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叶枣灰霉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叶枣灰霉病菌是半知菌类葡萄孢属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生长、产孢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5~28℃,产孢温度范围是5~20℃,最适于菌丝体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温度分别为20℃、15℃和20℃;病菌在pH值3~9时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5~6,其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是2~10,最适为5~6;在饱和湿度下孢子才可萌发;马铃薯葡萄糖液和枣叶汁可显著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重要病害之一。为筛选拮抗葡萄灰霉病的生防菌并明确其主要抑菌成分,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了拮抗链霉菌LA-5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了菌株LA-5发酵液提取物拮抗活性和稳定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LA-5发酵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灰葡萄孢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分别为9和14 mg·L-1。LA-5发酵液提取物耐高温、酸和紫外照射,对病原菌具有较稳定的拮抗活性。GC-MS分析结果显示,LA-5发酵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17种,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高达52.87%。DBP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柱花草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菌生长温度15~36℃;适宜生长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6~40℃,最适萌发温度为28℃;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为83.1%,在饱和湿度加水滴中达87.9%;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病菌生长的pH值是2.5~14.0,最适pH值为6.4~7.2;病菌对碳源的利用较氮源好。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辐照对双孢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2.0,3.0和4.0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双孢菇,4℃下储藏保鲜,研究辐照对双孢菇外观品质、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双孢菇中水溶性糖、氨基酸、VB1、VB2、烟酸含量无显著影响,Vc对辐照比较敏感,当剂量为4.0kGy时,其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1.1%(P<0.01).2.0kGy辐照...  相似文献   

5.
辐照对酱鸭保质期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真空包装酱鸭制品,并测定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及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示,采用6kGy辐照并于25℃±05℃下贮藏的产品保质期为90d;对酱鸭先采用90℃~95℃、30min的巴氏低温二次杀菌,再以6kGy辐照处理,于25℃±05℃下贮藏,则保质期可延长至120d。辐照能够很好地满足酱鸭产品商业卫生要求,在贮存期内既可以保证其微生物安全性,又对感官与营养价值无显著影响,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鹅肉制品的辐照保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包装和辐照剂量条件对鹅肉制品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铝箔袋真空包装,辐照前贮藏于低温条件(4℃)并尽快进行辐照处理,其中盐水鹅辐照剂量应大于6kGy、风鹅应大于4kGy,鹅肉制品常温条件下的货架期可延长至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的形态、生物学特性测定的结果表明:它的分生孢子呈链状串生,有分枝链,大小为11.3~51.3μm×5.6~16.3μm,平均25μm×9.3μm.病菌生长温度范围6~37℃,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或50℃5min,生长的酸碱度范围是pH3.03~12.49,最适pH为5.56。分生孢子在饱和相对湿度下萌发率仅46%,但在水滴中可达85%。在0.1%蔗糖液、0.1%葡萄糖液和5%烟叶汁中,孢子的萌发均良好,和在水滴中的比,无显著差异,其中以5%烟叶汁的萌发率较高(94.4%)。温度在20~30℃时均适宜孢子的萌发,但以25℃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8.
~(60)Co辐照对白灵菇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0.8、1.2、1.6和2.0kGy60Coγ射线辐照白灵菇,在4℃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经过1.2kGy辐照处理的白灵菇维持了最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最大的硬度,贮藏保鲜时间最长。白灵菇在贮藏期间的硬度越大,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越高,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辐照会加大白灵菇的细胞膜透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剂量过大反而会加速营养成分降解和腐烂。  相似文献   

9.
蘑菇辐照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超  徐宏青  王宏  蔡健 《核农学报》2003,17(5):363-366
使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双孢蘑菇 ,抑制双孢蘑菇的后熟作用 ,辐照后在蘑菇破膜、开伞、褐化、腐烂、鲜重损失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用 1 2kGy的辐照剂量 ,结合 4℃的低温贮藏能使双孢菇保鲜贮藏 3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pH值条件及不同营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病菌菌丝生长量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PDA+VB1培养基培养的菌丝其生长速率及产孢量最大;②菌丝在30℃下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病菌孢子在25℃下萌发速度最快;③病菌菌丝在pH值为8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11.
