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铁皮石斛快繁体系,以铁皮石斛茎段、叶片为外植体,设计离体培养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使用70%乙醇进行表面灭菌处理30 s后,再用0.1%氯化汞溶液消毒9 min是最适宜铁皮石斛茎段的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很大差异,以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达到了83.3%;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试验确定了最适培养条件,并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和幼苗,为铁皮石斛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阳 《农业机械》2012,(15):142-144
以"中薯1号"为材料,分别使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氯化汞、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钙5种消毒试剂配合酒精对马铃薯茎尖进行消毒预处理,比较了不同消毒剂对茎尖成苗的影响,并设计了75%酒精和0.1%氯化汞的浸泡时间以及无菌水冲洗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分析。结果表明:75%酒精配合0.1%氯化汞的消毒效果最好,同时马铃薯茎尖在使用75%酒精浸泡2min后、再用0.1%氯化汞浸泡3.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6次脱毒效果可达最好,无菌脱毒苗出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甜叶菊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甜叶菊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甜叶菊的组织培养优于叶片外植体。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3%蔗糖+0.7%琼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浓度对丛生芽的增殖影响最大,其次是6-BA、蔗糖,NAA的影响较小;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0.25 mgL IBA+0.2 mgL NAA+3%蔗糖+0.7%琼脂+0.3 mgL活性炭,添加低浓度活性炭的可明显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4.
仙客来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姿 《农业工程》2013,3(2):77-80
将仙客来的叶片、叶柄、茎段等作外植体,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不同消毒时间,研究了仙客来外植体的消毒。分别从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类型、NAA与6-BA激素配比3方面对仙客来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做了研究。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筛选仙客来丛生芽增殖最佳条件,以及活性炭对仙客来生根所起的作用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消毒比氯化汞效果更好,用2%的次氯酸钠浸泡外植体10 min为最佳消毒时间;叶片作为外植体更易于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0 mg/L+NAA0.2 mg/L,适合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3%蔗糖+7 g/L琼脂+活性炭0.5 g/L。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红颜’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消毒时间、不同外源激素对‘红颜’草莓茎尖消毒效果、茎尖萌发及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时间组合为75 %酒精30 s,再用0.1 %升汞振荡冲洗10 min;较适宜的初代萌芽激素组合为1.00 mg/L 6-BA、0.20 mg/L NAA,萌芽率可达100.00 %;在0.50 mg/L 6-BA、0.10 mg/L KT两种激素浓度的组合下,‘红颜’草莓增殖效果较佳,草莓苗长势较好,增殖系数为3.0。  相似文献   

6.
以郁金香"红色印象"鳞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层鳞片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NAA1.0 mg/L+6-BA0.5 mg/L,诱导率达31.7%,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MS+1.0mg/L 6-BA+0.2mg/L NAA,诱导率达6.7%。内层鳞片对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1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仁用杏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四个因素即土壤墒情、不同嫁接时间、接穗保湿方法、接后抹芽时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沙性土壤水分适宜,在树液流动期,采用蜡封接穗、用塑料条包扎、接后及时抹芽能切实提高仁用杏嫁接成活率,而且嫁接后接芽萌发速度较快,苗木前期生长整齐度高,在育苗生产中应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茎匍匐地面,落地生根,其深根系统(≥60 cm)增强了其应对炎热干燥沙丘环境的能力,具有固沙、蓄水、改土、保墒等功能。其果实味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湿痹痛等功效。无性繁殖技术既可保持母树优良性状,又可避免育苗受到种子质量影响,是解决濒危特性植物的重要扩繁手段。为探索组织培养技术在单叶蔓荆种苗上的应用,本文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以当年生单叶蔓荆茎段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消毒试剂浓度、不同激素浓度对外植体消毒效果、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蔓荆茎段消毒7分钟,在MS+1.5mg/L 6-BA+0.25mg/L NAA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为单叶蔓荆无菌体系建立最佳方案,MS+1.0mg/L6-BA+0.10mg/LNAA为最适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2CZD-1型段茎式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种植的开沟、施肥、自动取种、自动排种、覆土和覆膜等工序,适用于宽窄行甘蔗种植。设计了机架、取送种机构、转盘施肥机构、旋耕覆土机构、覆膜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等结构,其中取送种机构采用排冗结构实现均匀排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植率及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8~80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28.12 mm。田间试验表明,该种植机的种植密度为142325芽/hm^2,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3.6%,伤芽率为2.8%,漏植率为4.7%,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9.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8%,工作生产率为0.32 hm2/h,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沙棘离体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项研究基于组培手段,试图解决利用沙棘茎段快速培养其完全苗的问题。通过对沙棘外殖体消毒、褐变的防止、芽的增殖、生根诱导等过程的系列试验表明:在沙棘外殖体的供试消毒液中,消毒效果以0.1%升汞与20%酒精混合液为佳;用200ppmVc浸泡材料5h是抑制沙棘外殖体褐化的有效方法;芽增殖过程效果较好的是1/2B5 IAA0.3-0.5培养基。该结果为沙棘离体快繁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亳菊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丛生芽转入到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扩大增殖,取长2~3 cm的芽苗在MS+NAA(0.05 mgL)培养基上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MS+6-BA(2.0 mg/L)+NAA(0.1 mg/L)的培养基适宜于诱导侧芽萌发丛生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热扩散技术对苹果树茎流速率的测定来研究蓄水坑灌不同灌水处理(处理1: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100%和70%,处理2: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60%,处理3: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和50%)以及地面灌溉(处理4)下苹果树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分析了系统水势及气象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下茎流速率在各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先增大后减小。通过与地面灌溉对比分析得出蓄水坑灌下处理2是相对合理的灌水方案。影响因子方面,叶水势与茎流速率呈负相关,土-叶水势梯度与茎流速率呈正相关,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青山杨休眠枝水培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下萌发的芽体对不定芽的诱导率有影响,完全闭光条件下萌发的黄化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筛选出青山杨组培育苗的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BA1.0+NAA0.1、适宜继代培养基为MS+BA1.5+KT0.5+NAA0.1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NAA0.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用外源激素处理、控温控湿条件下,沙棘可以用极短的茎段(1~3芽段)插穗产生不定根,进而形成新的植物。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茎段切面先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为不定根;二是直接由茎皮层内分生组织产生不定根;且不定根产生具"茎多部位生根效应"。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属于"温度敏感型",最适温度为16℃~26℃。外源激素对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表现出良好的诱导效应,而且对插穗苗的生长发育一定的影响,ABT优于GGR;"壮根素"效果优于生根粉,不仅促进发根,而且促进成熟不定根的早期结瘤。  相似文献   

