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牧草压扁机压扁间隙调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牧草压扁机作业过程中压扁间隙调节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牧草压扁机间隙调节装置。选择喂入量,上、下压扁辊间隙和回复弹簧拉力为影响其作业性能的主要参数,以压扁率高及碎草损失小为试验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及隶属度加权综合评分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结果分析,得出了牧草压扁最优组合:喂入量为2.16 kg·s-1,上、下压扁辊间隙为3 mm,回复弹簧拉力为850 N。按照该最优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牧草压扁率平均值为94.7%,碎草损失率平均值为2.18%,满足牧草收获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
沙漠边缘三种主要天然植物再生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骆驼刺、叉枝鸦葱、花花柴不同刈割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对再生速度、分枝性能、再生强度及再生草产量的观察研究表明:以上三种植物齐地面刈割能刺激侧芽的发生和生长,增加分枝数,提高再生草产量。以骆驼刺为例:齐地面刈割再生草产量比地面以上10cm、地面以下10cm和地面以下20cm留茬高度分别高60.73%、48.97%和132.05%;春天刈割再生草生长旺盛、能正常开花结实。夏天刈割时,因气温和沙  相似文献   

3.
4LZY-7型全喂入油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西北地区油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损失率高、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并试制了一种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入仓等一体化作业的4LZY-7型全喂入油菜联合收获机。结合现有稻麦联合收获机,并针对油菜的生物特性及其收获时的农艺要求,对样机核心部件的作业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割台系统、脱粒系统和清选系统的工作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在0.8~1.2 m·s-1之间,拨禾轮线速度在1.4~1.8 m·s-1之间,即速比取1.5~2.25时割台损失率为2.35%;脱粒滚筒的圆周速度在15~20 m·s-1之间,脱粒间隙为20 mm时,滚筒的脱净率大于96.9%;风机出口处风速为4.07 m·s-1,筛面倾斜角度为16±2°时,筛出物菜籽含量为0.11%,粮仓含杂率为2.83%。即整机损失率最高为3.95%,粮仓含杂率最高为2.83%,机械破碎率最高为0.2%。各项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引种及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引种试验,对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和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耐盐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交酸模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20%~38%;繁殖力强,一年或刈割4茬~5茬,每公顷收获鲜草150t左右。按照抗逆半衰减定义,该牧草耐盐力0.325%,只有抗中等盐碱。但收获携盐能力较强,从平均盐离子含量来看,每种植1hm^2鲁梅克斯,通过牧草收割,一年可携走土壤中的盐分150kg~200kg。  相似文献   

5.
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留茬高度的再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灌溉农田下紫花苜蓿的刈割制度,2003~2006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留茬高度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节间距、根干重、越冬率留茬5 cm刈割均低于留茬10 cm刈割,但1级分枝数、节间数均高于留茬10 cm刈割;营养品质留茬10 cm的好于留茬5 cm的;草产量前2年留茬5 cm较高,而后2年较低,4年总产量留茬10 cm略高;连续4年刈割后田间密度留茬10 cm的较留茬5 cm的高3.8株/m2.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小麦秸秆覆盖地玉米免耕播种机内被动式清秸防堵装置作业时存在的易缠绕堵塞、种沟清秸率低、作业不稳定等问题,基于仿生学原理,以白星花金龟前后肢轮廓曲线及后肢运动轨迹曲线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一种高清秸率、不易堵塞的仿生分拨草防堵装置。通过运动学分析,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对清秸防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优参数组合:拨草轮运动偏角δ为30°,轮盘直径D为204 mm,拨草轮爪数量N为13个;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拨草轮入土深度(A)、机具前进速度(B)、分草挡板偏角(C)与清秸率Y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表明三因素对清秸率均有显著影响,且显著性C>B>A,经过优化求解获得了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拨草轮入土深度T为11 mm、机具前进速度v为4 km·h-1,分草挡板偏角α为35°。田间验证试验表明,整机的通过性良好,土壤扰动量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0.00%和5.30%,实际秸秆清除率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90.58%和1.20%,作业质量稳定,符合免耕播种机作业的农艺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割草地9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及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对羊草、治草、其它草种和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贮量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年内,营养元素的高值期在8月30日前后。