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山羊痘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保守区T3A/T3C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山羊痘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片段长491 bp,与已报道的山羊痘病毒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高达98%。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及PCR产物的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好,敏感性强。本研究建立的山羊痘病毒PCR/酶切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山羊痘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将山羊IFN-γ基因插入到合有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山羊痘病毒(GPV)转移载体PTK-vp1中,获得合有FMDV vp1基因和山羊IFN-γ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pTK-vp-IFNγ,以本实验室构建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山羊痘重组病毒rAY41-LacZ为亲本毒,与转移载体pTK-vp-IFNγ共同转染犊牛睾丸细胞进行同源重组,通过7轮反向蓝白斑筛选,产生重组山羊痘病毒rAY41-VP-IFNγ,通过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获得了能够稳定表达FMDV vp1和山羊IFN-γ的重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3.
PCR扩增山羊痘病毒疫苗株G14-STV44-55的TK(Thymidine kinase)基因作为侧翼序列;用XhoⅠ/NotⅠ消化含有报告基因的质粒pLSEG得到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p7.5启动子调控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E.coli.gpt)作为报告基因;人工合成VV I1L启动子用于调控表达外源基因,用Overlap PCR的方法将VV I1L启动子和VV p7.5启动子调控的gpt连接但使两启动子转录方向相背,并在VV I1L启动子下游引入XhoⅠ位点作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构建成表达载体元件I1L-P7.5-GPT。将I1L-P7.5-GPT插入TK基因的Acc65Ⅰ位点,构建成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载体转染山羊痘病毒G14-STV44-55株感染的羔羊睾丸细胞,用含有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等筛选试剂的培养基筛选重组山羊痘病毒(rGTPV)。结果显示,构建成以TK基因为侧翼、以VV I1L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以gpt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pGEM-TK-I1L-GPT,成功筛选到表达gpt的rGTPV,rGTPV至少可稳定传代15代。结果表明,构建了我国山羊痘病毒G14-STV44-55疫苗株的表达载体;TK基因是GTPV G14-STV44-55疫苗株的复制非必需区,以TK基因为插入位点获得的重组病毒可稳定传代15代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山羊痘病毒表达载体,试验利用融合PCR的方法连接4种组合的3个不同来源的基因片段,插入含有TK基因的载体中,快速构建羊痘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HK-21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融合PCR技术成功融合了P11-7.5-ZSG、P11-7.5-GFP、I1L-7.5-ZSG、I1L-7.5-GFP 4个组合中的3个基因片段,产物长度均在1.2 kb左右,并插入PGEM-TK载体中,构建了4个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理论上100%同源,转染BHK-21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4个山羊痘病毒的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5.
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通过纯化和PCR鉴定,证明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V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OMP25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羊种布鲁菌外膜蛋白25(OMP25)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GM-TK-I1L-GPT1启动子I1L的下游,构建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载体与山羊痘病毒疫苗株G14-STV44-55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内同源重组。通过霉酚酸药物筛选、纯化,经PCR鉴定获得了重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锚定蛋白基因(Ankyrin,ANK)对山羊痘病毒的影响,试验采用融合PCR和Overlap PCR技术扩增山羊痘病毒SS株5个ANK基因(ANK010、ANK138、ANK 140、ANK141.2和ANK145)两端侧翼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并将其产物连接Trans1-T 1载体构建ANK缺失的转...  相似文献   

8.
山羊痘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移载体的构建是重组羊痘病毒构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羊痘病毒基因组的基础上,以TK基因为插入靶序列,经PCR、酶切鉴定,获得了带有EcoRI、BamHⅠ酶切位点的TK基因片段。将此片段与经相同酶切的pUC119载体连接,构建转移载体pUC119-TK,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将pTK-P7,5-GFP转染羊痘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48h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这为羊痘病毒载体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与启动绿色荧光蛋白双向串连痘苗病毒启动子相连,以KpnⅠ为插入位点,将整体基因片段插入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骨架pUC119-TK之中,构建共表达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P12A3C。与疫苗弱毒株山羊痘病毒共转染BHK21细胞,经绿色荧光筛选,RT-PCR检测,成功获得能正确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株vTK-3CP1-GFP。  相似文献   

