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烤烟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烟叶化学成分与烤烟评吸质量的定性关系,以327份烤烟资源中部烟叶为材料,对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糖类(总糖、还原糖)含量与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含氮化合物和增加糖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烤烟感官评吸质量各指标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钾氯比与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质、吃味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氮碱比与香气量、吃味、杂气和评吸总分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量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总氮直接负向影响评吸总分;钾和蛋白质对总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小;总糖负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通过还原糖正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还原糖正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较大,通过总糖和糖碱比负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2.
烟草赤星病对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烤烟调制期分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及顶叶4个部位,进行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issler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赤星病的危害后,烤烟4个部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比同部位对照(0级病害)有减少趋势,总氮、蛋白质及烟碱比同部位对照增加。下二棚叶病害级别与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腰叶病害级别与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蛋白质、钾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与氯含量呈极显著强负相关。上二棚叶病害级别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顶叶病害级别与总糖、还原糖、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玉溪烟区初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现状和年度间的变化趋势,对2014—2018年玉溪市9个烤烟K326种植区的1 689个初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下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值略高,上部烟叶氮碱比值略低,其余化学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上部烟叶糖碱比值较稳定,其余化学成分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氮碱比值的变异系数较小,氯、钾氯比值变异系数较大;烟碱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氯含量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钾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省主产烟区烤烟样品的糖含量、氮含量及其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施木克值较高,总氮、烟碱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适宜,蛋白质含量较低,糖碱比的变异系数(32.28%)最大,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11.62%)最小。烤烟总糖、烟碱含量、糖碱比、氮碱比、施木克值在不同等级间差异极显著,还原糖含量在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烤烟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极显著。总氮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还原糖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初烤烟叶颜色与化学成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17份烤烟样品的颜色指标与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不同颜色指标与烟叶化学成分有显著相关性:a*(红度)与烟碱、总氮、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糖蛋比等呈显著负相关;L*(明度)、b*(黄度)、C(饱和度)和H(色调角)与烟碱、总氮、蛋白质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糖蛋比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氯、淀粉等相关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氮对烟叶明度的负作用最大,烟碱对红度的影响最大,蛋白质对黄度和饱和度的负作用最大,影响最明显,氮碱比和蛋白质对色调角的影响最大。因此,烟叶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烟叶内在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6.
烤烟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源于3个省份的56份烤烟品种(系)为研究材料,测定中部叶焦油和6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由此计算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等3个相关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9种烟叶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钾和氮碱比均与焦油呈极显著负相关,氯与焦油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化学成分与焦油相关性不显著。各化学成分对焦油的直接作用排序为:钾>氮碱比>总氮>总糖>烟碱>还原糖>氯>钾氯比>糖碱比。钾和氮碱比对焦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烟碱对焦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总氮和总糖对焦油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相当。此外,其他化学成分对焦油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建立了化学成分与焦油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下烤烟化学成分与致香物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致香物质含量与氮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钾氯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碱、钾、氯、钾氯比对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主要由直接作用引起,总氮对新植二烯的影响主要由间接作用决定,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氮碱比不仅直接作用强,而且还能辅助其他化学成分对新植二烯产生较大的间接作用。氮碱比、钾、总氮、还原糖对香气总量(除新植二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烟碱和总糖对香气总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糖碱比、钾氯比、氯对香气总量的影响是由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下烤烟化学成分与致香物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下烤烟化学成分与致香物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致香物质含量与氮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钾氯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碱、钾、氯、钾氯比对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主要由直接作用引起,总氮对新植二烯的影响主要由间接作用决定,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氮碱比不仅直接作用强,而且还能辅助其他化学成分对新植二烯产生较大的间接作用。