割草区的贮量一般低于对照区,羊草的留茬部分低于割取部分的贮量,治草则相反。在生物量高峰期8月30日前后,其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为:N3.3557g.m^-2,P0.1747g.m^_2,K2.620g.m^-2,Ca1.0795g.m^-2,Mg0.1278g.m^-2,Fe0.0324g.m^-2,Cu1669.66μg.m^-2,Mn10343.84μg.m^-2,Zn3303.51μg.m^-2。除Mn外,其它元素都是对照区高于割草区。上述9种营养元素贮量在割取部分中亦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高峰期也在8月30日前后,但留茬部分相反。割草区营养元素的贮量多数低于对照区,割取部分多数高于留茬部分。在生物量高峰期8月30日前后,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分配在割取部分的为:N60.84%,P49.06%,K53.34%,Ca59.76%,Mg57.51%,Fe34.25%,Cu48.92%,Mn44.46%,Zn62.67%。洽草营养元素的贮量分配在割取部分的相对较少,而在留茬部分中相对较多。所以,刈割使洽草的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陈明亮  王林贵 《杂草科学》1997,(1):20-21,24
稻茬免耕移栽油菜田杂草的防除,特别是阔叶草的防除已成为大面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995年秋播至1996年春季,我们开展了农达、禾耐斯除草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l·41%农达水剂(美国孟山都公司提供)。2·90%禾耐斯乳油(美国孟山都公司提供)。(二)试验设计试验并设IO个处理:(1)每亩用90%禾耐斯40ml;(2)每亩用90%禾耐斯50ml;(3)每亩用90%禾耐斯70ml;(4)每亩用41%农达100ml加90%禾耐斯50ml;(5)每亩用41%农达100ml加90%禾耐斯75ml;(6)每亩用41%农达100…  相似文献   

9.
高冰草与作物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冰草是山东农科院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良牧草 ,表现出耐寒、耐旱、耐盐碱、产草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 ,几年来在新疆推广了一定面积。但该草与豆科牧草、农作物混植试验还未见报道。 1993 - 1995年间我们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高冰草与豆科牧草混播 ,产草量比高冰草单播提高 10 - 2 7% ,增产效果显著。特别是高冰草与红豆草混播试验 ,不浇水 ,依靠自然降水 (该地年降水量 2 5 0 - 3 5 0 mm) ,第三年收鲜草 10 .8T/ ha,适于建立高产人工草场、干旱区草地建植和山地草原改良利用。高冰草与春小麦适量混播 ,对小麦影响小 ,又可多收一茬草 ,这种生产方式对缓解四季草场不平衡、减轻草场负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稻茬小麦田茼草的发生比例越来越高的草情变化,受江阴市福达农化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了6.9%新骠水乳剂1号、2号和3号的麦田除草试验,观察对茼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并与6.9%骠马水乳剂(拜耳公司产品)的防效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效率低、留茬较高、与现有农艺不匹配等问题,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模式和秸秆粉碎还田的要求,研制了一种立式棉秆粉碎还田机,主要由机架、切割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等组成。为明确该作业机的性能,提高作业质量,利用Fluent进行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折线形1机架、粉碎刀为三组、粉碎刀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时有利于棉秆的粉碎。确定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和刀尖离地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秸秆长度合格率、留茬平均高度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原理,进行田间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V8.0.6.1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得出该机具最佳作业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3.5 m·s-1、大刀盘转速1 200 r·min-1、小刀盘转速1 380 r·min-1、刀尖离地间隙70 mm。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秸秆长度合格率为92.24%、留茬平均高度为74.63 mm,与预测值误差为0.58%和3.71%,参数优化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单垄双行马铃薯施肥覆膜播种机的最佳工作参数,通过改变单垄双行马铃薯施肥覆膜播种机播种作业性能指标的4个主要参数:机具前进速度、旋耕刀组刀头线速度、搅龙轴转速和覆土圆盘倾角,以播种合格率、膜上覆土厚度为评价指标进行马铃薯播种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应用综合评分法得出了该机具作业时各参数的最优组合:机具前进速度为0.65 m·s~(-1)、旋耕刀组刀头线速度为0.90 m·s~(-1)、搅龙轴转速为950 r·min-1、覆土圆盘倾角为35°。根据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优化试验条件下,作业机播种合格率均值可达92.6%,膜上覆土厚度均值为40.1 mm,符合马铃薯种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小区育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小区育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最佳作业参数,依据小区育种收获机理,通过改变影响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分离装置作业性能指标的4个主要作业参数:物料喂入量、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吸杂风机转速,以装置罩壳内部籽粒残留率、脱粒总损失率、分离含杂率及脱粒破碎率为评价指标进行装置作业性能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应用综合评分法得出了装置作业时各参数的最优组合,即:喂入量为0.3 kg/s、滚筒转速为1 600 r/min、脱粒间隙为8mm、吸杂风机转速为1 100 r/min。