10.
云南流行山羊痘病毒的PCR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云南省的多个地州暴发了山羊痘.我们根据国外山羊痘病毒基因序列,设计1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用于扩增羊痘病毒的SVF基因,建立PCR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06-1911
P32蛋白是羊痘病毒株中特异性很强的免疫原性结构蛋白,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山羊痘病毒P32基因进行表达,并应用该蛋白建立了检测山羊痘病毒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将P32基因克隆至pGEX-6P-1表达载体,经抗性筛选,测序鉴定获得重组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羊痘病毒重组pGEX-P3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P32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SDS-PAGE结果表明,以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进行诱导,8h后表达量最高,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6 000,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8%。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羊痘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获得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表达的融合蛋白建立了检测羊痘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每孔0.4mg/L,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20。符合率试验表明ELISA方法和琼脂扩散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3.44%,并且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这为应用该融合蛋白制备山羊痘病毒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病毒贵州分离株P3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痘(goat pox)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GP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山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本试验应用PCR技术,从山羊痘病毒DNA中扩增P32基因,通过pMD18-T克隆载体转化到DH5α工程菌中,并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旨在探索山羊痘病毒贵州株与国  相似文献   

13.
 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与启动绿色荧光蛋白双向串连痘苗病毒启动子相连,以KpnⅠ为插入位点,将整体基因片段插入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骨架pUC119-TK之中,构建共表达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P12A3C。与疫苗弱毒株山羊痘病毒共转染BHK21细胞,经绿色荧光筛选,RT-PCR检测,成功获得能正确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株vTK-3CP1-GFP。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病毒ITR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方法扩增山羊痘病毒QL、LD、Y和B株ITR基因片段,插入pMD18-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与GenBank上8株羊痘病毒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PCR扩增,4株病毒均可得到一条均一的DNA片段,该片段可被内切酶AluⅠ特异酶切,而且该PCR的DNA模板最小检出量为24.40pg。经测序,该基因片段长度为289bp;序列比较发现,4株病毒ITR片段与GenBank上2株山羊痘病毒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与3株绵羊痘病毒分别为98.2%和96.5%,与3株牛疙瘩皮肤病病毒为98.2%~99.3%和96.5%~97.7%。这表明ITR基因片段在羊痘病毒属中较为保守,可以针对ITR基因建立羊痘病毒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病毒P32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山羊痘病毒贵州LD株P32基因的质粒pMD18-T-P32/LD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P32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32/LD,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有分子量约为35.5 ku的融合蛋白获得表达,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Blotting证实该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P32蛋白的成功表达为山羊痘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方法扩增山羊痘病毒QL、LD、Y、B-株反向末端重复序列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ITR,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对通过PCR、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菌进行序列测定,并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2株山羊痘病毒、3株绵羊痘病毒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4个毒株序列与GenBank上收录的山羊痘病毒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与绵羊痘病毒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8.3%。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痘病毒反向末端重复序列与已收录的羊痘毒株之间该片段的同源性非常高,为今后兽医临床上应用PCR方法检测羊痘病毒提供了另一更为特异、保守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山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进行分析,笔者针对南方某地区发生的疑似山羊痘病例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PCR扩增作用可以获得异性DNA条带,随着结转代数的增加,可以利用山羊痘病变皮肤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变化作为山羊痘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羊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病毒基因组较大,可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重组病毒载体是当今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以动物病毒为基础设计的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主要有取代型的重组病毒载体和重组的病毒-质粒载体。作者综述了羊痘病毒载体构建策略和羊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羊痘"包括山羊痘、绵羊痘和结节皮肤病,是羊、牛等反刍动物的重要皮肤传染病,三者分别由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 GTPV)、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 SPPV)和结节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感染引起,也可交叉感染。GTPV、SPPV和LSDV同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成员,三者统称"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 CaPV)"。CaPVs基因组为两端共价闭合的线性双链DNA,对外源基因容纳性较强。病毒本身具有强启动子,可启动外源基因的转录进而对其进行蛋白表达。因此,CaPVs是理想的活疫苗载体,可在体内表达外源抗原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文章综述了CaPVs的基本特征、弱毒活疫苗及CaP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aP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羊痘病毒宿主范围因子063基因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扩增063基因,通过双酶切和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与PGEX-KG载体连接构建成融合表达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063蛋白,产物经SDS-PAGE电泳检测和Western Blot鉴定,大量诱导表达063蛋白,通过谷胱苷肽琼脂糖亲合层析法,得到063纯化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