细菌,包括两株嗜温菌株和一株嗜热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 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3个菌株分别为成团泛菌、努比卤地无氧芽孢杆菌和产气肠杆菌,三株细菌72h降解氨氮的能力分别为46.1%、32.2%和44.7%。由三株细菌复配制备的复合菌剂能够降低鸡粪堆肥氨气释放量。获得的菌株不但可用于堆肥过程氨气的脱除,也可以应用于除臭滤塔、除臭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筛选出具有产脲酶抑制剂功能的芽孢杆菌菌株并验证其对鸡粪便氨减排的效果。采用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从鸡粪便中富集、分离高效利用氨氮的芽孢杆菌。利用尿素酚红培养基平板与尿素培养基摇瓶培养相结合,筛选不能利用尿素生长的菌株。通过比较各菌株发酵液对大豆脲酶的抑制率,获得对大豆脲酶抑制活性最高的菌株。分析该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观察其菌落菌体形态,测定其生理生化特征,以鉴定其种属。将该菌株以1.0×107 CFU/g的接种量接入新鲜鸡粪,30℃静置5 d,评价对鸡粪中芽孢杆菌含量、脲酶活性、氨氮、尿素、尿酸含量、pH、氨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到氨氮利用芽孢杆菌菌株共562个,其中氨氮利用率85%以上的菌株218个;初筛得到不产脲酶菌株23个;复筛得到对大豆脲酶活性抑制较强的菌株(抑制率>50%)6个,其中J530菌株抑制率达99.3%。经鉴定菌株J53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5d内可使鸡粪便中芽孢含量增加50.83倍(P<0.01),使鸡粪中脲酶的活性和氨氮含量分别降低83.86%(P<0.01)和44.41%(P<0.01),尿素含量和尿酸含量分别提高28.80%(P<0.05)和1.51%(P>0.05),pH降低1.15(P<0.05),5 d氨气释放量减少67.88%(P<0.01)。筛选得到了产脲酶抑制剂的枯草芽孢杆菌J530菌株,该菌株可显著降低鸡粪便氨排放。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一株用于青贮的拮抗黄曲霉且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芽孢杆菌菌株,本试验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菌株的初筛,以抑菌活性、AFB1降解率试验进行菌株的复筛。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抑菌、毒素降解活性最好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研究其对p H和温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初筛获得45株能在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复筛发现N-1a对黄曲霉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AFB1的降解率达到95%,并且对温度和p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最后鉴定N-1a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试验旨在寻找1株性能稳定、环境耐受性强的凝结芽孢杆菌菌株,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替抗功能。【方法】 本研究采集160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鸡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通过绘制该菌的生长动力曲线确定其生长规律;利用耐酸、耐胆盐试验分析该菌株的耐受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分离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分离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长出表面粗糙、不规则的灰白色菌落,镜检为杆状、芽孢端生的革兰氏阳性菌。结合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综合鉴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命名为NJ001。生长动力曲线表明,7~24 h为该菌株的对数生长期,24 h活菌数达到顶峰,凝结芽孢杆菌NJ001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pH 3.0温育2 h存活率为59.5%,pH为4.0时存活率达到87.6%以上,对酸有较强耐受力;0.3%胆盐处理2 h存活率为54.0%,胆盐浓度升至0.5%时存活率仍有50%以上,该菌对胆盐有较强的耐受性。单因素试验结果发现,该菌的最佳培养温度为40 ℃,接种量2%,初始pH 7.0,摇床转速220 r/min。综合以上最佳培养条件,菌株活菌数可达最大值,为1.93×108 CFU/mL。【结论】 所分离的菌株为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凝结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易于实现;且与动物体内胃肠道环境基本吻合,具备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在鸡粪中添加0.2%和4%的铝盐(明矾,Al3(SO4)2-18H2O),实验室模拟鸡粪的自然存放条件,并设计通风和气体收集装置。采集样品测定鸡粪每天释放的氨气量以及0、3、7、14、21天鸡粪的pH值、氨氮、脲酶活性和氮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铝盐处理鸡粪氨气的产生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结合碘液染色法、滤纸分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得到1株纤维素降解菌DL。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aenibacillus cookii LZ033,它是一种产芽孢且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为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选取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装液量4个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25 r/min、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以滤纸酶活力表示)为102.3 U/mL。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源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获得了8株ZEN降解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筛得到的8株ZEN降解菌株进行ZEN降解率的测定,得到1株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即NF-PJ-5号菌株。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后确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分别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菌液浓度条件下对ZEN的降解能力,评估菌株性质;同时,初步探究该菌株对ZEN的清除机理。