15.
银杏有多种育苗方法,但播种育苗造价高,树木幼龄期长,结果迟;扦插育苗成活率较低;硬枝嫁接要在春季进行,成活率在80%左右。如果在生长季节采用绿枝嫁接法,可将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下面介绍绿枝嫁接技术要点: (1)嫁接时间在5月下旬~8月下旬期间均可进行。但高温干旱大气不能嫁接,尤其是晴天的中午,也要避开雨天进行。 (2)采集接穗从银杏良种母树或良种采穗圃树冠中上部向阳处采集发育健壮的当年生枝条,在阴凉处剪掉接穗上的叶片,仅留叶柄,每2~3个芽剪一段,然后将接穗下端浸入水中或包裹于湿布中备用。最好…  相似文献   

16.
消毒能提高蔗种中酶的活力,加快蔗糖、蛋白质和淀粉等内含物质的水解,使其及时运输到芽的生长点,满足芽的萌发对养分的需求。蔗种消毒可用2%的石灰水浸种,时间应视种苗的老、嫩和温度高低而定。一般幼嫩的梢部苗浸12h,中段苗浸24h,老段苗浸36h。高温可适当缩短,低温可适当延长。也可用清水浸种,把砍成段的蔗种放在清水中浸2天左右。蔗种消毒简法  相似文献   

17.
以金线莲茎段为试验材料,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上的茎尖和茎段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线莲茎段诱导芽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1.5 mg/L+香蕉汁100 g/L+NAA0.5 mg/L,茎尖诱导原球茎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2.0 mg/L+NAA 0.3 mg/L+HyponcexⅠ3.0 g/L,原球茎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3 mg/L+香蕉汁100 g/L+AC 0.2%,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2 mg/L+香蕉汁100 g/L,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BA 3.0 mg/L+NAA 0.5 mg/L+KT 1.0 mg/L+香蕉汁100 g/L+AC 0.2%,幼苗生根培养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1.0 mg/L+NAA 0.3 mg/L+AC 0.2%。   相似文献   

18.
以红江橙、沙糖桔的顶芽、侧芽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形成脱毒不定芽接穗;通过微芽嫁接于砧木实生苗,培养成完整的无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达86%,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T+6-BA 3.0 mg/L+IBA 0.1 mg/L+KT 0.1 mg/L;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T+6-BA 2.0 mg/L+IBA 0.1 mg/L,增殖系数为2.3;砧木种子播种成苗率达90%;微芽嫁接愈合成活率平均达87%。该研究为柑橘脱毒种苗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走马胎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pH值和添加物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0.2 mg/L 2,4-D最有利于走马胎茎段腋芽的诱导;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有利于走马胎腋芽的不定芽诱导和增殖;走马胎腋芽增殖的最佳pH值为6.0,当培养光照达到100 μmol/(m·s)时,最有利于走马胎不定芽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g/L蛋白胨、50 g/L椰汁和50 g/L香蕉,均有壮芽的效果,其中香蕉的效果最佳。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MS+2.0 mg/L IBA+0.5 mg/L NAA,生根率达93.3%,根系生长良好,移栽至椰糠∶河沙=2∶1的混合基质中,走马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20.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陕西省咸阳市表现加重趋势,给当地小麦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筛选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的种衣剂,进行了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30%戊唑·吡虫啉4个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均在85%以上,白穗率防效在90%以上,防效显著;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唑·吡虫啉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也在80%以上,白穗率防效在85%以上,防效较好。4种药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出苗没有不良影响,均能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达到保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