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新峰 《北方蚕业》2022,43(1):58-60
搜集、整理河南柞蚕区柞蚕俗语,对“一筐蚕”“惊蛰蛾子清明蚕”“大眠场”“二八场”“火芽”“蚕过芒种不做茧”“旱生老虎湿生锈”“开蚕”等俗语作一解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刚志锋 《北方蚕业》2006,27(4):34-35
柞蚕种微粒子病毒率的高低,决定下代蚕种质萤,影响蚕种场的效益和信誉,关系着放养柞蚕的经济效益和柞蚕生产的兴旺发达。方城县是河南省主要柞蚕基地县之一,现有柞坡3.4万hm^2,年产柞蚕茧100万kg。前几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微粒子病严重回升,1997年全县保种茧三万kg,基本没有合格种茧,微粒子病毒率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了柞蚕生产的发展。面对微粒子病严重事实,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强化种子基地建设,狠抓蚕种源头,加强种子管理,规范操作技术的柞蚕种子工程,严格质量标准,狠抓落实,蚕种质量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鲁山县柞坡资源利用率和增加蚕农养蚕收入,对制约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从事柞蚕养殖的蚕农变动频繁、柞坡流转机制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蚕场(柞坡)缺乏规划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对此,鲁山县通过建设柞蚕示范园区,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蚕场、培育高效柞坡,加大技术培训、培育养蚕专业户,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柞蚕产业链条,落实双保险政策、切实保障蚕农的利益等措施,取得了公斤卵结茧保苗率、公斤卵产茧量、小蚕期成活保苗率提高和公斤卵放养面积、蚕病发病率降低的良好成效,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和鲁山县柞蚕产业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柞蚕放养于野外,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根据蚕体生理发育,因地制宜地创造有利环境,保证其健康成长,从而达到高质丰收。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秋柞蚕放养前、中、后应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对河南秋柞蚕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刘勤 《中国蚕业》2012,33(3):31-32,34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柞蚕良种繁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1蚕场建设(1)柞蚕场的补植抚育。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补植时期,通常柞树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冷凉地区以春季为好。用直播方法补植柞树,成本低,柞苗成活率高,方法简单,补植速度快,同时可节约育苗用地。蚕场补植柞树以后,需及  相似文献   

10.
柞蚕属二化性经济型昆虫,在所有的养殖项目中,柞蚕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春蚕每0.5kg种卵经过60d左右的放养,可产种茧100kg左右,是种卵的200倍。秋蚕每0.5kg种卵经70d左右的放养,产量在250kg左右,是种卵的500倍。所以放养柞蚕已是农民致富的最好项目。同时也给蚕种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提高蚕种质量,站稳蚕种市场是我们蚕种场在当前蚕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和同一地区小气候的千差万别,以及经常发生高温干旱等不利气象因子,都会影响柞蚕的正常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影响柞蚕的结茧率。因此,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保持柞蚕生产稳产和高效益,是蚕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现就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对提高蚕种质量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柞蚕业起源于我国.在陕西,对柞蚕的利用和放养已有1300多年. 居史料记载,陕西最早利用柞蚕的记载,始于唐初.  相似文献   

12.
13.
正1柞蚕场的建设(1)柞蚕场柞树的补植抚育。柞蚕场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以此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蚕场面积的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退耕地和荒山坡地等适于栽植柞树的,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柞树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冷凉地区以春季为好。用直播方法补植柞树,成本低,柞苗成活率高,方法简单,补植速度快,同时可节约育苗用地。蚕场补植柞树以后需及时抚育,这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柞蚕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蚕业科学》2000,26(zk):118-120
  相似文献   

15.
柞蚕的受精     
我们曾做过关于“柞蚕卵受精的细胞学观察”的小结(梁、张,1965)。现根据当时的记录和显微照相底片加以整理,总结后,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世代之间的水平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空胴病是柞蚕软化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生产中发生十分严重,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20世纪50 ̄60年代,该病的发病率达30% ̄40%,发病最重的可达60% ̄70%,严重危害了柞蚕生产。从60年代开始,于溪滨等对柞蚕空胴病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卵面消毒控制母体传染的技术措施,卢长祯等研究了混合液卵面消毒法,这些技术方法在生产中先后应用,使得柞蚕空胴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根据调查,近几年柞蚕空胴病的发生又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柞蚕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溪滨等研究认为,柞蚕空胴病的病原菌是柞蚕链球菌,它可以随着柞蚕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柞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的泌丝昆虫,柞蚕属共有35个种和变种.柞蚕育种研究是柞蚕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在我国柞蚕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阐述了我国柞蚕育种研究进展、核心种质的提出、分子标记在柞蚕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四川柞蚕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为获得性状优良、品质上乘的柞蚕品种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安东市郊区五龙背人民公社老古溝生产队在一九五八年春季,总結运用了当地老蚕民利用蒿柳放养柞蚕防治蚕寄蝇的經驗。利用蒿柳放养蚕卵半兩,虽因无專人放养只收茧1.100粒,但一粒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南阳发展一化性柞蚕业的优势,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南阳柞蚕业的发展措施及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npeNPV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在柞蚕蛹体内分泌表达柞蚕溶菌酶(ApLz),并建立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选用柞蚕30 kD蛋白信号肽构建分泌型转移表达载体pApBacDual-N1/L21Ap30kDSP,将Aplz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中,重组DNA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AnpeBacΔcc,通过抗生素抗性及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AnpeBacΔcc/phAplz,并经PCR检测确认。重组杆粒DNA转染Tn-Hi5细胞后得到具有感染性的重组病毒Anpe-NPVΔcc/phAplz。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6~7 d后收集柞蚕蛹血淋巴,利用His-tag Purification Resin和StrepTrap HP亲和层析柱对重组ApLz进行两步分离纯化。重组ApLz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质N端测序分析以及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ApLz可以通过AnpeNPV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得到分泌表达,经过两步层析分离得到的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