周任佳  乔勇进  王海宏  陈召亮 《核农学报》2012,26(2):300-305,323
通过0.5、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柬辐照处理鲜切哈密瓜,采用聚丙烯(PP)材质托盘和聚乙烯(PE)保鲜膜包装,置于5℃,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哈密瓜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呼吸速率,显著抑制Vc、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下降,减少丙二醛积累,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1.5kGv辐照处理的鲜切哈密瓜在贮藏至第13天时,感官品质保持良好。综合电子束辐照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确定最佳处理剂量为1.5kGy。  相似文献   

12.
柳贤德  朴伶华 《核农学报》2012,26(5):786-791
为使电子束辐照在Jeotkal食品产业中得到广泛利用,对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实施电子束辐照后,分析了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的微生物和官能特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前鱿鱼Jeotkal好氧菌数为2.88logCFU/g,经5kGy处理后,下降为1.76logCFU/g;酵母和霉菌及大肠杆菌初期污染度分别为3.04logCFU/g和4.20logCFU/g,经5kGy辐照后,下降到1.27和1.34logCFU/g,降低2~3log cycle。辣椒粉辐照处理前好氧菌数为4.07logCFU/g,酵母菌和霉菌为3.91logCFU/g,大肠杆菌为4.34logCFU/g。辣椒粉经5kGy辐照后,好氧菌及酵母菌和霉菌显示为ND。蒜糜中初期好氧菌数为4.41logCFU/g,酵母及霉菌为4.48logCFU/g,大肠杆菌为4.32logCFU/g;经5kGy电子束辐照后好氧菌、酵母及霉菌、大肠杆菌都显示为ND。电子束不仅对鱿鱼Jeotkal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而且没有引起鱿鱼Jeotkal的pH和官能特性的变化。因此,电子束杀菌技术在低盐或发酵食品储藏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杀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红鱼为对象,利用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藏期内鱼肉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及鲜度指标K值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美国红鱼肉的菌落总数,其中D10=161kGy,D=540kGy,冷藏期间辐照组样品菌落生长缓慢,且辐照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强;电子束处理后美国红鱼肉TVB-N值、POV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在冷藏期内对照组TVB-N值、POV、K值的上升速度大于辐照组样品;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感官影响不明显,但6kGy辐照组鱼肉色泽略微变红。综合考虑,美国红鱼肉经4kGy 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可达到14d,比对照延长5d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电子束辐照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三文鱼电子束辐照的最佳剂量,以生鲜三文鱼为研究对象,采用0(未辐照)、0.5、1.0、2.0k Gy 4种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贮藏于0℃下,通过检测贮藏过程中鱼体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酸价、失重率、色差及质构等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三文鱼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抑制三文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菌落总数的增长,且辐照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辐照剂量越大,贮藏初期的酸价越高,但在贮藏期间较未辐照组稳定,无明显的增大趋势;1.0 k Gy和2.0 k Gy剂量使三文鱼颜色变暗,0.5 k Gy较未辐照组差异不显著;贮藏末期,经过辐照的三文鱼的黏附性相对未辐照组小,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与未辐照组无显著差异,各剂量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0.5 k Gy剂量的电子束可以更好地保持三文鱼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三文鱼的保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电子束辐照对饼粕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抑制作用,以1、2、3、5、7、9 k Gy剂量的电子束对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饲料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大豆抗原、硫葡糖苷及其水解产物、植酸、单宁及游离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降低饼粕类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及其水解产物、植酸、单宁、游离棉酚等的含量,其中3 k Gy电子束辐照后,大豆球蛋白降低22.63%;7 k Gy下异硫氰酸酯降低17.17%,9 k Gy下噁唑烷硫酮、硫代葡萄糖苷、单宁、游离棉酚分别下降14.17%、15.83%、18.18%、13.17%,但电子束辐照对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抑制效果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饼粕类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n mycelial growth of the fungus Botrytis cinerea of a