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奶牛场的奶牛为试验动物,用纯中药制剂乳康健进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力试验。试验共设5个组:第Ⅰ组10头,乳康健用量500g/头;第Ⅱ组10头,乳康健用量400g/头;第Ⅲ组10头,乳康健用量300g/头;第Ⅳ纽为阳性对照组;第V组10头,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第Ⅰ组奶牛乳样的pH值、比重、体细胞计数、细菌数均较第Ⅱ组和第Ⅲ组有明显变化,治疗后第Ⅰ组和第Ⅱ组乳汁体细胞数明显下降,阳性率分别降为8.3%和10.0%,而对照组阳性率无变化,第Ⅲ组同第Ⅰ、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第Ⅰ、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用乳康健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被毛中Zn、Cu、Mn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健康对照组奶牛和 CMT/BMT 法检验为阳性的奶牛的被毛中 Zn、Cu、Mn 的含量,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被毛微量元素 Zn、Cu、Mn的关系。试验选择 1 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Ⅰ组)、2 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Ⅱ组)、3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Ⅲ组)、4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Ⅳ组)和健康对照组(Ⅴ组)。结果表明,Ⅰ组的Cu、Mn含量与Ⅲ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用测SCC的方法,检测412头泌乳奶牛。检测的412头泌乳奶牛中有164头感染乳房炎,头阳性率高达39.81%(164/412)(P0.05);检测1 618个乳区,检出436个阳性乳区,乳区阳性率为26.95%(436/1 618)(P0.05);检测过程中发现30个瞎乳头,瞎乳头率为1.82%(30/1 648)。统计分析发现:该规模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率偏高;奶牛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乳房炎感染率有递增的趋势,而前乳区的感染情况要比后乳区轻;乳脂率、非脂乳固体率和乳蛋白率与体细胞数有正相关关系,乳糖率和总固体率与体细胞数有负相关关系,尿素氮率与体细胞数的关系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4.
采用0.233mol/L硫酸铜溶液对85头母牦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以母牦牛产犊与否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乳检阳性与产犊的符合率为85.45%,乳检阴性与未产犊的符合率为80.00%,总符合率为83.52%。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牛奶中体细胞数、菌落总数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将体细胞计数低于2.5×105CFU/mL的乳区都认为是无炎症乳区;如果总计数超过1×106CFU/mL,则说明发生了影响乳区的急性炎症;而乳中的体细胞计数在2.5×105~1.0×106CFU/mL之间的奶牛则为隐性乳房炎患病牛。  相似文献   

6.
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Ⅱ对西宁地区三个奶牛场的289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查出阳性牛149头,头患病率为51.56%,乳区患病率为23.83%。将阳性牛分成两个试验组,用两种投药方法做了左旋咪唑治疗试验。第一组21头(36个乳区),按每头3克口服,第10天检测如仍为阳性者,按原剂量重复用药一次,再10天时检测治疗效果;以17头阳性牛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部分成份的检测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两群临床健康的336 头泌乳奶牛的混合乳进行了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数、乳脂率和蛋白质检测。336 份混合乳样经青海乳房炎试验(QMT) 检测,检出乳房炎阴性牛( 包括可疑反应)175 头(5209 % ) ,乳房炎阳性牛161 头(4791 % ) 。乳房炎阴性牛的乳汁体细胞数为2317 ±1299 万/ml,乳脂率为360 % ±076 % ,乳蛋白质为293 % ±034 % ,乳房炎阳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为182 万/ml±15227 万/ml,乳脂率为340 % ±070 % ,乳蛋白质为305 % ±035 % 。乳房炎阴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乳蛋白极显著低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1) ,而乳脂率显著高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5) 。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细胞计数法、BMT法对北京地区多个大型奶牛场及养殖小区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54.08%、32.03%,乳区阳性率分别为25.90%、11.94%,北京地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上海乳房炎检测法(SMT)检测了南京某奶牛场88头奶牛,以体细胞计数(SCC)作为隐性乳房炎判定基准,计算SMT检测结果与不同SCC诊断阈值检测结果的相符率。结果表明,以3×105个/mL为SCC诊断阈值,SMT检测结果与SCC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最高,达4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