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同时,对国内外对FGF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人类许多疾病相关,它不仅可以直接调节钙、磷代谢,而且可以间接调节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代谢。FGF23和klotho蛋白对维持磷酸盐的浓度、血管和骨骼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主要通过与磷酸盐对比,提出了FGF23可以独立预测慢性肾病的不利结果,最后指出FGF23抗体和其C-末端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3.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分泌型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hFGF21)与分泌信号肽相融合,构建得到能够分泌表达FGF21蛋白的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导入到Rosetta(blue)宿主细胞中,在分泌信号肽的引导下,在细胞周质中表达.经IPTG诱导表达可获得分子量为21 kD的蛋白,Western-Blotting证明该蛋白为FGF21蛋白.经SOS-PAGE证明获得了可溶性的FGF21蛋白.该方法简化了纯化工序,提高了成品率,使大规模生产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hFGF21)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调控型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众多,按照其序列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TGF-β亚家族、DVR(Decapentaplegic/vg-1-related)亚家族、激活素(Activin)/抑制素(Inhibin)亚家族及其他亚家族等。大量研究显示,TGF-β蛋白超家族成员可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胚胎发育、器官形成、骨骼再生、组织损伤修复、机体免疫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近年来,TGF-β超家族成员在调控水产动物细胞分化、胚胎发育、骨骼形成及免疫应答等生理生化过程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水产动物TGF-β超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家族成员在水产动物繁殖、发育、生理生化及病理响应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线索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山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胚胎发育阶段、饲养层、生长因子等方面对影响山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囊胚期可作为分离山羊胚胎干细胞收集胚胎适宜阶段;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GEF)对山羊类ES细胞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生长因子LIF和SCF配合使用可分离到山羊的类ES细胞,并传至第4代。  相似文献   

6.
将540只4周龄祖代固始鸡放养于一山地果园饲养至18周龄,利用其体重与体型参数的实测数据,讨论分析了放养条件下固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放养条件下祖代固始鸡4~10周龄以胫长、体斜长和胸骨长发育为主,10~18周龄以胸宽、胸深和骨盆发育为主;放养期体重增长缓慢;与舍饲条件相比,体重和骨骼生长均存在减缓和延迟现象。并给出了部分体型参数对日龄的拟合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及表达调控,为进一步研究FGF家族相关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在线软件对鸡FGF家族19个成员的生物信息学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对鸡FGF家族成员的组织时空表达特性及雌激素对FGF19和FGF23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对鸡FGF家族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不同鸡品种形成的贡献进行分析;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FGF19基因上的遗传变异与固始鸡不同阶段产蛋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鸡FGF家族各成员均有1个相同的保守基序和FGF结构域。鸡FGF家族19个成员聚类在3个分支上。主成分分析显示,鸡FGF家族有助于蛋鸡和肉鸡品种分类。鸡FGF家族各成员在肝脏、肾脏、十二指肠、卵巢和腹脂器官中均有表达。FGF19基因在产蛋高峰期(30周龄)的卢氏鸡肝脏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产蛋前期(20周龄),而FGF23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雌激素可显著下调鸡肝脏FGF23基因的表达,显著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太行黑山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检测。【方法】于2009年的7~10月份采集太行黑山羊的皮肤组织样品,利用RT-PCR方法克隆FGF5基因CDs区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太行黑山羊FGF5基因CDs区全序列长度为813bp,编码270个氨基酸,其中包含一个FGF结构域(87~221位氨基酸);太行黑山羊FGF5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与牛、马、人、猩猩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8%,92%,90%,90%和86%,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牛、马、人、猩猩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8%,91%,91%,91%和91%;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个月份的皮肤组织中,FGF5基因在9月份表达量显著高于7、8、10月份(P0.05),而7、8、10月份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太行黑山羊的FGF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太行黑山羊毛囊发育在7、8月份处于生长期,9月份由生长期向退行期过渡,10月份进入退行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花油体系统表达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将人源FGF10基因克隆至植物油体表达载体p CAMBIA1390Do(p1390Do)上,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1390Do FGF10。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FGF10转入红花,采用潮霉素(Hyg)筛选获得红花阳性苗。转基因红花经PCR、Southern和Western检测。PCR检测和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Oleosin-FGF10基因已经成功转入红花中。Band Scand 5.0软件分析Western电泳图图谱结果显示,FGF10融合蛋白含量约占转基因红花种子可溶性蛋白的3.25%,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0.
