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辽东楤木最佳萌发条件,同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辽东楤木种子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根据萌发数来确定最适宜的浸种时间、培养温度以及赤霉素浓度,最后总结辽东楤木栽培技术。[结果]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浸种时间为12 h、培养温度为25°C时,辽东楤木种子萌发数最佳。采用试验中的栽培技术,辽东楤木栽培苗的成活率以及品质得以提高。[结论]该研究为辽东楤木的生产和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青藏高原牛蒡的人工种植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烫种、GA3、KNO3及不同萌发温度对室温与冷冻越冬的牛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牛蒡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随着烫种水温的升高,牛蒡种子的萌发率下降,50℃时萌发率最高,80℃时萌发率最低。GA3100 mg/L时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浓度的增大,萌发率下降。100 mg/L GA3处理的冷冻组种子与室温组差异极显著。0.50%KNO3处理的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冷冻组经0.50%KNO3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变温与恒温处理下的牛蒡种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冷冻组变温处理的萌发率最高。[结论]牛蒡种子在50~60℃热水烫种1、00 mg/L GA3、0.5%KNO3、15~30℃变温处理下萌发率最高,且冷冻越冬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著(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找出较佳的能有效促进北方枸杞种子萌发的措施。[方法]设置三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贮藏方法、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浓度GA3处理结合作用对野生北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单独用冷冻贮藏的方法,北方枸杞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提高。单独在变温条件下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北方枸杞种子发芽率。单独用GA3处理种子,浓度在100、200 mg/L时均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当GA3浓度为300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了种子的萌发。[结论]冷冻越冬贮藏、变温培养和200 mg/LGA3处理结合作用时,种子发芽率达92.7%,是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生产技术,以龙芽楤木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及枝条直径对枝条顶芽萌发时间、萌发率、嫩芽长度及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嫩芽发芽率主要取决于枝条自身的情况,与试验所设3个因素无关。对发芽时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赤霉素浸泡时间,其次是赤霉素浓度。对嫩芽长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泡时间,其次是枝条直径。对嫩芽鲜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枝条直径,其次是赤霉素浓度。由此表明,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以选取直径1.2 cm的枝条,采用90 mg/kg赤霉素浸泡24 h,培养30 d后采收嫩芽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探明紫果百香果较合适的促萌发方法,为其杂交后代种子萌发和性状观察提供参考,以紫果百香果台农1号为试材,研究5种浸种方式[不浸泡(CK)、自来水浸泡、60℃热激、100mg/L GA_3浸泡、200mg/L KNO_3浸泡]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60℃热激处理12h、100mg/L GA_3处理12h和200mg/L KNO3处理12h均可明显提高紫果百香果台农1号种子萌发率,其中以100mg/L GA_3处理12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谷婧  黄玮  张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57-3860,386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变温处理,设5个梯度,以24 h为周期昼夜温差变化,水分设10个水平,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累计萌发率、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恢复率和总萌发率以及发芽指数情况的影响。[结果]黄芩种子在10~30℃的变温条件下均能良好萌发。适温条件下充分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的浸泡造成黄芩种子活力的丧失;而干旱条件可使黄芩种子在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萌发潜力。[结论]15~25℃是黄芩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水分是影响黄芩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并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500mg/L GA_3处理紫斑牡丹种子48h后沙藏,可加快生根的速度和提高生根率,但200mg/L或100mg/L GA_3处理已生根种子不能打破其上胚轴休眠。种皮和胚乳的水提液对胚根和子叶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但不是抑制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的决定因素。胚培养试验表明:抑制上胚轴萌发的物质不在子叶,而可能在上胚轴或胚芽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种子的萌发率,以在六盘水采集的樟叶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浸种(常温、40℃和60℃)、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200、1000、1500 mg/L)、不同浓度硼酸溶液浸种(0.2%和0.5%)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等处理对樟叶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水浴浸种与40℃水浴浸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60℃水浴温度过高,浸种后的种子丧失生命活力;GA_3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发芽时间,且萌发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大萌发率达68.67%,而硼酸浸种无明显作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在15~30℃条件下,种子都能发芽,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最大萌发率达65.3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1.
龙牙楤木人工种子发芽成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民  李福安  刘泽华  李喜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03+110-103,110
[目的]制作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人工种子,并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探讨龙牙楤木人工种子生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含2.0mg/L2,4-D、0.5mg/L6-BA、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龙牙楤木幼芽愈伤组织,在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体细胞胚,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制作人工种子。[结果]人工种子在1/2MS0培养基上发芽率为81.3%;在有菌土壤中的发芽率为46.2%,成苗率为23.1%。[结论]人工制作的龙牙楤木种子发芽率不高,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黑果枸杞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硬实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收获的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采用98%H2SO4、40%NaOH、200 mg/L GA3、100 mg/L GA3、200 mg/L NAA、60℃、80℃、100℃水温,不同浸种时间和80目砂纸打磨、刀切处理,研究打破黑果枸杞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GA3处理的效果较好,尤其是浸种24 h的效果最好,平均发芽率达到了94%,其他处理依次是98%H2SO4>GA3>NAA>NaOH>刀切>80目砂纸打磨>水温处理。[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黑果枸杞的种子特性、试验栽培及其他相关信息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昆明地区波斯菊植物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寿辉  徐涛  何素瑞  程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93-15494
[目的]研究了云南昆明地区波斯菊植物自然结实率情况与波期菊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采集新鲜波斯菊植物果实,统计波斯菊植物自然结实率,分析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波斯菊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波斯菊植物自然结实率达到54.52%,且结实率变异较大。80mg/L赤霉素处理对波斯菊种子发芽特性影响最大,且能提高波期菊发芽速率。而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与蒸馏水对波斯菊发芽特性影响的差异不大,对发芽速率影响较小。[结论]波斯菊结实率受到温度的影响。赤霉素浸种浓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香樟(Cinnamorman camphoral Siel)种子的最佳贮藏和处理方法。[方法]对采用3种不同方法贮藏的香樟种子进行正交试验,观察发芽率情况。[结果]香樟种子经湿沙包埋后放在4℃冰箱贮藏发芽率最高,4℃冰箱中贮藏次之,自然室温贮藏最低;采用不同药剂处理,则用80 mg/LGA3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经湿沙包埋后4℃冰箱贮藏并用80 mg/L GA3处理12 h的香樟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9.0%,此处理的种子萌发快而整齐。[结论]寻找到了适宜香樟种子的贮藏和浸种方式,为解决香樟种子发芽困难,发芽率不齐及发芽时间长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前处理方法,提高短果杜鹃种子发芽率.[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不同浓度的GA3、聚乙二醇(PEG)浸种以及二者复合浸种(二次浸种)对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GA3、PEG浸种及二次浸种均可有效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其中,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以及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这2个组合处理的短果杜鹃种子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二次浸种法(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或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是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熊友华  寇亚平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41+8298-8241,829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姜花属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CK)、50、100、150、200 mg/L GA3浸泡种子,在24和28℃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经100 mg/L GA3浸泡后的杂交种子在28℃下发芽率最高,达97.6%。[结论]GA3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青叶胆种子的保存及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从云南弥勒山采集青叶胆种子,自然风干20 d后测其千粒重;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及光照(红、黄、蓝、绿、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培养30 d后,记录发芽种子数;分别将种子在GA3(100和200 mg/L)溶液、3%KNO3溶液及蒸馏水(CK)中浸泡3 h,在(25±1)℃、自然光照下培养30 d,计算种子发芽率。[结果]青叶胆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光照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贮藏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寿命约为7个月,4℃低温冷藏可延长种子寿命;GA3、KNO3浸种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该试验结果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