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3个地理地段,海拔在1 450~4 200 m之间.近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70年代冬暖夏冷,夏秋雨多;80年代至本世纪末,年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增加.相应地,祁连山发育的现代冰川今后将出现稳定乃至前进现象.黑河流量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植被类型有红砂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及高山流石滩植被等.祁连山北坡产高等植物1 064种.植物区系从区系特征上可以分为两个区系小区,即祁连山北坡中段、东大山森林草原区和河西荒漠区.东大山与祁连山北坡中段属于同一个植物区系类型,是一个年轻衍生的温带植物区系,区系发生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河西荒漠区是一个古老的植物区系.维管植物生活型谱组成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其次是高位芽植物、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分别占60%、17.6%、11%、6.5%和4%.植物生活型谱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贺国宝 《草业学报》2021,30(12):194-201
干旱区山地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分析,有助于探究山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策略。采用TWINSPAN和DCA排序等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北坡植物群落可以分为9个类群,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由荒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逐渐转变为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由斑块状分布的盐爪爪+珍珠群丛至灌木亚菊+珍珠群丛和合头草+珍珠群丛过渡为甘蒙锦鸡儿+芨芨草群丛、扁穗冰草+西北针茅群丛和西北针茅+赖草群丛,最后逐渐演化为呈镶嵌分布的鬼箭锦鸡儿+高山柳群丛和苔草+嵩草群丛;草地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R)呈“双峰”变化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中海拔有最大值,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C)在中海拔有最小值。祁连山植被类型由低海拔荒漠至高海拔草甸草原演化过程中伴随着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和种类组成的改变,体现了山地环境对植物群落构建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东部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特征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对祁连山东部北坡的植被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祁连山东部北坡根据气候、土壤、地貌等因素,分为6个垂直分布带:高山寒漠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山地森林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和山地荒漠草原带,有交替分布的地段.根据其分布,提出了保护措施,为祁连山东部北坡植被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祁连山北麓牧区人地关系演变与脱钩效应,本试验构建了草原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的ImGCT模型和脱钩效应分解模型,以肃南县为例实证研究了草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规律与阶段特征,揭示演变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9年25年期间,牧区人地关系仅1997-1998年和2014-2017年两个时段表现...  相似文献   

5.
采用Ripley的k(d)函数分析方法及群落学调查法,对祁连山高寒草地不同坡向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种群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种群高度、密度和盖度阴坡〉平地〉阳坡,金露梅种群分枝数阳坡〉平地〉阴坡。金露梅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与尺度密切相关的变化趋势,在阳坡,金露梅种群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在阴坡,种群在所有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在降低;在平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均匀—随机的分布模式。坡向因素影响下的金露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转变,体现了植物种群的环境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Ripley的k(d)函数分析方法及群落学调查法,对祁连山高寒草地不同坡向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种群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种群高度、密度和盖度阴坡平地阳坡,金露梅种群分枝数阳坡平地阴坡。金露梅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与尺度密切相关的变化趋势,在阳坡,金露梅种群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在阴坡,种群在所有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在降低;在平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均匀—随机的分布模式。坡向因素影响下的金露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转变,体现了植物种群的环境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蒙古牧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该区域人地关系,缓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促进草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有序和谐发展。[方法]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人口现状、人口与草地资源承载力的关系、人口分布与草地退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内蒙古牧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内蒙古牧区2000、2010、2015年的草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分别为3.68、3.88、3.89,均大于1.250。2000—2015年,随着牧区人口的增加,草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内蒙古牧区各旗县的草地退化指数均小于90%。[结论]内蒙古牧区人口分布不均,总人口和牧业人口均呈现出东南部密集、西部和北部较稀疏的分布态势。内蒙古牧区人口与草地资源承载力关系表现为人口超载状态,2000—2015年人口超载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甘肃草原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邴芳  陈强强  张德栋 《草业科学》2016,33(12):2587-2596