按照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脱粒总损失率为0.45%、分离含杂率为16.16%、罩壳内部籽粒残留率为0.04%、脱粒破碎率为0.46%,符合小区育种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在残膜回收作业过程中不同工作参数对其卷膜效果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建立了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内部气流场模型,模拟卷膜作业过程中气流流动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风机安装角、入口气流速度、卷膜辊转速与评价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作业效果相关3个不同位置处速度值(从动辊表面竖直方向气流速度v1、卷膜辊表面水平方向气流速度v2和导膜板下表面气流速度v3)的数学模型,寻求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风机安装角为33°、入口气流速度为3.50 m·s-1、卷膜辊转速为17 rad·s-1时,评价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作业效果的响应值达到最优。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浮动式气力卷膜装置的工作参数优化后,马铃薯收获与气力辅助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残膜回收率为91.6%、含杂率为7.5%,达到国家与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残膜回收机具存在的拾净率低和含杂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垂直双排链式残膜回收机。阐述了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输送装置的关键结构及参数进行分析,开展了垂直双排链作业过程中输膜和卸膜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作业参数,获得了影响残膜回收性能的关键因素;以输送链转速、卸膜链转速和输送链转运角为试验因素,以残膜拾净率及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回收性能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输送链转速86.08 r·min-1、卸膜链转速128.97 r·min-1、输送链转运角91.92°,最优参数组合下残膜拾净率为86.3%,含杂率为36.57%。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田间验证试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残膜拾净率为86.7%,含杂率为35.9%,满足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玉米种子尺寸差异性大,对排种器结构适配性要求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摆杆夹持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阐述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及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开展了排种器取种及携种过程的力学和运动学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关键工作部件的作业参数,得到了影响排种器作业性能的关键因素,以排种器转速、扭簧圈数、弧形板基圆半径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空穴率、多粒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作业性能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排种器转速26.7 r·min-1、扭簧圈数10、弧形板基圆半径100 mm,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排种合格率为93.2%,空穴率为3.8%,多粒率为3%。在最优组合下进行田间验证试验,得到排种器的实地排种合格率为94.2%,空穴率为3.6%,多粒率为2.2%,满足国家行业作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寒地油菜播种机普遍存在的重播漏播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生长期缺水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膜上播种、施肥、滴水灌溉、覆膜。分析了播种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以排种盘转速、气吸室负压、排种盘型孔直径为试验因素,利用软件优化分析获得合理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播种机排种盘转速197 r·min-1、气吸室负压2.5 kPa、排种盘型孔直径1.2 mm时,田间播种合格率为93%、重播率3%、漏播率1%,播种质量较好。田间试验表明上述参数组合下排种器工作性能满足油菜播种机工作性能要求,该研究为油菜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巴旦木脱青皮工作效率,基于原巴旦木脱青皮机设计了一种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通过改变原机结构,将组合式定滚筒改为一体式动滚筒;基于多头螺旋辊结构将脱皮转轴转变为分段脱皮的作业模式,通过不同工件对实现喂料、破皮、揉搓,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参数;改变了传动形式,实现了多工件同源驱动、等速比运动,通过改进样机脱皮转轴结构和传动配置,可在工作中避免物料积存,消除壅堵。制作了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实测效果表明:改进后样机在主轴转速300 r·min-1、间隙20 mm、喂入速度750 kg·h-1时,脱净率为96.26%、破损率为2.36%,对比原巴旦木脱青皮机具有喂入稳定、脱皮过程流畅等优势,脱净率增长2.10%、破损率降低1.68%。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巴旦木初加工设备和提高脱皮机械性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