结果显示,在28~32 ℃,pH 6.5~7.5,菌液浓度在2×109 CFU/mL以上时,该菌株对ZEN保持较高的降解率。在30 ℃、pH 7.0、160 r/min培养48 h后,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 μg/mL的ZEN降解率达到83%。综上,本试验筛选到1株ZEN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初步推测该菌株可通过产生胞外酶降解ZEN,同时该菌细胞壁对ZEN具有一定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刺参养殖中海带饲料原料存在的高黏度、低消化率等问题,本试验以褐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海泥中筛选出一株能降解海带中褐藻胶且对刺参无致病性的细菌。经16S rDNA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影响菌株生长和褐藻胶降解的7个因素: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诱导物褐藻酸钠浓度、补充氮源种类、氯化钠浓度、发酵初始pH和装液量进行了优化。确定的褐藻胶降解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96 h,褐藻酸钠0.2%,发酵起始pH 7.5,发酵温度30℃,硫酸铵0.3%,氯化钠2.5%,装液量40 mL(200 mL摇瓶体系,料液比为1∶30),在最优化的条件下,菌株W16的褐藻胶降解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3.29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属菌株,试验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方法筛选克雷伯菌属菌株,利用标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内的氨氮含量,并计算氨氮降解率,确定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结合形态学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筛选,研究适宜培养条件;通过与其他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gt-1、gt-2、gt-3、ps-1、ps-2、sw-1、sw-2、sd-1、sd-2、sd-3进行比较,验证分离菌株的氨氮降解能力,通过动物试验和污水降解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和在污水内的氨氮降解能力,并检测了菌株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试验成功筛选出1株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M169-3,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在初始氨氮含量为25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A内,M169-3的最高氨氮降解率为58.41%,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适应性强;在初始氨氮含量为12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B内,M169-3的氨氮降解率为96.64%,与其他高效克雷伯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氮含量为387.35 mg/L...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碳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俄罗斯木霉(Trichoderma rossicum)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0℃;菌落在pH值为5.0~12.0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pH为7.0时,生长最快,pH值为8.0时产孢量最大;营养生长最好的碳源为甘露醇,产孢量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营养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供试的7种氮源中,培养6d未观测到该菌株产孢;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8℃,10min。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来源于梅花鹿瘤胃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本试验采集了3锯龄健康梅花鹿的新鲜瘤胃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基因测序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DNS法对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以不同物质为底物时的纤维素酶酶学特性,为后期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梅花鹿瘤胃液中分离的菌株N-11是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在30~45℃(最适温度为40℃),pH为6.0~7.0(最适pH 6.0),碳源含量为2%~5%(最佳接种量5%)较高;培养36h时达到产酶高峰,纤维素酶酶活力(CMCA)和滤纸酶酶活力(FPA)分别为12.563、12.414U/mL,在20~50℃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h,其相对酶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较好。以上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N-1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在纤维素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微生物菌株。试验以ZEN为唯一碳源对发霉饲料、动物粪便等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选取其中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效率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ZEN降解效率,初步探明菌株降解机制,优化菌株降解条件,并通过小鼠试验评价菌株的体内ZEN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从样品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ZEN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A-J21和MLS-H32,经鉴定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7℃培养48 h,菌株NA-J21与MLS-H32的ZEN降解率分别为71.3%和61.5%。