氮碱比、钾、总氮、还原糖对香气总量(除新植二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烟碱和总糖对香气总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糖碱比、钾氯比、氯对香气总量的影响是由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香型烤烟主要香味物质成分与香韵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影响烟叶主体香韵的香味物质成分的物质基础,以3个香型的269份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烤烟香味成分(多酚、有机酸和中性致香成分)与香韵(干草香、焦甜香、焦香、正甜香、清甜香和青香)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莨菪亭、芳樟醇、香叶基丙酮、苯甲醇、苯乙醇、愈创木酚、新植二烯与干草香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正面影响较大;氧化异佛尔酮、6-甲基-5-庚烯-2-醇、香叶基丙酮、苯甲醇、法尼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茄酮与焦甜香韵和焦香香韵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正面影响较大;苯乙醇、芸香苷、巨豆三烯酮1~4与正甜香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正面影响较大;苯甲醇和新植二烯与青香香韵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正面影响较大;氧化异佛尔酮、6-甲基-5-庚烯-2-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1、法尼基丙酮、3-羟基-β-二氢大马酮与清甜香韵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正面影响较大,而有机酸类物质多对香韵产生负面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香型主体香韵指标与香味成分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利用回归方程来预测不同香型的香韵风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烟叶伸长率与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寻求更简便的初步判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测定3个烤烟品种不同部位、不同烤法、不同等级66份烤烟样品的伸长率和主要化学成分,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烤烟伸长率与总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糖碱比、还原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氮碱比、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钾、烟碱、淀粉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通过测定烟叶伸长率能初步判定其化学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贵州烟叶原料质量,提高其可用性,以贵州4个烤烟产区的33个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广泛的差异,但还原糖含量在地区间稳定性较好;常规化学成分和众多香气成分都存在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之间的第Ⅰ典型相关系数(0.911**)达极显著水平,共得到6个与典型变量相关显著的性状,分别为烟碱、钾、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酸降解产物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  相似文献   

12.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中间香型彰显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间香型主要产区的151份烟叶样品检测分析,研究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钾、氯、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和两糖比等10项指标与中间香型彰显度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烟碱含量在3.00%左右,钾氯比在12~16之间,糖碱比在6~8之间,氮碱比在0.6~0.8之间,两糖比在0.7左右时,中间香型风格彰显度较高。通过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中间香型彰显度值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中间香型彰显度值与烟碱和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两糖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曾德芬  徐雪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6-17318,17321
[目的]研究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进行了检测,并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不同产地烤烟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与烤烟香气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组分。云南产区烟叶的糠醛、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卷烟配方及加香加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聚类和逐步判别分析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烟叶原料感官质量的评价方法,促进配方设计中不同质量特点烟叶的合理配置,采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不同等级的初烤烟叶,运用系统聚类和Fisher线性判别法,建立基于化学成分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可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烟叶的感官质量特征合理分类,三类样品的主要特征分别为香气和烟气浓度低、口感有优势;杂气大、口感差、生理满足感有优势;香气品质有优势。经交叉分析,糖氮碱的协调对香气品质的影响较大,蛋白质、总氮对生理满足感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两糖比对香气、烟气的充足程度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建立了烟碱、总氮、还原糖、淀粉、氮碱比、两糖比、糖蛋比和糖氮比等8项指标的烟叶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模型,模型的自身和交互验证平均准确率达80.8%,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省桂阳烟区选择K326、云烟87、YZ206-9、湘烟3号4个烤烟品种,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云烟87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30.26%、28.11%、4.74%),K326的烟碱含量(3.00%)最高,湘烟3号的总氮最高(2.16%),YZ206-9的石油醚提取物最高(5.46%)。4个烤烟品种烟叶除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均超出优质烤烟标准范围,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也在优质烟叶范围,但钾氯比低于优质烟叶的标准。品种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云烟87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大部分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都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云烟87和湘烟3号。湘烟3号与K326大部分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YZ206-9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普遍低于其他品种。不同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熟度对延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延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类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总氮、烟碱、蛋白质表现则与之相反;适熟采收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以外其他致香物质总量以及13种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感官评吸得分最高,香气质感较好,香气量足特征较为明显,香气质量较优.表明适熟采收是提高延边烤烟香气质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重庆烟田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烟叶中烟碱、蛋白质、总氮含量均明显增加,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烟叶中施木克值、两糖比和糖氮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氮碱比、钾氯比变化不明显。石柱、南川和奉节烤烟烟叶中中性致香物新植二烯、茄酮、β-大马酮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解产物最多。3县烤烟总中性致香物含量以南川为最高(728.90~858.72μg/g),其次为奉节(558.25~680.50μg/g)和石柱(520.73~637.13μg/g)。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致香成分随连作阶梯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在不同茬次间均表现出头茬和重茬的差距小,漏茬和多茬变化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