利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以甘肃省为参照区,对所辖10个草原牧区2009-2014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和天祝草原人口承载力富余而经济超载,属于畜牧业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和迭部草原人口与经济双重超载,人口密度较大,畜牧业经济较发达;2)肃南、肃北和阿克塞草原牧区的人口与经济双重富余,草原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较小,畜牧业经济发展潜力较大;3)水资源是草原牧区相对资源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关键贡献因子;4)甘肃草原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水土资源组合不均衡是制约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本研究为牧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未来发展战略与方向的制定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第3个地理地段,海拔在1450~4200m之间。近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70年代冬暖夏冷,夏秋雨多;80年代至本世纪末,年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增加。相应地,祁连山发育的现代冰川今后将出现稳定乃至前进现象。黑河流量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植被类型有红砂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及高山流石滩植被等。祁连山北坡产高等植物1064种。植物区系从区第特征上可以分为两个区系小区,即祁连山坡中段、东大山森林草原区和河西荒漠区。东大山与祁连山北坡中段属于同一个植物区系类型,是一个年轻衍生的温带植物区系,区系发生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河西荒漠区是一个古老的植物区系。维管植物生活型谱组成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其次是高位芽植物、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分别占60%、17.6%、11%、6.5%和4%。植物生活型谱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背景下,以祁连山北坡农牧户家庭收入为考察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究农牧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祁连山北坡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农牧户在收入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收入来源不同,纯牧区农牧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畜牧收入和草原生态补贴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1.09%和30.69%,而半农半牧区农牧户主要收入来源为非农收入,占比达51.17%;(2)户草地面积、自家畜牧时间占比、非农就业时间占比等因素对家庭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畜牧时间占比、非农就业时间占比分别提高1%时,家庭年纯收入分别提高2909.7元和2649.8元,户草地面积每增加1hm~2,家庭年纯收入增加6.7元;(3)处于纯牧区对家庭纯收入有显著影响;(4)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牧户影响程度不同,畜牧时间占比、非农就业时间占比和草地面积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均匀,随着家庭收入从低分位点到高分位点逐渐增高,表明上述影响因素对收入更高的家庭有更大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牧户的时空分布研究草原人类活动的格局,解析其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并籍此探究“双权一制”土地政策对草原的影响,对认识草原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作用关系,并探索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1987-2007年间12期卫星图像,获取牧户数量和空间信息,分析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黄花树特21年间牧户数量变化趋势与空间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 1987-2004年为牧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5.18%,自2004年始,牧户数量逐渐稳定;对比1989和2005年的牧户分布密度格局,牧户从聚集区向周边扩散明显;早期牧户主要聚集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在近20年中,其向相对较高海拔区域转移的趋势明显;利用最邻近距离分析显示,牧户空间格局变化呈现出由聚集趋向随机并逐步走向分散.表明牧户的内生与外入性增长以及其对草地资源的占用与户间竞争,是“双权一制”政策落实前牧户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政策落实后,牧户承包使用的草场面积和位置在一定时期内被固定下来,牧户数量受到限制,并致使牧户点格局分布趋向分散,从而改变了区域草地利用格局与强度.  相似文献   

12.
向春玲  张金屯 《草业科学》2013,30(3):317-321
点格局分析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种群的点格局,发现草甸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同旅游干扰因素有密切联系。在旅游的强干扰下,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具有集群和各尺度上表现出空间负关联的特点。这种空间分布的特点,说明在旅游干扰严重的群落中,草甸各物种几乎靠顽强的繁殖能力发展起来,生态位差异明显,而后才是物种自身特性、种内和种间竞争等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各种群首先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效应,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13.
