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鲈鲤(Pexcocypxis pingi)属鲤科、鲃亚科、鲈鲤属,地方名金甲鱼、大花鱼、青脖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为凶猛性鱼类,自然状态下专门猎食小型鱼类。20世纪80年代前是产区的主要大型经济鱼类,但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现在江河中已很难捕到,已被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之一[2]。开展鲈鲤的人工养殖及繁育,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对鲈鲤的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开展了鲈鲤的移养驯化及鱼苗培育工作,现将鱼苗培育的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鲈鲤(Pexcocypxis.pingi)又名金甲鱼、花鱼,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已面临灭绝[2],被评为长江一级急切保护动物[3],现已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4]。鲈鲤肉厚脂细,味极鲜美,其营养极为丰富。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含12种脂肪  相似文献   

3.
鲈鲤驯化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属系我国所特有的一种珍稀珍贵野生鱼类,主要分布于黔、川、滇长江上游及其支流,以及广西右江、云南抚仙湖、珠江水系上游支流[1-3].在贵州分布于南、北盘江,乌江上游及红水河支流的蒙江上游[4].属高原亚冷水鱼类,最大个体达30kg以上,目前发现最大个体15 kg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后背鲈鲤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部分支流特有野生鱼类,地方名江花或花鱼。自2013年开始,我站对后背鲈鲤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幼鱼培育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该研究重点探索解决鱼苗鱼种培育技术难题。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 cui et chu)隶属鲤科、!亚科、鲈鲤属,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部分支流特有野生鱼类,地方名江花或花鱼。自2013  相似文献   

5.
正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主要分布于四川岷江、雅砻江、青衣江、金沙江下段等长江上游支流,属凶猛肉食性鱼,肉质细嫩,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鲈鲤人工繁殖技术逐渐成熟,为推广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种苗保障。结合养殖实践,笔者将鲈鲤高位池人工培育亲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大家提供养殖参考。一、生活习性鲈鲤适宜生活水温13~25℃,当水温低于10℃时,摄食强度明显减弱,水温低至5℃时,基本停止摄食;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低氧,溶氧需保证在8毫克/升以上;生性胆小,易受惊吓,喜欢成群躲避在阴暗地方;有咬死饵料鱼、只吃其部分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地方名:江鲤、江温、花鲤、青脖。在四川的泯江、马边河(泯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金沙江下段等水系均有分布,是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人们所喜食。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区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渔获物的个体越来越小,有的江段再也没有出现了。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珍稀鱼类资源,除加大对天然种群的保护外,人工驯养繁育已迫在眉睫。我们从2003年开始从天然水体中采集少量鱼苗进行人工驯养试验,获行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鲈鲤鳃霉病与车轮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鲈鲤(Percocypris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在江河中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主,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目前鲈鲤在自然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4,(4):16-16
<正>云南后背鲈鲤人工繁育成功近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实现了后背鲈鲤的人工繁育。这次获得后背鲈鲤人工繁殖卵40000多粒,大概可以孵出鱼苗20000多尾。后背鲈鲤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支流特有鱼类,如维西、六库、漾濞、云县这些地方均有分布,地方名叫花鱼。主要形态特征是背鳍后位,吻部及口裂较宽,触须发达,体色和斑纹较淡且散乱不成行。食性为肉食。因其体色金黄,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9.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原鲤属(Procypris),俗称岩鲤、黑鲤鱼、墨鲤,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四川境内的嘉陵江、岷江以及金沙江资源量较为丰富[1-3]。由于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四川、重庆等地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高档鱼类[4]。然而近年来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以及大型水利工程修建等原因造成岩原鲤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濒临灭绝,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5-7]。为了增殖恢复长江野生鱼类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环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修建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鱼类增殖放流站,岩原鲤已被规划列入放流站常规放流品种之列,目前已初步掌  相似文献   