2株菌主要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酶降解ZEN,此外菌株细胞壁对ZEN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菌株NA-J21降解ZEN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2.0%,初始pH 7.0,温度37℃,培养时间12 h;菌株MLS-H32的最佳ZEN降解条件为接种量2.5%,初始pH 7.0,温度32℃,培养时间12 h。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缓解ZEN中毒引起的小鼠脏器损伤,对ZEN污染小鼠有一定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的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有效降解ZEN,是微生物降解ZEN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分离出一株能够降低鸡粪中氨气含量的菌株,通过平板划线、镜检等技术分离出5株细菌,分别编号为D1、D2、D3、D4、D5;将5种细菌分别添加到鸡粪中,通过氨气测定仪测得除氨效果极佳的菌株为D3;再进行基因测序证明该分离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向健康状况良好的麻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饲喂一段时间后检测粪便中氨气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量为每千克体重0.90×109cfu时氨气的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来源于梅花鹿瘤胃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本试验采集了3锯龄健康梅花鹿的新鲜瘤胃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测序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DNS法对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以不同物质为底物时的纤维素酶酶学特性,为后期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梅花鹿瘤胃液中分离的菌株N-11是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在30~45℃(最适温度为40℃),pH为6.0~7.0(最适pH 6.0),碳源含量为2%~5%(最佳接种量5%)较高;培养36 h时达到产酶高峰,纤维素酶酶活力(CMCA)和滤纸酶酶活力(FPA)分别为12.563、12.414 U/mL,在20~50℃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 h,其相对酶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较好。以上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N-1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在纤维素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腊样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微生态制剂,以益生菌腊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为初发菌株,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初发菌株进行了耐受性试验,其耐受性结果为:pH4.8;胆盐浓度(W/V)0.01%;温度48℃。然后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初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筛选出能够适应肠道生存环境,耐受胆盐和高温的优良菌株,其极限耐受条件为:pH4.2,胆盐浓度0.045克/100毫升,温度5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腊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W/V):葡萄糖1.0%,豆粕粉3.0%,玉米浆0.3%。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并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8.
对变异黄芪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FEL1A菌株进行了固体优化培养条件的探索,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初始pH条件下,检测FEL1A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FEL1A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初始pH为7.0;以燕麦片作为碳源时FEL1A生长最快,培养20 d后菌落大小为13.32 mm±0.77 mm;蛋白胨作为氮源时FEL1A生长最快,培养20 d后菌落增至18.14 mm±0.64 mm。  相似文献   

19.
铝盐对鸡粪中氨气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鸡粪中添加明矾研究铝盐对鸡粪中氨气产生和释放的影响。试验设0、2%和4%3个铝盐添加水平,测定了不同时间鸡粪中氨气释放量及pH、脲酶活性、氨氮和氮含量。结果:(1)鸡粪中氨的释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P〈0.000 1),添加铝盐处理能降低其氨气的释放(P〈0.000 1),尤其是4%铝盐处理组在试验的前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铝盐处理极显著降低鸡粪的pH值(P〈0.000 1),而且时间效应对其的影响也极显著(P〈0.000 1),4%铝盐处理组pH在3、7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铝盐处理显著抑制鸡粪的脲酶活性(P=0.023 1),时间效应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 1);(4)铝盐处理对于鸡粪中的总氮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但对于氨氮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时间效应对二者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铝盐引起鸡粪中pH的下降和脲酶活性、氮损失的改变,从而控制鸡粪中氨的释放,一定程度上减轻氨对养殖生产及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离到1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革兰氏阳性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生长条件和产酶条件研究结果显示,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pH8·0。培养基优化试验显示在有机和无机混合氮源条件下(NH4NO30·57%;牛肉膏1%;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0·5%;木聚糖0·5%)木聚糖酶产量达到最高(180U/mL)。酶学试验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8~9;在pH9的条件下,孵育120min时仍具有75%的活力,表明该酶具有较强的碱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