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七五”期间,我省进行了亚热带地区引种绵羊的多项试验,颇为各方注视。初步完成《四川新区绵羊引种饲养适应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南移饲养试验》,《四川低海拔农区半细毛羊引种饲养试验》,《中温高湿区,大批引入和饲养新疆细毛羊研究》,以及《北羊南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等深受好评。值得肯定的结论:四川新区养羊,科学试验出成果,推动了新区养羊生产发展,培养出一批养羊技术骨干。目前,新区饲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四川新区饲养绵羊发展较快,涪陵地区现有绵羊1030只,其中细毛羊830只,占82.9%。为了在发展数量的同时,有效地进行选种和选配,稳定和提高细毛羊的品质,现就新区细毛羊的选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现有细毛羊品质新区的细毛羊,大多数是由新疆农垦系统所属的团、场及新疆的地方羊场引入。根据其品质与类别大致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
四川新区细毛羊的主要疾病防治提高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技术研究课题组牲畜的疾病影响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力,给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四川绵羊试养新区基地之一的武隆县双河乡仙女村,海拔1650~1870m,年均气温11℃,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1...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新区细毛羊的繁殖成活率,我们于1992年8月至1993年5月在四川绵羊试养新区的武隆县双河乡仙女村进近繁殖冬羔和春羔的试验。该地海拔1650~1870米,年均气温11℃,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15℃,无霜期214天,年降水量1164毫米,年相对湿度85%。  相似文献   

5.
<正> 1.何为亚热带绵羊新区我认为,所谓亚热带绵羊新区,是指我国非传统绵羊饲养区。这里过去有的地方曾有零星饲养,但人们从未把它做为一项产业对待,从总体上讲已无人过问,认为是失败的。现在经几年试验,认为饲养半细毛羊是成功的,可建立我国新的半细毛羊基地。据此,像湖南南山牧场,四川川东的红池坝、仙女山,湖北鄂西的个别地区都属养绵羊新区。贵州灼甫牧场理应为老区。  相似文献   

6.
<正> 4 发展绵羊新区的生产实践我国南方一些省区在多年引种试养绵羊的实践中,作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在养羊区域的选择,引进绵羊品种的适应性研究,繁殖与饲养管理等生产技术的实施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科学依据,为南方绵羊新区的建设、巩固和生产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繁殖性状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作者就国外一些高繁殖力绵羊品种的繁殖特性以及相关主效基因的发现、遗传效应、定位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本试验始于1987年,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通过对四川东部亚热带农区和山区已引入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即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羊、茨盖羊和东北半细毛羊、新疆杂种羊进行观察测定,了解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繁育性能及生理指标、疫病死亡等情况,并综合评定引入绵羊的适应性。能为我省今后发展新区绵羊生产提供较为可靠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繁殖性状是绵羊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提高绵羊繁殖力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结合繁殖技术,使得提高绵羊繁殖性能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取得一定成绩。从数量遗传学角度来讲,绵羊繁殖性状遗传力为0.125,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通过传统选择方法获得遗传进展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饲养绵羊新区,因繁殖和饲养管理技术薄弱,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低。据1991年南川鱼泉牧场数据表明,羔羊断奶体重21.13千克,断奶羔羊成活率82.18%,周岁羊体重28.91千克,周岁羊育成率44.37%(63/142)。为了提高四川新区细毛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拟定了三个不同的哺乳母羊、断奶羔羊的营养补饲日粮配方,以满足哺乳期母羊、断奶羔羊的营养需要,达到提高四川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作为影响绵羊季节性繁殖的候选基因开展了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在绵羊TSHR基因CDS区发现了一处c.31AG突变位点,该突变为错义突变(T315A)。该位点在不同繁殖特性(季节性繁殖和常年发情)绵羊群体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着明显不同的分布趋势,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为常年发情的3个绵羊品种(多浪羊、小尾寒羊、湖羊)的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常年发情的3个绵羊群体和季节性繁殖的3个绵羊群体之间等位基因G/A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该SNP位点上G等位基因与绵羊常年发情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位点碱基突变可能导致TSHR构象改变,与TSH结合能力发生变化,进行影响到绵羊的季节性繁殖活动。  相似文献   

12.
绵羊多胎性的遗传机制及其育种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多胎性直接影响到绵羊业的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绵羊繁殖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品种差异,以及一些已经发现并证明的影响绵羊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并从常规育种措施和标记辅助选择两方面对提高绵羊繁殖力的育种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处亚热带的四川南充、万县、涪陵、达县和黔江等五个地区,是我省开拓绵羊养殖的新区。两年来,已发展至九个县,共引进6个半细毛羊和细毛羊品种。目前,绵羊总数已达3500余只,预计可提供优质羊毛1.5万公斤,创产值近30万元。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开拓绵羊生产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区幅员辽阔,草山草坡面积达4,000余万亩,具有发展绵羊生产的优势。据专家预测,在近期内,如果在海拔800  相似文献   

14.
绵羊的繁殖特性已成为绵羊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绵羊繁殖力进行遗传改良是提升中国绵羊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母羊的年产羔能力主要受单胎产羔数和季节性发情的影响。本研究对影响产羔能力的排卵数和季节性发情相关基因及miRNA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全基因组比较在繁殖性状相关QTL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产羔数是绵羊最重要的繁殖性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产羔性状遗传力低,常规育种技术改良困难。因此,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繁殖效率。文章综述了影响绵羊产羔数的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绵羊产羔数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十多年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先后引进细毛羊和半细毛羊进行饲养繁殖,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经验,为南方亚热带发展绵羊新区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基础。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物生长茂盛,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绵羊生产的优越条件。但是,夏季高温、秋季多雨的高温高湿气候,山区坡度大,灌木密集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开拓绵羊养殖新区,为我国毛纺工业提供原料,于1988年3月31日至4月23日去南充、达县、万县和涪陵等专区的山区县进行了考察,于此仅就这些地区草地资源的特点与绵羊养殖新区的发展作一概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卢国栋  王广键 《猪业科学》2010,27(3):110-111
通过饲喂观察,环江香猪引入鄂南(咸宁)地区能保持其固有种属特性,在耐粗、抗寒、抗热、抗病等方面表现独特。其繁殖、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具有地方矮小猪种特色。增重性状具可塑性。显示其在中部地区具有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草地是发展绵羊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加快新区养羊速度和提高新区养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涪陵地区有较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1985年开始引进绵羊饲养,已  相似文献   

20.
四川副势带地区饲养细毛羊已初具规模,但产羔率、断奶成活率及周岁羊育成率均不高,致使绵羊业发展速度较缓慢,经济效益低。本文就我们在实施“提高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技术研究”过程中影响绵羊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其繁殖力的技术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 影响绵羊繁殖力的因素 1.1 品种 不同绵羊品种之间,繁殖力差异很大。如我国江浙一带的湖羊,产羔率可达242%;小尾寒羊产羔率平均为245%;藏系绵羊几乎无双羔或三羔,产羔率仅85%左右;而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多胎品种——芬兰半细毛羊(亦名芬兰兰德瑞斯羊),其产羔率超过其它任何一个绵羊品种。 1.2 母羊间的差异。 1.2.1 年龄。由于绵羊在3.5~7.5岁时的蛋白质代谢过程最旺盛,所以,一般到4岁前后,才能达到排卵的最高峰。双胎性能与年龄有正相关系(r=0.993~6岁时最高,7岁以后逐渐下降。3~8胎的双胎率显著高于1、2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