以81~147d胎龄的‘甘肃高山细毛羊’胚胎体侧部皮肤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冰冻切片、HE染色、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技术研究Wnt10b、β-catenin、FGF18基因在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从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诱导期到器官形成阶段(胎龄87~108d)Wnt10b、FGF18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胎龄第108天Wnt10b、FGF18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达到(43.652±0.425)(13.67±0.207),在细胞分化期表达量逐渐下降;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相对表达量仅为(0.58±015);Wnt10b基因分别与β-catenin、FGF18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r=0.58,P0.05);β-catenin基因与FGF18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Wnt10b、β-catenin基因主要在表皮、基板、毛芽、毛钉和成熟毛囊的内根鞘、毛干部表达;而FGF18不仅在表皮、基板、毛芽、毛钉和成熟毛囊的内根鞘、毛干部表达,而且在真皮中表达.本研究初步表明,Wnt10b、β-catenin、FGF18基因通过Wnt/β-catenin基因经典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甘肃高山细毛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和再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3种新杀虫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2009年进行了3种新药(18 g/L透皮阿维菌素EC、20%甲维.毒死蜱WP、30%毒死蜱.抑食肼WP)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8 g/L透皮阿维菌素EC防效突出,80 mL/667m2、100 mL/667 m2处理的杀虫效果均在98.3%以上,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20%甲维.毒死蜱WP防效较好,100 g/667m2的杀虫效果达94.5%,可推广使用;30%毒死蜱.抑食肼WP防效一般,在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的情况下只能作为示范运用,且用量不能低于100 g/667m2。3种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均安全。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8和鸡白细胞介素18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细胞介素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明 ,人、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都有 IL- 18存在。IL- 18在结构上属于 IL- 1家族 ,在功能上它与 IL- 12相似 ,且二者有协同效应。 IL- 18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不仅可以增强 Th1型免疫反应 ,而且在 Th2型免疫反应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人类医学研究证明 IL- 18在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应用潜力。在集约化畜禽养殖业中 ,包括白细胞介素 18在内的细胞因子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目前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疗法的新型治疗剂。鸡 IL- 18基因是最近才被发现的 ,由于它具有与人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因而鸡 IL- 18在比较免疫学研究和禽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黄疸 (阻黄 )时 ,门静脉内含有大量内毒素 ,而肠道是内毒素血症的主要来源。Baystone等认为内毒素吸收的主要途径有三个 :( 1)经肠道直接吸收入门静脉血 ;( 2 )经肠道淋巴途径 ;( 3 )直接穿过肠壁进入腹膜腔。其主要原因是阻黄时 ,肠道粘膜下层水肿 ,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脱落 ,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 ,这些病变可使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1] ,通透性增加 ,从而使细菌和内毒素易进入血液循环。肠壁发生水肿时漏入腹腔的内毒素也增多 ,同时阻黄对肠道可能发生淤血性缺氧致使内毒素产生和吸收增多。除肠道因素外 ,阻黄时内毒素…  相似文献   

14.
R18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常规916作母本,早籼恢复系怀96-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早熟恢复系。该恢复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米质优,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瘟性好的组合,与不育系810S配组育成的八两优18于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从未发酵猪粪中分离出一株酵母样菌株7B3,用BioMerieux Vitek公司的酵母样生化鉴定卡(yeast biochemical card)鉴定该菌为解脂耶罗维亚酵母。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8S rDNA序列,分析了相关菌株的同源性,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Yarrowia Lipolytica M相似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对TSOL18基因中4个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截去N端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构建pGEX-TSOL18-SP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用改造的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经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TSOL18基因改造后长度为345 bp,共有7个碱基发生突变,但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与GenBank收录的TSOL18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改造的重组菌诱导后可高效表达可溶性目的蛋白,且TSOL18-SP分子量约为38.7 kD,与猪带绦虫六钩蚴阳性血清反应性强;琼脂双扩散法测定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32~64,说明表达的TSOL18-SP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从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貉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首次对貉IL-18的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58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93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北极狐和犬IL-18序列同源性高达95.9%和94.8%,氨基酸同源性为93.8%和91.2%,与其它物种的IL-18基因间具有较大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宽礁膜Monostroma latissimum、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孔石莼Ulvapertusa的18SrRNA基因序列,并与肠浒苔Eintestinalis、穿孔石莼U.fenesrtata、石莼U.lactuca、礁膜M.nitidum和格氏礁膜Mottostroma grevillei5种已知的大型海洋绿藻的同一基因序列合并进行比较,分析了核苷酸序列差异和碱基替换特点,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浒苔与肠浒苔之间的Kimura双参数距离大于浒苔与石莼属3个物种之间的Kimura双参数距离;用UPGMA法和MP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在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浒苔与石莼属物种聚为一类,表现出与石莼属物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的重组活载体疫苗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的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方法】克隆并改造TSOL18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TSOL18,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终宿主菌株X4550,体外鉴定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和小鼠免疫试验进行评价。【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尿素-SDS-PAGE检测有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该抗原具有免疫原性;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蛋白的表达对重组菌株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小鼠实验证实重组菌安全可靠,二免后ELISA检测产生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 TSOL18蛋白的可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pYA3341-TSOL18)。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中猪白介素(IL)-18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技术从猪肺泡巨噬细胞总RNA中扩增出其411 bp cDNA片段,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经转化、筛选阳性克隆、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出含猪IL-18 cDNA部分片段的重组质粒。后用反向PCR技术构建出与扩增411 bp片段共用同1对引物,但缺失174 bp的竞争重组质粒。通过上述2种质粒的竞争PCR方法,建立了猪IL-18 mRNA的标准竞争曲线,得到其直线回归方程^y=0.583 2x-2.903 4(R2=0.98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