白喉乌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邻接格子样方法对那拉提草原毒害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格局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种群群落内部结构形成机制及群落分布成因。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在2.174~3.6和6.62~6.983范围内,呈现均匀分布,平均密度为0.58株·m-2;不同样方面积下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样方面积在4 m2和32 m2时,白喉乌头格局规模最大;白喉乌头密度与样方面积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白喉乌头的分布格局在较小尺度上格局规模基本上比较稳定,空间点格局在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但不同地点还是表现出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乌旗)为例,分析牧草地流转价格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首先运用克里金插值法研究其空间分异特征,然后利用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牧草地流转价格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西乌旗牧草地流转价格由旗北部、东南部向外围逐渐递减,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牧草地流转价格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且呈空间集聚格局,但也存在由于少量空间异质性而呈现的局部离散格局;流转价格受草地用途、草地产草量、是否签订合同的影响最显著,牧户年牧业纯收入和个人承包面积对牧草地流转价格影响次之。研究结果为宏观把控该地区牧草地流转价格的总体情况,以及完善不同区域草地流转市场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反映植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还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植物利用资源的现状和生存能力。本研究以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为研究对象,按株丛斑块面积将矮生嵩草分为小斑块级株丛(0~30 cm2)、中斑块级株丛(30~80 cm2)和大斑块级株丛(>80 cm2)3个株丛级,采用点格局分析的g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矮生嵩草各级株丛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矮生嵩草种群中小斑块级株丛占比高于中斑块、大斑块级株丛占比,种群中幼苗充足,正处于稳定的增长阶段;矮生嵩草小斑块、中斑块、大斑块级株丛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所有株丛斑块的聚集程度减弱,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小斑块与中斑块、大斑块的矮生嵩草株丛在小尺度内表现为正关联。斑块聚集分布和相互共存是矮生嵩草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RUE和NDVI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退化和恢复状况,基于降水利用效率(RUE)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江源区15年(2001~2015)的生长季最大NDVI数据(NDVImax)及同期65个气象站的年降水量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每个像元的RUENDVI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退化、改善趋势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近15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呈明显好转态势,草地退化面积仅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5.85%;(2)从空间分布上地退化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中东部,呈明显的西北—东南条带状分布。在三江源区东部,草地退化呈点状分布格局;(3)三江源区RUENDVI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NDVIma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基于RUE和NDVI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简单易获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仅利用RUE变化趋势指标引起的误判,研究结果为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管理和进一步的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雪雁 《草业学报》2007,16(6):113-120
利用草地退化遥感数据、草地退化普查资料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高寒牧区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玛曲县草地退化与人口、经济发展、过度放牧、制度低效和牧民经营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玛曲县的草地退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因素可归纳为人口经济发展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各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大小不同,其中,人口经济发展因子和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16A2的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的蒸散发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时空动态对理解水热对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ODIS MOD16A2月产品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空间变异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类型草地近14年(2000-2013年)的ET时空动态及ET对气象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ET总体表现为由东北部和东南延线向西南部递减的规律,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 > 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无显著差异。各类草原的ET变化趋势相近,均在2003年、2008年和2012年出现波峰,2009年出现波谷。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总体的ET均有增加趋势,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的ET均有减小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空间变异分析表明近14年锡林郭勒草原ET的空间变异状况较为稳定。ET与降水量、NDVI、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均成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依次降低但都大于0.83;ET与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均为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8和-0.23。  相似文献   

19.
刘益凡  李蕊超  林慧龙 《草地学报》2016,24(6):1176-1183
为探究我国食物需求在省域尺度上的分布差异与内在联系,本文研究了我国不同年份的口粮、耗粮型畜产品和草食畜产品人均需求的差异,并辅以空间计量方法分析2012年各省份人均食物需求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1998到2013年,口粮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耗粮型畜产品和草食畜产品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口粮人均消费量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从东北向西南逐级递增;耗粮型畜产品人均消费量总体呈现中部少南北多的规律;草食畜产品人均消费量西部高于中东部地区,在中东部地区又呈现中部少,南北多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2012年口粮与耗粮型畜产品人均消费量负相关,口粮与草食畜产品正相关;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食物人均消费量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可见,我国各省份食物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域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粮食安全策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丁杰  张和钰  李志鹏  张谱  冯益明 《草地学报》2021,29(9):2067-2073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是戈壁区植被的重要建群种之一,研究其种群空间异质性特征对戈壁区生态恢复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试验调查,并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裸果木种群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扇顶裸果木种群空间分布表现为斑块状分布,扇中、扇底均表现为带状分布;从扇顶到扇底,裸果木种群植株高度和冠幅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扇顶、扇中和扇底植株高度均值依次为33.13 cm,21.71 cm,31.25 cm,植株冠幅均值依次为0.38 m2,0.23 m2,0.37 m2;裸果木种群植株高度和冠幅在扇顶、扇中半变异函数最优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在扇底均为线性模型;扇顶、扇中由空间自相关导致的空间异质性高于扇底,空间分布格局比扇底简单;从扇顶到扇底,较小空间尺度内各向异性逐渐显著;裸果木种群植株高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水分对裸果木种群空间异质性分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