10.
为从分子水平澄清我国仿石鲈科(Haemulidae)鱼类分类争议, 研究测定分析了仿石鲈科及其相关科属共 66 种鱼类的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b (Cyt b)部分序列, 结合 AFLP 标记信息, 共同探讨仿石鲈科及相关争议科属系统分类关系。结果表明, 在 Cyt b 基因上, 66 种鱼类一致序列为 729 bp, 编码 243 个氨基酸; AFLP 图谱中, 6 对引物组合共得到 669 条清晰条带, 多态性条带 669 条, 多态性比率 100%。基于 Cyt b 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与 AFLP 标记基于 UPGMA 聚类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大致相同, 进化树上, (1)仿石鲈科鱼类主要形成石鲈亚科(Haemulinae)与胡椒鲷亚科(Plectorhynchinae)两大分支, 石鲈属(Pomadasys)、仿石鲈属(Haemulon)、异孔石鲈属(Anisotremus)等 7 个属聚为石鲈亚科分支, 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与矶鲈属(Parapristipoma) 3 个属聚为胡椒鲷亚科分支。(2)髭鲷属(Hapalogenys)与眶棘鲈属(Scolopsis)没有与仿石鲈科聚在一起, 髭鲷属独自形成一支, 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Nemipteridae)聚为一支。(3)鯻科(Teraponidae)的种类也没有与仿石鲈科鱼类相聚, 鯻科与舵鱼科(Kyphosidae)、石鲷科(Oplegnathidae)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对于仿石鲈科及相关科属的分类争议, 研究支持仿石鲈科分为石鲈亚科与胡椒鲷亚科两个亚科, 以及鯻科、眶棘鲈属、髭鲷属不应该归为仿石鲈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2011年6-8月,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冕宁江段收集34尾鲈鲤,测定其线粒体控制区(D_Loop)序列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D_Loop序列全长933~934 bp,34个D_Loop序列中定义了7个单倍型,12个多态位点,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082 0±0.042 0,核苷酸多样性Pi=0.003 6±0.000 4,说明鲈鲤种群遗传资源不丰富,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2.
<正>河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赤鲈、五道黑,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由于河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塘  相似文献   

13.
<正>赤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河鲈、五道黑,属鲈形目、鲈亚目、鲈属、鲈科,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赤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  相似文献   

14.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10)30sm(10)10st(10)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时含有多种类型的C-带着色,如m2、st4同时含有以上3种C-带带纹类型。鲈鲤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高达(58.824±0.034)%。本研究再次确认鲈鲤为四倍体,同时指出其染色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反应出鲈鲤对于地区特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徐献民 《水产养殖》2011,32(8):8-10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俗称四鳃鲈、老虎鱼、新娘鱼、媳妇鱼等,隶属于触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鱼属,与黄河鲤、松花江鲑和兴凯湖鲇齐名,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并且被列为四大淡水鱼之首。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8)中已将此鱼列为Ⅱ级保护对象,属中国名贵珍惜保护水生动物。松江鲈是一种在海水中繁殖孵化,在淡水中生长育肥的降河洄游性小型鱼类。  相似文献   

16.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30sm+10st+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时含有多种类型的C-带着色,如m2、st4同时含有以上3种C-带带纹类型.鲈鲤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高达(58.824±0.034)%.本研究再次确认鲈鲤为四倍体,同时指出其染色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反应出鲈鲤对于地区特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Norman),小裂腹鱼(Schizothorax parvus Tsao)均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前者主要分布于澜沧江中游洱海上游的弥苴河、剑湖等水域,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2011年被列为云南土著鱼类繁育推广鱼类品种,是大理洱海增殖鱼类;后者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支流的漾弓江流域水体,为云南特有裂腹鱼,  相似文献   

18.
《水利渔业》1988,(5):F002-F003
胭脂鱼(Mysocypfinus asiaticus)是我国著名的稀珍鱼类,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长江水系,胭脂鱼虽然分布广泛,但其产卵场所主要在长江上游的岷江、嘉陵江等支流。兴建葛洲坝枢纽,阻隔了胭脂鱼生殖洄游的通道,对其资源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胭脂鱼俗称火烧鳊、黄排、紫鳊鱼等,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及闽江地区;并且也是我国珍稀特有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5年11月、12月和2016年5月、6月、9月三峡库区36条重要支流渔获物调查信息,基于FiSAT II软件对鲤(Cyprinus carpio)、瓦氏拟鲿(Pseudobagrus vachellii)、鲫(Carassius auratus)、蛇鮈(Saurogobio dabryi)、光泽拟鲿(Pseudobagrusnitidus)、?(Hemiculterleucisculus)、银鮈(Squalidusargentatus)和似鳊(Pseudobramasimoni)8种优势鱼类的生长及其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估,旨在了解三峡库区重要支流鱼类资源变动趋势和生长情况,为该区域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 8种鱼类生长指数(b)为2.74~3.11,近似等速生长;生长系数(K)大于0.2,为快速生长型;生长性能指数(φ?)为2.83~5.25;似鳊和鲫的资源开发率小于0.5,其余种类在0.5及以上;鲤、瓦氏拟鲿、蛇鮈、光泽拟鲿、?、银鮈的开捕体长分别控制在289 mm、253 mm、134 mm、102 mm、71 mm及52 mm以上,鱼类资源可得到有效恢复。研究表明,目前三峡库区重要支流鱼类资源开发过度;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呈加快趋势,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