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小麦抗旱育种及水分高效利用育种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抗旱高水分利用类型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植物新种和小麦新品种引种、驯化及研究方向;用改良常规育种方法培育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抗旱性遗传生理研究和品种抗旱性鉴定。  相似文献   

2.
<正>来自陕西省西安市70多岁的小麦育种专家李丕皋和封如敏夫妇,在河南省濮阳县五星种业有限公司的育种基地,从1998年开始彩色小麦的育种研究,经过十多年的风雨酷暑,重点选育了紫粒、蓝粒、糯性等特色小麦。目前育成的彩色小麦等品系无论产量还是  相似文献   

3.
时任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茹振钢已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小麦研究会与河南省种子协会理事,河南省遗传协会理事. 茹振钢1958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沁阳县.1981年走出校门,分配到河南科技学院(原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工作,在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先生的指导下,从事教学与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并协助黄光正教授繁育与推广了小麦新品种百农3217,这为他以后从事研究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分子育种研究室主要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遗传育种原理与方法、小麦高光效、抗逆、营养高效转基因工程育种和小麦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基因源分析及分子标记研发工作,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分子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技术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技开发》2005,(10):44-45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色、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技》2005,(9):53-53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兰、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采用遗传标记等多项育种技术,育成了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2005年收  相似文献   

8.
突变育种技术是运用中子、射线和离子等物理辐射因素亦或是空间环境诱变种子或是植物离体组织,最终获取有益突变体,极大的缩减育种周期,诱变育成品种数据库统计研究表明,到二零一六年五月份,全世界在200余种植物品种的基础上,已经有超过三千个突变品种,小麦突变体共有200余种,我国诱变小麦有164种,基于此,笔者针对小麦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9.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与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及实施条件,结合超级小麦育种工作的积累和育种目标,综述了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培育超级小麦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育种专家马华平,1968年10月生于辉县市,1991年7月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科学》2007,(3):F0002-F0002
海燕(HAI Yan),女,1957年生,河南省郑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分会理事。1982年进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从事小麦品种资源、大麦育种研究。1990年至今,从事小麦花药培养育种研究。“八五”、“九五”参加国家生物技术攻关项目,“九五”主持院重点攻关项目,主持农业部青年基金项目。“十五”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主持省攻关项目等。选育出豫麦37号、豫麦60号、峡麦一…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小麦育种研究的回顾与设想孙连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沈阳1101611小麦育种与生产简要回顾辽宁省小麦育种研究工作始于1955年。到1997年共选育出近20个品种(系)在生产上示范和推广应用,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达746.7万公顷。有15...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色、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的超级小麦育种引智10周年暨成果示范推广研讨会透露,河南省超级小麦育种引智工作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创新超级小麦优异种质资源2617份,培育超级小麦新品种43个,其中国审、省审品种6个。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作者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实践和经验,比较和分析了目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中对小麦杂种后代的两种处理方法即系谱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区别、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进一步提高选择效率,提出了对两种选择方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小麦分子育种主要包括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核心仍然是常规育种手段和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育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分子育种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小麦常规遗传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分子育种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研究员张清海教授,现为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作物品种资源学会会员,河南省种子协会和河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磷酸一铵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18.
宛麦1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采用常规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9.
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些年,小麦常规育种技术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对小麦品种的改良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作者首先对小麦常规育种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小麦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杂交育种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和诱变育种技术,探讨高产、多抗、优质小麦育种及育种目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优化措施即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彩色小麦     
绿色、黑色、紫色、蓝色……一粒粒五彩纷呈的小麦,想不到小麦还有不同颜色的吧?这种彩色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培育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