set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tricyclic hydroquinones [9,10-dihydroxy-4,4-dimethyl-2,3,5,8-tetrahydroantracen-1(4H)-one and 9,10-dihydroxy-4,4-dimethyl-5,8-dihydroanthracen-1(4H)-one derivatives] and tricyclic quinones [4,4-dimethylanthracen-1,9,10(4H)-trione derivatives] was studied. In general, the anthraquinones presented higher activity than the anthrahydroquinones. Anthraquinone and anthrahydroquinone derivatives with methyl groups on the A ring showed higher antifungal activity than the unsubstituted ones, 4,4,6,7-tetramethyl-(4H)-anthracene-1,9,10-trione being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 of this set. The presence of a polar group such as hydroxymethyl reduced the activity. The effect of two anthrahydroquinones and two anthraquinones on the conidia germination of the fungus was also determined. Anthrahydroquinones did not affect the germination.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 was 4,4-dimethylanthracene-1,9,10(4H)-trione, with 100% inhibition of germination at 7 h of incubation. These results again suggest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anthraquinones is important in exerting an antifungal effect on B. cinerea. Furthermor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compound 4,4-dimethylanthracene-1,9,10(4H)-trione were studied. This compound did not produce lipoperoxidation of membrane and did not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oxygen reactive species, but it was able to permeabilize the plasmatic membrane of B. cinerea, increasing th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racellular medium.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辐照草莓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庆  黄敏  康菊  伍玲  莫燕  杜晓颖  谢艳  王艳  高鹏 《核农学报》2011,25(3):510-513
采用电子加速器辐照草莓,并测定辐照对草莓微生物含量、腐烂指数、失重率及相关生物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1.0、2.0、3.0kGy剂量的电子加速器辐照能减少草莓的微生物量,延缓草莓腐烂的速度,为草莓的保存提供良好的初始状态,其中2.0、3.0kGy的辐照能延长草莓保质期2~3d.辐照后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含量比对...  相似文献   

18.
付孟  王丹  何毅  王钢  唐艺文  于明  高鹏  黄敏 《核农学报》2022,36(9):1789-1796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大黄的影响,以川产道地大黄饮片为试验材料,以未处理组及硫磺熏蒸组为对照,研究不同剂量(2、3、5、7、10、13、15、25 kGy)电子束辐照对大黄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能降低大黄饮片中的微生物数量,3~5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使大黄微生物数量降至检测限以下,在360 d的贮藏期内微生物数量均控制在药典规定以下,保持较高的卫生标准,而经7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可完全灭菌。辐照对大黄干燥失重、总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水浸物含量显著增加,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略有增加。贮藏期内,大黄水浸物、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明显下降,辐照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大黄的质量。综合评价表明,3~5 kGy辐照剂量范围能有效杀灭大黄中的微生物,同时大黄水浸物含量明显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略有增加,适用于辐照后短期(约180 d)贮藏。7~10 kGy辐照处理能使微生物含量在一年贮藏期内处于较低水平,且对其活性成分含量具有较好的保持作用,适用于辐照后长期(约360 d)贮藏。本研究结果为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大黄及其制剂的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宇  吴庆  孔秋莲  岳玲  陈志军  王炳奎  戚文元 《核农学报》2011,25(4):742-745,753
以朱砂叶螨成螨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成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以为叶螨的辐照检疫处理提供依据。叶螨成螨用0.4、0.8、1.2、1.6、2.0kGy辐照处理后于室温(28℃~30℃)自然光照下饲养,每天检测死亡率、产卵及其孵化情况。结果表明,成螨死亡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剂量与机率值(死亡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